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圓訣

  • 法書考
  • 盛熙明
  • 4012字
  • 2015-11-27 15:13:40

每觀古人遺墨存世,點畫精妙,振動若生,蓋其用功有自來矣。世傳衛夫人之筆陣圖、王逸少之永字八法,猶可考也。舍此而欲求全美于成體之后,固亦難矣。今采八法并偏傍之訣,列為圖于左。

八法

翰林禁經云:八法起于隸字之始,自崔、張、鐘、王,傳授所用,該于萬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智永發其旨趣,授于虞世南,自茲傳受遂廣彰焉。李陽冰云:昔王逸少攻書多載,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

丶 側不愧臥,如高峰之墜石。問曰:點而言側何也?論曰:謂筆鋒顧右,審其勢而側之,故側也。止言點則不明顧右,無存鋒向背墜墨之勢,若左顧右側則橫摘無力,故側不險則失于鈍,鈍則芒角隱,書之神格喪矣。 訣云:側者,側下其筆,使墨精暗墜,徐乃反揭,則棱利矣。又曰:作點向左,以中指斜頓,向右,以大指齊頓作報答,便以中指挫鋒,須收鋒在內,按筆收之。

一 勒常患平,如千里陣云。問曰:不言畫而言勒,何也?論曰:勒者,<走歷>筆而行,承其虛畫,取其勁澀,則功成矣。今止言畫者,慮在不趯出便畫,則鋒拳而怯薄也。夫勒者藉于豎趯,豎趯則筆勁澀,亡其流滑,微可稱工矣。訣云:策筆須勒,仰筆覆收。又云:用中指鉤筆澀進,覆筆以中指頓筆,然后以大指遣至盡處。

亅 弩過直而力敗,如萬歲枯藤。問曰:中心豎畫謂之弩,何也?論曰:勢微弩曰弩,在乎趯筆下行,若直其畫,則形圓勢質,書之病也。 訣云:鋒須先發,管逐勢行,緊收澀進,如錐畫沙。又曰:弩彎環而勢曲,如深林之喬木。

亅 趯宜蹲而勢生,峻快以如飛。問曰:凡字之出鋒謂之挑,今謂趯,何也?論曰:語異而體一耳。夫趯者,筆鋒去而言之趯,自弩畫收鋒,豎筆潛勁,借勢而趯之,法須挫衄轉筆出鋒,佇思消息則神蹤不墜矣。 訣云:趯須蹲鋒,得勢而出,出則暗出。又云:傍偏輕揭借勢,勢不勁,筆不挫,則意不深。直曰趯,橫曰挑。鋒貴于澀出,適出期于側收,謂之欲挑還置也。張敬玄云:又謂之抽筆,事字中畫,宜直下筆便挑,不宜停筆。姜堯章云: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實。晉人挑剔,或帶斜拂,或橫引向外,至顏、柳始正鋒為之,而無古飄逸之氣。

左上為策,策仰收而暗揭。問曰:策一名折異畫,今謂策,何也?論曰:策之于畫,理亦固殊,仰筆趯鋒,輕抬而進,故曰策也。若及紙便畫,不務遲澀向背偃仰者,此備畫耳。 訣云:仰筆潛鋒,以鱗勒之法仰收揭腕趯勢于右,潛鋒之要,在畫勢暗歸于右也。夫策筆仰鋒,豎趯微勒,借勢峻顧于掠也。

丿 左下為掠,掠左出而鋒輕。問曰:掠亦名分發,今稱為掠,何也?論曰:掠乃疾徐有準,隨手遣鋒,自左出,取勁險盡而為節,發則一出運用無的,故掠之精旨可守矣。唐太宗云:為撇必掠,貴險而勁。 訣云:撇通謂之掠,借于乘勢以輕駐鋒,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勢旋于左,法在澀而勁,意欲暢而腕,遲留則傷于緩滯。又曰:微曲而下,筆心至卷處。孫過庭云:遣不當速。

右上為啄,啄倉皇而疾掩,如利劍截斷犀角象牙。問曰:撇之與啄同出異名,何也?論曰:撇者,俗言啄,因勢立名,用輕勁為勝,去浮怯重體為工。 訣云:右向左之勢為卷啄,按筆潛蹙于右,借勢收鋒,迅擲旋右,須精險衄去之。啄者,如禽之啄物也,立筆下罨,須疾為勝,形似鳥獸,臥斫斜發,作蒨不宜遲。

