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宋公伐齊納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且說高虎借雍巫帶兵出城的機會,把一些勇士埋伏在城樓之中,又派人請豎刁來商量事情。豎刁并沒有疑心,趾高氣揚而來。高虎布置好酒席,在城樓中等待。三杯酒下肚之后,高虎說:“現在宋公召集各諸侯國,帶大軍送太子歸來,怎樣才能抵擋?”豎刁回答:“易牙已經帶兵出城迎敵去了。”高虎說:“齊兵寡不敵眾,該如何是好?我要依靠你來救齊國逃出大難。”豎刁說:“我有什么本事?如果老大夫有什么事讓我去做,我一定聽從您的命令。”高虎說:“要借你的腦袋,向宋國謝罪。”豎刁大吃一驚,急忙起身。高虎回頭對左右的人喝道:“還不快快動手!”兩邊屋中藏著的勇士一齊涌出,抓住豎刁并將他殺死。高虎又大開城門,派人四處高呼:“世子已經到了城外,愿意歡迎的請隨我來!”京城百姓平時就厭惡雍、豎的為人,也因此對無虧不滿,如今看見高虎出城歡迎世子,無不舉臂高呼,愿意跟隨,一時間,后面有數千人。與此同時,國懿仲直奔朝中,敲開宮門,求見無虧說:“國中百姓思念擁戴世子,一起出城歡迎,我不能阻擋。主公應該趕緊考慮避難的方法。”無虧問:“雍巫、豎刁在哪里?”懿仲回答:“雍巫帶兵迎敵,勝負還不知曉;豎刁已被京城百姓殺死了。”無虧一聽,怒氣沖天,喝道:“百姓要殺豎刁,你怎么會不知道?”回頭叫左右的侍從,要捉懿仲

懿仲轉身逃出朝中。無虧憤恨不已,帶領宮中侍衛數十人,乘著一輛小車,舉劍出宮,傳令青年男子都來領取甲兵器械,跟隨自己出城抗擊敵軍。侍衛們東呼西喚,不但沒有召來一兵一卒,卻叫出許多仇人出來。正是:恩德終須報,冤仇撒不開

從前作過事,沒興一齊來

這些仇人,無非是高氏、國氏、管氏、鮑氏、寧氏、陳氏、晏氏、東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公孫氏、閭邱氏等等。當初因為不附和無虧,被雍巫、豎刁殺害之人的家屬,本來就人人心懷憤恨,家家記著冤仇,今天聽說宋君送太子回國,雍巫帶兵出戰,內心中都盼著雍巫兵敗。只是怕宋國大兵到來,燒殺搶掠,再受刀兵之苦,所以僅在心中不滿而已。等到聽說高老相國殺了豎刁,親自去接太子,都歡喜雀躍,說:“今天老天爺才開眼!”一齊帶著防身的兵器,到東門來打聽太子的消息,恰好碰見無虧坐著小車前來。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一人帶頭,其他眾人一擁而上,拿著兵器,把無虧團團圍住。侍衛一見,忙大聲喝道:“主公在此,大家不得無禮。”眾人喊道:“他不是我們的主公!”舉起刀槍向侍衛們亂砍亂殺,無虧抵擋不住,忙跳下車想逃跑,也被眾人殺死。一時東門人聲鼎沸,亂作一團,幸虧國懿仲來撫慰一番,大家才慢慢散去。國懿仲一方面把無虧的尸體抬到別宮中殯殮,一面派人飛速出城,告訴高虎城中發生的事情

