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成就入壇法分第十三

爾時圣觀自在菩薩。說不空罥索神咒壇法。此壇是大乘法。為諸菩薩之所攝受。其應入壇若王若臣若諸凡夫。想持愿者與佛平等。以持咒故能益自他。不生惡趣常生善道。故入壇者勤修供養。其持咒者被精進甲踴躍歡喜。發起饒益一切眾生。不生慳吝專注其心。依壇法用如法作之。遠離嫉妒不懷矯詐無諸諂曲。所了知法念之不忘。無所希求于諸眾生。善巧方便心行平等。所作勇決能速成就。不起我慢離諸諍論。守持禁戒洗浴護凈。如是之人方堪持咒入此壇場。其所作壇法有三種。一者地壇二者國壇三者民壇。若為王作名為地壇。為大臣作名為國壇。為凡人作名為民壇。地壇大作。國壇中作。民壇小作。若不依此大中小法便惡事起。或王或臣及誦咒者有諸惡事。以是應知當依法作。若欲作壇先擇星日。若路逢善相選吉祥地。或于河邊或山林處或園苑中。應離荊棘骨石瓦礫高下不平。穢草稠林險惡之地。于其好處除去惡土好土填之。泥涂摩拭平坦如掌。周遍細滑猶如鏡面。若造王壇縱廣各有三十二肘。應用金銀真珠等末。以和赤白黃綠黑色而界其道。于壇四面各開一門。去門不遠皆豎雙柱。種種莊飾作吉祥門。于此門外布諸妙華周遍圍繞。壇東門外畫二天王守護其門。左邊應作持國天王。右邊應作增長天王。俱被衣甲器仗嚴凈。作嗔怒面眼光赤色。持國天王以手執劍。增長天王以手執棓。壇南門外應畫二王守護其門。左邊應作丑目天王。右邊應作赤目神王。此之二王面皆黑色。赤金嚴身皆被衣甲。其手執持弓箭刀劍。壇西門外畫二藥叉王守護其門。左邊應作末尼跋達羅藥叉王。右邊應作布栗拏跋達羅藥叉王。作此二王應如本色。種種莊嚴身被衣甲。手持斧索。壇北門外畫二天王守護其門。左邊應作多聞天王。右邊應作金剛手天王。畫此二王各依本色。眾寶莊嚴執持器仗。正于壇中畫圣觀自在菩薩形像。其像立在蓮華座中。頂上螺髻紺發垂下。首上寶冠畫無量壽佛。其尊者身一切莊具而嚴飾之。形狀白色如頗胝迦。應作四臂。右邊二手一持蓮華。一持澡罐。左邊二手一持數珠一施無畏。面貌端嚴熙怡寂靜。圓光之上畫作天華而嚴飾之。于其胸前作萬字印。俯身低視尊者。左邊畫大勢至菩薩形像。其形色相如白金色。身著天衣眾寶嚴飾。偏袒右肩面向圣觀自在菩薩前合掌恭敬。復于右邊畫作普賢菩薩形像。其形如彼白蓮華色。頂作螺髻紺發垂下。面貌端嚴熙怡微笑。偏袒右肩面向尊者合掌恭敬。于普賢菩薩像下。應畫摩么雞(周言我所)天女。金剛使天女。于大勢至菩薩像下。應畫多羅(周言童子)天女毗俱胝(周言嗔目)天女。其多羅天女著白色衣。余三天女衣皆雜色。此四天女并著天衣。眾寶嚴飾顏貌和悅熙怡微笑。悉皆胡跪偏袒右肩。向尊者前合掌恭敬。復于觀自在菩薩像前。應畫不空罥索咒王。其形色相非赤非白。衣服赤色頭發動搖。面有三目赤色赤光。耳珰垂下口出四牙二上二下。兩眉或顰下唇時動。身有四臂長短瓔珞交垂胸臆。于尊者前雙膝著地。曲躬瞻仰側耳而聽。