乀 右下為磔,磔<走歷>趚以開撐,如崩浪雷奔。問曰:發波之筆,今謂之磔,何也?論曰:發波之筆,循古無蹤,原其用筆,磔法為徑。磔豪過聳,法存乎神。凡磔若右顧右則勢鈍矣,<走歷>重鋒緩則勢微肥,須通勁而遲澀之。訣云:始入筆豎筑而微仰,便下徐行,勢足而后磔之。其筆或藏鋒,或出鋒,由心所好也。須飛動無凝滯。又云:波法微直曰磔,橫過曰波。作一波當三過折筆,仰而后曳。乀不宜遲。又云:抽筆法在罨,掠須峻利,右潛趯而戰行,待勢卷而機駐,揭摘而暗收。若便拋之,必流滑凡淺。側起平發緊殺,按波為抽筆,從腹內起,又謂平磔法。不遲不疾,戰筆側去,勢卷不可便出,須駐筆而后放,如生蛇渡水。庾肩吾云:將放更駐。唐太宗云:為波必磔,當三磔折而遣毫。磔者,不徐不疾而去,欲復駐而去之。筆訣云:磔筆須飛動無凝滯。草書以一拂代磔如柳葉。擊石波者,乀缺波也,章草用之。又八分更有隼尾波,即鍾公泰山銘及魏文帝受禪碑中已有此體。姜堯章云:丿乀者,字之手足,伸縮異處,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翩翩自得。黃伯思云:昔人運筆,側掠弩趯皆有成規,造微洞玄,則出沒飛動,神會意得。然所謂成規者,初未嘗失也。

偏傍

孫過庭云: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精其點畫,乃能成字。

勒法 一偃蹲鋒自駐,力到疾提,力滿微捺,力盡回鋒。訣云:用筆若錐畫沙。橫畫放手盡力,瘦硬方直,沉著勁健,無變為度。縱畫硬如屈鐵,一縱一橫,可方可圓。千形萬狀,皆如一畫,作畫成熟,就瘦硬之鐵畫,變溫和之玉畫。又云:橫畫似八分。唐太宗云:為畫必勒,貴澀而遲。姜白石云:畫者,字之體骨,欲其堅正勻凈,有起有止,所貴長短合宜,結束堅實。士,兩畫者上仰下偃。三,上潛鋒平勒,中背筆仰策,下緊趯覆收。唐太宗云:三須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生是也。禁經云:黃庭三關字用草法,上衄側,中策,下奮筆橫飛。凡橫畫多用此法。隔仰隔覆,見智果頌。

向背法向筆宜和。背筆宜峻。

垂縮法 丨 頻筆。又云:垂露欲垂而復縮。自王右軍始,筆欲正,自上而下,如長針直垂。丿 偏拂自張長史始。張敬玄云:申字中畫,宜卓筆疾抽。唐太宗云:為豎必弩,貴戰而雄。

點法點之變無窮,皆帶側勢,蹲之首尾相顧自成。三過筆有偃仰向背等勢,著點皆磊磊落落,如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或蹲若鶚,口尖如鼠矢。如斯之類,各稟其儀。姜堯章云:點者字之眉目,全賴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

散水法 氵 互相顯異。 氵 潛相屬視。行書借勢。訣云:上衄側,中偃下,潛挫趯鋒。或藏或露,狀類不同,意要遞相顯異。若頻有則兩點相近而上點當高,此名潛相矚視,外雖解摘,內相屬附,為上中潛鋒暗衄,下峻趯潛遣之,此鐘法也。行書勢微按,以輕利為美。

訣云:上側覆收,下筑而趯之,須相承揖,若并連衄側輕揭則率字左右用之。

烈火法 從 古法。灬 各自立勢。聯飛。布棋格。訣云:衄鋒暗接,須各立勢,抵背潛衄,所謂視之不見,考之彌彰。聯飛者,暗衄微駐,輕揭潛趯,筆鋒連綿,相顧不絕。禁經云:聯飛如雁陣當秋,樂毅論、燕然等字用之。姜堯章云:四點者,一點起,兩點帶,一點應。

曾頭其腳法對合貴縱上開下合。相背貴橫上合下開。訣云:左潛揭而右啄。曾頭右啄右側,其腳長舒。左足謂有腳者向左舒,寶、其等字是也。

頁腳法 頁 上畫平勒,頁斗折。

袞筆法 令 訣云:須按鋒上下蹙衄之,令、今等字是也。謂下一點。

烏字法馬、焉字同,切宜緊收。右軍云:字有緩急,如烏字下手一點須急橫,直即須遲,欲烏之腳急,乃取形勢也。

宀頭法 宀 若存。各相顯異。行法。章草。 訣云:上點駐鋒,左右挫鋒,橫畫按筆,勢須相順。又云:上點側,橫畫勒,左亻壹筆擺鋒,右峻啄輕揭出。虞永興常用之法,以圓峻飛動為美。姜堯章云:宀頭須覆其下,容、寶等字上點須正,畫須圓的,不宜相著,上長下短。

