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 曾公遺錄
  • 曾布
  • 3464字
  • 2015-11-10 19:26:40

是日,同呈訖,余遂云:「前日已盡以圣旨諭司馬光等事諭三省。」樸遂出陳瓘奏進,上云:「如前日宣諭。」余云:「三省亦皆以為當。」惇云:「如此更無可施行,只進呈訖。」余云:「但是非之論未見于文字,莫可著于《時政記》否?」樸云:「莫須別撰光與公著告命?」上云:「不須,但貶邢恕,于恕告命中具載此諭,則天下皆知之矣。」余云:「圣諭甚切,此臣等思慮所不及。然恕便須行遣。」樸云:「不知如何貶?」上云:「重貶。」或云散官安置,余云:「恐太重,其以有分司某處居住。」上及同列皆然之,遂令以少監分司、均州居住。初,上云與善地,或云滁,或云隨,惇云:「恕曾知隨州。」遂處之均。樸云:「仍須令曾肇命詞。」上云然之。再對,上又丁寧,令諭肇且與明白撰詞,須明著其有罪無罪乃是。尋以簡白開,都堂亦召開面諭。是日,開適當制。【初議,雖不當制亦合草詞,開云:「若不當必不草。」】丁未,同呈邊報。再對,移高偉大名都監,劉石淮東。【樸所禱也。】上又諭云:「密院無事,非三省比。」余唯唯而已。

戊申,同呈邊報,宥州牒云:「已戒約邊人不得侵犯漢界。」

再對,以李昭珙知寧州,又以賈嵓子說為看班祗候,仍不候有闕。

己酉,同呈詔胡宗回,令更多方招誘溪巴溫、郎阿章等出漢。

又令鄜延候西人差賀登人使,即依例報以天寧節名及日月,再等以御批。

陶節夫奏,乞即移舊弓箭手耕并邊新田,中批以為可取,尋檢會已累有朝旨,令陜西、河東諸路依詳累降朝旨及臣僚所奉施行,仍取情愿,不得抑勒。

又以向子華知恩州。

是日,因語及肇所撰邢恕詞,蔣亦誦其語,上云未見,令余寫一本進呈,以翌日月望不奏事,遂寫進入。

庚戌,月望,赴福寧、內東門臨慰如常儀。【是日,上諭:「見邢恕詞,極好。曾肇恁地會做文字。」蔣對云:「好個翰林學士。」余默然不敢答。

辛亥,同呈李譓奏湟州利害,胡宗回相度聞奏。

再對,依三省已得指揮,逐月進堂除差遣及兵將官、知州軍揭貼簿書。

是日,聞龔夬擊京,上甚慍夬,云:「夬所陳皆曾布之語。」夬既自辨,遂請去。然余實未嘗與之通聲聞,蓋小人及近習造謗爾,雖上旨令諭言者勿過,余亦未嘗以此語之,蓋素未嘗交通也。

壬子,同呈邊奏。再對,以河北增置廣威,保捷二萬余人,舊軍分每指揮例百人,而在京禁軍見闕萬余人,遂令河北監司及安撫司,揀選愿升換在京軍分者,發遣赴軍頭司。蓋欲銷廢舊人,免添新軍分,重迭縻費廩給也,新軍廩給出自西府,舊軍銷減,則逐旋計所減,令運司管認故爾。

又以麥文昞句當翰林司,對移向子履句當軍頭司,以兩人皆愿移易也。上以子履太母侄,許之。太母云:「不知了當得否?」余云:「同職五六人,必無不了。」

癸丑,同呈邊奏,范純粹乞朝見,許之。

是日,龔深之來言,得之外議,云近習極不樂,有「無震主之功,而有震主之威」之語,渠亦戒以勿與事,云:「韓、李皆上所新擢,尚且退縮,何必管他!」又云:「但戢斂必無事。」又云陳瓘言,親聞上語,云余與劉友端嘗共事。余帥河東,友端作走馬,同官三年,及其親近,未嘗與之接,其職事亦無西府干預者,修造土木之事,皆三省所行,未嘗有交通之跡。余笑謂深之云:「若能與友端交通,紹圣、元符中作相久矣。」余比亦見范彝叟,云:「上有涵蓄,恐徹簾后必有所為。」又云:「且看祔廟后舉措如何,便可見矣。」然不知所謂涵蓄果何人何事也。

