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若比丘。僧房內敷床褥。若自敷若使人敷。去時不自舉不使人舉。波夜提。

若比丘。嗔恨不喜。僧房內牽比丘出。若自牽若使人牽。下至言汝出去。波夜提。

若比丘。知僧房內比丘先敷床褥。后來敷欲擾亂令去。作是因緣不異。波夜提。

若比丘。僧房閣屋上敷尖腳床。若坐若臥。波夜提。

若比丘。知水有蟲澆草泥。若使人澆。波夜提。

若比丘。經營作大房施戶牖。齊再三覆。當于少草地中住教。若過者。波夜提(二十竟)

若比丘。僧不差而教誡比丘尼。波夜提。

若比丘。僧差教誡比丘尼。從日沒乃至明相未出。波夜提。

若比丘。往尼住處教誡。不白善比丘。除余時波夜提。余時者病時。

若比丘語比丘言。長老。為食故教誡比丘尼。波夜提。

若比丘。共一比丘尼空靜處坐。波夜提。

若比丘。與比丘尼期共道行。下至聚落間。除疑怖畏估客伴時波夜提。

若比丘。與比丘尼期共載船。上水下水。除直渡波夜提。

若比丘。與非親里比丘尼衣。除貿易波夜提。

若比丘。與非親里比丘尼作衣。波夜提。

若比丘。知比丘尼贊嘆食。除舊檀越波夜提(三十事竟)

若比丘。施一食處。不病比丘過一食波夜提。

若比丘。處處食。除病時衣時波夜提。

若比丘。食已足離坐處。不作殘食法。食者波夜提。

若比丘。知彼比丘食已足離坐處不作殘食法。欲惱故勸言。長老食此食。食者波夜提。

若比丘。不與不受著囗中。除水及楊枝波夜提。

若比丘。非時食波夜提。

若比丘。停食食波夜提。

若比丘。往白衣家自恣與餅麨。得受兩三缽出外共不病比丘食。若過受不共食波夜提。

若比丘。不病為身乞酥油蜜石蜜乳酪魚肉。如是乞美食食者波夜提。

若比丘。別眾食。除余時波夜提。余時者。病時衣時行時船上時大眾會時外道施食時(四十事竟)

若比丘。無病自為身然草木牛屎。若自然若使人然。除因緣波夜提。

若比丘。與未受具戒人同屋。過三宿波夜提。

若比丘。與羯磨欲已。后嗔恨不喜作是言。我不與欲不好與。此羯磨不成就我不與此欲。波夜提。

若比丘語比丘言。長老。共汝入聚落。到彼當與汝食。若自與若使人與。后欲驅故便言。汝去我共汝住不樂。我獨住樂。作是因緣不異波夜提。

若比丘作是語長老。我知世尊說障道法。習此法不能障道諸比丘應諫言。長老。汝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世尊說障道法實障道。汝舍此惡事。如是諫時。若堅持不舍。應第二第三諫。舍者善。若不舍。僧應作舉羯磨。是比丘波夜提。

若比丘。知比丘惡見不舍。僧如法如律作舉羯磨。未作如法如律。共食共同屋住波夜提。

若沙彌作是言。如來說淫欲是障道法。我知習淫欲不能障道。諸比丘應諫言。汝沙彌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語。世尊說淫欲實障道法汝舍此惡見。如是諫時。若堅持不舍。應第二第三諫。舍者善。若不舍應驅出言。汝從今已后。不應言佛是我師。亦不得共比丘三宿。汝去不得此中住若比丘知沙彌惡見不舍驅出。未作如法。誘喚畜養共食共住波夜提。

若比丘。得新衣當三種壞色。若一一壞色青黑木蘭。若不壞色受用者。波夜提。

若比丘。僧住處內寶若名寶。若自取若使人取。除內取為主來求者與。波夜提。

若比丘減半月浴。除余時波夜提。余時者。春后一月半。夏初一月。此二月半。是熱時病時風時雨時作時行時(五十事竟)

若比丘。知水有蟲飲者波夜提。

若比丘。自手與無衣出家男女食波夜提。

若比丘。知食家淫處坐波夜提。

若比丘。知食家屏處坐波夜提。

若比丘。看軍發行波夜提。

若比丘。有因緣事得到軍中三宿若過者波夜提。

若比丘。有因緣事得到軍中三宿。若看軍發行牙旗斗勢波夜提。

若比丘。嗔恨不喜打比丘波夜提。

若比丘。嗔恨不喜掌刀擬比丘波夜提。

若比丘。知比丘粗罪覆藏者波夜提(六十事竟)

