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4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5168字
  • 2015-11-27 16:45:20

晉時有盧充。范陽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年二十時。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獵戲。見有一獐便射之。射己獐倒而復走起。充步步趁之。不覺遠去。忽見道北一里間。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復見獐。到門中有一鈴下唱客前。復有一人。捉一襆新衣曰。府君以此衣將迎郎君。充便取著以進見少府。語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門鄙陋。近得書為君。索小女為婚。故相迎耳。便以書示充。充父亡時。充雖小然己識父手跡。便即歔欷無復辭托。崔便敕內盧郎已來。便可使女郎莊嚴就東廊至黃昏內白女郎。嚴飾竟。崔語充。君可至東廊。既至郎。婦已下車。立席頭。即共拜。時為三日供給飲食。三日畢謂充曰。君可歸去。若女有相生男。當以相與。生女當自留養。敕外數車送客。充便辭出。崔送至中門執手洟零。出門見一獨車駕青牛。又見本所著衣及弓箭。故在門外。尋遣傳教。將一人捉襆衣。與充相聞曰。姻媛始爾。別甚悵恨。今致衣一襲。被縟自副。充便上車去。馳如電逝。須臾至家。母問其故。充悉以狀對。別后四年三月三日。充臨水戲。忽見傍水有獨車乍沈乍浮。既而上岸。四坐皆見。而充往開其車后戶。見崔氏女與四歲男兒共載。女抱兒以還充。又與金鋺別。并贈詩一首曰

煌煌靈芝質  光麗何猗猗

華艷當時顯  嘉會表神奇

含英未及秀  中夏羅霜萎

榮耀長幽滅  世路永無施

不寤陰陽運  哲人忽來儀

今時一別后  何得重會時

充取兒鋺及詩。忽然不見。充后乘車詣市賣鋺。冀有識者。有一婢識此鋺。還白大家曰。市中見一人乘車賣崔女郎棺中金鋺。大家即是崔氏親姨母也。遣兒視之。果如婢言。乃上車敘其姓名。語充曰。昔我姨姊少府女出而亡。家親痛之。贈一金鋺著棺中。可說得鋺本末。充以事對。兒亦悲咽。便赍還白母。母即令充家迎兒還五親悉集。兒有崔氏之狀。又有似充之貌。兒鋺俱驗。姨母曰。此我外甥也。即字溫休。溫休者。是幽婚也。兒大為郡守。子孫冠蓋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右一驗出續搜神記)

晉武帝世。河間郡有男女。相悅許相配適。既而男從軍積年。父母以女別適人。無幾而憂死。男還悲痛。乃至冢所。始欲哭之敘哀。而已不勝其情。遂發冢開棺即時蘇活。因負還家將養數日平復。其夫乃往求之。其人不還曰。卿婦已死。天下豈聞死人可復活耶。此天賜我。非卿婦也。于是相訟。郡縣不能決。以讞廷尉。廷尉奏以精誠之至。感于天地故死而更生。在常理之外。非禮之所處。形之所裁。斷以還開冢者(右一驗出搜神記)

晉時武都太守李仲文。在郡喪女。年十八。權假葬郡城北。有張世之。代為郡。世之男字子長。年二十。侍從在廄中。夢一女年可十七八。顏色不常。自言前府君女。不幸早亡。會今當更生。心相愛樂故來相就。如此五六夕。忽然晝見。衣服熏香殊絕。遂為夫妻寢息。衣皆有污。如處女焉。后仲文遣婢視女墓。因過世之。婦相聞入廄中。見此女一只履在子長床下。取之啼泣。呼言。發冢。持履歸以示仲文。仲文驚愕。遣問世之。君兒何由得亡女履耶。世之呼問。兒具陳本末李張并謂可怪。發棺視之。女體已生肉。顏姿如故。右腳有履。左腳無也。自爾之后遂死肉爛不得生。萬恨之心當復何言。泣洟而別

