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3021字
  • 2015-11-27 16:45:20

對除部第六

依新婆沙論云。然有圣言說彼對治。謂若有能一日一夜持不殺戒。于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災起。若能以一訶梨怛雞果。起殷凈心奉施僧眾。于當來世決定不逢疫病災起。若能以一團食施諸有情。于未來世決定不逢饑饉災時。問如是三災余洲有不。答無根本災而有相似。謂嗔增盛身力羸劣數加饑渴。此說二洲。北拘盧洲亦無罪業而生彼故。又彼無有嗔增盛故

述曰。眾生固執無思悛革。慳貪嫉妒惡業逾盛。所以人情崄阻兇毒沿流。令入末法人物俱惡。所有依正兩報致令日夜衰耗。故付法藏經云。阿恕伽王自為僧行食。時賓頭盧用蘇澆飯。阿恕伽王白言。大圣。蘇性難消能不為疾。尊者答曰。不為患也。何以故。佛在時水與今蘇等。是故食之終不成病。爾時尊者。欲驗斯事使手入地下至四萬二千余里。即取地肥而示于王。王今當知。眾生薄福。肥膩之味皆流入地。是故世間福轉衰滅。王供養已歡喜而退。良由世尊韜光未盈百年尚有斯征。況今向有二千。豈有精味。故瑜伽論云。三災起時。爾時有情復有三種最極衰損。壽量衰損。依止衰損。資具衰損。壽量衰損者。所謂壽量極至十歲。依止衰損者。謂其身量極至一搩手。或復一握。資具衰損者。爾時有情唯以粟稗為食中第一。以發為衣中第一。以鐵為莊嚴中第一。五種上味悉皆隱沒。所謂蘇蜜油鹽等味及甘蔗變味

第二大三災(此有四部) 時量部 時節部 壞劫部 成劫部

時量部第一

依新婆沙論云。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復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復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合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唯減。后一唯增。中間十八亦增亦減。故對法論云。由此劫數。顯色無色界諸天壽量也

