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優婆塞陳 實謹編
秀水居士姚舜漁重緝
第六門
欲超三界輪回 是假三乘修證
四眾品
(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出家二眾。比丘僧比丘尼)。
(附八部并外道五十八則)。
塵勞迫迮猶牢獄 法門寬廓若虛空
要集舉涅槃云。在家迫迮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之而生。出家寬廓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帳字函第四卷)。
法苑舉婆沙云。于此家中。父母兄弟。妻子眷屬。車馬等物。唯增貪求。無有猒足。家是難滿。如海吞流。家是無足。如火焚薪。家是無息。覺觀相續。家是苦性。如冤詐親。家是障礙。能妨圣道。家是斗亂。共相違諍。家是多瞋。呵責好丑。家是無常。雖久失壞。家是眾苦。馳求守護。家是顛倒。貪著假名。家是伎人。種種妄飾。家是變異。貪必離散。家是假借。無有實事。家如眼夢。富貴則失。家如朝露。須臾變滅。家如蜜滴。其味甚少。家如棘藂。欲刺傷人。如是等患。不可具載。是故在家菩薩。當如是觀。知其家過。妻子眷屬。一切財物。不能作救作歸。非我善友。宜當舍之。(書字函第二卷)。
一朝暫掛福田衣 多劫不經諸苦趣
要集舉大緣經云。以一日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出家偈曰。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帳字函第四卷)。
四十二章經云。佛言。除發為沙門。受道法。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辭字函第七卷)。
要覽舉五德福田經云。一者發心出家。懷佩道故。二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委棄身命。遵崇道故。四永割親愛。無適莫故。五志求大乘。為度人故。三千威儀經云。出家人所作務業。一者坐禪。二者誦經。三者勸化眾事。若具足作三業者。是應出家人法。若不行者。徒生徒死。唯有受罪之因。(楹字函十七卷)。
若乃為僧若受戒 不事神天不拜親
要覽舉梵網經云。出家人法。不合禮拜。國王父母六親。亦不敬事鬼神。
又順正理論云。諸天神眾。不敢希求受五戒者禮。如國君至尊。亦不求比丘禮拜。懼損福德。及壽命故。(帳字函第二卷)。
要覽云。父母返拜者。以其出世而為禮。抑。又拜其法。服戒體故也。本起經云。父王凈飯禮佛足者。又摩耶經云(摩耶佛母)。長跪佛前。五體投地。而說偈言?;最^面禮無上大法王。
能受出家并勸首 超于造塔與余功
出家功德經云。佛說自出家。受人出家。勸人出家。所得功德。勝布施等一切功德。以諸功德中。此功德為上。又云。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無量。又如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不如出家功德。(甚字函)。
愛道出家初不聽 阿難再請乃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