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2622字
  • 2015-11-27 16:45:20

依優婆塞戒經云。佛言。菩薩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為圍繞。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則名為百種福德。善男子。一切世間所有福德。不及如來一毛功德。如來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種好功德不如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相功德復不及無見頂相功德。是故如來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報

又新婆沙論。問如契經說。佛一一相百福莊嚴。何謂百福。答此中百思名為百福。何謂百思。謂如菩薩造作增長足善住相業時。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令凈調柔。次起一思正牽引彼。后復起五十思令其圓滿。譬如農夫先治畦隴次下種子后以糞水而覆溉之。彼亦如是。如足善住相業。有如是百思莊嚴。乃至頂上烏瑟膩。砂相業亦復如是。由此故說。佛一一相百福莊嚴。問何者五十思耶。答依十業道各有五思。謂依離殺業道有五思。一離殺思。二勸道思。三贊美思四隨喜思。五回向思。謂回所修向菩提故。乃至正見亦爾。是名五十思。有說。依十業道各起下中上上勝上極五品善思。如雜修靜慮。有說。依十業道各起五思。一加行凈。二根本凈。三后起凈。四非尋所害。五念攝受。有說。緣佛一相起五十剎那。未曾習思相續而轉。問如是百福一一量云何。有說。若業能感轉輪王位。于四大洲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若業能感天帝釋位。于二天眾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若業能感他化自在天王位。于一切欲界天眾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若業能感大梵天王位。于初靜慮及欲天眾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勸請如來轉法輪福。是一福量。問彼請佛時是欲界系無覆無記心。云何名福。有說。彼住梵世欲來請時。先起如是善心。我當為諸有情作大饒益請佛轉法輪。爾時即名得彼梵福。此不應理。所以者何。非未作時已成就故。如是說者。彼請佛已還至梵宮。后世尊轉法輪時。地神先唱。如是展轉聲徹梵宮。梵王聞已歡喜自慶。發純凈心而生隨喜。爾時乃至成就此福。有說。世界成時。一切有情業增上力。能感三千大千世界。是一福量。有說。除近佛地菩薩。余一切有情所有能感富樂果業。是一福量。有說。此中一一福量應以喻顯。假使一切有情皆悉生盲。有一有情以大方便令俱得眼。彼有情福。是一福量。復次假使一切有情皆飲毒藥悶亂將死。有一有情令皆除毒心得醒寤。彼有情福。是一福量。復次假使一切有情皆被縛錄臨當斷命。有一有情俱令解脫一時得命。彼有情福。是一福量。復次假使一切有情壞戒壞見。有一有情能令俱時戒見具足。彼有情福。是一福量。評曰。如是說所說皆是純凈意樂方便。贊美菩薩福量。然皆未得其實。如實義者。菩薩所起一一福量無量無邊。以菩薩三無數劫積集圓滿諸波羅蜜多已。所引思愿極廣大故。唯佛能知。非余所測。如是所說廣大量福。具足滿百莊嚴一相。展轉乃至三十二相皆具百福。佛以如是三十二百福莊嚴相及八十隨好。莊嚴其身。故于天上人中最尊最勝

游學部第八(此別四部) 述意部 召師部 捔力部 校量部

述意部第一

竊聞一切種智號悉達多。樹自三祇之初。獨高百劫之末。總法界而為智。竟虛空以作身。然身無不在量。極規矩之外。智無不為用。絕思議之表。不可以人事測。豈得以處所論。將啟愚夫之視聽。須示圣人之影跡。或復示。居外道。或復現作童蒙。應同類而誘凡。隨異形而化物。然后稱無上士號天中天。良由愚智潛通凡圣難測。不思議德而功莫大焉

召師部第二

如佛本行經云。時凈飯王知其太子年已八歲(因果經云年至七歲)即會百官群臣宰相而告之言。卿等當知。今我化內誰最有智。智能悉通堪為太子作師。諸臣報言。大王當知。今有毗奢婆蜜多羅。善知諸論最勝最妙。如是大師堪教太子(已下略述)王即遣召而告之言。尊者大師。能教我太子一切技藝諸書論不。時蜜多報言。大王。謹依王命。我今堪能心生歡喜。即嚴五百釋。種童子前后左右。別有無量無邊童男童女。隨從太子將升學堂。時彼大師遙見太子。威德力故不能自禁遂使其身從座忽起。屈身頂禮于太子足。禮拜起已。四面顧視生大羞慚。時蜜多羅生慚愧已。于虛空中有一天子。名曰凈妙。從兜率宮共于無量無邊最大諸天神王而常守護太子。在彼虛空。隱身不現。而說偈言

