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 藏齋詩話
  • 趙元禮
  • 4995字
  • 2015-11-27 10:42:38

袁子才作某將軍挽詩云:“男兒欲報君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洪稚存詩云:“男兒自信頭顱貴,須為朝廷吃一刀。”同一機軸。譚復生詩云:“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汪精衛詩云:“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同一機軸。或為人作,或自詠,皆以壯語奇其骯臟之氣者,予以為不如楊忠愍之“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平生未報恩,留作忠魂補”,懇摯深厚,即汪精衛《獄中》“凄絕昨宵燈影里,故人顏色半模糊”之意味深長也。

作詩意境第一,詞藻第二,無論古體近體,收處尤須卓異,方免凡近。汪精衛《秋庭晨課圖》敘述母德,石遺翁題詩收處云:“蕭晨挹夾雞鳴起,拒霜花發朝曦初。乾坤清氣風吹垢,啼鳥反哺徒區區。”頗為新穎。曹君鑲蘅題詩收處云:“丈夫手援天下溺,但酬烏哺毋乃私。疲氓方待蘇瘡痍,請從錫類鋪仁慈。”是從大處落墨者。精衛《游春詞》收句:“我更為花深禱告,折花人少種花多。”此則蹈常,至“千紅萬紫各成行,日暖林塘靄靄香。此際園丁高枕臥,游人自為看花忙。”便覺卓異,有“須臾慰滿三農望,收斂神功寂似無。”氣象也。

張廉卿先生贈朱曼君詩內有云:“龍虎忽騰上,雄出為干將。希寶寧復有,欲持貢玉堂。”又“英英范與張,驛驂騏騮。”“范”即肯堂,“張”即季直也。其推重如此,張幼樵先生致李文正函則云:“狀元張謇乃吳提督長慶幕客,與朱銘盤、范當世稱通州三怪。朱中乙科,已故,范未售,近在合肥處課讀,三怪技倆不同,其為怪一也”云云。武昌譽之,豐潤毀之,知人論世,談何客易耶。

范孫先生不以詩名,而其詩實有溫柔敦厚之意,非尋常披風抹月修飾字句之比儔。貴池方震初《尊人生日》詩有:“八月秋風入鄉樹,九華山色上萊衣”之句。某年范老生日,予與震初、蘭濱饋ゾ謝詩,有“華國皖南兩文彥,移家甌北一詩人。何期記室賢勞日,猶念迂生覽揆辰”之句。以震初、蘭濱均在礦局治文牘,且均為皖人,予亦充秘書也,評以清辭麗句,當無愧色。

“文家要養精神,人只靠精神干事,精神不旺,昏沉到老,一事無成矣。故須戒浩飲,浩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減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戒多動,多動亂神;戒多言,多言損神;戒多憂,多憂郁神;戒多思,多思撓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苦神。人若調養得精神完固,何事不成,奚止能作文字已哉。”此董文敏語,錄之以當座右銘。

張冰王大令有吏才,又能詩畫,曾為予畫梅一幅,題詩曰:“萬古千秋,浮云富貴。大雪埋天,閉門一醉。”不即不離,予頗喜誦之。記其題畫梅詩極多,如“劍膽縱橫,詩魂逋峭。美人不來,明月寫照”,“茅屋幾椽,清溪一曲。微雪園林,幽人往復”,“寒林漠漠,遠水迢迢。何人驢背,風雪灞橋”,“羅浮清景,昨夜花開。明月到窗,入我夢來”,“綠苔步屨,香雪成塵。奇石一峰,亭亭美人”,“星月初曉,璇室瑤臺。霓車羽軒,眾仙下來”,“喝破癡云,日華天上。招回陽春,百花未放”,“雪聚花濃,醉呼不起。香蘿沉酣,白云鄉里”,“月淡煙輕,夜景如畫。漠漠空庭,冷香欲瀉”。詩有仙氣,妙即在不即不離也。