再說雍巫正在東關安營扎寨,和宋兵對峙。這天夜里軍營中忽然大亂,互相傳說:“無虧、豎刁都被殺掉,相國高虎已經帶領百姓迎接太子昭為國君,我們不能再助紂為虐了。”雍巫聽到這些話,知道軍心已經動搖,心如芒刺一般,連夜帶著幾個心腹之人,逃往魯國去了。天剛亮,高虎已經趕到東關,安撫好雍巫所帶的軍隊,來到郊外,迎接世子昭入城,并向宋、衛、曹、邾四國陪禮請和。四國見此,各自退兵。高虎奉迎世子昭來到臨淄城外,先停在公館之中休息,派人通報國懿仲準備同百官一同出城接駕。卻說公子元、公子潘聽說此事后,便來與公子商人商量,也要一齊出城歡迎新君。公子商人大怒說:“我們在國中為父王發喪,昭并沒有盡人子的孝道;現在又借助宋兵的威勢,欺凌兄長,強奪齊國,是沒有道理的。聽說諸侯的兵都退走了,我們不如帶領家中的將士,以給無虧報仇為名,殺掉子昭。然后我們三個人之中,任憑大臣們推舉一人為國君,這樣也免得受宋國的控制操縱,滅了先公盟主的志氣。”公子元說:“如果這樣,最好遵奉宮中的命令行動,也算師出有名。”隨即入宮稟報長衛姬。長衛姬哭著說:“你們如能為無虧報仇,我就死而無恨矣!”下令召集無虧舊時的一班心腹之人,幫助三位公子,一同去抵擋世子。豎刁手下也有一群死黨要為他報仇,趕來相助,分頭守住京城四門。國懿仲怕四家人多勢眾,把府門緊閉,再也不敢出頭主事了

高虎對世子昭說:“無虧、豎刁雖然死了,但余黨還在,何況還有三位公子做主,關閉城門不讓主公進城,如要強行入城,必然再起戰爭,假如失敗了,就會前功盡棄,不如依然去宋國請求救兵才是上策。”世子昭說:“但憑國老做主。”于是高虎和世子昭又來到宋國。宋襄公大軍剛剛入境,就見世子昭到來,大吃一驚,問其為何匆匆前來。高虎將事情一五一十訴說清楚。襄公說:“這是我班師太早的原因。世子請放心,有我在,你不用擔心入不了臨淄城。”立刻命大將公孫固增添車馬——先前因有衛、曹、邾三國共同行動,只用了二百輛戰車;現在獨自出兵,加到四百輛戰車。——派公子蕩作先鋒,華御事為后援,自己帶領中軍,護送公子昭,重新離開宋國邊境,再次踏入齊國領土。因有高虎在前軍,齊國守關將士看見是高相國,立即開關請入,大軍直逼臨淄城下,扎下營寨。宋襄公見城門緊閉,吩咐三軍準備攻城的器械。城內公子商人對公子元、公子潘說:“宋軍如果攻城,必然會驚動百姓。不如我們率領四家的兵馬,乘宋兵遠來沒站穩腳跟,全力進攻。僥幸得勝固然好,不幸失敗,還可以四散避難,再作打算。這勝于死守城中,萬一諸侯的軍隊聞訊趕來,那時怎么辦呢?”二位公子同意他的意見。當天夜里,打開城門,各自引兵出城來劫宋軍營寨,誤打誤撞,攻下了公子蕩的前營。公子蕩措手不及,只好放棄寨子逃走。坐守中軍的大將公孫固聽說前寨失利,急忙帶大軍前來救援。后軍的華御事和齊國老大夫高虎,也率領部下接應。雙方混戰一場,直到天亮。四家的死黨雖然不少,無奈卻各為其主,人心不齊,怎么能抵抗宋國大軍?一夜之中,被宋兵殺得七零八落,死傷無數。公子元怕世子昭回國后自己難免受禍,乘亂帶著幾個心腹之人逃奔衛國避難去了。公子潘、公子商人收拾殘兵敗將逃入城中,被宋兵緊緊跟隨,來不及關閉城門,崔夭駕著公子昭的車已長驅而入。上卿國懿仲聽說四家兵被打散,世子進城,便召集百官,和高虎擁立世子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把這一年定為元年。孝公接替王位以后,論功行賞,封崔夭為大夫。同時拿出大批金銀綢布,厚厚犒勞宋軍。宋襄公在齊國境內停留了五天,才返回宋國

這時魯僖公帶大兵來救援無虧,聽說孝公已經即位,中途而返,從此魯國和齊國有了矛盾

再說公子潘與公子商人見孝公已經即位,互相商量,把出城拒宋兵的事情都推到公子元身上。國懿仲、高虎二位國老,雖然明知是四家同謀,但為使孝公釋去前怨,與眾人合好,單單只治雍巫、豎刁二人之罪,將他們的死黨都殺掉,其余的人則赦免不問。這年秋天八月,把齊桓公葬在牛首堈上,連著蓋起三座大墳,旁邊又造一座小墳安葬晏蛾兒。又因為無虧、公子元的原因,把長衛姬、少衛姬兩宮中的內侍和宮人一起陪葬,共有幾百人。后來到了晉朝永嘉末年,天下大亂,有人挖開桓公的墓墳,發現墓前有一個裝滿水銀的池子,里面發出的寒氣撲鼻而來,沒有人敢進去。許多天后,寒氣方漸漸消失。其人牽著猛犬進入墓中,得到幾十斛金豆,至于珠寶玉石、綾羅綢緞、旗幟兵器,更是數不勝數。墓中骸骨滿地,狼藉不堪,都是殉葬之人