暗筑法 訣云:馭鋒直沖,有點連橫,則名暗筑。月、其字兩點是也。

豎亻壹法訣云:抬筆豎策挫鋒,上下豎直,尚、常等字中豎畫。

川 亻壹,垂露、懸針、鄉背、弩等法皆有之,肥瘠以字分為稱,長短隨偏傍所宜。

奮筆法 小 訣云:左側而獨立,中衄折而右鉤。禁經云:鐘書宣示字用。若中豎則左右潛暗衄而潛趯,又簇鋒健進,為系字三畫也。

戈法 戈如百鈞之弩發。論曰:夫斫戈之法,落筆峨峨如長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筆訣云:悉以中指遣至盡處,以名筑拒而趯之,潛鋒暗勒,勢盡然后趯之。右軍背趯戈法,上則俯而過,下則曲而就,蓋失之于前,正之于后也。智永禪師澀出戈法,下以名指策上借勢,以中指遣之至下,以名指衄鋒潛趯,此云禿出。張旭折芒法,潛鋒緊走,意盡乃收。章草法,潛按微進,輕揭暗趯。夫揭欲利,按欲輕,輕則骨勁神清,重則質滯鈍俗。又有斫戈、又戈、飛戈。唐太宗云:為戈必潤,貴遲凝而右顧。張敬玄云:戈腳宜斜筆直抽,直者,緣上實下自成也。上實為藏鋒抽筆也。

背拋法  蠆尾如壯士之屈臂。 乙外略。 訣云:蹲鋒緊掠徐擲之,速則失勢,遲則緩怯。又謂外擘法,左峻掠,中潛鋒衄挫,右蹲鋒外擲。右軍云:腕腳兆刂斡,上捺下撚,鋒始折轉,緩毫挫鋒,即輕重有準。庾肩吾云:欲拋還置,為駐鋒而后趯之。

撇法 丿 背撇,首圓蹲過,作背懸針法左出。向撇,首側,蹲右顧,作向左筆尾懸針左出,如手之前后撇物。提鋒空中打下,如步少之屬。

衫法 彡 上平中仰下偃,上橫下從,或反之。唐太宗云:彡乃形、影字右邊,不可一向為之,須背下撇之。

人入等法 人,交爭勢。 訣云:凡又、人第二筆,云攙、引、抑、拽也。人,章草。王濛云:趯之欲利,按之欲輕。

亻 立人,如烏之在柱。姜堯章云:如立人、田、王、衤、示,一切偏傍,皆須令狹長,則右有馀地矣。

匚法上平,傍向,下平。上仰,傍背,下平。上飛平,傍飛鄉,下飛偃。飛者空中飛筆,謂緊提轉腕疾出也。

勾弩法勒弩趯。 訣云:圓角趯鋒,作弩法,勢未盡而趯之。右軍云:作右邊折角,疾牽下微開,左略斡轉,令取登對。勿使腰中傷緩。視筆取勢,直截而下,轉為曲折。鉤筆轉角折鋒輕過,亦謂轉角為暗角。唐太宗云:為環必郁,貴蹙鋒而急轉。書勢論云:急牽急引,如云中掣電,日、月、因、目是也。張敬玄云:固字轉角之弩,初不宜棱角弩張,即字體俗,非特固字,但有轉筆,一切貴其圓潤。蘭亭、瘞鶴銘固字妙。

勾裹法偃勒鄉亻壹趯。仰勒背亻壹趯。訣云:圓角激鋒,待筋骨而成,如武人之屈臂,又如勁弩筋節。右軍云:回角不用峻及有棱。顏真卿云:用筆如紙下行。

重復法 戔 上磔衄鋒,下磔出之。 訣云:上縮鋒作努,下出鋒作趯。唐太宗云:多字四撇,一縮,二少,三亦縮,四須出鋒。

丁字腳勢 丁、打,宜疾不宜遲,寺、守,亦宜疾挑不宜遲。

鳳字飛勢 凡兩邊悉宜圓緊,用筆之時,左邊勢宜疾,背筆時意中如電疾急也,凡、風等同。

挑勢乙右背亻壹,左衄仰勒反趯,貴抱腹而清。

口字勢 嗚、呼、咽、嚨等字,口在左者宜上。和、扣、如、知等字,口在右者宜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安市| 中山市| 通河县| 巩留县| 呼玛县| 玉环县| 城口县| 仁怀市| 黄龙县| 南江县| 剑阁县| 霍城县| 承德市| 平陆县| 忻州市| 佛教| 杭州市| 夏邑县| 息烽县| 抚远县| 宜宾市| 双流县| 额济纳旗| 东阿县| 富民县| 宝兴县| 沛县| 广水市| 巴彦淖尔市| 突泉县| 德江县| 乌海市| 云浮市| 宁蒗| 泸溪县| 慈溪市| 修文县| 兴化市| 共和县| 潍坊市|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