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 傳法正宗記
  • 契嵩
  • 2832字
  • 2015-11-19 16:04:20

后之四日。波旬大領(lǐng)天眾復(fù)來作禮。贊嘆而去。然尊者化導(dǎo)。而后圣因其所證者最多。初每度一人則以一籌置于石室。其室縱十八肘廣十二肘。而籌盈之。昔如來嘗記。尊者當為傳法四世之祖。謂其雖無相好而所化度如如來之日無異。至是而大圣之言驗矣。最后乃有長者子。曰香眾。從尊者固求出家。尊者問之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香眾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曰不為身心。復(fù)誰出家。曰夫出家者無我我故。無我我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道。諸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圣種。即為披剃。受具足戒。仍告之曰。汝父嘗夢金日而生。汝以是可名提多迦。尋謂之曰。如來以大法眼藏次第傳受以至于今。今復(fù)付汝。聽吾偈曰。

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

既而超身太虛。示十八變。復(fù)其座跏趺而化。當此周平王之世也。多迦乃以室籌而阇維之。收其舍利建塔供養(yǎng)。

評曰。他書列鞠多之事甚眾。此何略乎。曰此蓋務(wù)其付受之本末耳。夫如來之后。其化導(dǎo)得人。唯鞠多尊者最為多矣。然其事跡之繁。吾恐雖竹帛不可勝載。而孰能盡書。若室籌者聊志其得圣果者耳。未必極其所化。

天竺第五祖提多迦尊者傳

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國人也。其姓未詳。初名香眾。少時會鞠多尊者盛化于摩突羅國。因從其出家。以應(yīng)對詣理。鞠多器之。則與落發(fā)受具。始尊者生時。其父嘗夢金日自舍而出。灼然照曜天地。復(fù)有寶山與日相對。而山之頂流泉四注。至是鞠多尊者乃為解之曰。寶山者。吾身也。流泉者。法無盡也。日從屋出者。汝入道之相也。其照曜天地者。汝智慧之發(fā)暉也。因易今之名。梵語提多迦。此曰通真量。蓋取其夢之義也。然如來昔嘗記之。及此皆驗。尊者得其師之說。忻然奉命遂禮之。乃以偈贊曰。

巍巍七寶山  常出智慧泉

回為真法味  能度諸有緣

鞠多尊者亦以偈而答曰。

我法傳于汝  當現(xiàn)大智慧

金日從屋出  照曜于天地

既而尊者以法自務(wù)游化。尋至中印度。會其國有大仙者八千人。其首曰彌遮迦。聞之遂帥眾詣尊者。而禮之曰。念昔與尊者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授之仙術(shù)。而尊者證果。乃得應(yīng)真。自是分離已更六劫。尊者曰。仙者所指。誠如其言。然汝之務(wù)仙。終何所詣。曰我雖未遇至圣。然私陀尊仙嘗記之曰。卻后六劫。當因同學(xué)得無漏果。今之相遇豈不然耶。尊者曰。汝既知爾。便可出家。仙法小道。非能致人解脫。吾久于化導(dǎo)。亦欲休之。汝果趣大法。豈宜自遲。遮迦喜其言。即求出家。是時遮迦之眾。見其尊仙如此皆慨之。謂多迦何足師者而從之出家。尊者遂知眾心齟齬。欲其信之。即放光明超步太虛而若履平地。乃以所化寶蓋覆其仙眾。復(fù)有香乳自其指端而注。乳間現(xiàn)蓮。蓮間化佛。仙眾視其神變非常。遂率服皆求出家。尊者受之。因謂雖然汝屬宜正念依佛。使僧威儀自然而成不須工為。仙眾如其言。而須發(fā)果自除去。袈裟生體。尋得戒皆成四果圣人。尊者尋獨命遮迦曰。昔如來以大法眼密付大迦葉。展轉(zhuǎn)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當傳持勿絕。聽吾偈曰。

通達本心法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

偈已。尊者起身太虛。呈十八變。用火光三昧而自焚之。是時也當此周莊王之世也。彌遮迦與眾收其舍利。建塔于班茶山。而供養(yǎng)之。

天竺第六祖彌遮迦尊者傳

彌遮迦尊者。中印土人也。未詳姓氏。既與其神仙之眾。皆師提多迦尊者。得度而證圣果。遂以其所得之道。游化諸方。一日至北天竺國。俄見其城堞之上有瑞云如金色。乃顧謂左右曰。此大乘氣也。茲城當有至人與吾嗣法。及入其國至市。果有一人。持酒器逆遮迦而問之曰。尊者何方而來。欲往何所。答曰從自心來。欲往無處。又曰。識我手中物否。答曰。此是觸器而負凈者。又曰。尊者其識我否。答曰。我即不識。識即不我。遮迦復(fù)謂之曰。汝可自道姓氏。吾則后示本因。其人遂說偈。而答之曰。

