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9章

  • 法苑珠林
  • 道世
  • 3909字
  • 2015-11-27 16:45:20

引證部第二

如正見經云。時佛會中有一比丘。名曰正見。新入法服有疑念言。佛說有后世生至于人死。皆無相報。何以知乎。此問未發。佛已預知。佛告諸弟子。譬如樹本以一核種四大句毓自致巨盛。牙葉莖節展轉變易。遂成大樹。樹復生果。果復成樹。歲月增益。如是無數。佛告諸弟子。欲踧集華實莖節更還作核。可得以不。諸弟子言。不可得也。彼已轉變。日就朽敗。核種復生。如是無極轉生轉易。終皆歸朽。不可復還使成本核也佛告諸弟子。生死亦如比。本由癡出。展轉合成十二因緣。識神轉易隨行而往。更有父母更受形體。不復識故。不得還報。譬如冶家。洋石作鐵鑄鐵為器。成器可還使作石乎。正見答言。實不可成鐵為石。佛言。識之轉徙住在中陰。如石成鐵轉受他體。如鐵成器形消體易不得復還。故識稟受人身更有父母。已有父母便有六閉。一住在中陰不得復還。二隨所受身胞內。三初生迫痛忘故識想。四生墮地故。所識念滅更起新見想。五已生便著食念故識念斷。六從生日長大習所新無復宿識。佛言。諸弟子。識神隨作善惡。臨死隨行所見非故身。不可復還識故面相答報也。未有道意。無有凈眼。身死識去。隨行變化。轉受他體。何得相報也。譬如月晦夜陰以五色物著冥暗中。千萬億人不能視物。若人把炬照之。皆別五色。如愚癡人暗蔽惡道。未得慧眼。往來相報。如月晦夜欲視五色終不得見。若修經戒守攝其意。如持炬火人別五色。譬如無手欲書無目欲視。暗夜貫針水中求火終不可得。汝諸弟子。勤行經戒深思生死。本從何來終歸何所。得凈結除所疑自解。正見聞已。歡喜奉行

