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3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4341字
  • 2015-11-27 16:45:20

十惡篇第八十四之三

邪淫部第六(此別三部) 述意部 呵欲部 奸偽部

述意部第一

夫淫聲敗德。智者之所不行。欲相迷神。圣人之所皆離。是以周幽喪國。信褒姒之愆。晉獻亡家。實孋姬之罪。獨角山上。不寤騎頸之羞。期在廟堂。寧寤焚身之痛。皆為欲界眾生不修觀解。系地煩惱不能斷伏。且地水火風。誰為宰主。身受心法。本性皆空。薄皮厚皮周旋不凈。生藏熟藏穢惡難論。常欲牽人墮三惡道。是以菩薩大士常修觀行。臭處流溢遍身皆滿。六塵怨賊每相觸惱。五陰旃陀難可親近。凡夫顛倒縱此貪迷。妄見妖姿戀著華態。皓齒丹唇長眉高髻。弄影逶迤增妍美艷。所以雒川解佩。能稅駕于陳王。漢曲弄珠。遂留情于交浦。巫山臺上。托云雨以去來。麻姑水側。寄泉流而還往。遂使然香之氣。迥襲韓壽之衣。彈琴之曲。懸領相如之意。或因薦枕而成親。或藉掛冠而為密。豈知形如聚沫。質似浮云。內外俱空。須臾散滅。舉身不凈。合體無常。方棄溝渠以充螻蟻。凡是眾生有此邪行。乖梵天道障菩提業。為四趣因感三涂果。是知三有之本寔由淫業。六趣之報特因愛染。以潤業偏重故圣制不為也

呵欲部第二

第一明貪欲滋多者。如涅槃經偈云

若常愁苦  愁遂增多  如人喜眠

眠則滋多  貪淫嗜酒  亦復如是

又正法念經偈云

如火益干薪  增長火熾然

如是受樂者  愛火轉增長

薪火雖熾然  人皆能舍離

愛火燒世間  纏綿不可舍

又智度論偈云

世人愚惑  貪著五欲  至死不舍

為之后世  受無量苦  譬如愚人

貪著好果  上樹食之  不肯時下

人伐其樹  樹傾乃墮  身首毀壞

痛苦而死  得時樂少  失時苦多

如蜜涂刀  舐者貪甜  不知傷舌

后受大苦

成實論偈云

貪欲實苦  凡夫顛倒  妄生樂想

智者見苦  見苦則斷  受欲無厭

如飲堿水  轉增其渴  以增渴故

何得有樂  譬如狗咬  血涂枯骨

增涎唾合  想謂有美  貪欲亦爾

于無味中  邪倒力故  謂為受味

故知色欲  苦實樂虛  要無貪求

方名真樂

第二明觀女不凈者。但惟諸女。外假容儀。內懷臭穢。迷人著相。不覺虛誑。唯大智者能知可惡也。又禪秘要經云。長老目連得羅漢道。本婦將從。盛服莊嚴欲壞目連。目連爾時為說偈言

汝身骨干立  皮肉相纏裹

不凈內充滿  無一是好物

韋囊盛屎溺  九孔常流出

如鬼無所宜  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  薄皮以自覆

智者所棄遠  如人舍廁去

若人知汝身  如我所惡厭

一切皆遠離  如人避圊廁

汝身自莊嚴  華香以瓔珞

凡夫所貪愛  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凈聚  集諸穢惡物

如莊嚴廁舍  愚人以為好

汝脅肋著脊  如椽依梁棟

五藏在腹內  不凈如屎篋

汝身如糞舍  愚夫所貪保

飾以珠瓔珞  外好如畫瓶

若人欲染空  始終不可著

汝欲來燒我  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  我今已滅盡

五欲已遠離  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  一切無所著

正使天欲來  不能染我心

又增一阿含經云。寧以火燒鐵錐而刺于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又正法念經云。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以是因緣。女人死后多生餓鬼趣中。雖有美言心如毒害。強知虛詐能惑世間

等三明女人難親可厭者。故優填王經偈云

女人最為惡  難與為因緣

恩愛一縛著  牽人入罪門

非直牽人入惡道。天中退落亦由女惑。故正法念經偈云

天中大系縛  無過于女色

女人縛諸天  將至三惡道

又智度論云。菩薩觀欲種種不凈。于諸衰中女衰最重。火刀雷電霹靂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慳妒。嗔諂妖穢。斗諍貪嫉。不可親近。故佛說偈云

