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公貪賂構兵鄭祭足殺婿逐主話說宋莊公派人帶信去鄭國,向剛剛登上君位的鄭厲公表示祝賀,同時提起了割取鄭國三座城池,索取一百雙白璧、一萬鎰黃金和每年進貢給宋國三萬鍾糧食的事情。厲公便召來祭足商議。厲公說:“當初為了急于得到君位,說好用這些東西換取宋國的幫助。現在我剛剛即位,宋國便來索取,如果如約付給,我們的倉庫就一掃而空。更何況剛剛繼位,就失去三座城池,難道不讓鄰國恥笑嗎?”祭足說:“可以這樣推辭,就說鄭國人心還不安定,割讓領土恐怕要出亂子,我們愿意把三城的貢賦轉獻給貴國。而白璧、黃金先給他三分之一,并多說些好話。三萬鍾糧食如數獻上,但請求從明年開始。”厲公聽從了祭足的話,寫信回復宋莊公說:“先貢上三十雙白璧,三千鎰黃金,三城的貢賦秋后交納。”宋國使者回國將情況稟報了宋莊公,宋莊公一聽就勃然大怒,說:“子突這小子,他亡命國外,是我拯救了他;他落魄潦倒,是我使他富貴起來,許諾我的財物,那是子忽的財物,本來就沒有他的份兒,現在居然還敢這么吝嗇。”當下又派使臣到鄭國索取,一定要如數貢來。而且要馬上割讓三城,不要三城的貢賦。厲公又和祭足商議,決定再給人家送去兩萬鍾糧食。宋國的使臣去而復來,傳宋莊公的話說:“如果不把許諾的東西如數送來,要祭足親自來回話。”祭足對鄭厲公說:“宋國受我先君莊公的大恩大德分毫也沒有報答。現在仗恃立您的功勞,貪得無厭,而且說話蠻橫無禮,我們不能聽他的擺布。請您派人出使齊國和魯國,請他們代為周旋。”厲公問:“齊魯肯幫我們鄭國的忙嗎?”祭足說:“前些年我們先君莊公討伐宋國的時候,每次都與齊魯一起興兵。何況魯桓公當上國君,是我們先君幫了他的大忙,即使齊國不愿幫忙,魯國是肯定不會推辭的。”厲公問:“我們請他們怎樣周旋呢?”祭足回答說:“當初華督犯上作亂,殺了宋殤公而立子馮為國君時,我們先君和齊魯都接受了宋國的賄賂,才使此事得以辦成。魯國接受了宋國的郜鼎,我國接受了宋國的商彝。現在我們對齊君和魯君說我們要把商彝歸還宋國,并請他們去對宋莊公說知此事,宋莊公由此想起當初的情景,一定深感慚愧,會主動提出廢除對我國的要求的。”厲公聽后非常高興,說:“聽了你的這番話,我真是如夢初醒。”立即派遣使者帶上財物禮品,分頭前往齊魯二國,告知鄭國新立國君的事,并訴說宋莊公忘恩負義,再三討索賄賂的事
先說去魯國的使者對魯桓公陳述了一番之后,魯桓公笑著說:“當年,宋莊公賄賂我們魯國,僅用了一鼎。而現在鄭國已給了他好多東西了,他還是不滿足。我今天就動身,親自到宋國為你們國君求情。”鄭國使者拜謝告別
再說出使齊國的使者,齊僖公一直因為得到子忽的幫助擊敗戎人而感激子忽,當初就曾想把二女兒文姜嫁給子忽。雖然因子忽極力推辭而沒有連姻,但齊僖公內心還是向著子忽。現在鄭國廢了子忽而立了子突,齊僖公當然不高興。因而問鄭國使者說:“鄭君子忽犯了什么罪,為什么突然把他廢掉了呢?給你們鄭國當國君,實在也太難了。我倒要親自率領諸國國君到你們那兒討個公平。”對于鄭國進獻財物禮品概不接受。使者把此情況報告給鄭厲公。厲公大驚,對祭足說:“齊僖公怪罪我國,肯定要動武力,我們怎么辦呢?”祭足說:“那我們就操練部隊,收拾戰車,提前作好準備,敵人來了就打,有什么了不起的!”而魯國這邊,魯桓公派了公子柔前往宋國,商定兩國君主見面的時間
