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9章

  • 大藏一覽
  • 佚名
  • 955字
  • 2015-11-12 18:00:36

論曰。從修所成。順決擇分。初善根起。名為暖法。是總緣共相法。念住差別。如是所修。能燒煩惱薪。圣道火前相。如鉆火位。初暖相生。能具觀察四圣諦境。由此具修十六行相。觀苦圣諦。修四行相。一非常(若有還無故謂非常)二苦(隨逐相惱故謂之苦)三空(觀察本無故謂之空)四非我(不自在故謂之非我)觀集圣諦修四行相。一因(生相似果故謂之因)二集(能生流轉故謂之集)三生(能牽生死故謂之生)四緣(能相和合故謂之緣)觀滅圣諦修四行相。一滅(生死相違故謂之滅)二靜(除煩惱火故謂之靜)三妙(勝一切法故謂之妙)四離(能舍生死故謂之離)觀道圣諦修四行相。一道(能至非品故謂之道)二如(不顛不倒故謂之如)三行(圣足所履故謂之行)四出(永超生死故謂之出。○注文參用毗曇心論)。

是故行者修此暖已。次起頂法。猶如山頂。人不久住。若無諸難。必過此山。至于彼山。若遇諸難。即便退還。若無諸難。必到于忍。既入忍位。于四諦境。極堪忍。故。次起世第一法。世中勝故。如是觀四諦境。總修十六行相。漸近見諦。緣欲苦諦。修一行相。惟一剎那。謂無間。入離生位。決定無相續理。從斯后邊復生何道。即說頌曰。

世第一無間  即緣欲界苦  生無漏法忍

忍次生法智  次緣余界苦  生類忍類智

緣集滅道諦  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

名圣諦現觀

論曰。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圣諦境。而生無漏法忍。生此忍故。名為法智(謂所苦法無始時來身見所迷執我我所。今創見彼忍可現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后苦法智生)如緣欲界苦圣諦境有苦法忍。苦法智生。如是復于法智無間。總緣余界。苦圣諦境。有類忍生。名為類忍。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為類智(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是后隨前而證境義)如緣苦諦。欲界及余生法類忍。法類智四。緣余三諦各四亦然。即緣一一有四心義。如是次第。有十六心。總說名為圣諦現觀。以于三界四圣諦境。次第現前。如(實觀)故。是名現觀。(同字函第十卷)。

聲聞品

○自利修持心狹劣  ○由他開悟聲聞乘

華嚴經。上品十善。以智慧修習。心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聲聞乘。

○四向四果解脫僧  ○有學無學賢圣輩

達磨論下云。四果中間。所有諸道。及前見道。名為四向。隨在彼果前。即名彼果向。如是有八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謂數數往來生死也)謂行四向。及住四果。(東字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军事| 海盐县| 沅江市| 镇平县| 三都| 河曲县| 两当县| 五大连池市| 台南县| 许昌市| 禄丰县| 合川市| 顺平县| 射阳县| 泰安市| 石景山区| 泉州市| 垦利县| 三门县| 报价| 新源县| 大方县| 隆昌县| 察雅县| 雷波县| 宜州市| 永福县| 东平县| 新野县| 盘锦市| 连江县| 天水市| 当涂县| 宜兰市| 察雅县| 姚安县| 新乡县| 吉安县| 昌江|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