寧以赤鐵  宛轉眼中  不以散心

邪視女色  含笑作姿  憍幔羞慚

回面[目*聶]眼  美言妒嗔  行步妖穢

以惑于人  淫羅欲網  人皆投身

坐臥行立  回眄巧媚  薄智愚人

為之心醉  執劍向敵  是猶可勝

女賊害人  是不可禁  毒蛇含毒

猶可手捉  女情惑人  是不可觸

又增一經偈云

莫與女交通  亦莫共言語

有能遠離者  則離于八難

故薩遮尼干子經尼干子說偈云

自妻不生足  好淫他婦女

是人無慚愧  受苦常無樂

現在未來世  受苦及打縛

舍身生地獄  受苦常無樂

又雜譬喻經云。佛在世時。有一婆羅門生于兩女。女皆端正。乃故懸金。九十日內募索有能訶我女丑者。便當與金。竟無募者。將至佛所。佛便訶言。此女皆丑無有一好。阿難白佛言。此女實好。而佛言惡。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為好眼。耳鼻口亦爾。身不著細滑。是為好身。手不盜他財。是為好手。今觀此女眼視色。耳聽音。鼻嗅香。身喜細滑。手喜盜財。如此之者。皆不好也

又佛說日明菩薩經云。菩薩呵色欲法。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行者既得舍之。若復顧念。是為從獄得出還復思入。從狂得正而復樂之。從病得差復思得病。智者怒之。知其狂而顛蹶死無日矣。凡夫重色甘為之仆。終身馳驟為之辛苦。雖復呋質寸斬鋒鏑交至。甘心受之不以為患。狂人樂狂不是過也。行者若能棄之不顧。是則破枷脫鎖惡狂厭病。離于衰禍。既安且吉。得出牢獄永無患難。女人之相其言如蜜。而其心如毒。譬如渟淵澄。鏡而蛟龍居之。金山寶窟而師子處之。當知此害不可暫近。室家不和婦人之由。毀宗敗族婦人之罪。實是陰賊滅人慧明。亦是獵圍鮮得出者。譬如高羅群鳥落之不能奮飛。又如密網眾魚投之刳腸俎肌。亦如暗坑無目投之如蛾赴火。是以智者知而遠之。不受其害惡而穢之。不為此物之所惑也

又佛般泥洹經云。佛告柰女。好邪淫者有五自妨。一多聲不好。二王法所疾。三懷異多疑。四死入地獄。五地獄罪竟受畜生形。皆罪所致。能自滅心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多人稱譽。二不畏縣官。三身得安隱。四死上天生五從意清凈得泥洹道

奸偽部第三

又舊雜譬喻經云。昔有大姓家子端正。以金作女像語父母言。有女似此者。兒乃當取。時他國有女。貌亦端正。亦作金男。白父母言。有男似此。乃當嫁之。父母各聞便遠娉合。時國王舉鏡自照。謂群臣曰。天下人顏有如我不。諸臣答曰。臣聞彼國有男端正無比。則遣使請之。使至告之。王欲見賢者。則嚴車進去已自念。王以我明達故來相呼。則還取書而見婦與奴為奸悵然懷憾。為之結氣。顏色衰丑。臣見如此。謂行道消瘦。馬廄安之。夜于廄中見王正大夫人與馬下人私通。心乃自寤。王大夫人尚當如此。何況我婦。意解心悅顏色如故。則與王相見。王曰。何因止外三日。答曰。臣來有忘。還歸取之。而見婦與奴為奸。意忿顏色衰變。故住廄中三日。昨見王正夫人來與養馬兒私通。夫人乃爾。何況余人。意解顏色復故。王言。我婦尚爾。何況凡女。兩人俱舍。便入山中。剃發作沙門。思惟女人不可從事。精進不懈俱得辟支佛道

又舊雜譬喻經云。昔有婦人生一女。端正無比。年始三歲。國王取視呼道人相。后堪為夫人不。道人報王。此女有夫。王后得之。王言。我當牢藏。豈可后得。便呼鶴來。汝處在何。鶴白王言。我止大山。半腹有樹。人畜不歷。下有洄水。船所不行。王言。我以此女寄汝將養。便撮持去。日日從王。取飯與女。如是久后。上有一聚卒為水漂去。有一樹枝逐水下流。有一男子得抱持樹。墮洄水中不得去洄。岸有蒲桃樹。踴出住倚山傍。男子尋之。得上鶴樹。與女私通。女便藏之。鶴覺女身重。左右求得男子。舉撮棄之。如事白王。王曰。前道人善巧相人也。師曰。人有宿對非力所制。逢對則可。畜生亦爾

又舊雜譬喻經云。昔有國王護持女急。王夫人語太子曰。我為汝母。生來不見國中。欲一回出。汝可白王。如是至三。太子白王。王則聽可。太子自為御車。群臣于路奉迎設拜。夫人出手開張令人得見。太子見女人面如是。便詐腹痛而還。夫人言曰。我無相甚矣。太子自念。我母尚當如此。何況余乎。夜便委國舍去入山游觀。時道邊有樹。下有泉水。太子上樹逢見梵志。獨行入水池浴。出已飯食作術。吐出一壺。壺中有女。與屏處室。梵志得臥。女人腹吐一壺。壺中有男。復與共臥。臥已吞壺。須臾之頃梵志起已。復內婦著壺中。吞已杖持而去。太子歸國白王。請梵志及諸臣下。作三人食。持著一邊。梵志既至。言我獨自。太子曰。梵志汝當出婦共食。梵志不得已出婦。太子曰。婦汝當出夫共食。如是至三。不得已出男共食。食已便去。王問太子。汝何因知之。答曰。我母觀國。我為御車。母開出手令人見之。我念女人能多樂欲。便詐腹痛。還入山中。見梵志藏婦。腹中如是女人奸不可絕。愿太王放赦宮中自在行來。王敕后宮。其欲行者任從志也。師曰。天下不可信者。女人是也