宋莊公則說:“既然魯君派你前來定期,我當恭恭敬敬地到魯國去會晤,怎么能讓他跑這么遠來相會呢?”公子柔回國報告了魯桓公。魯侯再次派人相約,商定在兩國中間的扶鍾相會。時間是在周桓王二十年秋天的九月
宋莊公和魯桓公在扶鍾相會后,魯桓公代鄭國感謝宋國的幫忙,并且代鄭國懇求少交東西的事情。宋莊公說:“鄭厲公受我的恩惠是很深的。譬如他原來是個雞蛋,是我孵了他,庇護他。許諾給我的禮物,當時他是發了誓的。現在他回國篡奪了君位,就要改變他的諾言,我是很難答應的!”魯桓公說:“貴國對鄭國的大恩,鄭厲公怎么敢忘記呢?只是因為他當國君不久,倉庫空虛,一時難以如約付清,寬限他些時間,一定全部獻上,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啦。”宋莊公又說:“像金玉這些東西,說倉庫里沒有這么多,也許還能說得過去,至于割讓三城,不就是一句話嗎?為什么也推三阻四呢?”魯桓公說:“鄭厲公怕的是失去祖宗的基業,被鄰國恥笑,所以愿意用三城的賦稅頂替。聽說已經交納給貴國兩萬多鍾糧食了。”宋莊公說:“兩萬鍾糧食,是每年進貢三萬鍾的一部分,和三城沒關系,更何況當時答應的東西還沒交納一半。現在時隔不久已經這樣了,再過上些時間,時過境遷,我還有什么指望呢?希望您及時幫我們向鄭國討出來。”魯桓公見宋莊公這樣固執,很不高興,但話也只能說到這里為止了
魯桓公回國之后,立即派公子柔出使鄭國,把宋莊公不肯罷休的情況告訴了鄭厲公。厲公又派大夫雍糾捧上商彝,呈獻給魯桓公說:“這原是宋國的寶物,我們國君不敢擅自留下,請送還給宋國,代替三城吧。我們再進獻三十雙白璧,二千鎰黃金,求您再去給求求情。”魯桓公沒法推辭,只好親自到宋國,和宋莊公約定谷邱相會。兩國君王相互寒暄過之后,魯桓公又代鄭厲公向宋莊公表示歉意,并呈上白璧和黃金說:“您說鄭國許諾的財物,沒有交納一半,我就嚴肅地責備了他們國君,因此鄭厲公就又努力交納了這么多。”宋莊公沒有因此而對魯桓公表示絲毫謝意,卻問:“三城什么時候交割?”魯桓公說:“鄭厲公考慮到祖先創業艱難,他不敢因為他自己的私人恩怨就輕易地丟失領土。現在敬獻一件寶物,可以代替三城。”說完就命令隨從人員把一個用黃綢子包著的東西,高高地捧起來,跪著獻到宋莊公面前。宋莊公一聽“私人恩怨”幾個字,就表現出不高興的神情。伸手打開包袱一看,認得那是商彝,是當初他賄賂鄭莊公的東西,因而他臉上一下子就現出難堪的神色。但是他假裝糊涂,問道:“這東西有什么用處?”魯桓公說:“這是貴國的珍寶,鄭國先君鄭莊公,以前曾經幫過貴國的忙,貴國就把這件寶物贈送了他,他把它看作稀有珍寶。而現在的國君鄭厲公不敢繼續保存,仍然奉還給貴國。希望您考慮到往日幫忙的情份,就不要讓鄭國割讓土地了吧!這樣的話,鄭國幾代國君都會感激您的。”宋莊公一看提起了舊事,不覺就滿面通紅,回答說:“以前的事情,我已記不清楚了,待我回國問問主管人員就是了。”