復于尊者兩邊近處。應畫梵王帝釋及那羅延自在大自在等諸天之眾。各依本形衣服莊嚴。俱向尊者合掌而立。于壇四面。各應畫作一大龍王。所謂娑竭羅龍王阿那婆踏多龍王。難陀龍王鄔波難陀龍王。于壇四角應各畫一阿素洛王。所謂光明阿素洛王羅帖羅阿素洛王。毗摩質怛羅阿素洛王吼聲阿素洛王。結是壇已復作諸印及諸器仗莊嚴壇場。謂應畫作螺形之印輪形之印。蓮華形印難地迦印。莎底(丁履反)迦印萬字印文。又應畫作棓镩戈戟。及弓箭等諸器仗形復作白蓋若華若幢。欲畫之時應令畫師。先凈洗浴著新凈衣受持八戒。應取郁金牛黃雄黃金精朱砂。勝妙彩色勿以膠和。當用健陀洛娑香汁及酥和之。以此而畫。于壇周遍應懸青黃赤白四種色幡。壇上應以白蓋覆之。復以金銀赤銅作八大瓶。其瓶皆用栴檀沉水龍腦郁金。和此諸香畫彼瓶上。即以貫華系其瓶項。各滿盛水置于壇中。復取好香酥蜜乳酪。如是五物各盛四器安著壇中。以酥煮餅用沙糖石蜜而涂餅上。取粳米飯及以乳糜。若胡麻粥若大麥粥種種好食。唯除血肉。皆以盤盛壇中供養。壇外四面筑墻掘塹。或豎籬柵隨作一種。又于壇等四面各開一門。于其門外令人守護。其守護者令身被甲手執器仗。復去壇外一俱盧舍。周匝四面陳列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而為守護御敵非人。其持咒人香湯沐浴著新凈衣。作吉祥法誦咒自護。不令非人而得其便。復于壇外立一小壇。即令其王及王眷屬應入壇者。于小壇內香湯洗浴。著純白衣持八戒齋。經一日一夜皆令斷食。口嚼楊枝咒白芥子。令王自身及諸眷屬皆手執之。以吉祥瓶水灌王頂上。令王正念方便安慰至心改悔。其誦咒人即先入壇諸咒神眾。以香華飲食及以燈明。種種供養頂禮圣觀自在菩薩。應誦此咒咒白芥子散于十方。咒曰。

第十八(丹本此咒卻在中卷)

唵 阿慕伽 赦[角*思]耶 赦[角*思]耶 [合*牛]泮吒

此是結界咒。欲結界時先以此咒咒白芥子。散十方面而為防護咒曰。

第十九(丹本此咒卻在第十八段)

唵 阿慕伽 缽啰(二合)底訶多 漫陀漫陀啰叉啰叉(自稱名)啰攘 薩婆薩埵[合*牛] 俱嚂唵泮吒(半音)娑婆訶

此是結壇神咒。欲結壇時。先以此咒咒水。咒灰或白芥子。散灑四方隨其遠近。即成界畔而為防護。咒曰。

第二十(丹本此咒卻在第十九段)

唵 帝曬嚕枳耶 微阇耶 慕伽播賒娑蟒啰 三摩耶 地瑟咤南 摩訶娑蟒耶缽啰(二合)答波[合*牛]若

此是禁自身咒。若入道場。先以此咒咒禁自身。不令非人而得其便。咒曰。

第二十一(丹本此咒卻在第二十段)

唵 阿慕伽 啰叉啰叉(自稱名)[合*牛]泮吒(半音)

此是咒香咒。若入壇場欲燒香時。先以此咒咒香然后燒之供養。

第二十二(丹本此咒卻在第二十一段)

唵 阿慕伽 淡磨淡磨 缽啰 底 掣度 謗忙 微嚂么 娑婆訶

此是咒華咒。若入壇場欲以華鬘供養時。先以此咒咒華鬘用散壇場。

第二十三(丹本此咒卻在第二十二段)

唵 阿慕伽 阿訶啰 阿訶啰 布澀波達嚩闇微么 阿遮唎尼 [合*牛]泮吒(半音)

