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識無依。遇物便寄。如種子落地。隨處生芽。三界四生。修羅外道。皆所流處。其生之時也。若火燃泉達。不可止遏。隨所生處。習業隨有。諸天正樂。修羅戰爭三途苦楚。人道無明。因集而生。因散而滅。是故我說。諸法惟心。諸法惟識。
凡物遇火則焚。遇水則溺。遇土則埋。遇金則斷。云何心識。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入土不埋。入金不斷。所以此物。最堅最硬。世無過者。
賢者之夢。為智作。愚者之夢。乃識作。故智作之夢。雖夢猶覺也。識作之夢。雖覺亦夢也。智夢如杲日。識夢若螢光。夫。相去遠矣。
智人之夢。如澄水。雖流而未嘗濁。蓋本清也。愚人之夢。如渾潭。雖停而未嘗凈。蓋本垢也。
凡分垢分凈。畏生畏死者。皆識也。夫。造善業者皆識。而受苦報者亦識。其有踐蛇虺而不加恐。飲鴆毒而不生畏者。蓋由識未發也。識發由心生。心生故有生死。生死者。乃識受。非性。
無造作。無損益。無垢凈。無增減。無恐懼。無欣厭隨緣飲啄。一味平常。斯性攝也非識。達此者。似人而天。不見其淵。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夫物其孰能轉乎哉。皆物轉者也。是故轉物則昌。物轉則亡。非聰明睿智。其孰能當。今稱釋迦。誰不欲為之。今稱堯舜。誰不欲齊之。然雖欲為而不能齊者。蓋由無明也。無明即識。識即欲。欲即凡情。凡情非天理。非天理故不齊。
萬象平平。太虛寥寂。不了惟心。強自啾唧。凡物起者。我招也。我惑者。物役也。物無自物。我物之也。我無自我。物我之也。是故智者役物。而愚者物役。
禽中之大者。惟鷗惟鵬。獸中之大者。惟魚惟龍。人中之大者。惟王惟臣。世間之大者。惟山惟海。夫。此皆未足為大也矣。其最莫大者無過道。(故人)達則大。不達則小。
世之明者。燈與燭也。次更明者。火與炬也。其大明者。日與月也。故螢火之光。不及燈燭之光。燈燭之光。不及日月之光。日月之光千萬億倍不及佛光。佛放光時。無邊世界。諸日月光明。皆如聚墨。世界中間。幽暗之處。日月光明。所不能照。而皆大明。
世之善能者。皆能于物也。未能于心。夫。能于心。則無不能矣。能于物。則非能也。嘗聞。由基紀昌之射。百步貫虱而不移。蓋技也。心猶未喻。伊尹呂望之師。千載遺風而不墜。蓋道也德無不侔。故心能即道。技能即物。能于道者通。能于物者塞。噫。物于心也甚矣夫。
身榮而心未榮。未足為榮。心榮而身未榮。斯榮也。世以及耳目。悅口體為榮。夫。斯情也乃業。大害莫若是守清貧。甘淡泊。苦心節志為榮。夫此道也。乃智大貴莫若是。是故榮于心者壽。榮于情者夭。榮于業者窮。榮于道者通。
勿謂得。于我何所益。勿謂失于我何所損。但增其欣厭之情耳。是以至人。不望德。恒守貧。抱其虛。見得如失終日惟損。損其所損。復歸無極。
處世如駕虛舟。過而不留。到而不住。此至人之境也。至人之心與天地合。故天如萬物。如我心。如一切。如夢焉夫夢無心歟。
處大不得意之境。其心晏如。居甚榮遇之地。其心淡如。非平素操守到家。物不能遷者。不與也。
凡事覺于未然者寡。悔于已然者眾。昔季文子貴三思。孔子云再斯。愚云。更加思。上智者。一思有重。在季文則以三思。予則十思猶不足。
自古英雄得志。皆從困厄中來。自古圣賢得道。皆從怕苦中來。是故困不極。志不發。苦不極道不成。不憤不起。不悱不發。其為如予何。
無心者道之本也。有念者識之根也。識能生欲。欲能亡我。我既亡矣。安能入道。故善造道者。在得無心。無心則百。非不生萬。機齊備。
愛欲生于心。如醍醐罐里著鴆毒。嗔怒發于念。如清冷云中霹靂火。癡想萌于懷。如太虛空中起黑云。
宇宙中。有最大利。雖日親之。而不能見者。心也。有最大害。雖日避之。而不能遠者。欲也。心本于象帝已前欲根于形色之初。故象起于心。身生于欲。其源遠流長。非聰明睿智不能當。非英雄豪杰不能斷噫甚。矣大。雖猛虎熱鐵。交橫于前。猶甘心投焉。故曰無敵。
心體原虛。喪于實。識性原有。喪于無。譬之火性從上。水性自下。識性喪而心珠圓。心體實而識神勝。是以圣人。虛處令實。實處還虛。顛倒目前。怡神曠劫。
有我受故。憎愛從之而生。毀譽自此而發。做了個常戚戚之人。無我所故。生死無繇而作。是非無地而興。才是坦蕩蕩之士。噫。我之難忘者久矣。非神悟于機先者。不能當境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