正在他們談論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告說:“燕國國君前來拜見宋君,已經到了谷邱。”宋莊公就請燕、魯兩國國君相見。燕國君主對宋莊公說:“我們與齊國是鄰國,因而常常受到齊國的侵略,我希望能夠借助您的威力與齊國講和,以保存我們的國家。”宋莊公答應了他的請求。魯桓公對宋莊公說:“齊國與紀國是世仇,常有侵襲紀國的企圖。您如果愿意代燕國去與齊國講和,那么我就代紀國去齊國說情,讓他們兩國和好,和平共處。”三國國君就一同在谷邱舉行了結盟儀式。魯桓公便回了魯國。但是從秋到冬,并沒有聽到宋莊公給燕國說情的音訊
后來因為宋國一直派使者到鄭國催要財物和三城,鄭厲公又派人向魯桓公求救。魯侯只得又約宋莊公在虛龜相會,以解決鄭宋二國的矛盾。而宋莊公卻不赴約,只派人對魯桓公說:“我國國君與鄭國的事已經有約在先,請您不要再過問此事了。”桓公這下可被激怒了,就大罵宋莊公說:“貪婪而不講信用,一般人都不行。更何況當國君的了,匹夫不如!”于是轉道到了鄭國,與鄭厲公相會于武父這個地方,約定聯合起來,一同討伐宋國。對此,蘇東坡有詩評道:逐忽弒隱并元兇,同惡相求意自濃
只為宋莊貪詐甚,致令魯鄭起兵鋒
宋莊公聽說魯桓公發了怒,估計他不會善罷干休。又聽得齊僖公不愿意幫助鄭厲公,就派公子游去齊國結盟,訴說鄭厲公子突背約失諾的事,并對齊僖公說:“我國君主很后悔,愿意和您一起同心協力進攻子突,恢復鄭國原國君子忽的君位,我們還代燕國請求和您講和。”出使齊國的使者還沒回國,而宋國邊境的官吏前來報告說:“魯鄭兩國的軍隊來犯,氣勢銳不可擋,現在就要到睢陽了。”宋莊公非常驚恐,急忙召集各位大夫商議迎敵的對策
公子御說認為:“軍隊士氣的旺盛與否,在于出師有道理。我們貪圖鄭國的賄賂又背棄了魯國的約會,人家師出有名。不如承認我們自己的過錯,請求和解,以避免這場戰爭。”南宮長萬則說:“敵兵來到城下,我們不動一刀一槍就求和,這是軟弱的表現,這會有損于我國的聲望。”太宰華督接口說:“長萬的話是有道理的。”于是,宋莊公就不聽從御說的意見,命令南宮長萬為大將。長萬又推薦猛獲為先鋒,出動了三百輛戰車迎戰。兩軍排開陣勢,魯桓公、鄭厲公并車走到陣前,要宋莊公出陣答話。宋莊公問心有愧,以身體不舒服為名,拒絕出見。南宮長萬遠遠地望見有兩頂繡蓋迎風飄揚,知道那是兩國君主。就拍了拍猛獲的背說:“今天你不建立功勛,還要等到什么時候?”猛獲得令,手里握著渾鐵點鋼矛,催車照直向前沖去。魯鄭兩國國君見他來勢兇猛,就把他們的乘車往后退了退,左右兩邊沖出兩員上將,一個是魯國的公子溺,另一個是鄭國的原繁。二將各駕戰車將猛獲迎住,先問來將姓名,回答說是先鋒猛獲。原繁就笑呵呵地說:“無名的小卒,不要弄臟了我們的刀斧,換你們的正將出來決一死戰。”猛獲一聽,怒氣沖天,舉矛就向原繁刺去,原繁掄刀接戰。子溺指揮著魯軍就像鐵桶一般地包圍上來
猛獲力戰二戰,絲毫也不害怕。這邊又沖出了魯將秦子和梁子和鄭將檀伯,一起圍戰猛獲,這下猛獲招架不住了,被梁子一箭射中右胳膊,鋼矛掉地,被捆了起來,他所帶領的戰車和披甲士兵都成為俘虜,只逃脫五六十個步兵