此是獻供神咒。欲獻供時。先以此咒咒水粳米及諸雜華。然后散灑于壇之內奉獻供養。

第二十四(丹本此咒卻在第二十三段)

唵阿慕伽 阿啰阇 缽啰(二合)底車杰啰伽 跛店孽里(二合)醯拏 孽哩(二合)醯拏沫林 娑婆訶

此是咒座神咒。若欲坐時。先以此咒咒壇內座。然后于上結加趺坐。以其兩手作蓮華印。誦不空罥索心咒。如是誦咒威神力故。于虛空由有異相現。或時聞有說法之聲。或聞彈指或唱善哉聲。或見雨華。誦咒之人見聞如是不可思議吉祥事已。即知所作壇法成就。王及眷屬應即入壇。是誦咒人即從座起。頂禮圣觀自在菩薩及諸圣眾。從壇內出執王右手。引至壇門令王合掌。即取白繒掩王兩目。令王敬禮諸佛菩薩及神咒王。并多羅天女毗俱胝天女。摩么雞天女金剛使天女。及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已。令王發心至誠懺悔。作大誓愿手捧妙華。咒人引王從西門入至于壇中。以所捧華于諸像前隨意而置。所置華處即以為師。胡跪合掌受菩薩戒。永斷酒肉不食葷辛。不復歸余邪魔外道。知恩報恩。唯愿三寶菩薩聲聞慈念加護。從今已后于眾生類。常施無畏誓不斷命。發菩提心出真實言。不為邪行常行正見。不起我見及眾生命者補特伽羅一切邪見。勤求出離證空法性。終不執著一切諸相。第二第三亦復如是。即作誓言。愿以如是所生功德速出世間。當作導師兩足中尊。令一切眾生斷煩惱病受諸律儀。于是咒人授王不空罥索心咒印法。引出壇外。復應次第引王眷屬。一一入壇如王受法。其事畢已王及眷屬。應以財寶什物。施咒人等方自還宮。

若造臣壇縱廣一十六肘。于其壇內所有界道勿用金銀。隨其力分用諸彩色。畫咒王等諸形像時。如王壇法應置飲食壇內供養。于壇四面各立幢幡。四吉祥瓶各滿盛水用置四方。應入壇者先凈洗浴著新凈衣。燒眾名香散華供養。所有法用皆如王壇。

若造民壇縱廣八肘。于其壇內應畫尊者圣觀自在菩薩咒王像及以印文。其余形像不應如彼王臣壇法。若畫壇時用赤白黃色三道界之。其吉祥瓶或用白銅或用赤銅。或以銀作隨自力分。嚴辦香華幡蓋種種飲食。及諸果子而為供養。應入壇者洗浴受戒。入出壇場一切軌則皆如王法。如是壇場所有利益。皆是世尊善巧方便。調伏眾生令于長夜而得解脫。若求聲聞者即以聲聞乘而調伏之。若求辟支佛者即以辟支佛乘而調伏之。若求菩薩者即以大乘而調伏之。若以如是秘密神咒而調伏者。即以神咒善巧方便。令趣善道乃至菩提。是故于此神咒應斷疑惑。若有成就佛及菩薩所說神咒。如此之人即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入此壇者成大福業。具足智慧神通宿命。乃至十地所有功德皆悉成就。超越眾魔一切境界。摧伏怨敵斷諸障惱。乃至五無間業悉皆銷滅。無量功德皆悉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万源市| 乐至县| 盐源县| 白玉县| 喀什市| 永登县| 通渭县| 财经| 伽师县| 资源县| 云梦县| 寿光市| 黄冈市| 东港市| 葫芦岛市| 菏泽市| 井陉县| 浪卡子县| 浦城县| 克什克腾旗| 莱芜市| 礼泉县| 漯河市| 张家界市| 仙游县| 湖南省| 漠河县| 青龙| 乌什县| 延津县| 黄平县| 平阴县| 璧山县| 天水市| 铁力市| 邵阳县| 临汾市| 南昌市| 景宁|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