甲寅,無同呈。自邊事以來,蓋無日不同呈,自爾邊鄙無事,稍稍希闊矣。

再對,以合門祗候歐僅覃恩改供備當職,乞用先朝隨龍恩例除通事舍人,上黽勉許之。

是日,樸云昨日錯與挽詞同降出龔夬三章,一乃擊惇者,一擊京,一乞出惇,遂收之,樸亦未見。今日惇欲留身,既而三省對,具道,上云:「是誤降出,卻令進入。」惇遂留,再拜而退。是日,西府見太母,太母即笑云:「昨日卻誤降出龔夬文字,論章相事極子細。」又云:「已知朝廷待山陵后責降惇不易處。」又云:「是日打揲文字是一老內臣,文字上自批鑿云『不出』,卻誤降出去,亦須行遣。」

乙卯,旬休。

丙辰,同呈牽復前陜漕已宜官。

再對,以傳宣添長入祗候殿侍二十人,當如先朝,權令祗候轉員日正撥入額,免僥幸。上從之。

以閻安再任皇城司。

是日,樸于垂拱及簾前留甚久,云:「言者不可沮折。」上云:「未嘗折他。」開又聞樸多方以言探試上語,恐有所疑,即開陳,然終無之。樸又云:昨在外,保全及召還皆余之力,何敢隱也。開云:「家兄但急于體國爾,其用心豈有他也。」因言其自有求去意,樸堅以為不可。然余請去之心久矣,亦不問毀譽如何,但欲引分奉身而去爾,豈能更與小人紛紛計較囗舌也。開所聞大約與所聞略同。近黃安中又云,上目送西云:「大臣不可立黨。」安中殊憂之,然余云不辨也。上近見孫諤論京未去,云「賞罰未明」,上云:「亂道!」諤奮然便欲拂衣,為眾所止,而邦直勸止之尤力,又嘗面沮夬,故樸有所陳。丁巳,無同呈。是日,以王舜臣權發遣蘭州,以康謂卒故也。是日,三省以陸佃權吏書,張舜臣為吏侍。樸云:上稱舜臣老成平穩,又稱純禮、子開,皆以為可用,故稍稍進之。純禮嘗言宣危,謂余、開亦已入疑,然與樸所聞又有異矣,未知何如也。

戊午,赴南郊,宿齋,告元佑皇后復位。

己未,五鼓行事,畢,黎明,還西府。

庚申,末伏假。是日晚,批出,以子開為翰林學士。是日晚,大雨。自入夏數雨,山陵橋梁道路多壞。【是日,清臣奏,乞不令胡宗回同相度湟州。上云:「主帥豈可不與議,如三省職事,令他人相度,而三省不與可乎?」遂默然。余云:「宗回于此不與議,則難責于守御。」上亦然之。】

是月十三日榮陽、汜水、鞏縣皆大水,漂溺居民,壞汜水行宮,而雨殊未已。

辛酉,同呈鄭居簡言:「湟州地險隘,當罷都護府、安撫使之名,令隸屬河、蘭州,以省饋運。」詔遣新陜西運判都貺與胡宗回同相度聞奏。

再對,上諭以已除肇翰林學士,余云:「臣倉猝未敢稱謝。」上又稱范純禮云:「當遷一學士兼承旨不妨。」余云:「自有韓縝、曾孝寬例。」退以語樸,云必批出也。

是日,令陳安止、劉子方不回避。

又上殿札子,侍郎以上進呈,小事擬進,余更不進呈。

壬戌,同呈郝平奏,會州城壁醋醎,不可為城,乞以青南訥心為州。令都貺一就相度聞奏。

再對,預戒河北州郡,歲終差官點檢城壁樓櫓等。

差曹誘權管句馬步軍,以誦從靈駕西行也。

又差段緘梓夔都監。緘乃陸佃及子開所稱也。

是日,遂留身謝上除子開禁林。因言:「孤遠之士,被遇神宗,兄弟三人皆為舍人,而臣偕肇皆作禁林。」又言:「衰朽當請歸老。」至簾前亦具以此陳之,簾中云:「三人皆同父,亦盛事。」癸亥,同呈邊奏。