南宮長萬聽說猛獲戰敗,氣得咬牙切齒地說:“不把猛獲奪回來,我誓不為人!”于是就命令他大兒子南宮牛,領三十輛戰車前去挑戰,并告訴他說:“你要假裝戰敗,引誘敵人追到西城門那時我自有計對付他們。”南宮牛答應了出陣,橫握著長戟大聲罵道:“鄭子突,你這個忘恩負義的賊,你自己找到爺爺門上送死,還不趕快交槍投降!”恰好碰上鄭國的一名將領帶著幾名弓箭手單車巡陣,欺服南宮牛年少,過來就打,還沒打上三個回合,南宮牛調轉車頭就往本陣跑去,這名鄭將緊追不舍。快要追到西城門的時候,炮聲驟起,南宮長萬從后面將他截住。前面的南宮牛也調回車頭,兩下夾攻
鄭將連射了好幾箭都沒有射中南宮牛,他自己心里就著了慌。這時南宮長萬一下跳到他的車中,一只手就把他給活捉過來。原繁聽說他手下的副將單車去與敵人作戰,恐怕他出問題,就和檀伯帶領軍隊隨后趕來。只見宋國城門大開,太宰華督率領著大軍出城接應。此時魯國的公子溺也正好領著秦子、梁子前來助戰。此時,天已發暗,兩軍都用火炬照著,混戰一場,一直殺到雞叫才停了下來。南宮長萬把俘虜的鄭將獻上請功,并請宋莊公派人到鄭軍大營里商洽,用這員鄭將換回猛獲。宋莊公同意他的意見,派人到鄭營說明交換俘虜的事,鄭厲公接受宋國的要求。于是雙方就都用囚車把人裝到陣前,彼此換過。鄭將回到鄭營,猛獲回了城中。這天雙方都休息免戰
再說公子游到齊國和齊僖公商談聯合的事情。僖公對公子游說:“鄭國子突把他哥哥趕出國門,他自己當了國君,這件事我是非常憎惡的。但是,我們正在和紀國打仗,還顧不上談聯盟的事情,假如貴國肯出兵幫助我攻擊紀國,我還能不幫助宋國攻打鄭國嗎?”公子游告別了齊僖公,回宋國匯報出使的結果去了
魯鄭聯軍的大營里,魯桓公和鄭厲萬公正商議下一步攻打宋國的方案,突然有人來報告說紀國有人前來告急。魯桓公馬上召見。紀國使者呈上告急書信,信中說:“齊國軍隊猛烈地攻打紀國,紀國非常危急,希望魯國看在世代聯姻的份上,迅速派兵救援。”魯桓公閱后大吃一驚,急忙對鄭厲公說:“紀國告急,我不能不救。宋國都城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攻下來的,不如退兵,估計宋國也不敢再來勒索了。”鄭厲公接口說:“您既然退兵救援紀國,我也愿意帶上我們的部隊跟著您一同前去。”桓公非常高興,馬上命令部隊拔寨起程,一起向紀國出發。魯桓公帶著魯軍先行三十里,鄭厲公帶領鄭軍負責斷后。宋國方面先得到公子游由齊國帶來的消息,接著又接到敵人營帳移動的報告,但仍怕魯鄭軍隊有誘敵深入的計策,所以也不敢追擊,只是派諜報人員遠遠地打探消息。直到探聽消息的人回報說:“敵軍全部撤出我國國境,果然是奔紀國去了。”這才放下心來。太宰華督建議說:“齊國既然答應幫助我國攻打鄭國,我們也應當出兵幫助他們攻擊紀國。”南宮長萬自告奮勇地說:“我愿帶兵前往。”于是宋莊公就派出兵車二百輛,依然任命猛獲為先鋒,日夜兼程地趕到紀國來幫助齊國
齊紀兩國的情況是這樣的,齊僖公約會了衛、燕二國一同對紀國宣戰
衛國正要發兵,國君衛宣公死去,宣公的兒子朔繼他父親當了國君,就是衛惠公。雖然說國內有喪事不宜出兵,但也不敢推辭,派兵車二百輛前來助齊