阿育王太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云六道各有其相

第一地獄相者

夫人根元  流浪生死  漂滯馳騁

墮于五趣  彼終生此  皆有因緣

人根相貌  今為汝說  行步顛蹶

不自覺知  視瞻眩惑  常喜多忘

舉動輕飄  浮游曠野  此人乃從

活地獄來  支節煩痛  睡眠驚覺

夢寤兇惡  黑繩獄來  粗發戾眼

長齒喜嗔  聲濁暴疾  合會獄來

語聲高大  不知慚愧  喜聞喚呼

不別真偽  眠臥呻吟  夢數驚喚

當知此人  啼哭獄來  常喜悲泣

登高遠望  好斗家人  無有親疏

言便致恚  經宿不食  此人本從

大啼哭來  身大腳細  筋力薄鮮

言語噎塞  聲如破甕  神識不定

心無孝順  當知此人  阿鼻獄來

身體粗丑  長苦寒戰  好熱喜渴

慳貪嫉妒  見人施惠  自致煩惱

此人乃從  熱地獄來  見火驚恐

復喜暖熱  行步輕便  不避時宜

所作尋悔  復欲更施  此人復從

大熱獄來  小眼喜嗔  所受多妄

所造短狹  無廣大心  見大而懼

視小歡喜  此人乃從  優缽獄來

赤眼丑形  常喜斗訟  誹謗賢圣

諸得道者  晝夜伺人  非法之行

當知此人  缽頭獄來  眼視三角

不孝二親  生便短命  拘牟獄來

好帶刀劍  強撩人斗  必為人殺

邠持獄來  身生瘡痍  口氣臭處

與人無親  曠地獄來  形體長大

行步劣弱  少發薄皮  常多病痛

見人則嗔  貪餮無厭  當知此人

從焰獄來  體白眼青  語便流沫

言無端緒  好弄塵土  見深淤泥

身臥其上  此人乃從  灰地獄來

卷頭黃目  人所惡見  臨事惶怖

劍樹獄來  手常執刀  聞斗便喜

為刃所害  從刀獄來  體黑咽塞

喜止冥室  口出惡言  熱灰獄來

薄力少氣  不得自在  得失之宜

一不由己  設見屠殺  不離其側

當知此人  從剝獄來  嗔喜無常

尋知變悔  時能辭謝  不經日夜

懇責其心  如被刑罰  此人乃從

鞠地獄來  喜宿臭處  好食粗弊

所著丑陋  從屎獄來  顏色丑惡

口氣粗獷  好讒斗人  善香獄來

常觀此懇  所從來處  知之遠離

如避劫燒  地獄之相  略說如是

第二畜生相者

次說畜生  受形殊異  專心思察

無造彼緣  語言舒遲  不起嗔恚

謙敬尊長  從象中來  身大臭穢

堪忍寒熱  健嗔難解  從馲駝來

遠行健食  不避險難  憶事識真

從馬中來  恩和寬仁  堪履寒熱

所行無記  從牛中來  高聲無愧

多所愛念  不別是非  從驢中來

長幼無畏  常貪肉食  眾事不難

從師子來  身長眼圓  游于曠野

憎嫉妻子  從虎中來  毛長眼小

少于嗔恚  不樂一處  從禽中來

性無反覆  喜殺害蟲  獨樂丘冢

從狐中來  少聲勇健  無有淫欲

不愛妻子  從狼中來  不好妙服

伺捕奸非  少眠多怒  從狗中來

身短毛長  饒食睡眠  不喜凈處

從豬中來  毛黃卒暴  獨樂山陵

貪食華果  從獼猴來  多妄強顏

無所畏難  行知反覆  從烏中來

情多色欲  少于分義  心無有記

從鴿中來  所行反戾  強辦耐辱

不孝父母  鸕鳩中來  亦不知法

復不知非  晝夜愚惑  從羊中來

好妄喜談  數親豪族  眾人所愛

鸚鵡中來  所行卒暴  樂人眾中

言語多煩  鴝鵒中來  行步舒緩

意有所規  多害生類  從鶴中來

體小好淫  意不專定  見色心惑

從雀中來  眼赤齒短  語便吐沫

臥則纏身  從蚖中來  語則嗔恚

不察來義  口出火毒  從鴆中來

獨處貪食  聲響暗呃  夜則少睡

從貓中來  穿墻竊盜  貪財健恐

亦無親疏  從鼠中來  深觀相貌

從畜生來

第三餓鬼相者

身長多懼  以發纏身  衣裳垢圿

從餓鬼來  淫泆慳貪  嫉彼所得

不好惠施  從餓鬼來  不孝父母

家室大小  動則諍訟  從餓鬼來

不信至誠  所行趣為  薄力少知

從餓鬼來  聲壞響塞  卒興嗔恚

食便好熱  從餓鬼來  常乏財貨

空貧匱陋  智者所嗤  從餓鬼來

門不事佛  不好聞法  永絕天路

從餓鬼來  不敬妻子  兄弟姊妹

人所憎嫉  從餓鬼來  生則孤寡

無人瞻視  終歸來處  不離宿緣

意志褊狹  不好榮飾  所行丑陋

從餓鬼來  所為不獲  所作事煩

人所驅逐  從餓鬼來  或事喜敗

不審根元  不受人諫  從餓鬼來

不樂靜處  喜居廁溷  顏貌臭穢

從風神來  身大喜好  喜貪食肉

獨樂神祠  從閱叉來  健嗔合斗

見物貪著  無有畏忌  從閱叉來

見者毛豎  直前熟視  如似所失

從羅剎來  體陜皮薄  顏色和悅

聞樂喜欣  干沓和來  意好輕飄

香熏自涂  多諸伎術  干沓和來

常喜歌舞  男女所侍  先語后笑

甄陀羅來  情性柔軟  曉了時節

能斷漏結  真陀羅來  此餓鬼相

閱叉羅剎

第四修羅相者

圓眼面方  黃體金發  盡備伎術

阿須倫來  直前視地  無有疑難

見恐輒擊  阿須倫來  此是須倫

略說其相

第五人相者

知趣所生  所執不忘  曉了事業

從人道來  解諸幻偽  已不為之

所作平等  從人道來  善惡之言

初不忘失  不信奸偽  從人道來

貪淫慳嫉  執心難舍  盡解方俗

從人道來  信意惠施  解法非法

心不偏彼  從人道來  不失時節

亦不懈怠  恭敬賢圣  從人道來

設見沙門  持戒多聞  下心承事

從人道來  供事諸佛  正法眾僧

隨時聞法  從人道來  聞法能知

聞惡不為  速還泥洹  從人道來

此是人相  粗說其貌

第六天相者

依須彌山  有五種天  本所造緣

其相不同  腰細腳粗  常喜含笑

智者當察  從曲天來  意好微妙

少于資財  見斗則懼  從尸天來

身長體白  顏色端正  不好火光

從婆天來  常懷悅豫  聞惡不懅

不從彼受  從樂天來  思惟忍苦

好分別義  慈孝父母  毗沙天來

宿不樂家  喜游林藪  志念女色

從三天來  財寶雖少  生卑賤家

心樂清凈  從三天來  任己自行

所為不克  望斷愿違  從炎天來

意喜他淫  不守己妻  為鬼所使

他化天來  承事父母  常法則義

己短彼受  兜率天來  非道求道

心無吝想  不樂在家  從梵天來

意愿性質  常貪睡眠  亦不解法

無想天來  六趣眾生  各有無本

性行不同  志操殊異

頌曰

善惡相對  凡圣道合  五陰雖同

六道乖法  占侯觀察  各知先業

惡斷善修  方能止遏

感應緣(略引六驗) 漢黃頭郎 漢周亞夫 宋劉齡 梁沙門釋琰 梁沙門釋智藏 周居士張元

漢文帝夢將上天而不能。有一黃頭郎推而上之。顧而見。其衣后穿。覺之漸臺。見黃頭郎鄧通衣后穿。即夢中所見也。遂有寵貴。許負相之。當貧餓死。乃賜蜀銅山使自鑄錢以資之。富半京師。文帝病癰。通常[口*敕]之。帝曰。誰最愛我。通對曰。愛莫若太子。使太子嗽而色難之。由此含恨。文帝崩。景帝即位。使案通擅鑄。盡沒入家財。卒窮餓死

