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形勢

  • 法書考
  • 盛熙明
  • 2635字
  • 2015-11-27 15:13:40

點畫既工而后能結(jié)體,然布置有疏密,骨格有肥瘠,不可不察也。

布置

八面俱滿者方,偏而偶者方奇飛。

八面點畫俱拱中心。

隨字點畫多少,疏密各有停分,作九九八十一分界畫均平之。 訣云:布置者,長短闊狹,字之態(tài)度也;點畫斜曲,字之應(yīng)對也。無布置如竹竿之無節(jié),野人之無文。其法先主后賓,卑奉尊。按字之上下左右,畫之大小多少,取其停均,審其疏密,以下承上,以右應(yīng)左,以大包小,以少附多。多以少為體,少以多為用;空則補就,孤則扶持,剛縱其柔,柔縱其剛,自然可觀。 蔡邕云: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凡落筆結(jié)字,上皆覆下,下皆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右軍云:夫欲書,先凝神靜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骨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 又云:夫書字四方,南高北下東辟西闔為形,上平下端左輕右重為勢。凡字處其中畫之法皆不宜倒,其左右相顧,右宜粗于左畔。橫貴乎纖,豎貴乎粗,分間布白,遠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穩(wěn)。腹不宜促,腳不宜賒,又不宜斜。重不宜長,單不宜小,復(fù)不宜大。傷密則似痾瘵纏身,傷疏則似溺水之禽。 陶隱居云:近左虛右,分間不同,視之不足,學(xué)之難工。

智果心成頌。 回展右肩,頭項長者向右展,宣、壹、尚字等是也。長舒左足,有腳者向左傍舒,實、其等是也。峻拔一角,字方者抬右角,國、用、周字是也。潛虛半腹,畫稍粗于左,亦要遠近均勻,遞相覆蓋,令左實右虛,用、見、罔丶月字是也。隔仰隔覆,并字是隔二,姜字是隔三,仰覆用之,間開間合。無字等四點四畫為縱,上開則下合之,回互留放。謂字有磔掠重者,爻字上住下放,茶字上放下住,不可并放。變換垂縮,并字右縮左垂,斤右垂左縮,上下亦然。繁則減除,王書懸字,虞書毚字,皆去其下一點,張書盛字,改血為皿。疏則補續(xù),神字加點、辛字加畫之類。分若仰背,謂縱也,州冊之類,皆須自立向背,合如并目。八字、州字皆須潛相矚視,孤單必大。一點一畫成其獨立也。重并乃促,謂昌、呂、爻、棗等字之上小。林棘羽字左促,以側(cè)附斜。丿為斜,點為側(cè),交、欠、以、人等是也。以斜附曲,謂為曲,女、晏、必、在等是也。覃精一字,功歸自得,盈虛向背,仰覆縮垂,回互不失也,統(tǒng)視連行,妙在相承起伏。

梁武帝觀鐘繇書十二意。顏真卿張旭問答。夫平為橫,子知之乎?真卿曰:長史每令作一平畫,皆須縱橫有象,其此之謂乎?曰:然夫直為縱,子知之乎?曰:豈不謂直者必縱之,不令斜曲之謂乎?曰:然。夫均為間,子知之乎?曰:嘗蒙示以間不容光之謂乎?曰:然。密謂際,子知之乎?曰:豈不謂筑鋒下筆,皆令宛成,不令其疏之謂乎?曰:然。鋒謂末,子知之乎?曰:豈不謂末以成畫,使其鋒健之謂乎?曰:然。力為骨體,子知之乎?曰:豈不謂趯筆則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乎?曰:然。輕為曲折,子知之乎?曰:豈不謂鉤筆轉(zhuǎn)角折鋒輕過,亦謂轉(zhuǎn)角為暗過之謂乎?曰:然。決謂牽掣,子知之乎?曰:豈不謂牽掣為撇,決意釋鋒,不怯滯,令險峻而成之謂乎?曰:然。補謂不足,子知之乎?曰:豈不謂結(jié)構(gòu)點畫或有失趣者,則別點畫旁救之乎?曰:然。損謂有馀,子知之乎?曰:豈不謂趣長筆短長,使意氣有馀,畫若不足之謂乎?曰:然。巧謂布置,子知之乎?曰:豈不謂欲書先想字形大小,布置令其平穩(wěn),或意外字體,令其有異勢乎?曰:然。稱謂大小,子知之乎?曰:豈不謂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寬之令大,兼令茂密所以為稱乎?曰:然。