燕國國君一直害怕被齊國吞并,一心想和齊國和平相處,有這么一次機會,他就親自帶著軍隊前來助戰。而紀國國君一看三國軍隊一起來了,擔心單拳難敵雙掌,不敢出城迎戰,只是加強防御設施,嚴密防守,等待援兵。忽然有一天探聽消息的人員前來報告:“魯鄭二國國君帶著軍隊來救援我們了。”紀國國君上城遠遠望去,果然不錯,心中非常喜歡,部署兵力,準備配合魯鄭聯軍一同戰斗
再說魯桓公帶著部隊先來到了紀國,和齊僖公在兩軍陣前相遇。桓公說:“紀國與我們魯國世代聯姻,聽說他們得罪了貴國,我特地前來求您饒恕他們。”齊僖公說:“我先祖哀公因為紀人進讒言的原因,被周王活活給煮死,到今天已經八代了,這不共戴天的仇恨一直也沒報。你來幫助親戚,我來報我的仇恨,今天的事,只有用戰爭解決了。”魯桓公非常惱怒,馬上命令公子溺出戰。齊將公子彭生迎住廝殺。彭生有萬夫不擋之勇,公子溺怎么能是他的對手。魯軍中秦子、梁子二將一齊向前,依然不能取勝,僅是招架而已
衛、燕兩軍主帥得到齊魯兩軍交戰的消息,也趕來參加了戰斗。而鄭國軍隊也恰好趕到。原繁帶領檀伯等將照直沖向齊軍大營。紀國國君也讓他弟弟嬴季領軍出城參戰,喊聲震天。公子彭生不敢繼續打下去了,急忙調轉戰車,退保大營。此時,六國的戰車混在一起拼殺。魯桓公碰到燕國國君,桓公就責備他說:“宋、魯、燕三國剛剛結盟,宋人就背信棄義,我就討伐了它
你今天也仿效宋國,只是知道討好齊國,難道你就不為你的國家今后想想?”燕君自知失信理虧,低頭轉車退去,揚言說招架不住逃跑了。衛軍沒有勇將,首先就被擊潰了。于是齊軍也敗退了。戰場上殺得尸體遍野,血流成河。彭生中箭,差點送了命。正在齊軍處于危急關頭的時候,宋國的軍隊趕到,魯鄭二國這才收軍。胡曾先生有詠史詩道:明欺弱小恣貪謀,只道孤城頃刻收
他國未亡我已敗,令人千載笑齊侯
宋軍剛到,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卻被魯鄭各派一支軍隊直沖過來,宋軍不能扎營,也大敗而去。紀侯迎接魯鄭兩國君主進城,大擺宴席,盛情款待。對士兵也大加犒賞。嬴季上前說:“齊軍吃了虧,更加恨紀國了。今天趁您二位國君在這里,希望您二位能給我們想個保全紀國的辦法。”魯桓公說:“現在還沒有,等我們以后再想辦法吧。”第二天,紀侯把魯鄭兩國國君一直送出城外三十多里,才垂淚告別
魯桓公回國不久,鄭厲公又派人前來結盟。從此,魯鄭兩國為一派,齊宋兩國為一派。此時,鄭國櫟地大夫子元故去,祭足稟報過厲公之后,讓檀伯繼任。這發生在周桓王二十二年
齊僖公在紀國打了敗仗以后,氣得生了病,到了冬天,病情加重,就把大兒子諸兒叫到床前囑咐他說:“紀國是我們世世代代的仇人,能消滅紀的,才是我們祖先的孝子。你接替我的君位以后,一定要把此事看作第一大事
不報了這仇,死后也不準進入家廟!”諸兒記下了僖公的教誨。齊僖公又把夷仲年的兒子無知召來,讓他叩拜諸兒。又囑咐諸兒說:“我的同胞弟弟就他這一個兒子,你一定要好好照顧他。衣服、薪水都按我生前如數供給。”一切安頓完畢,閉上眼睛離開了人世。齊國群臣就擁戴諸兒操辦喪事,當了國君。這就是后面要寫到的齊襄公