漢周亞夫。絳侯勃之次子也。初許負相之曰。君三年而侯。五年而相。其貴無上。然卒以餓死。亞夫曰。嘻吾何緣如此。若既大貴。又何故餓死。負曰不然。從理入口餓死法也。后三年絳侯世子有罪黜。而亞夫襲侯。及破吳楚有大功為丞相。以忠諫強直數犯景帝意。下獄卒以餓死(右二人出漢書)

宋劉齡者。不知何許人也。居晉陵東路城村。頗奉法。于宅中立精舍一間。時設齋集。元嘉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父暴病亡巫祝并云。家當更有三人喪亡。鄰家有事道祭酒。姓魏名叵。常為章符誑化村里。語齡曰。君家衰禍未已。由奉明神故也。若事大道必蒙福祐。不改意者將來滅門。齡遂亟延祭酒罷不奉法。叵云。宜焚去經像。災乃當除耳。遂閉精舍戶放火焚燒。炎熾移日。而所燒者唯屋而已。經像幡坐儼然如故。像于中夜又放光赫然。時諸祭酒有二十許人。亦有懼畏靈驗密委去者。叵等師徒猶盛意不止。被發禹步執持刀索。云斥佛還胡國。不得留中夏為民害也。齡于其夕如有人歐打之者。頓仆于地。家人扶起示余氣息。遂委[戀-心+足]躄不能行動。道士魏叵。其時體內發疽日出二升。不過一月受苦便死。自外同伴并皆著癩。其鄰人東安太守水丘和。傳于東陽無疑。時亦多有見者(右一人出冥祥記)

梁州招提寺有沙門名琰。年幼出家。初作沙彌時。有一相師。善能占相。語琰師。阿師子雖大聰明智慧鋒銳。然命短壽不經旬日。琰師既聞斯語。遂請諸大德共相平論。作何福勝得命延長。大德答云。依佛圣教受持金剛般若經。功德最大。若能善持必得益壽。琰師奉命入山結志。身心受持般若經。余五年既見延年。后因出山更見相師。相師驚怪。便語琰師云。比來修何功德得壽命長。琰師具述前意。故得如是。相師嘆之助喜無已。琰師于后學問優長。善弘經論匡究佛法。為大德住持。年逾九十。命卒于寺

梁鐘山開善寺沙門智藏。俗姓顧氏。吳郡吳人也。有墅姥工相人為記吉兇。百不失一。謂藏曰。法師聰辯蓋世天下流名。但恨年命不長。可至三十一矣。時年二十有九。聞斯促報。于是講解頓息竭誠修道。發大誓愿不出寺門。遂探經藏得金剛般若。受持讀誦畢命奉之。至所厄暮年。以香經洗浴。凈室誦經以待死至。俄而聞室中聲曰。善男子。汝往年三十一者。是報盡期。由般若經力得倍壽矣。藏后出山試過前相者。乃大驚起曰。何因尚在世也。前見短壽之相。今年一無。沙門誠不可相矣。藏問今得至幾。答曰。色相貴法年六十有余。藏曰。五十為命。已為不夭。況復過也。乃以由緣告之相者欣然敬服。后記畢壽。于是江左道俗競誦此經。多有征瑞。因藏通感矣。以普通三年九月十五日。卒于本寺。春秋六十有五(右二驗出梁高僧傳)

后周時有張元字孝始。河北萬城人也。年甫十六。其祖喪明。三年元常憂泣。晝夜經行以祈福祐。復讀藥師經云。盲者得視之言。遂請七僧然七燈。七日七夜轉讀藥師經。每日行道勞人師乎。元為孫不孝。使祖喪明。今以燈光普施法界。祖目見明。元求代闇。如此殷勤經于七日。其夜夢見有一老翁。以一金篦療其祖目。謂元之曰。勿憂悲也。三日已后祖目必差。元于夢中喜踴無伸。遂即驚覺。乃更遍告家人小大。三日之后祖目果差(事出國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文成县| 彭泽县| 井陉县| 梧州市| 九龙城区| 抚州市| 永昌县| 包头市| 吉木乃县| 南汇区| 莲花县| 吉水县| 枣阳市| 改则县| 白朗县| 蚌埠市| 友谊县| 西青区| 遵义县| 成都市| 左权县| 宁化县| 广水市| 仪陇县| 怀安县| 大悟县| 乐至县| 随州市| 防城港市| 崇左市| 河东区| 临朐县| 安岳县| 三原县| 曲水县| 贵定县| 阳东县| 黎城县| 利津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