晉時東平憑孝將。為廣州太守。兒名馬子。年二十余。獨臥廄中。夜夢見女年十八九。言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來出入四年。為鬼所枉殺。案主錄當八十余。聽我更生。要當有依馬子乃得生活。又應為君妻。能從所委見救活不。馬子答曰。可爾。與馬子克期當出。至期日床前地頭發。正與地平。令人掃去。逾分明。始寤是所夢見者。遂除左右人。便漸漸額出。次頭面出。次項形體頓出。馬子便令坐對榻上。陳說語言。奇妙非常遂與馬子寢息。每戒云。我尚虛自節。問何時得出。答曰。出當得本生。生日尚未至。遂往廄中。言語聲音人皆聞之。女計生日至。女具教馬子。出已養之方法。語畢拜去。馬子從其言。至日以丹雄雞一只黍飯一盤。清酒一升。醊其喪前。去廄十余步。祭訖掘棺出開視女身體貌全如故。徐徐抱出著氈帳中。唯心下微暖口有氣。令婢四人守養護之。常以青羊乳汁瀝其兩眼。始開口能咽粥。積漸能語。二百日中持杖起行。一期之后顏色肌膚氣力悉復常。乃遣報徐氏。上下盡來。選吉日下禮。娉為夫婦。生二男一女。長男字元慶。永嘉初為秘書郎中。小男字敬度。作太傅掾。女適濟南劉子彥。征士延世之孫(右二驗出續搜神記)

晉桓道愍者。譙人也。晉隆安四年喪婦。道愍內顧甚篤。纏痛無已。其年夜始寢。視屏風上見有人手。驚起炳炬照屏風外。乃其婦也。形貌莊嚴具如生平。愍了不畏懼。遂引共臥。言語往還陳敘存亡。愍曰。卿亡來初無音影。今夕那得忽還。答曰。欲還何極。人神道殊。各有司屬。無由自任耳。新婦生時差無余罪。正常疑君憐愛婢使。以此妒忌之心受報地獄。始獲免脫。今當受生為人。故來與君別也。愍曰。當生何處。可得相尋知不。答曰。但知當生。不測何處。一為世人。無容復知宿命。何由相尋求耶。至曉辭去洟泗而別。愍送至步廊下而歸。已而方大怖懼恍惚積日

宋咸寧中。太常卿韓伯子某。會稽內史王蘊子某。光祿大夫劉耽子某。同游蔣山廟。廟有數婦人像甚端正。某等醉各指像以妻。匹配戲弄之。即以其夕。三人同夢。蔣侯遣傳教相聞曰。家子女并丑陋。而猥蒙榮顧。輒克某月某日悉相迎。某等以其夢指適異常。試往相問。而果各得此夢。符協如一。于是大懼。備三牲詣廟謝罪乞哀。又俱夢蔣侯親來降。已曰。君等既以顧之實貪。令對克期垂及。豈容方更中悔。經少時并亡(右此一驗出志怪傳)

宋時弘農華陰潼鄉陽首里人也。服八石得水道仙。為河伯。幽明錄曰。余杭縣南有上湘。湘中央作塘。有一人乘馬看。戲將三四人至岑村飲酒。小醉暮還。時炎熱。因下馬入水中枕石眠。馬斷走歸。從又悉追馬。至暮不反。眠覺日已向晡。不見人馬。見一婦來。年可十六七。云女郎再拜。日既向暮。此間大可畏。君作何計。問女郎姓何。那得忽相問。復有一年少。年可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車。車后二十人至。呼上車云。大人暫欲相見。因回車而去。道中路駱驛。抱火尋城郭邑。車至便入城。進廳事。上有信幡。題云河伯信。見一人年三十許。顏容如畫。侍衛繁多。相對欣然。敕行酒炙云仆有小女乃聰明。欲以給君箕帚。此人知神。敬畏不敢詎逆。便敕備辦令就郎中婚。承白已辦。送絲布單衣及紗袷絹裙紗衫裈履屐。皆精好。又給十小吏青衣數十人。婦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三日后大會客拜合。四日云禮既有限。當發遣去。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別泣洟而分。又與錢十萬藥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復云。十年當相迎。此人歸家。遂不肯別婚。辭親出家作道人。所得三卷方者。一卷脈經。一卷湯方。一卷丸方。周行救療皆致神驗。后母老邁兄喪。因還婚宦(右此一驗出搜神記)