宋莊公對鄭國恨之入骨,派使者把鄭國獻納的金玉分別送給齊、蔡、衛、陳四國,請求四國出兵幫助他報仇。齊國因為僖公剛剛死去,只派了大夫雍稟帶一百五十輛戰車前來相助。蔡衛兩國也各派遣將領率兵幫助宋一起攻打鄭國。鄭厲公就要出兵迎戰,祭足則說:“不行!宋國是個大國,出動了全部兵力并帶著怒氣而來,假如我們打敗了,國家就難保了;假如僥幸打勝了,將會結上沒完沒了的仇怨,我國也就再也沒有安寧的日子了。不如堅守。”鄭厲公還在猶豫不決,祭足就下令讓全民守城,誰要請求出戰就斬首示眾
宋莊公看鄭國不出兵迎戰,就大肆搶劫鄭國都城的東郊,并用火攻破渠門,進入大逵,攻到鄭國祖廟,并拆毀了祖廟,把椽子全部運走才撤軍回國。這是為了報當年宋國廬門被燒毀的仇恨而侮辱鄭國的。為此,鄭厲公郁郁不樂,嘆息說:“我被祭足牽制,當這國君還有什么意思呢?”從此就產生了除掉祭足的念頭
第二年春天,周桓王病情沉重,就把周公黑肩召到床前囑托說:“君位要讓長子繼承,這是禮法制度,但我鐘愛我的二兒子克。現在要托付你的是,將來哥哥死后讓弟弟繼承君位,到時你主持這件事吧。”說罷就合上了雙眼
周公黑肩遵照周桓王的遺命,讓桓王的大兒子佗登上了王位,這就是后面要寫到的周莊王
鄭厲公聽說周王室有了喪事,就準備派人前去吊唁。祭足則不同意這樣做,勸阻鄭厲公說:“周王朝是我們祖先的仇人,我國的祝聃曾射中周桓王的肩頭,現在如果派人去吊唁,只能受到侮辱。”鄭厲公雖然表面上贊同祭足的意見,但心里卻更加痛恨他了
一天,鄭厲公在后園林游玩,只有大夫雍糾伴陪。厲公見到百鳥飛翔,彼此和鳴,不僅凄涼地嘆了口氣。雍糾便問道:“眼前春光融融,百鳥快樂,您又是享受富貴榮華的一國諸候,卻似乎不太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厲公嘆道:“百鳥飛鳴自由,不受任何限制。我卻不如飛鳥,因此難以高興。”雍糾說:“您所憂慮的,是不是我國執掌大權的人?”厲公又是一聲長嘆:“唉!”雍糾就又說:“我聽古人說,‘君是父,臣是子。’子不能為父親分擔憂愁,是不孝之子;臣不能為君排除憂患,是不忠之臣。假如您還看得起我雍糾的話,有事就委托給我去辦,我一定會舍命去完成的!”鄭厲公就讓其他隨從人員都暫時離開,然后對雍糾說:“你是祭足鐘愛的女婿呀!”雍糾說:“女婿倒是女婿,但鐘愛卻談不上。我給祭足作女婿,是宋莊公的命令不能違抗,不是出自祭足的本心。祭足一說到昭公子忽,就流露出非常懷念的神情,只是因為害怕宋國才不敢妄動。”厲公說:“你能除掉祭足,我就讓你接替他的職位。但不知道你有沒有辦法。”雍糾說:“東郊被宋軍踐踏破壞之后,老百姓還沒有恢復定居。您明日下令讓司徒先去修整房舍,然后再讓祭足帶上糧食衣物前去安撫居民,我就在東郊擺好宴席招待他,然后在酒中下毒把他毒死。”厲公說:“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你千萬謹慎小心啊!”雍糾回到家中,見到妻子祭氏時,不覺表現出慌亂的神情。祭氏心中懷疑,就問他:“朝廷今天發生什么事了?”雍糾說:“沒發生什么呀?”祭氏說:“我看你的神色,絕對是有事的,咱們夫妻一場,親密無比,不管什么事,你也不該瞞我。”