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志一
祠官所領,宗伯職之。先圣先師以降;壇宇星列,非御菑捍患,則其死事定國者也。奕世俎豆,蘋藻奔走,豈人力也哉?其他里俗之所乞靈,市井之所祈賽,雖復盻蠁闐駢,鄰于淫矣,削弗書。志祀典。
文 廟
先師廟
祀至圣先師孔子。堂左右列祀四配、十哲,兩廡列祀先賢先儒。國初祀典因前代,用王禮。成化十二年,加籩豆、舞佾之數,祭以天子禮。嘉靖九年,肅皇帝改定禮制,尊孔子曰:“至圣先師孔子”,易以木主,籩豆各損其四,舞以羽籥,用六佾。
四 配
復圣顏子
宗圣曾子
述圣子思子
亞圣孟子
考定先賢十哲
閔子騫
冉伯牛
冉仲弓
宰子我
端木子貢
冉子有
仲子路
言子由
卜子夏
顓孫子張
六十二子
澹臺滅明
原 憲
南宮適
商 瞿
漆雕開
司馬耕
有 若
巫馬期
顏 辛
曹 恤
公孫龍
秦 祖
顏 高
攘駟赤
石作蜀
公夏首
后 處
奚容箴
顏 祖
句井疆
秦 商
公祖句茲
縣 成
燕 伋
顏之仆
樂 欬
狄 黑
孔 忠
公西箴
施之常
秦 非
申 棖
顏 噲
宓不齊
公冶長
公哲哀
高 柴
樊 須
公西赤
梁 鳣
冉 孺
伯 虔
冉 季
漆雕哆
漆雕徒父
商 澤
任不齊
公良孺
公肩定
梟阝 單
罕父黑
榮 旗
左人郢
鄭 國
原 亢
廉 潔
叔仲會
邽 巽
公西輿如
陳 亢
琴 張
步叔乘
諸從祀先儒
左丘明
公羊高
谷梁赤
高堂生
毛 萇
伏 勝
孔安國
董仲舒
杜子春
韓 愈
周惇頤
程 頤
邵 雍
張 載
司馬光
楊 時
朱 熹
呂祖謙
胡安國
張 栻
蔡 沈
真德秀
許 衡
仍舊者二十三人。增:
后蒼、王通、歐陽修、胡瑗、陸九淵,共五人。
黜:申黨、公伯寮、秦冉、顏何、荀況、戴圣、劉向、賈逵、馬融、何休、王肅、王弼、杜預、吳澄共十四人。
退:林放、蘧瑗、鄭眾、盧植、鄭玄、服虔、范寧,各祀于其鄉,共七人。以上俱嘉靖九年定。
薛 瑄隆慶九年增。
王守仁、陳獻章、胡居仁以上三人,萬歷十三年增。
每歲春秋二仲之上丁日,布政使率府屬齋宿以祭。屬邑各有廟,惟閩縣、侯官縣官從祭。府廟畢,詣縣廟,行釋菜禮。外邑并奠,不用樂。
啟圣祠
祀叔梁紇。配以顏路、曾點、孔鯉、孟孫,或從祀以程珣、朱松、蔡元定。將有事于先師,則先釋菜,不用樂。屬邑祠并同。
常公祠
特祀唐觀察使常袞。
名宦祠
宋
少 師 蔡 襄
中書舍人 曾 鞏
諫 議 謝 泌
太 卿 程師孟
學 士 孫 覺
朝 議 柯 述
魏 公 張 浚
忠 簡 胡 銓
學 士 張 守
尚 書 汪應辰
學 士 程 邁
太 師 陳俊卿
修 撰 趙汝愚
少 師 梁克家
安撫使 辛棄疾
尚 書 蔡幼學
文華閣 楊長孺
安撫使 真德秀
學 士 陳居仁
安撫使 魏了翁
大 卿 王 镕
尚 書 湯 漢
尚 書 吳 革
安撫使 洪天錫
侍 郎 徐明叔
元
平 章 董文炳
楚 公 程文海
都 事 藍 光