再對,差楊應詢天寧節接伴北使。

甲子,無同呈。以劉交句當軍頭,同梁安禮皇城司。

又呈鄜延已依御前劉子收瘞骸。上云:「因看曾肇所進神宗德音有此指揮,適在皇太后殿中,前有筆硯,遂草率此指揮行下,皇太后云:『只熙河路否?』朕欲徧及諸路,仍并漢蕃人遣骸收瘞,并遣中人往句當及致祭,作水陸。」余云:「正與神宗手詔一般,神宗詔云:『朝廷子育四海,所當惻隱。』乃不問漢蕃也。今更及諸路,則又廣矣。」【是日,余欲辭所賜,而眾不欲,遂已。清臣獨免,當日批令改,遂受之。是日,蔣私忌不入。】

乙丑,旬休沐浴。

七月丙寅朔,赴福寧臨慰如常儀。

丁卯,南北郊奏告啟,不坐。

戊辰,進讀謐冊,休務,以疾不入。

己巳,在告,皇太后遣中使曾燾,以將罷政,賜金二百兩、拂林玉帶一、銀合并帕全。【惇以下玉帶皆一等,唯宰相多金一百兩。】是日,中使來,方知余實抱疾。

庚午,上遣中使黃希叟賜食宣問,太后亦然。余謝以太后止七日垂簾,余雖病,須勉強入對。來使增十千得百,不收。【例五千以兼太后撫問,故倍之,皆不收。】

辛未,朝崇政并簾前,皆問圣體,曲謝密賜。

同呈戒諸路帥臣,常切備御親邊。【余自草定,清臣初亦異議,上深然之余所請,遂默然。】

又詔熙河,許溪巴溫、小隴拶等不赴闕。

再對,上勞問疾苦。以三省奏黜梁惟筒、陳衍親黨文字進呈,上令留中。又以惟簡及衍子并中人楊傅尚編管在海南,稱在全州,上旨悉令放逐便。壬申,同呈邊報。再對,以劉程為益鈐,以王存知石州,和詵嵐州,王詰岢嵐。又以向宗禮為京西南路都監,楊和為廣東。

至簾前奏事訖,遂敘陳:「自爾遂不肯得侍慈顏。」因拜辭,太母亦慰諭云:「皇帝聰明,更賴卿等輔佐裨補,賞罰不可失當。」余等唯唯而退。

癸酉,啟攢前三日不坐。甲戌,亦然。

乙亥,赴福寧晚臨訖,宿樞密院,是夕,三省皆宿于禁中。

丙子,卯正一刻,起鼓,自爾日赴福寧奠。

庚辰,月望,奠慰如常。

辛巳至癸未,日赴臨,遂宿密院。

乙酉,卯初三刻,發引先行,啟奠,升龍輴,訖,行祖奠禮,上及后妃哭送至端門外,行遣奠訖,又讀哀冊,訖,遂行。三省、密院祭于城西,午正后,大升轝至板橋,遂奉辭,訖,歸府。

丙戌,入慰。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晴隆县| 都江堰市| 色达县| 碌曲县| 渝中区| 六安市| 通道| 石首市| 天长市| 澄城县| 克什克腾旗| 永济市| 横山县| 泗阳县| 莱西市| 江北区| 揭东县| 咸阳市| 皋兰县| 寻甸| 泰宁县| 晋江市| 乌拉特前旗| 桑植县| 疏附县| 乌海市| 邵武市| 颍上县| 龙泉市| 南京市| 武邑县| 裕民县| 勃利县| 朝阳县| 宁安市| 瓦房店市| 鄂温| 三都| 汉源县| 沙洋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