雍糾說:“國君讓你父親往東郊安撫居民,到時候我將設宴席款待他,為他祝壽。就這事,沒別的。”君氏說:“你款待我爹,何必跑到郊外去呢?”雍糾說:“這是國君的命令,你就不必問了。”祭氏更加心疑,就用酒把雍糾灌醉,然后在他稀里糊涂不醒人事的時候,她就裝成男嗓音問雍糾說:“國君讓你殺掉祭足,你難道忘了嗎?”雍糾糊糊涂涂地答應說:“這,……這事怎么敢忘呢?”第二天早上起來,祭氏對雍糾說:“你想殺害我爹,我已經都知道了。”雍糾說:“哪有這事,簡直胡說八道。”祭氏說:“昨天夜里你喝醉了酒自己說的,不要狡辯。”雍糾說:“要是真有這事兒,你又怎么樣?”祭氏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既嫁了你,我還能怎么樣呢?”雍糾就把他和鄭厲公密謀毒死祭足的事全部告訴了祭氏。祭氏說:“我爹還不一定去不去,到時候我先回家讓他一定去東郊,你說好不好?”雍糾高興地說:“事情辦成,我接替了他的職位,你也會榮光的。”祭氏果然事先回到家里,她問她媽說:“父親和丈夫對于我來說,哪個更親呢?”她媽回答說:“都親,但比較起來,還是父親更親些。”祭氏問:“那是為什么呢?”她媽說:“沒有出嫁的閨女沒有丈夫,但不能沒有父親;已經出嫁的女兒可以再嫁,但沒有再生的道理。與丈夫相愛,符合人道;與父親相親,符合的是天道。丈夫是不能和父親相比的。”母親雖然說話無心,卻點醒了有意而問的女兒。祭氏頓時淚流滿面地說:“今天為了父親,我顧不上丈夫啦。”于是就把雍糾的密謀,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她媽。她媽大吃一驚,急忙告訴祭足。祭足說:“你們要注意保密,到時候我自有辦法。”到了該去東郊的這天,祭足讓心腹護衛強鉏帶了十余名勇士,個個都暗帶武器,緊緊跟隨。又命令公子閼帶領一百多名護院兵士,在郊外接應,以防事情有變。祭足來到東郊,雍糾在半路上就迎住,擺的酒宴非常豐盛。祭足說:“為國家的事奔波是理所當然的,何必這樣呢?”雍糾說:“郊外春色迷人,只不過是讓您消除消除疲勞罷了。”說完就斟滿一大杯酒,跪在祭足面前,滿面堆笑地說:“祝您長壽,請飲此杯。”祭足假裝攙扶他,先用右手把他的胳膊攥住,然后用左手接過杯來澆到地上。只見被酒澆到的地方火光迸裂
于是就大聲喝道:“就你這點能耐還敢作弄我!”命令左右說:“給我動手!”強鉏和眾勇士一擁而上,把雍糾拿下捆住砍了頭。并把他的尸體扔到周池里去。而鄭厲公在郊外預先埋伏了武士,讓他們幫助雍糾干事,但早就被公子閼搜查出來,殺了個七零八落。厲公聽到這個消息后驚恐萬狀地說:“祭足肯定也不會放過我的。”就急急忙忙地逃到蔡國去了。后來有人告訴他說是雍糾向祭氏泄了密,以致使祭足預先作了準備。鄭厲公嘆息說:“國家大事,讓婦人參與,那雍糾就死定了。”再說祭足聽說厲公已逃出國中,就派公父定叔前往衛國迎接公子忽重新當了國君。并對鄭國君臣說:“我沒有失信于原來的國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