教 授 劉直內
御 史 韓 準
文 定 王 惲
總 管 王 翰
楚 公 李士瞻
國 朝
襄 武 湯 和
按察使 陶垕仲
參 議 鄭 湜
參 政 楊景衡
僉 事 謝 肅
僉 事 呂 升
僉 事 魯 穆以上俱國朝成化間提學僉事周孟中更定擢祀,又舊祀少師王祖道、參政王積翁、提刑輔性之、平章阿察罕、高興,皆黜之。
都御史 劉廣衡
副 使 劉 喬俱提學劉玉舉祀。
知 府 唐 珣正德丁丑增祀。
按察使 馬文升
提 舉 羅 倫
副 使 劉子敏
副 使 沈 訥
參 政 劉大夏
提 學 潘 潢
提學副使 邵 銳
布政使 查 約
布政使 陳 珂
布政使 陳 錫
知 府 汪文盛
布政使 吳 昂
參 政 魏 棨
知 府 葉 溥
知 府 歐陽鐸
知 府 胡有恒
提 學 劉 玉
僉 事 章 懋
提 學 朱 衡
提 學 江以達以上自正德丁丑至萬歷己卯增。
提 舉 舒 芬
提學副使 金賁亨
提學副使 宗 臣
都御史 殷從儉
都御史 龐尚鵬
御 史 何維栢
御 史 商為正
轉運同知 林 烈
閩縣知縣 許子良
懷安教諭 馮光浙以上自萬歷己卯至萬歷壬子增。凡七十三人。
鄉賢祠
唐
水 部 林慎思
宋
少 師 陳 襄
虞 部 鄭 洙
祭 酒 鄭 穆
教 授 周希孟
教 授 陳 烈
少 卿 劉 銑
侍 郎 許 將
轉 運 孫 奕
博 士 林 概
節 度 王 回
博 士 陳祥道
中門監 鄭 俠
奉 議 劉康夫
史 館 劉 彝
宗正丞 林之奇
修 撰 張 觷
提 刑 李 芘
尚 書 李彌大
侍 郎 李彌遜
囗國公 黃祖舜
教 授 陸 祐
丞 相 李 綱
太 師 陳孔碩
府 丞 陳剛中
永國公 陳 倬
修 撰 黃龜年
御 史 王 瑀
承議郎 黃 榦
著 作 黃 蘋
右丞相 鄭昭先
侍 郎 鄭 湜
知 府 楊宏中
少 保 陳貴誼
安撫使 陳 鞾
侍 郎 陳公益
左 史 徐 范
學 士 趙以夫
學 士 許應龍
處 士 潘 柄
太 師 鄭性之
教 諭 林用中
參知政事 黃 洽
學 士 李 韶
少 卿 唐 璘
學 士 趙汝騰
中 書 林希逸
通 判 潘 昉
樞 密 林 存
迪 功 陳 藻
處 士 林公遇
樞 密 高應松
法 曹 朱 牧
侍 郎 黃師雍
待 制 陳 旸
元
學 士 林泉生
總 管 林興祖
處 士 吳 海以上成化間重定增祀,舊祀樞密陳合黜之。
國 朝
參 政 鄭 珞提學副使姚鏌舉祀。
學 士 林 志
右都御史 洪 武
知 府 林元善
編 修 陳景著
給事中 葉 福
教 諭 林 鈍
知 府 孟 玘
參 議 謝 琚
知 縣 高 瑤
教 諭 王 佐
教 諭 吳伯璋
都給事中 姚 銑
尚 書 趙 榮
知 府 李 興
參 政 林 迪
寺 丞 鄭 同
主 事 陳 鈍
郎 中 周 杰
尚 書 黃 鎬
尚 書 林 瀚
參 政 王 俊
都御史 陳 紀
尚 書 林 泮
副 使 林 玭
御 史 林 瑭
都御史 林廷玉
知 府 許 坦
員 外 周 熊
主 事 宋 宣
