鑊湯取滅度 菩薩摩訶薩 精進不懈怠
常急離業報 不與彼共俱
(難字函第五卷)。
業緣若定不能壞 圣道如何修習成
涅槃經云。若一切業定得果者。則不應求修習圣道。若不修道。則無解脫。一切圣人。所以修道。為壞定業得。輕報故。不定之業。無果報故。若人遠離修習圣道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不得解脫。得涅槃者。亦無是處。若一切業定得果者。一世所作純善之業。應當永已常受安樂。一世所作殷重惡業。亦應永已受大苦惱。業果若爾。則無修道解脫涅槃。人作人受。婆羅門作婆羅門受。若如是者。則不應有下姓。下人。人應常人。婆羅門。常應婆羅門。小時作業。應小時受。不應中年及老時受。老時作惡生地獄中(地獄初身)。不應便受。應待老時。然后乃受。若老時不殺。不應壯年得壽。若無壯壽。云何至老。業無失故。業若無失。云何而有修道涅槃。善男子。業有二種。定與不定。定業有二。一者報定。二者時定?;蛴袌蠖?。而時不定。緣合則受?;蛉龝r定。所謂現受生受后受。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惡業。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誓愿。供養三寶。是名定業。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是故能令重業為輕。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報。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率字函第一卷)。
造像經云。如來傷足患背。乞乳。皆是方便。欲示眾生業報不失。令生怖畏斷惡修善。諸佛如來無有虛妄。大悲善巧。(悲字函上卷)。
任從有業逐緣生 了然無我報自息
宗鏡問云。若準六根無我。誰造誰受耶。答。佛說作善生天。為惡受苦者。此但因緣法爾。非是我能為受也。若言是我非因緣者。作惡何不生天乃墮地獄耶。我豈愛彼地獄故受苦耶。我既作惡。而不受樂者。故知善惡感報唯因緣。非是我也。又問。若言造業受報。但是因緣。非由我者。何故有證無我者。雖有已造惡業因緣。而不感受報耶。既得無我。即不受報者。故知我造惡業受報。非是業因緣也。答曰。由得無我已。即斷惡業因緣。無彼因緣。故不受報。(輕字函第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