時節部第二

依奘法師西國傳云。陰陽歷運日月旋璣。稱謂雖殊。時候無異。隨其星建以標月名。時極短者謂之剎那也。如新婆沙論云。彼剎那量。云何可知。有作是言。依施設論說。如中年女緝績毳時。抖擻細毛不長不短。齊此說為怛剎那量。彼不欲說毛縷短長。但說毳毛從指開出。隨所出量是怛剎那。問前問剎那。何緣乃引施。設說怛剎那量。答此中舉粗以顯于細。以細難知不可顯故。謂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成一臘縛。此有七千二百剎那。三十臘縛成一牟呼栗多。此有二百一十六千剎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晝夜。此有少二十不滿。六十五百千剎那。此五蘊一晝一夜。經于爾所生滅無常。有說。此粗非剎那量。如我義者如壯士彈指頃。經六十四剎那有說不然。如我義者如二壯夫掣斷眾多迦尸細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剎那。有說不然。如我義者。如二壯夫執挽眾多迦尸細縷。有一壯夫以至那國百練剛刀捷疾而斷。隨爾所縷斷。經爾所剎那。有說。猶粗非剎那量。實剎那量世尊不說。如世尊說。譬如四善射夫。各執弓箭相背攢立欲射四方。有一捷夫。來語之曰。汝等今可一時放箭。我能遍接俱令不墮。于意云何。此捷疾不。苾芻白佛。甚疾世尊。佛言。彼人不及地行藥叉。地行捷疾不及空行藥叉。空行捷疾不及四大王眾天。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此薄日月輪車者。此等諸天展轉捷疾。壽行生滅捷疾于彼。剎那流轉無有暫停。由此故知。世尊不說實剎那量。問何故世尊不為他說實剎那量。答無有有情堪能知故。又依安般經云。于一彈指頃心有九百六十。又仁王經云。一念有九十剎那。一一剎那中復有九百生滅。又菩薩處胎經云。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微識中皆令得度。又毗曇論。合有十二重。一名剎那。二名怛剎那。三名羅婆。四名摩睺羅。五名日夜。六名半月。七名一月。八名時。九名行。十名年。十一名雙。十二名劫。一剎那者翻為一念。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翻為一瞬。六十怛剎那為一息。一息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摩睺羅。翻為一須臾。三十摩睺羅為一日夜。計有六百三十八萬剎那。僧祇律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日極長時晝有十八夜有十二。極短時晝有十二夜有十八春秋分便等。又智度論云。晝夜六分有三十時。春秋分時晝夜各十五時。余時增減。五月晝時有十八夜有十二。十月夜時有十八晝有十二。依奘法師西國傳云。居俗日夜分為八時(晝四夜四于一一時各有四分)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白前黑后合為一月。六月合為一行。日游在內北行也。日游在外南行也。總此二行合為一歲。又分一歲以為六時。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來圣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或為四時。春夏秋冬也。依論計之。十五夜為半月。兩半月為一月。三月為一時。兩時為一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兩行為一年。二年半為一雙。此由閏故。以閏月兼本月。此謂月雙非閏雙也。若以五年兩閏雙者。二年半有一閏。豈立只乎。積此時數明劫有四種。一別劫。二成劫。三壞劫。四大劫。從人壽十歲漸至八萬歲。經多時八萬歲。又漸減至十歲。為一別劫。對余總故名為別也。若以事格量。依雜阿含經云。一由旬城高下亦爾。滿中芥子百年取一。芥盡劫猶不盡。案此即為別劫也。若據大劫。即以八十由旬城為量也。樓炭經云。以二事論劫。一云有一大城東西千里南北四千里。滿中芥子百歲諸天來下。取一芥子盡劫猶未盡。二云有一大石方四十里。百歲諸天來下。取羅縠衣拂石盡劫猶未窮。此亦應是別劫也。第二有成劫四十壞劫亦爾。所以然者。世間成時二十別劫。住時二十別劫。壞時二十別劫。空時二十別劫。此中以住合成以空合壞。故各四十別劫。總此成壞合有八十別劫。為一大劫。若更舒之別有六劫。一別。二成。三住。四壞。五空。六大。若更來之則有三劫。一小劫。二中劫。三大劫。小則別劫。中則成壞。隨一大則總成與壞。欲界中壽一劫是小劫。初禪三天壽劫是中劫。二禪已去壽劫是大劫。外國俗算有六十位。過此已后不可數故。名阿僧祇。此數年為劫數。一至六十位名阿僧祇劫。此是大劫量也。故智度論經云。以百由旬城為量。百年取一芥。故喻以迦尸羅天衣。百年一拂。百由旬石為量者。此并格量大劫也。即案索訶世界(舊云娑婆世界)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尋夫劫波之號。不可以時數之。故以假石芥城等。準為一期之候。即約前中具含成住壞空等四劫也。如前從十歲增至八萬。復從八萬復至十歲。經二十返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成劫。以年算之則經八千萬萬億百千八百萬歲也。止一為小劫矣。今成劫已過入住劫來。復經八小劫。釋迦牟尼如來于住劫中當第四佛。尚余九百九十六佛。于后續次而出

依奘法師西國傳云。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云由旬。又曰踰阇那。又曰由延。皆訛略)踰繕那者。自古圣王一日運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裁唯十六里。故毗曇論。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盧舍。八拘盧舍為一由旬。一弓長八尺。五百弓長四百丈。四百丈為一拘盧舍。一里有三百六十步。一步有六尺。合有二百一十六丈為一里。二里有四百三十二丈。計前五百弓有四百丈為一拘盧舍。猶欠三十二丈不滿二里。計一拘盧舍減有二里。計八拘盧舍減十六里為一由旬。若依雜寶藏經。一拘盧舍有五里。計毗曇八拘盧舍為一由旬。合有四十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乌县| 江源县| 安龙县| 乌鲁木齐县| 雅安市| 建宁县| 华宁县| 师宗县| 息烽县| 安西县| 扶余县| 绩溪县| 绥芬河市| 南靖县| 大丰市| 新泰市| 南江县| 鄂州市| 长治县| 威信县| 谢通门县| 五华县| 汝阳县| 泰和县| 汾阳市| 吉隆县| 新郑市| 青田县| 鄂托克旗| 灵丘县| 盈江县| 高台县| 华安县| 南华县| 昆山市| 剑川县| 吐鲁番市| 聊城市| 门头沟区| 茂名市|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