副 使 翁 晏
尚 書 林廷選
參 議 倪 玨
訓 導 姚 玨
都給事中 許天錫
長 史 鄭伯和
尚 書 林庭
處 士 馬 驄
郎 中 鄭善夫
同 知 李廷儀
副 使 劉世揚
博 士 廖世昭
都御史 陳 達
侍 郎 鄭 漳
主 事 王 昺
副 使 舒 汀
布政使 陳 暹
少 卿 袁成能
中 允 陳 謹
教 諭 齊啟和以上自正德丁丑至萬歷己卯增。
編 修 唐 震
都御史 陳則清
御 史 謝 源
知 府 林春澤
副 使 陳子文
太學生 陳良鼎
教 授 袁宗耀
少 卿 謝 蕡
尚 書 林庭機
尚 書 馬 森
尚 書 林 燫
侍 郎 鄭世威
同 知 鄭 澄
參 政 林舜道
寺 丞 周 亮
尚 書 吳文華
參 政 王應鐘
尚 書 張 經
副 使 洪世文
布政使 鄭云鎣
布政使 陳 璧
副 使 趙 奮
副 使 施觀民
運判贈諭德 翁興賢以上自萬歷己卯至萬歷壬子增。凡一百三十三人。
閩 縣
名宦祠
唐
知 縣 李 葺
宋
縣 令 黃德裕 陳 麟 杜 杲 劉 爚 胡巖起
國 朝
知 縣 魏谷才
典 史 沈 鎰
教 諭 歐陽瀚凡九人。
鄉賢祠
宋
處 士 李 樗
少 卿 任文薦
中 奉 李 芘
侍 郎 陳 益
宣 教 林 琦
處 士 陳 禾
進 士 林 夙
推 官 楊 朏凡八人后舉祀者俱入府祠。
侯官縣
名宦祠 闕
鄉賢舊有祠,今并入府。
古田縣
名宦祠
宋
縣 令 李 堪 許 當 陳昌期 廖天覺 薛舜庸
留元亮 許 鑒 丘公薦
縣 丞 郭 能 鮑友龍
縣 尉 吳公誠 游九言
元
縣 尹 王 奐 陳 均
巡 檢 熊彥迪
國 朝
知 縣 韓秉哲 王友俊 徐 建 王 所
主 簿 姚孟嶼
教 諭 陳 胤 蔡元用
訓 導 沈元素凡二十三人。
鄉賢祠
宋
評 事 魏 昂
朝散大夫 李廣文
著作郎 蘇大璋
學 士 趙汝騰
少 卿 唐 璘
通 判 鄭公玉
文 靖 李 侗
國子監司庫 張 疆
教 授 章孝參
處 士 邵 清 蔣康國 林用中 林好古 林大春
林夔孫 程若中 陳 珪
國 朝
學 士 張以寧
布政使 羅 榮
知 縣 張文造凡二十人。
閩清縣
名宦祠
宋
知 縣 史 溫 王亞夫
元
知 縣 董 禎 蔡嗣宗
國 朝
以御史知縣 沈 源
知 縣 朱 毅 余 珍
左 輔 黃 鏜 楊 珣 劉 為凡十一人。
鄉賢祠
宋
秘 書 陳祥道
侍 郎 陳 旸 黃師雍
侍 郎 許 將
學 士 鄭自誠
編 修 陳 問
朝 請 蕭 磐
編 修 許 份
國 朝
編 修 許 瑢
布政使 謝 瑀凡十人。
長樂縣
名宦祠
宋
縣 令 李 葺 周希聲 吳仲舉 蕭 竑 徐世英
袁正規 吳一鴻
主 簿 陳之邵
元
攝縣尹 吳 復
國 朝
知 縣 丘宗亮 王遵道 龍 韜 潘 府 郁文周
縣 丞 張文可 朱 褒
主 簿 劉有源
典 史 黃 本 熊廷用
教 諭 孫大雅 廖 正 陳文燦
訓 導 俞 珙凡二十人。
鄉賢祠
唐
水部郎中 林慎思
宋
秘 書 陳宋霖