世間諸技藝  及余諸經論

此人悉能知  亦能教示他

是勝眾生者  隨順世間故

往昔久習來  今示從師學

出世所有智  諸諦及諸力

因緣所生法  生已及滅無

一念知彼等  名色現不現

猶尚能證知  況復諸文字

爾時天子說此偈已。以種種華散太子上。即還本宮。爾時太子即初就學。將好最妙牛頭栴檀作于書版。純用七寶莊嚴四緣。以天種種殊特妙香涂其背上。執持至于毗奢蜜多羅阿阇梨所。而作是言。尊者阇梨教我何書(自下太子廣為說書)

或復梵天所說之書(今婆羅門書正有十四音是)佉盧瑟吒書(隋言驢唇)富沙迦羅仙人說書(隋言華華)阿迦羅書(隋言節分)

瞢伽羅書(隋言吉祥)邪寐(亡毗反)尼書(隋言大秦國書)鴦瞿梨書(隋言指書)邪那尼迦書(隋言馱書)娑伽羅書(隋言牸牛)波羅婆尼書(隋言樹葉)波流沙書(隋言惡言)父與書(失譯)毗多荼書(隋言起尸)陀毗荼國書(隋云南天竺)脂羅低書(隋言形人)度其差那婆多書(隋言右旋)優波伽書(隋言嚴熾)僧佉書(隋言等計)阿婆勿陀書(隋言覆)阿[少/兔]盧摩書(隋言順)毗耶寐奢羅書(隋言雜)阿陀羅多書(鳥場邊山)西瞿耶尼書(失譯)珂沙書(疏勒)脂那國書(失譯)摩那書(科斗)末茶叉羅書(中字)毗多悉底書(尺)富數波書(華)提婆書(天)那伽書(龍)夜叉書(失譯)乾闥婆書(天音聲)阿修羅書(不飲酒)迦婁羅書(金翅鳥)緊那羅書(非人)摩睺羅伽書(大蛇)彌伽遮迦書(諸獸音)迦迦婁多書(鳥音)浮摩提婆書(地居天)安多梨叉提婆書(虛空天)郁多羅拘盧書(須彌北)逋婁婆毗提呵書(須彌東)烏差婆書(舉)膩差波書(擲)娑伽羅書(失譯)跋阇羅書(金剛)梨伽波羅低犁伽書(往復)毗棄多書(食殘)阿[少/兔]浮多書(未曾有)奢娑多羅跋多書(如伏轉)伽那那跋多書(等轉)優差波跋多書(舉轉)尼差波跋多書(擲轉)波陀梨佉書(足)毗拘多羅波陀那地書(從二增上句)邪婆陀輸多羅書(增十句已上)末茶婆哂尼書(中流)梨沙耶婆多波恀比多書(諸山苦行)陀羅尼卑叉梨書(觀地)伽伽那卑麗叉尼書(觀虛空)薩蒲沙地尼山陀書(一切藥草目)沙羅僧伽何尼書(總覽)薩婆婁多書(一切種音)

爾時太子說是書已。復咨蜜多阿阇梨言。此書凡有六十四種。未審尊者欲教我何書。是時多羅聞于太子說是書已。內心歡喜悅豫熙怡密懷私慚。折伏貢高我慢之心。向于太子。而說偈言

希有清凈智慧人  善順于諸世間法

自己該通一切論  復更來入我學堂

如是書名我未知  其本悉皆誦持得

是為天人大尊道今復更欲覓于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建宁县| 从江县| 英吉沙县| 海原县| 尉氏县| 灵璧县| 凤冈县| 修武县| 务川| 澄迈县| 宽甸| 濉溪县| 西林县| 定结县| 西和县| 宁津县| 温泉县| 朝阳县| 赤壁市| 苗栗县| 成安县| 万宁市| 文安县| 江城| 石泉县| 依安县| 大宁县| 清水县| 凤冈县| 江西省| 平山县| 天峨县| 桃园县| 禹城市| 保靖县| 茂名市| 共和县| 将乐县| 正镶白旗|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