由此可知孝公當時埋葬父親所用物品的豐厚。這樣又有什么好處呢!髯仙有詩一首,單寫這件事情:疑塚三堆峻似山,金蠶玉匣出人間

從來厚蓄多遭發,薄葬須知不是慳

卻說宋襄公自從打敗齊國軍隊,使世子昭繼位為齊君之后,自己以為建立了不世的奇功,便想號召諸侯,取代齊桓公做諸侯的盟主。但又怕難以和大國對抗,就先約滕、曹、邾、鄫幾個小國,在曹國的南面會盟。曹、邾兩國君主先期到達,滕國嬰齊剛來,宋襄公不許他參加結盟,軟禁在一間屋中

鄫國國君害怕宋國的威勢,也來參加大會,但遲到兩日。宋襄公向群臣問道:“我剛剛倡導結盟,鄫國這樣一個小國就敢怠慢,晚了兩天,如果不重重處罰,怎么能樹立威信!大夫公子蕩回答:“從前齊桓公南征北伐,單單沒能收伏東部少數民族。大王要揚威中原,一定要先征服東部少數民族,要想征服東部少數民族,一定要用鄫國國君。”襄公又問:“用他干什么?”公子蕩說:“雎水中間,有神能呼風喚雨,東部少數民族都建立寺廟供奉祭祀,一年四季不斷。大王如真能用鄫侯作祭品祭祀雎水之神,不但神會降福,而且東部少數民族聽說這事后,都會認為君王能掌握諸侯的生殺大權,哪一個不驚恐畏懼服從您呢?然后就可以借助東部少數民族的力量征伐諸侯,這樣您的霸業就成了。”上卿公子目夷勸道:“這可不行!自古至今做小事不用大祭品,是因為重視祭物的生命,何況是人?祭祀這件事,目的是為人祈求福澤。用殺人來祈求福澤,神一定不會答應。而且國家有正常的祭祀,都是由宗伯來執掌。雎水河神,只不過是個妖鬼!蠻夷習俗祭祀的神,君王也去祭祀,看不出君王勝過蠻夷之處。這樣誰又能服從您呢?齊桓公主持會盟四十年,維持衰敗的諸侯,扶助弱小的國家,年年都有恩德惠施天下。現在君王才第一次舉行會盟,就殺戮諸侯而獻媚妖神,我看將使諸侯因害怕而背叛我們,而不是對我們心悅誠服。”公子蕩說:“子魚的話錯了。君王爭取霸業與齊桓公不同。齊桓公治理國家二十年,然后才主持會盟,君王能等待嗎?以德政取人需要時間,施政威嚴則可迅速達到目的,快慢的次序,不能不了解清楚。不遷就蠻夷,蠻夷就會懷疑我們;不使諸侯畏懼,諸侯就會戲弄我們。內被耍弄外被懷疑,怎么能成就霸業?從前周武王斬下殷紂王的頭懸掛在太白旗上,因而得到天下。這是諸侯殺天子的事,我們殺掉一個小諸侯又有什么呢?君王一定要聽從我的建議。”襄公內心之中急于號令諸侯,于是不聽目夷的話,命邾文公殺掉鄫君并將他煮熟,用來祭祀雎水之神。派人去叫東部蠻夷民族的酋長都來雎水參加祭祀活動,東部蠻夷民族平時并不了解宋襄公的政策,沒有一個人前來參加。滕君嬰齊非常害怕,派人送給宋襄公大批禮物,請求釋放,才逃脫被囚禁的生活。曹國大夫僖負羈對曹共公說:“宋公驕躁而且殘暴,不能成事,不如回去。”于是曹共公告辭回歸,也不準備一方地主的禮品。宋襄公十分惱怒,派人責備曹公說:“古時候國君相會,一定有谷物肉食,表示賓主之間的友好。我們君王在您的領地上已經逗留三天了。可我們三軍將士卻不知道此地主人是誰。希望大王能考慮一下。”僖負羈回答說:“送肉食物品給老師,是聘先生的正常禮節。現在大王因為公事而光臨我國的南部地區,我們君王忙于奔走效命,沒有來得及準備別的東西。大王責怪我們沒有盡到主人的責任,我們國王實在感到慚愧,只希望大王能寬恕我們!”曹共公終于走了。宋襄公怒氣沖天,傳命隊伍出發,討伐曹國。公子目夷又勸道:“從前齊桓公會盟的足跡,遍及于列國,送出的禮物多收到的物品少,不責備別國準備不周,不誅殺趕不來的諸侯,這都是寬于待人,體恤別人的苦衷。曹國禮數不周到,對大王并沒有損傷,為什么還要派兵討伐呢?”襄公不聽從他的話,命公子蕩帶戰車三百輛征伐曹國,圍住京城。僖負羈根據情況,靈活防備,和公子蕩對峙三個月,公子蕩不能取勝。此時鄭文公率先投靠楚國,召集魯、齊、陳、蔡四國君主,與楚成王一同在齊國境內會盟。宋襄公大吃一驚,一來怕齊、魯兩國之中有爭取霸業的,宋國難以和其相爭;二來又怕公子蕩戰敗,失掉銳氣,被諸侯恥笑,便召回公子蕩。曹共公也怕宋國軍隊再來,派人到宋國請罪。自此以后宋、曹兩國合好如初