齊瑯邪王奐。仕齊至尚書左仆射。甚信釋典。而妒忌之深。便忘弘恕。嘗在齋內使愛妾治髭。忽有烏銜黃梅過庭而墜。奐謂妾有密期擲果為戲。使奴出外覘視。遇見一士向籬私游。奴即往擒捉。而此人言嗔洿媟。便邇迸走。奴還白之。奐謂儞用有實。苦加核問。妾備自陳。終不見察。即遣下階笞殺之。妾解衣誓曰。今日之死。實為枉橫。若有人天道。當令官知。爾后數見妾來訴怨。俄而出為雍州刺史。性漸狂異。如有憑焉。無故打殺小府。長史劉興祖誣其欲反。為御史中丞孔稚圭所奏。世祖遣中書舍人呂文顯直合將軍曹道剛。領齊仗兵收奐。奐子彪素稱兇剽。及女婿殷睿。遂勸奐曰。曹呂今來。不見真敕。恐為奸變。政宜錄取馳以奏聞。奐納之。便配千余人。仗閉門拒守。彪遂輒與官軍戰。彪敗而走。寧蠻長史裴叔業。于城內舉兵。攻奐斬之。時人以為妾之報也(右二驗出冥祥記)

宋東海徐某甲。前妻許氏。生一男名鐵臼。而許亡。某甲改娶陳氏。陳氏兇虐志滅鐵臼。陳氏產一男。生而祝之曰。汝若不除鐵臼。非吾子也。因名之曰鐵杵。欲以鐘搗鐵臼也。于是捶打鐵臼。備諸苦毒。饑不給食。寒不加絮。某甲性闇弱。又多不在。后妻恣意行其暴酷。鐵臼竟以陳餓痛杖而死。時年十六。亡后旬余。鬼忽還家。登陳床曰。我鐵臼也。實無片罪橫見殘害。我母訴怨于天。得天曹符來取鐵杵。當令鐵杵疾病與我遭苦時同。將去自有期日。我今停此待之。聲如生時。家人賓客不見其形皆聞其語。于是常在屋梁上住。陳氏跪謝摶頰為設祭奠。鬼云。不須如此。餓我令死。豈是一餐所能對謝。陳夜中竊語道之。鬼厲聲曰。何敢道我。今當斷汝屋棟。便聞鋸聲。屑亦隨落。拉然有響。如棟實崩。舉家走出。炳燭照之。亦無異。鬼又罵鐵杵曰。汝既殺我。安坐宅上以為快也。當燒汝屋。即見火然。煙焰大猛內外狼狽。俄爾自滅。茅茨儼然不見虧損。日日罵詈。時復歌云。桃李華嚴。霜落奈何。桃李子嚴。霜早落已。聲甚傷切。似是自悼不得成長也。于時鐵杵六歲。鬼至便病。體痛腹大。上氣妨食。鬼屢打之。處處青[黑*敢]。月余而死。鬼便寂然(右一驗出冤魂志)

唐顯慶三年。岐州岐山縣王志任益州縣令。考滿還鄉。有在室女。面貌端正。未有婚娉在道身亡。停在綿州。殯殮居棺寺。停累月。寺中先有學生。停一房內。夜初見此亡女來入房內。莊飾華麗。具申禮意。欲慕相就。學生容納。相知經月。女與學生一面銅鏡巾櫛各一。念欲上道。女共學生。具展哀情密共辭別。家人求覓此物不得。令遣巡房求之。于學生房覓得。令遣左右縛打此人。將為私盜。學生具說。逗留口云。非唯得娘子此物。兼留上下二衣共某辭別。留為信物。令遣人開棺檢求。果無此衣。兼見女身似人幸處。既見此征。遣人解放。借問此人。君居何處。答云。本是岐州人。因從父南任。父母俱亡。權游諸州學問。不久當還。令給衣馬。裝束同歸。將為女夫。憐愛甚重(見西明寺僧法云本鄉梓州具說如是)

唐武德中。印人姓韋。與一婦人。言誓期不相負。累年寵衰。婦人怨恨。韋懼其反己自縊殺之。后數日韋身遍癢。因發癩瘡而死。韋孝諧說向臨云。是某從兄(右一驗出冥報記)

妄語部第七(此別二部)

述意部第一

惟夫稟形人世。逢斯穢濁之時。受質偽身。常作虛妄之境。所以妄想虛構。惑倒交懷。違心背境。出語皆虛。誑惑前人。令他妄解。致使萬苦爭纏。百憂總萃。種虛妄之因。感得輕賤之報。地獄重苦更加湯炭。迷法亂真寔由妄語也