從前火車未通時,京津大路車馬不絕,如楊村、河西務等處皆有客店,雖甚簡陋,而題壁詩頗有佳者。記有二詩,一:“始識客中味,奇寒侵囗膚。遠村炊火直,大野夕陽孤。”字甚蒼老,忘其后四句。又:“梅花飛雪憶吾鄉,柳絮飛時別洛陽。鳳翼昔年攜弄玉,牛衣今日泣王章。”字甚娟媚,亦忘其后四句。此予十九歲由三河赴天津宿河西務客店時所見也。

宋秦淮海詩:“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元張翥《露坐詩》:“宮街人靜鼓冬冬,獨坐中庭滿扇風。墮地一絲和露濕,青蟲懸在月明中。”兩用青蟲字,形容靜境,妙幾其微。

近人漠中《鳳州柳枝詞》云:“一角秦關壓亂流,飄零金線問爐頭。低徊玉手搴簾處,斜日行人出鳳州。”鳳州有三絕,曰酒、曰手、曰柳。酒不亞山西之汾酒;該處女子之手,類瘦削如玉筍;柳則倒垂金線,婀娜多姿,亦為他處所不及。《柳枝詞》一首,秀倩芋綿,佳作也。

“長安花事到酴釅,塞外春來故故遲。淺草成茵堪試屐,綠楊如畫漸垂絲。”“千群牛馬名王幕,列戍貔貅大將旗。一夕關河風景異,客途記入《北征》詩。”此傅君沅叔《平綏道中口占》詩也。夫為大雅,卓爾不群。

予詩學不深,而好吟詠,已印至十三本。又編隨筆三本,以贈友人。他日某君謂予曰:“我日日讀君詩也,佳極,佳極。”予字學不深而好涂抹,曾屢叨某君飲喂,欲答席,苦無機會,因寫字幅贈之。他日某君謂子曰:“我日日學君書也,佳極,佳極。”幸予有自知之明,知此兩君皆譏笑予也。予之以詩、字贈之者,以為談笑之資,切磋之具耳,非自炫其才、求名利也,而尚被譏笑如此,此古人之所以貴ウ修也。友人鄧君孝先,別號曰正ウ,華君壁臣別號曰思ウ,“ウ”之時義大矣哉。

張季直先生七十生日,撰《千齡觀自壽詞》云:“花萼樓高溯李唐,紅牙玉笛按《霓裳》。何如西塞漁兄弟,不覺人間有帝王。”“觀北風瀾夾小湖,觀南山靄落平蕪。行都不見無南北,坐倚危欄聽鷓鴣。”“次第諸孫盡解行,今年早晚又添丁。扶翁他日頻來戲,下看群流上列星。”“世間盡有百年身,不數彭殤過去人。欲種萬花當一局,四時無限爛柯辰。”子喜其詞翰之美。《張季子詩錄》不載此詩。

余撰《藏齋三筆》訖,請至友徐君蔚如校閱。蔚如為題四截句,時乙亥仲冬也。今日補行奇來,幾一年矣。譽言不敢當,然故人之誼不能沒也。錄如下:“大名兩字擬登籠,耆壽真同陸放翁。咄咄子陵資望重,才華我道不如公。”“避面當年笑尹邢,秋來新建六如亭。卻憐此老多情甚,又見銀河露小星。”“《藏齋隨筆》才三筆,百卷成書定可期。難得白頭遺老在,寸心先為祝期頤。”“拈豪重記開天事,檢點青衫有淚痕。同是結廬在塵境,人間何處有桃源?”蔚如品行高峻,舊學清通,并耽禪悅,詩亦清雅,此特游戲之作,非其至者也。

徐青藤先生故居有王君繼香書聯云:“數椽風雨,幾劫滄桑,想月中跨鶴來歸,詩魂當下陳蕃榻;半架青藤,一池乳液,看石上飛鴻留影,名跡應光《越絕書》。”淵雅可誦。

黃魯直《登快閣》詩:“癡兄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王盧溪《送胡淡庵》詩:“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要為天下奇。”又:“我曾道汝不了事,喚作癡兒果是癡。”不知“癡兒”、“公事”是何處出典。