再說宋襄公一心想成就霸業,見小國諸侯對自己紛紛不服,大國反舍近求遠,和楚國結盟,心中又生氣又著急,便和公子蕩商量辦法。公子蕩說:“現在大國沒有超過齊國和楚國的。齊國雖然以前是霸主,但現在幾個公子互相爭奪權力剛剛結束,國家的形勢還沒有緩和。楚國私自稱王,剛與中原各國往來,諸侯都害怕它。君侯可以不惜錢財,奴顏卑膝地請求做楚國的諸侯國,楚國一定會答應。那時就可以借助楚國的勢力召集眾諸侯國,又可以借諸侯國的力量限制楚國,這是短時間的權宜之計。”公子目夷又進言:“楚國有諸侯國,怎么會答應我們?我們求做楚國的諸侯國,楚國怎么會接納我們?恐怕兩國之間的爭端就要開始了。”襄公不理會他的話,立刻命令公子蕩帶著厚重的禮物到楚國,求見楚成王。楚成王問清他的來意,答應明年春天在鹿上相會。公子蕩回國報告宋襄公,襄公說:“鹿上是齊國的領地,這事不能不通知齊侯。”又派公子蕩到齊國問好,并述說和楚王相會之事。齊孝公也答應了。這是宋襄公十一年,周襄王十二年的事情

第二年春天,正月里宋襄公先到鹿上,修筑會盟的土壇等待齊國、楚國的君侯。二月上旬,齊孝公才來到。襄公自以為有收納孝公的功勞,相會之時,常常以有恩自居。孝公感念襄公的恩德,也盡力行使地主的權力,熱情款待。又過了二十多天,楚成王才到。宋、齊二國君侯會見之時,都是以爵位定次序。楚國雖然自行稱王,但實際上是子爵。于是宋公為首,齊侯次之,楚子再次之。這是宋襄公定的次序。到了約定的日期,三人一同登上鹿上的盟壇,宋襄公居然以主盟者自居,先執牛耳,一點也沒有謙讓。楚成王心中不高興,勉強接受歃血儀式。宋襄公向二人作揖后說:“我蒙先人的余蔭,作周天子的卿士,不顧自己德薄力微,私下要恢復諸侯會盟之事。恐怕人心不齊,要借助兩位君侯的威嚴,召集眾諸侯于今年秋天八月在宋國盂地會盟