我今生此國  復(fù)憶昔時日

本姓頗羅墮  名字婆須蜜

尊者聞之。乃悟其緣。謂婆須蜜曰。吾師提多迦嘗言。如來昔游北天竺謂阿難曰。此國吾滅后三百余年。當有圣人。姓頗羅墮。名婆須蜜。出為禪祖當?shù)谄呤馈K谷鐏碛浫辍H陸?yīng)出家。其人遂置器禮于尊者。傍立而言曰。我思往劫。嘗為施者。獻一如來寶座。彼如來記我曰。汝于賢劫當?shù)梅鸱榈谄咦妗=裰鶗似渚壱病W鹫叽蟠取P乙姸让摗W鹫呒礊槠涮甓取R詧A戒德。尋命之曰。我方老邁。將般涅槃。如來正法眼藏今以付汝。汝當傳之無使斷絕。聽吾偈曰。

無心無可得  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

偈已。尊者即入師子奮迅三昧。騰身太虛高七多羅樹。卻返其座。化火自焚。而天人悲慟。哀感天地。其時當此周襄王之世也。婆須蜜乃收其舍利。以七寶函貯之。建塔置其上層。而供養(yǎng)之。

天竺第七祖婆須蜜尊者傳

婆須蜜尊者。北天竺國人也。姓頗羅墮。常衣凈衣持酒器。游處里巷而吟嘯自若。人頗不測。或謂其狂。及遇彌遮迦尊者。明其夙緣。遂投器即從之出家。尋得付法。及遮迦滅已。乃廣其教化。至迦摩羅國。方大為勝事。遽有一智士。趨其座前自謂。我名佛陀難提。今與尊者論義。須蜜曰。仁者論即不義。義即不論。若擬論義終非義論。難提以其義勝。甘心服之。遂告曰。我愿求道。預(yù)甘露味。尊者乃與度之。特命四果圣人為其受戒。未幾乃命之曰。如來正法眼藏今以付汝。汝其傳之慎無斷絕。聽吾偈曰。

心同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  無是無非法

已而須蜜超身呈十八變。乃入慈三昧以趣寂定。是時釋梵與諸天眾皆來作禮。而說偈曰。

賢劫圣眾祖  而當?shù)谄呶?

尊者哀念我  請為宣佛地

須蜜定已七日。以是乃出而示眾曰。我所得法而非有故。若識佛地離有無故。語已復(fù)入寂定示涅槃相。天眾聞法皆喜而禮之。遂散其天花。其時當此周定王之世也。難提即其本座建寶塔。以秘其全體。

天竺第八祖佛陀難提尊者傳

佛陀難提尊者。迦摩羅國人也。姓瞿曇波氏。生時頂有肉髻。光彩外發(fā)。性大聰明。文字能一覽悉記。年十四乃慕出家。專以梵行自修。及婆須蜜尊者來其國。難提一旦就之發(fā)問。遂伏其勝義。則依之為師。尋得付法。亦領(lǐng)徒廣務(wù)游化。初至提伽國。先是其國有毗舍羅家生一子。號伏馱蜜多。年已五十。而口未嘗言。足未曾履。父母不測其何緣。皆為憂之。或以問其國之習(xí)定業(yè)者。定者不能決。謂其父母曰。將有大士傳佛心印。非久至此。汝可問之。及尊者入國。過毗舍羅之門。俄見有白光發(fā)其舍上。尊者指之謂其眾曰此家當有圣人。口無言說。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所觸穢。是必嗣吾大隆教化。其所度者當有五百成圣果者。又曰。其光上貫者。表其承我而得法。其光下燭者。表其所出得人。然其所出之者。號脅比丘。心大如地。當繼我為第三世也。于是毗舍家主。遂出問其所來。欲須何物。尊者曰。我來求人。非須物也。主曰。我家豈有奇人而可求耶。然唯有一子。不語不行。年已五十。尊者欲之。固亦不吝。難提曰。汝之言者。正吾所求。其父母即持子以與之。及尊者攜至精舍。忽自發(fā)語。即履七步。合掌說偈。而相問曰。

父母非我親  誰為最親者

諸佛非我道  誰為最道者

尊者即以偈答之曰。

汝言與心親  父母非可比

汝行與道合  諸佛心即是

外求有相佛  與汝不相似

若識汝本心  非合亦非離

蜜多聞法甚喜。乃殷勤致禮。尊者遂與之出家。召眾賢圣為其受戒。后乃命曰。如來法眼密傳至我。我今以付囑汝。汝其相傳勿令其絕。聽吾偈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千阳县| 衡阳县| 商城县| 徐水县| 汶上县| 武宣县| 麻城市| 湖州市| 龙海市| 闽侯县| 齐河县| 岱山县| 财经| 渭源县| 和平区| 渝北区| 松溪县| 白山市| 玉屏| 化州市| 彭泽县| 南岸区| 抚顺市| 三都| 杨浦区| 依兰县| 革吉县| 登封市| 城口县| 科技| 和平县| 台北县| 桦川县| 光山县| 古蔺县| 奈曼旗| 夹江县| 武胜县| 青海省|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