馳兒問寫字之法于予,予告之曰:“要雅不要俗,要生不要熟,要苦不要甜,要蒼不要嫩,要緊飭不要松弛,要頓挫不要浮滑,要精細不要疏脫,要深摯不要淺率,要沈實不要輕剽,要恢宏不要猥瑣,要奇而法不要狂怪,要臨古而得其意,不要出奇立異,至會通后當成一體。不第字也,詩文及繪事皆然。”

嚴范孫二十余歲丁外艱,其鄰人趙氏兄弟先后皆客死河南。范孫挽之云:“荊樹蔭雙凋,悵招魂都隔重山,未必仙游仍作客;綠楊春不永,念讀《禮》甫逾一載,我懷父執更思親。”甲午督學貴州省,城外翠微閣,名勝也,大吏求撰聯句云:“蠻花貢媚,瘴而流甘,自西林相國重辟天荒,十八洞武功前無往古;佛閣吟秋,僧橋眺夕,有北江先生提倡風雅,二百年文教未墜于今。”范孫在貴州時,同官中最契重王臣、陳劭吾兩君。民國己丑《挽劭吾》聯云:“來鶴深談,圖云龍餞,廿年往事如煙,服君識燭幾先,謂莽莽神州淪胥已兆;程朱道學,賈董文章,并世真儒有幾,倏爾魂歸天上,嘆滔滔江水逝者如斯。”聯語固佳,而劭吾之學識亦可知矣。

吳梅村《偶成》云:“世間何物是江南。”謝玉岑《浣溪沙》辭云:“人生何處是當年。”讀之真使人有惘惘不盡之意。前人謂張孟晉“高樓明月清歌夜,此是人生第幾回”,讀之有惘惘不盡之意,吾亦云,然終嫌其說盡也。“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盡而不盡,真絕唱矣。

某筆記謂王摩詰詩清超絕俗,然好以古人成句入詩,“水田飛白鷺”兩句,加“漠漠”、“陰陰”四字,便成佳句,人人知之。“行到水窮處”兩句,亦謂是他人之詩也。又唐人《白蓮詩》“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有謂為陸龜蒙作,有謂為李商隱作,待考。

東坡詩“萬堅云山一破裘”一首,第二句“百錢”,第三句“五車”,第四句“二頃”,第五句“兩部”,第六句“千頭”,一詩中乃有“萬”、“一”、“百”、“五”、“二”、“兩”、“千”七個數目字,不可學也。

劉遜甫太守《次公約韻》詩云:“萬靈沉廢詩能起,數子交期月與明。”又《天津雜感》云:“百劫將灰歸蕩薄,萬人收淚向歡娛。”嗚呼!“收淚向歡娛”,滔滔皆是,獨天津人也哉?

子《贈任公》詩:“茫茫國事急,惻惻憂懷著。當憑衛道心,用覺斯民寤。古人濟物情,反身先自訴。功名豈足寶,貴克全予素。君子但求已,小人常外騖。愿以宣圣訓,長與相攻錯。”此詩中之后半首也,剴切而不腐,“及身先自訴”,旨哉言乎!

隋煬帝以事殺薛道衡,語人曰:“尚能為‘空梁落燕泥’否?”宋之問向其甥索“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欲攘為已作,劉吝而不與,宋竟以土囊壓殺之。予謂作詩風雅事也,而竟以此啟殺機,不亦大可怪哉。

某相國問某僧曰:“吃肉是乎,不吃是乎?”答曰:“吃是相公的祿,不吃是相公的福。”某皇帝問某僧曰:“殺豬是乎,不殺是乎?”答曰:“殺是解脫,不殺是慈悲。”此雖有理致,亦模棱以避禍耳。

張獻忠亂蜀,遇破山和尚于渝,逼令食肉,既食乃曰:“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因免渝人之戮。后示寂于保寧,嘗作偈曰:“頂笠腰包到酒樓,酒風頭也牧頭牛,可將繩索放還收,好把只笛吹江秋,一聲喚起鼾ぴぴ。”此僧大有來歷。

“君試觀世界如何乎,橫流滄海,突起大風波,山河帶礪屬誰家,愿諸君嘗膽臥薪,每飯不忘天下事;士多為環境所累耳,咬定菜根,方是奇男子,王侯將相原無種,思古人斷薺畫粥,立身端在秀才時。”此聯為譚祖安監督湖南師范學堂時所作。學生以飯食不佳,欲起風潮,故撰此聯曉之,而風潮以息,文字之感人如此。

