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陂頭圳,在廳治東南二十五里,因陂得名,寬八尺,長四百余丈。其圳由民人攤資合作。在珍珠里簡社邊大溝(即透加禮遠港之羅東溝),截筑陂岸,欄蓄羅東溝上流下泄之水,灌溉陂頭莊至隆興莊田約一百余甲。每年修筑,聽民按畝鳩資。

東瓜山圳,在廳治東南三十里,因山得名,寬八尺,長六百余丈。就山址開成圳道,引大腳大坡水灌溉本莊田約一百余甲。每年修理,聽佃鳩資。

武荖坑圳,在廳治東南三十五里,因坑得名,寬一丈,長千丈。就坑口開成圳道,截引西畔莊水灌田約一百余甲。每年修理,民自鳩資。

馬賽圳,在廳治東南三十五里,因地得名,寬七、八尺,長八百余丈。就馬賽開成圳道,截引武荖坑東畔溪水,自坑口至馬賽,灌田約一百五十余甲。每年佃人貼納圳主榖,以為修筑之費。

金大成圳,在廳治南十里,因醵金成圳得名,寬二丈四尺,長二千余丈。其圳從西勢、三鬮、二深溝莊、溪墘開成長圳,截引東西勢交當之濁水溪流灌田。自三鬮、二深溝經四鬮、一四鬮、二四鬮、三民壯圍、一結、二結、南興莊、破土份至大旗尾、奇立板等莊,約計九百余甲。每年各佃按甲貼圳主租榖,以為修理之需。

羅東北門圳,在廳治南二十里,因地得名,寬二丈余,長千余丈。其源在羅東西北之北成莊、東螺社邊,因平野中沸泉匯合成溝,導之由竹仔林、羅東口、五結尾、打那岸至鼎橄社港,約灌田二百余甲。每年修筑水闊,聽民就各莊攤資。

羅東南門圳,在廳治南二十里,因地得名,寬六、七尺,長一千余丈。其源在羅東西北之鹿埔、阿里史社頭,因平原出泉成溝,長一里許,至羅東街南門,居民遂接開水圳,自阿里史引至羅東、十六份陂頭,約灌田一百余甲。每年修補,聽民攤需。

順安莊圳,在廳治南二十一里,因莊得名,寬二丈或丈余不等,長一千五百余丈。其源在鹿埔、龍目井,沸泉四散,匯流成溝。居民因龍目井引入順安、打那美、四十份,至貓里甫煙、珍珠里簡等莊,灌田約三百余甲。每逢修理,民自鳩資。

員山圳,在廳治南二十五里,因山得名,寬八尺,長一千二百余丈。其源在員山榕樹門平壤中低處涌出。居民就地開圳道,自榕樹門引流至八寶、南昌圍、太和莊,灌田約二百余甲。每逢修理,民自鳩資。

金結安圳,在廳治西南十里,以醵金結契、修治平安得名。其圳寬二丈四尺,長四千余丈。從西勢、大三鬮、溪墘開成圳道,截引叭哩沙喃出口之溪水,順流而趨。自大三鬮起,經魚鰍斗、員山、金結、七結、六結、五結、四結,至廳治西門濠溝,復分兩支;一由濠溝過南門轉東門出一結、二結,接民壯圍之三結、四結、五結、六結、七結,至流流等莊止;一由濠溝繞北門,出三結,透下渡頭,至郎君地、公勞埔、十三股等莊止。約灌田一千七百余甲。每年各佃地照引灌遠近貼納圳主租榖,以為修理之需。

金復興圳,在廳治西南十二里,因醵金興修得名。其圳寬八尺,長六百余丈。從溪洲莊、溪墘開浚,以接葫蘆堵小溪水,灌溪洲田約一百余甲。每年各佃貼納租榖,以為圳主修筑之資。

萬長春圳,在廳治西南十五里,因春興作得名。其圳寬二丈四尺,長三千余丈。從東勢、鹿埔、溪墘開浚,截引小叭哩沙喃之溪水,中分兩支;一從北轉東,自清水溝起,由頂一結、頂二結至頂三結止;一從正東由歪仔歪、田心仔、竹林仔、頂四結、頂五結、掃笏茄荖標至下八結、九十二、一百甲、大埔、榕仔腳、茅仔寮等莊止;共灌田約九百余甲。每年各佃貼納租榖,以為圳主修筑之費。

大湖圳,在廳治西十二里,因地得名,寬丈余,長二百余丈。居民開成圳道,引接大湖山腳大埤水灌溉本莊田約一百五十余甲。各佃每年貼納圳主水租,以為修圳添補埤岸之需。

四圍二結圳,在廳治西北四里,以地得名,寬八尺,長六百余丈。其源在梅州圍腳沸泉,納溝溢而成流。居民因鑿圳引接,自二結而一結,而四圍、橋頭,約計灌田二百余甲。每逢修費,聽民自鳩。