運筆都勢訣云:上下相望,左右相近,四隅相招,大小相副。長短闊狹,臨時變通,用意經(jīng)思,何虞不勝。

歐陽詢云: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神靜慮,當(dāng)審字勢,四面停勻,八邊俱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zhǔn)程,疏密欹正。筋骨精神,隨其大小,不可頭輕尾重,無令左短右長。斜正如人,上稱下載。

張懷瓘十法:偃仰向背,謂兩字并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離合之勢。陰陽相應(yīng),謂陰為內(nèi),陽為外,斂心為陰,展筆為陽,左右亦然。 鱗羽參差,謂點畫編次無使齊平,如鱗羽之狀。 峰巒起伏,謂起筆蹙衄如峰巒之狀,殺筆筆須存結(jié)。 真草偏枯,謂兩字或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謂之偏枯,須求映帶。斜正失則,謂落筆結(jié)字,分付點畫之法,須依位次。 遲澀飛動,謂勒磔皆須飛動,無凝滯之勢。 射空玲瓏,謂煙盛識行草字用筆不依先后。 尺寸規(guī)度,謂不可長有馀而短不足,須引筆至盡處,則字有凝重之態(tài)。 隨字轉(zhuǎn)變,謂蘭亭年字一筆作懸針,歲字即變垂露,其間字各有體。

姜堯章云:疏欲風(fēng)神,密欲老蒼。如隹之四橫,川之三直,魚之四點,畫之九畫,必須下筆勁凈,疏密得勻乃佳。當(dāng)疏不疏,反成寒乞,當(dāng)密不密,必至雕疏。且字之長短小大,斜正疏密,天然不齊,孰能一之?晉、魏書法之高,良由各盡字之真態(tài),不以私意參之耳。向背者,如人之顧盼指畫,相揖相背,發(fā)于左者應(yīng)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點畫之間,施設(shè)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軍蓋為獨步。 蔡希綜云:每字皆須骨力雄強,奕奕有飛動之勢,屈折之狀如鋼鐵為鉤,牽掣之蹤若勁針直下。主客勝負,皆須姑息,先作者主也,后為者客也。既構(gòu)筋力,然后裝束,必須舉止合則,起伏相承。

肥瘠

韋誕云: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 衛(wèi)夫人曰: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微骨多肉者謂之墨豬。 梁武帝云:純骨無媚,純?nèi)鉄o力。少墨浮澀,多墨笨鈍。此皆自然之理也。皆抑揚得所,趣舍自違。值筆廉?dāng)啵|勢峰郁。揚波折節(jié),中規(guī)合矩。分間下注,濃纖著力。肥瘦相和,骨力相稱。婉婉娩娩,視之不足。棱棱凜凜,常有生氣。適眼合心,便為甲科。訣曰:書以骨氣為體,以主其內(nèi),以肉色為用,以彰其外。氣宜清,色宜溫,骨宜豐,肉宜潤,不失其所。 虞世南云:側(cè)管則鈍慢而多肉,直鋒則干枯而露骨,終其悟也。粗而不鈍,細而能壯,長而不為有馀,短而不為不足。 歐陽詢云:不可瘦,瘦則形枯,復(fù)不可肥,肥則質(zhì)濁。 張懷瓘云:夫馬筋多肉少為上,而肉多筋少為下。書亦如之,皆欲骨肉相稱,神貌怡然。若筋骨不任其脂肉,在馬為駑胎,在人為肉疾,在書為墨豬。準(zhǔn)其病狀,未即已也。惟題署及八分則肥密可也,自此之外,皆宜蕭散,恣其運動。 徐浩云:宜先立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筆特須藏鋒,不然字則有病。夫鷹隼乏彩而翰飛戾天,骨勁而氣猛也;翚翟備色而翱翔于百步,肉豐而力沉也。若華藻而高翔,書之鳳皇矣。歐、虞為鷹隼,陸、褚為翚翟焉。 黃魯直云:作字須筆中有畫,肥不露肉,瘦不露骨。政如詩中有句,亦猶禪家句中有眼,須參透乃悟耳。 姜堯章云:用筆不欲太肥,太肥則形濁;又不欲太瘦,太瘦則形枯。多露鋒芒則意不持重,深藏圭角則體不精神。然其太肥不若瘦硬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白城市| 崇礼县| 西林县| 山东省| 通辽市| 萝北县| 丽水市| 左云县| 瑞安市| 镇赉县| 府谷县| 乌恰县| 井冈山市| 青海省| 吴忠市| 克拉玛依市| 安乡县| 普兰县| 安仁县| 龙州县| 天长市| 汝阳县| 青川县| 新乡市| 资中县| 淮安市| 长乐市| 塔城市| 资源县| 上饶县| 静海县| 永清县| 昭通市| 阳高县| 孝昌县| 巴林右旗| 秀山| 嘉兴市| 寻乌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