引證部第二

又正法念經偈云

妄語言說者  惱一切眾生

彼常如黑暗  有命亦同死

語刀自割舌  云何舌不墮

若妄語言說  則失實功德

若人妄說語  口中有毒蛇

刀在口中住  炎火口中然

口中毒是毒  地上毒非毒

口毒割眾生  命終墮地獄

若人妄說語  自口中出膿

舌則是泥犁  舌亦如熾火

若人妄讒語  彼人速輕賤

為善人舍離  天則不攝護

常憎嫉他人  與諸眾生惡

方便惱亂他  因是入地獄

又優婆塞戒經偈云

若復有人  樂于妄語  是人現得

惡口惡色  所言雖實  人不信受

眾皆憎惡  不喜見之  是名現世

惡業之報  舍此身已  入于地獄

受大苦楚  饑渴熱惱  是名后世

惡業之報  若得人身  口不具足

所說雖實  人不信受  見者不樂

雖說正法  人不樂聞  是一惡人

因緣力故  一切外物  資生減少

以此證知。妄語之人三世受苦。又禪秘要經云。若有四眾。于佛法中為利養故。貪求無厭。為好名聞。而假偽作惡。實不坐禪。身口放逸行放逸行。貪利養故自言坐禪。如是比丘犯偷蘭遮。過時不說自不改悔。經須臾間即犯十三僧殘。若經一日。至于二日。當知此比丘是天人中賊。羅剎魁膾。必墮惡道。犯大重罪。若比丘比丘尼。實不見白骨。自言見白骨。乃至阿那般那。是比丘比丘尼。誑惑諸天龍鬼神等。此惡人輩。是波旬種。為妄語故自說言。我得不凈觀。乃至頂法。此妄語人。命終之后疾于電雨。必定當墮阿鼻地獄。壽命一劫。從地獄出墮餓鬼中。八千歲時啖熱鐵丸。從餓鬼出墮畜生中。生常負重。死復剝皮。經五百身。還生人中。聾盲喑啞。癃殘百病。以為衣服。如是經苦不可具說。又正法念經偈云

甘露及毒藥  皆在人舌中

甘露謂實語  妄語則為毒

若人須甘露  彼人住實語

若人須毒者  彼人妄語說

毒不決定死  妄語則決定

若人妄語說  彼得言死人

妄語不自利  亦不益他人

若自他不樂  云何妄語說

若人惡分別  喜樂妄說語

飛墮火刀上  得如是苦惱

毒害雖甚惡  唯能殺一身

妄語惡業者  百千身被壞

又佛說須賴經云。佛言。夫妄言者。為自欺身亦欺他人。妄言者。令人身臭。心口無信。令其心惱。妄言者。令其口臭。令其身危。天神所棄。妄言者。亡失一切諸善本。于己愚冥迷失善路。妄言者。一切惡本。斷絕善行閑居之本。又正法念經。閻羅王責疏罪人說偈云

實語得安樂  實語得涅槃

妄語生苦果  今來在此受

若不舍妄語  則得一切苦

實語不須買  易得而不難

實非異國來  非從異人求

何故舍實語  喜樂妄語說

妄語言說者  是地獄因緣

因緣前已作  唱喚何所益

妄語第一火  尚能燒大海

況燒妄語人  猶如燒草木

若人舍實語  而作妄言說

如是癡惡人  棄寶而取石

若人不自愛  而愛于地獄

自身妄語火  此處自燒身

實語甚易得  莊嚴一切人

舍實語妄說  癡故到此處

又智度論偈云

實語第一戒  實語升天梯

實語小如大  妄語入地獄

又薩婆多論云。不妄語者。若說法議論傳語一切是非。莫自稱為。是常令推寄有本。則無過也。不爾斧在口中。又十誦律云。若語高姓人云是下賤。若兩眼人云是一眼。并得妄語。又語一眼人汝是瞎眼人。并得輕惱他罪

正報頌曰

妄語誑人巧  地獄受罪拙

焰鋸解其形  熱鐵耕其舌

灌之以洋銅  磨之以剛鐵

悲痛碎骨髓  呻吟常嗚咽

習報頌曰

妄語入三涂  三涂罪已決

余業生人道  被謗常憂結

還為他所誑  恨心如火熱

智者勿尤人  驗果因須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怀来县| 台南县| 罗定市| 日土县| 昭觉县| 洛宁县| 大宁县| 莎车县| 古蔺县| 长丰县| 绿春县| 陆丰市| 都安| 华阴市| 昌黎县| 惠水县| 绥化市| 始兴县| 盈江县| 马鞍山市| 陈巴尔虎旗| 莱芜市| 衡阳县| 游戏| 遂川县| 宁远县| 弥勒县| 青州市| 政和县| 镇原县| 阿坝| 马尔康县| 屏东市| 岳池县| 鄂温| 施甸县| 韩城市| 南靖县| 江都市|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