辛仔罕圳,在廳治北三里,因地得名。其圳寬八尺,長六百余丈。居民合開溪墘圳,接引西勢大溪水,灌本莊及淺澳莊田約一百余甲。各佃每年貼納水租,以為圳主修筑之資。

四圍圳,在廳治北六里,因地得名,寬八尺,長千丈。上引大坡水,自大陂至四圍及馬麟社、踏踏莊止,約灌田二百甲。每年修筑,聽民自鳩。

四圍三十九結圳,在廳治北七里,因地得名,寬八尺,長六百余丈。其源在四圍山腳平壤中涌出。居民開圳道,自四圍山腳引灌公埔至三十九結等莊田約一百余甲。每年修費,聽民自鳩。

三圍圳,在廳治北八里,因地得名,寬六、七尺,長四百余丈。其源在三圍山腳平地涌出。開圳引接泉源,灌溉本莊田約一百余甲。每年修費,聽民自鳩。

三圍旱溪圳,在廳治北十里,因地得名,寬六尺,長四百余丈。截引五方旗山坑蓄水,灌溉本莊田約一百余甲。每年修費,聽民自鳩。

堤岸

濁水溪堤岸,在廳治南八里,因溪得名。自芭荖欝莊直透闊嘴寮,過嶺仔,高八尺,寬二丈四尺,長一千七百余丈。因溪地稍高,凡傍溪一帶田園,每遇颶風大雨,即遭淹浸沖塌;居民就地鳩筑,每年仍按畝捐修。

武荖溪堤岸,在廳治東南三十五里,因溪得名,高七尺,寬二丈。自坑口由溪而下,至猴猴莊,計長八百余丈。溪地稍高,每遇臺風暴雨,溪流漲溢,低處之田多受其害;居民因就地鳩筑,每年仍按畝攤修。

清水溝堤岸,在廳治西南十五里,因溝得名,高八尺,寬二丈二尺。自小埤塘口山鼻起,由鹿埔沿溪而下,至清水溝、洲仔止,計長三千七百余丈。居民分段鳩筑,每年仍聽其按畝攤修。

民壯圍堤岸,在廳治東北三里,因地得名,寬三丈,高或一丈或八九尺不等。自下渡頭順流而東,至十三股止,計長一千八百余丈。民佃按地鳩筑,每逢攤修,仍聽其便。

辛仔罕堤岸,在廳治東北三里,因地得名,高八尺、六尺不等,寬二丈余。自辛仔罕順溪而下,至哆羅美遠,計長一千六百余丈。民佃按畝鳩筑,每年攤費修補,仍聽其便。

以上三堤,亦皆因溪高田低,驟遇風雨,易至沙壓水沖者,故防御尤為緊要。

埤(臺人以陂為埤)

枕頭山埤,在廳治西六里枕頭山后隘寮之西,縱橫約五、六十丈,深丈余。

四圍大埤,在廳治西六里四圍山腳隘寮之西,縱橫約百丈,深四、五丈。

冬瓜山埤,在廳治南三十五里冬瓜山腳,長八十丈,廣三十余丈,深一丈。

鹿埔埤,在廳治南二十五里東勢之鹿埔南,背山面野,長官余丈,廣八、九十丈,深丈余。

猴猴埤,在廳治南三十里馬賽莊東北沙侖中,澄泓巨浸,長官余丈,廣百丈,中起沙堆,周可十余畝,水常不溢,深二丈許。

大湖埤,在廳治西南十里大湖西山下,長百余丈,廣八十丈,深三、四丈。

蟍仔埤,在廳治西南十里大湖莊北山內,東達溪流,長百余丈,廣六十丈,深二丈許。

圳頭埤,在廳治西南十五里大叭哩沙喃口鼻仔內,四面環山,中潴一大澤,長可百丈,廣七、八十丈,深二十余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榆社县| 客服| 孝感市| 镶黄旗| 繁峙县| 永和县| 灵丘县| 屯留县| 中宁县| 五寨县| 孝义市| 梁河县| 商南县| 石门县| 黄梅县| 宜州市| 黄龙县| 临城县| 拉萨市| 郁南县| 蒙山县| 运城市| 怀化市| 玉门市| 班戈县| 饶阳县| 锡林浩特市| 加查县| 建湖县| 垫江县| 黑河市| 胶南市| 绿春县| 桐庐县| 泰和县| 德阳市| 雅江县| 临夏市| 凤山市|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