如果二位君侯答應共同倡儀會盟,率領諸侯,我愿意與二位世代結為兄弟之好。不單單是我自己,殷先王的后代,都會感謝君侯的恩德。”齊孝公拱手推讓楚成王,成王也推讓孝公,兩人互相推辭,很長時間沒能定出先后。襄公說:“二位君侯如果不拋棄我,請一同簽署。”于是拿出召集盟會的信箋,不送給齊侯,卻先送給楚成王,讓他簽字。孝公見此,心中很不痛快。楚成王抬眼一看,只見其中寫著召集諸侯會盟的意思,效法齊桓公在衣裳大會的先例,不帶兵車。信后宋公已先簽好自己的名字。楚成王心中暗自好笑,對襄公說:“君侯自己能招來眾諸侯,何必要我簽字?”襄公回答:“鄭國、許國長時間在您的庇護之下,而陳國、蔡國最近又接受齊國的盟約,不靠二位君侯之威靈,恐怕會有不方便之處,所以借助二位。”楚成王說:“既然如此,齊君應該先簽字,然后才是我。”齊孝公說:“我對于宋國來說,也像屬下一樣,只有貴國才難以請來。”楚王笑著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筆遞給齊孝公。孝公說:“既然有了楚國,齊國就不必再簽字了。我顛沛流離,萬死之余,幸虧保存住祖宗社稷沒有滅亡,以跟隨二位君侯后面歃血為榮,本來就無足輕重,還為什么要褻瀆這信箋呢?”堅決不肯署名。要說齊孝公心中,是怪宋襄公先讓楚王簽署,看出他重視楚輕視齊,所以不簽字。宋襄公卻自以為對齊國有恩,認為孝公說的是肺腑之言,就收起信牘藏好。三人又在鹿上敘說數日,互相叮嚀后分別。髯仙曾有詩感嘆此事:諸侯原自屬中華,何用紛紛乞楚家?錯認同根成一樹,誰知各自有丫叉?楚成王歸國后,向令尹子文述說這件事。子文說:“宋君也太狂妄自大了!大王為什么還答應他呢?”楚王笑著說:“我想主持中華的政務已經很久了,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得到便利的條件。現在宋公倡導衣裳大會,我借此機會會合諸侯,不也可以嗎?”大夫成得臣說:“宋公為人喜歡虛名而不求實事,輕信別人而缺少謀略,如果埋伏甲士掠劫,一定能活捉他。”楚王說:“我的意思正是這樣。”子文勸道:“答應別人會盟又派人去劫奪,人們會說楚國言而無信,怎么能讓諸侯心服?”得臣又說:“宋國一心想主持會盟,一定有輕視諸侯的意思;諸侯各國不了解宋國的政治,沒有同它一心的。擒住他向諸侯顯示楚國的威嚴,然后再釋放他,又可以表現楚國的恩德。諸侯們為宋君的無能感到恥辱,不歸順楚國,還會歸順誰呢?如果拘于小的信約,卻失去大的功業,這是不策略的。”子文回答:“子玉的計謀,不是我所能考慮到的。”楚王便命成得臣、斗勃二人為將,各自選出五百名勇士,操練演示,準備劫盟的計劃

再說宋襄公從鹿上回國后,心中高興,面帶喜色,對公子目夷說:“楚國已經答應我做諸侯了。”目夷勸諫說:“楚國,是蠻夷之邦,其心深不可測。君侯只得到楚王口上答應,沒有得到他的真心,我實在擔心您被他欺騙。”襄公說:“子魚你太多心了。我以忠信對待別人,別人忍心欺騙我嗎?”于是不聽從目夷的勸說,傳信各國,召集會盟。先派人在盂地修筑壇場,增設公館,要求務必華麗。又在倉庫場院中儲備糧草,以供各國士兵戰馬消費

凡是貢獻的祭品、犒勞的禮物,都準備的十分豐厚,沒有缺少一樣。到了秋天七月間,宋襄公命令乘車前往參加大會。目夷又勸阻說:“楚國強暴而又缺少信義,請帶兵車前去。”襄公說:“我和諸侯們約定效仿‘衣裳大會’,如果用戰車,就是自己制定條約,又毀棄條約,以后還怎么和諸侯講信義?”目夷說,“君侯可以乘車前去保全信義,我請求帶兵車一百輛在三里之外埋伏,以防備萬一如何?”襄公說:“你用戰車,與我用有什么區別?一定不能這樣。”臨走之時,襄公又怕目夷在國內派兵接應,失掉了自己的信義,便要目夷同他一起去。目夷回答:“我也放心不下君侯,正要與您同去。”于是君臣一同來到會盟的地點。楚、陳、蔡、許、曹、鄭六國的國君按時到達。只有齊孝公心懷不滿,魯僖公不與楚國通好,二人沒到。襄公派人迎接六國諸侯,分派公館休息,接待的人回報襄公說:“各諸侯都乘坐便車。楚王雖然侍從的人很多,也是便車。”襄公說:“我知道楚王不會欺騙我!”太史占卜會盟的吉日,襄公派人通知各國。數日前,預先派定壇上執事、服務人員。這天一早,五鼓剛過,壇上壇下,都設置火炬,照耀的如同白天一樣。壇的旁邊,另設休息的場所,襄公先去那里等待眾人。陳穆公款、蔡莊公甲午、鄭文公捷、許僖公業、曹共公襄五位諸侯,陸續來到。等待許久,天快亮了,楚成王熊惲方到。襄公遵循地主的禮節,作揖謙讓一番,眾人分左右兩邊臺階登壇。右邊賓客登壇,眾諸侯都不敢超過楚成王,讓他走在最前面。成得臣、斗勃二將緊隨楚王,其他諸侯也有隨行的臣子,不必細說