又舊譬喻經云。昔有四姓。藏婦不使人見。婦值青衣人。作地突與琢銀兒私通。夫后覺婦。婦言。我生不邪行。卿莫妄語。夫言。吾不信汝。當將汝至神樹所立誓。婦言。甚佳。夫持齋七日。始入齋室。婦密語琢銀兒。汝詐作狂亂頭。于市逢人抱持。牽引棄之。夫齋竟便將婦出。婦言。我不見市。卿將我過市。琢銀兒便來抱持。詐狂臥地。婦便號呼其夫。何為使人抱持我耶。夫言。此是狂人。何須記錄。夫婦俱到神所叩頭言。我生來不作惡。但為狂人所抱。婦便得活。夫默然而慚。佛言。當知一切女人奸詐如是。不可信也

又十誦律云。佛在舍衛國。有一婆羅門生女。面貌端正顏色清凈。名曰妙光。相師占曰。是女后當與五百男共通。諸人聞已。女年十二無有求者。時婆羅門有鄰比估客。常入海采寶。是估客于樓上遙見是女。即生欲心。問余人言。是誰女耶。答是某甲婆羅門女。有取者耶。答言。無有求者。問何故無人求耶。答曰。此女有一過罪。相師占曰。是女后當與五百男子共通。所以無求者。時估客念言。除沙門釋子。無入我舍者。即往求取。女到未久。估客結伴欲入海中。喚守門者語言。我欲入海。莫聽男子強入我舍。除沙門釋子。此是無過人。答言爾。去后沙門于舍乞食。是女見已語言。共我行欲。諸比丘不知白佛。佛言。此舍必有非梵行。汝不應往。此女后得病。于夜命終。其家人以莊嚴具。合棄死處。時有五百群賊。于此處行。見是死女。即生欲心。便就行欲。是女先語沙門婆羅門。共我行欲。以此因緣故墮惡道。彼國北方生作淫龍。名毗摩達多

正報頌曰

邪淫入地獄  登彼刀葉林

熱鐵釘其口  洋銅灌入心

毒龍碎骨髓  金剛鼠食陰

銅柱緣上下  鐵床臥隱深

習報頌曰

昏淫亂情色  受苦無表裹

余業得人身  自妻常背己

彼此懷猜忌  孰肯順情旨

稍有性靈人  寧得無慚恥

感應緣(略引十二驗) 漢時有談生冥婚怪 晉時盧充有冥婚怪 晉時河南有男感女重生怪 晉時張世之有冥婚怪 晉時憑馬子感女重生怪 晉時桓道愍感婦重生怪 宋時韓伯子等指廟女像冥婚怪 宋時弘農人感得冥婚怪 齊時王奐妒殺妾冥報怪 齊時陳氏妒割前婦兒冥報怪 唐時岐州王志有冥婚怪 唐時印人妻犯誓外私冥報怪

漢有談生者。年四十無婦。常感激讀經書。通夕不臥。至夜半時。有一姝女。年十五六。姿顏服飾天下無雙。來就談生。遂為夫婦。言曰。我不與人同夜。君慎勿以火照我也。至三年之后。乃可照耳。談生與為夫婦生一兒。已二歲矣。不能忍夜伺其寐。便盜照視之。其腰已下肉如人腰已上但是枯骨。婦覺遂去。云君負我。我已垂變身。何不能忍一年。而竟相照耶。談生辭謝洟泣不可復止。云與君雖大義。今將離別。然顧念我兒。恐君貧不能自諧。活暫逐我去。方遺君物。談生逐入華堂蘭室。物器不凡。乃以珠被與之曰。可以自給。裂取談生衣裾留之辭別而去。后談生持被詣市。睢陽王買之。直錢千萬。王識之曰。是我女被。那得在市。此人必發吾女冢。乃收考談生。談生具以實對。王猶不信。乃往視女冢。冢全如故。乃復發視。果于棺蓋下得衣裾。呼其兒視。貌似王女。王乃信之。即出談生而復之。遂以為女婿。表其兒為郎中(右一驗出搜神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岑巩县| 牟定县| 龙山县| 连南| 平度市| 扶绥县| 理塘县| 辛集市| 顺义区| 渭源县| 化隆| 肇州县| 宁德市| 清流县| 永德县| 屏山县| 衡山县| 枣阳市| 普兰店市| 宁波市| 江城| 阳山县| 吉林省| 富宁县| 当涂县| 吴堡县| 连城县| 洞口县| 吴旗县| 东辽县| 阳山县| 凉山| 舟山市| 长白| 瓦房店市| 化州市| 霍州市| 郑州市| 武宣县|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