安 撫 林安上
處 士 陳 枅
樞密使 高應松
教 授 陳如晦
博 士 陳 俞
進 士 劉 砥
處 士 劉 礪
提 刑 張 翀
元
處 士 歐陽侊
國 朝
教 諭 朱漢奎
知 縣 陳 祖 陳伯康
贊 善 陳仲完
侍 講 陳 全
都御史 謝士元
郎 中 黃 熙
教 諭 陳德隆
知 州 陳谷顯
通 判 陳豫章
光祿丞 林公黼
處 士 陳 耀
行太仆卿 陳文沛
郎 中 林世章凡二十五人。
連江縣
名宦祠
唐
縣 令 劉 逵
宋
縣 令 鞠仲謀
國 朝
知 縣 歐陽翰凡三人。
鄉賢祠
宋
侍 郎 李彌遜
尚 書 李彌大
參 政 常 挺凡三人。
羅源縣
名宦、鄉賢祠俱闕
永福縣
名宦祠
元
攝縣尹 王 翰凡一人。
鄉賢祠
宋
修 撰 黃龜年
北海令 朱庭杰
宣教郎 盧 镕
機 宜 吳元美
侍 講 蕭國梁
祭 酒 黃 定
太學士 鄭 僑
處 士 林 羽
元
學 士 林泉生
國 朝
檢 討 王 偁凡十人。
福清縣
名宦祠
唐
縣 令 賈 郁
縣 尉 林 攢
宋
縣 令 方 偕 郎 簡 莊 柔 顏師魯 方 棫
劉 朔 莊廷珪 趙希漢 李元吉 章伯奮
徐 輝 傅 楫
縣 丞 翁邵元 林孝澤
主 簿 林 枅 劉崇之 傅太聲
縣 尉 黃國鎮
元
縣 尹 達魯花赤 馬合馬沙
知 州 林以順 林泉生
判 官 曹道振
國 朝
知 縣 江 仁 余 懋 劉忠湖 蔡光親 周 玹
余 泰 康永紹 龐 王從 鄧 概 陳 囗
張 懋 羅萬程
教 諭 周 南 何公溥凡三十八人。
鄉賢祠
宋
中門監 鄭 俠
樞 密 黃祖愛
秘 書 王 蘋
大 祝 黃顏榮
侍 郎 林 粟正德七年,提學姚鏌革,嘉靖九年復祀。
太學士 陳貴誼
簽 判 敖陶孫
迪功郎 林亦之 陳 藻
處 士 林文之 林公遇
奉 議 林 珪
國 朝
御 史 鄔 孟
參 政 韓 弘
布政使 何 宜
御 史 謝天錫
御 史 陳伯諒
副都御史 陳仕賢
布政使 翁世經
主 事 郭萬程
員 外 李 庶
參 政 薛 曾
知 州 葉朝宗
主 事 方懋學凡二十四人。
論曰:祀之有名宦,蓋其有功烈于民者也;祀之有鄉賢,蓋其沒而可祭于社者也。溯觀古昔,代不數人,降及挽近,俎豆于學宮者,趾相錯焉。何今之隆,古之替歟?鳴呼!此其故亦難言之矣。堂構已宏,尸祝豈皆畏壘;膴華可托,仰止不必高山。呼之者以順風,應之者為空谷,得于子曰孝,施于友曰忠。鼠璞同稱,象齒罔忌,雖明德之馨,世未嘗乏,而末流之濫,長此安窮?司風教者,誠為吾道愛乎?則鑒古衡今,慎無令洙泗之門,稱為川澤山藪也,則善矣。
府廟正殿
丁祭品物萬歷三十八年,提學僉事熊尚文核定。
計開:大生鹿一只,銀六兩,春閩縣出,秋侯官出。
正祭豬一口,春閩縣出,秋侯官出。一二豬六口,閩縣三口,侯官三口。正祭羊一只,分祭羊五只,閩縣三只,侯官三只。以上豬羊祭畢,本學送胙,用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