主人從左邊臺階登壇,只有宋襄公與公子目夷二人。剛才登壇之時,要以賓主來分,既然登上盟壇,陳列供品,歃血盟誓,指天地為證,寫約排名,就要推盟主第一了。宋襄公指望楚王開口先說,就雙眼看著楚王。誰知楚王低頭不言語,陳蔡各國諸侯,面面相覷,沒有敢先開口的。襄公忍不住了,昂然走上前來說:“今日之事,我欲重新恢復先前盟主齊桓公的事業;尊重王室,安定百姓,停止爭戰,讓普天之下都享受太平之福,眾位君主認為怎么樣?”諸侯還沒答應,楚成王挺身上前說:“宋君的話非常對!但不知道盟主的位置應該給誰?”襄公說:“有功勞就論功,沒有功勞就論爵位,還有什么好說的!”楚王說:“我自己稱王已經很久了。宋君雖然位列上公,但難以排在王前,我請大家原諒,站在第一位了。”說完便站在最前面。目夷見此,扯一扯襄公的袖子,想讓他權且忍耐,再作別的打算。襄公一直以為盟主之位捏在他手中,如今臨時變卦,心中如何不惱?窩著一肚皮的氣,不免疾言厲色,對楚王說:“我靠先人的洪福,位列上公,周天子也用賓客之禮相待。您既言自行稱王,便是假爵位。為什么用假王來壓制真公呢?”楚王反問:“我既然是假王,誰教你請我來這里呢?”襄公又說:“您到這里來,也是在鹿上先有協定,不是我隨便約您來的。”成得臣在一邊大喝一聲:“今天的事情,只問眾位諸侯,是為楚國來?還是為宋國而來?”陳,蔡各國,平時都害怕楚國,齊聲回答:“我們都遵從楚王的命令,不敢不來。”楚王呵呵大笑說:“宋君還有什么話說?”襄公見事情不妙,要和他講理,他又不管有理無理;要抽身而走,又無一兵一卒保護,正在躊躇不決之時,只見成得臣、斗勃脫去禮服,里面都穿著鎧甲,腰間各插一面小紅旗,把紅旗向壇下一搖,跟隨楚王來的人,遠遠不止一千,個個都脫去衣服,露出鎧甲,手里拿著短小易藏的兵器,像蜂子螞蟻攢聚一樣,飛奔上壇來。各國諸侯,都嚇得魂不附體。成得臣先把宋襄公的兩只袖子緊緊拉住,同斗勃指揮眾兵士,搶掠壇上陳設的玉帛器皿等等。一班雜役執事,嚇得四散奔逃,宋襄公見公子目夷緊緊跟隨,便小聲對他說:“我后悔沒聽你的話,以至如此狼狽;你快些回去守衛國家,不要擔心我。”目夷料想跟著也沒有好處,就乘亂逃回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广东省| 吴江市| 达州市| 灵川县| 西畴县| 错那县| 高清| 抚宁县| 二连浩特市| 聂荣县| 太仓市| 宁晋县| 乌拉特前旗| 阳谷县| 新郑市| 铁岭县| 临漳县| 邵东县| 印江| 河北区| 淳化县| 苍溪县| 丹东市| 新晃| 普定县| 合肥市| 靖江市| 余姚市| 西乡县| 石阡县| 镶黄旗| 城口县| 出国| 怀柔区| 沅陵县| 威宁| 蓬溪县| 开鲁县| 漯河市|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