凡詩以第三句對第一句,以第四句對第二句。如東坡詩“邂逅陪車馬,尋芳謝州。凄涼望鄉國,得句仲宣樓”,圣俞詩“昔時花下留連飲,暖日夭桃鶯亂啼。今日江邊容易別,淡煙芳草馬頻嘶”,見《蘇長公外紀》。此體今人罕有為之者。

邵堯夫詩“前有一萬古,后有一萬世。中間一百年,作得幾多事。而況人之生,幾人能百歲。如何不喜歡,將身自憔悴”,此與《詩經》《魏詩》“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古詩》“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同是一意,特堯夫之詩為坦白耳。

秦少游謫雷州,有詩曰:“南土四時都熱,愁人日夜俱長。安得此心如石,一時忘了家鄉。”黃魯直謫宜州,作詩曰:“老色日上面,歡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當不如今。輕紗一幅巾,短罩六尺床。無客日自靜,有風終夕涼。”少游鍾情,故詩酸楚;魯直學道,故詩閑暇。至東坡《南中詩》曰:“平生萬事足,所欠惟一死。”則英特之氣非人所及矣。

南海張樵野侍郎,戊戌五月時,憂讒畏譏。曾為人畫扇,濕云氵翁郁,作欲雨狀,云氣中露紙鳶一角,一童子牽其線,立危石上。題詩曰:“天邊任爾風云變,握定絲綸總不驚。”其抱負可見。及在戍所,臨刑之前數時,告其從子曰:“爾常索我畫,久未得暇,今當了此宿愿,即出兩扇,從容染翰,模山范水,異常縝密,盎然有靜穆之氣。”畫畢就刑,真可謂絕筆矣,其鎮定非人所及也。宋景文與客奕棋一局后,舉杯飲鴆而死,且曰:“此酒不可相讓。”古今人之行徑,竟爾相同。

唐明皇在南內耿耿不樂,每吟太白《傀儡詩》曰:“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復臾弄罷渾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見《明皇雜錄》。人生一世,固無日無時不在弄中,身死則舞罷矣,所謂“誰人肯向死前休”也。哀哉!

某筆記記有數貴人游某寺,酒酣誦前人詩:“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僧聞而竊笑曰:“尊官得半日閑,老僧卻忙了三日。”蓋一日供張,一日燕集,一日掃除也。又某筆記,某人游僧寺,遇一僧懵懂特甚,戲顛倒詠前人詩曰:“又得浮生半日閑,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可發一笑。

唐人某作詩屬草極潦草,次日命其侄鈔之,許多難辨之字,執冊詢之。某也熟視莫辨也,責其侄曰:“何不早問,予亦不識矣。”宋人某作詩命其子錄之,偶有誤字,則口子之臂,血流及肘。兩事頗相類,亦頗可笑。

楊昀谷先生撰《寅寮睡譜》百余條,發揮睡趣,極有理致,并自序,以為“睡之為德,能令黠者樸,暴者溫,貪者廉,囂者寂,養生恒于斯,化俗恒于斯也”。檢錄四則于下:“金相玉幾,危乎其艱,不如鳥巢,安于泰山。”“希夷先生,睡心睡目,穆穆,掩關滅燭。”“寶此幽獨,永矢弗告。”“睡非睡,非非睡,宅于沖邃,以存夜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沈阳市| 灌云县| 如皋市| 陆丰市| 西盟| 托克逊县| 鱼台县| 松原市| 连州市| 米易县| 屏边| 隆子县| 宁晋县| 康平县| 抚顺市| 钟山县| 赤壁市| 乌兰察布市| 岚皋县| 嘉兴市| 汉源县| 兰西县| 嘉峪关市| 武陟县| 开江县| 班戈县| 扶绥县| 牡丹江市| 绩溪县| 奉新县| 东平县| 平山县| 汝阳县| 沙坪坝区| 泸溪县| 永嘉县| 莱阳市| 阿拉善盟| 沭阳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