若比丘。故奪畜生命波夜提。

若比丘。故令他比丘起疑悔須臾不樂。作是因緣不異波夜提。

若比丘。凈施五眾衣。后不舍而受用者波夜提。

若比丘。戲笑藏比丘衣缽尼師壇針筒。若使人藏波夜提。

若比丘。恐怖比丘波夜提。

若比丘。水中戲波夜提。

若比丘。以指相指波夜提。

若比丘。與女人期共道行。下至聚落中波夜提。

若比丘。與女人同屋宿波夜提。

若比丘。與女人獨屏處坐波夜提(七十事竟)

若比丘。知人不滿二十。與受具足戒。是人不名受具足。諸比丘應被呵。波夜提。

若比丘。知賊眾期共道行。下至聚落中波夜提。

若比丘。自手掘地若使人掘。若指授語掘是地。波夜提。

若比丘。四月別請應受。過受波夜提。除更請長請。

若比丘語比丘言。長老。當學莫犯五眾罪。是比丘言。我不隨汝語。若見余長老寂根多聞持法深解。我當從咨問。彼有所說我當受行。除余時波夜提。余時者。比丘欲得法利應學。亦應問余比丘。

若比丘。飲酒咽咽波夜提。

若比丘。輕他比丘波夜提。

若比丘。諸比丘諍訟時默然立聽。彼有所說我當憶持。作是因緣不異波夜提。

若比丘。僧斷事不與欲。出去不白。波夜提。

若比丘。阿蘭若處住。非時入聚落。不白善比丘。除急事波夜提(八十事竟)

若比丘同食處。食前食后不白善比丘。行至余處。除衣時波夜提。

若比丘入王宮。夫人未藏寶。下至過門限。波夜提。

若比丘。骨牙角作針筒。破已波夜提。

若比丘。作床腳應高佛八指。除入梐。若過截已波夜提。

若比丘。兜羅綿[袖-由+寧]褥。若坐若臥出已波夜提。

若比丘。作尼師壇應量作。長二修伽陀磔手。廣一磔手半。更益一磔手。若過截已波夜提。

若比丘。作覆瘡衣應長四修伽陀磔手廣二磔手若過截已波夜提。

若比丘。作雨浴衣應長六修伽陀磔手廣二磔手半。若過截已波夜提。

若比丘。與如來衣量等作衣。若過截已波夜提。如來衣。長九修伽陀磔手。廣六磔手。

若比丘。嗔恨不喜。以無根僧伽婆尸沙法謗。波夜提。

若比丘。知物向僧回與余人。波夜提。

若比丘。僧半月說波羅提木叉經時作是言。長老。我今始知是法入修多羅半月波羅提木叉中說。諸比丘知彼比丘本若二若三。說波羅提木叉經中坐。況復多。彼比丘不以不知故無罪。隨所犯罪一一如法治。應呵責言。長老。汝失善利。半月說波羅提木叉經時。汝不尊重。不一心念。不攝耳聽法。呵已波夜提(九十二事竟)

諸大德。已說九十二波夜提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

諸大德。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四波羅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次說波羅提木叉。

若比丘。阿練若處住。先不語不病。外不受于內受。若啖若食應向余比丘悔過言。長老。我墮可呵法。此法悔過。

若比丘。不病在白衣家內。從非親里比丘尼邊受食。若啖若食應向余比丘悔過言。長老。我墮可呵法。此法悔過。

若比丘。受白衣家請食。比丘尼在前立。指示言。與是比丘飯。與是比丘羹。若魚若肉。諸比丘應語是比丘尼言。姊妹小住。待諸比丘食竟。若無一比丘呵者。是諸比丘應向余比丘悔過言。長老。我墮可呵法。此法悔過。

有學家僧作學家羯磨。比丘先不請而往自手受食。若啖若食。是比丘應向余比丘悔過言。長老。我墮可呵法。此法悔過。

諸大德。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

諸大德。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眾學法。半月半月次說波羅提木叉。

齊整著內衣應當學。

齊整被衣應當學。

好覆身入家內應當學。

諦視入家內應當學。

小聲入家內應當學。

不笑入家內應當學。

不覆頭入家內應當學。

不反抄衣入家內應當學。

不腳指行入家內應當學。

不叉腰入家內應當學(十事)

不搖身入家內應當學。

不搖頭入家內應當學。

不掉臂入家內應當學。

好覆身家內坐應當學。

諦視家內坐應當學。

小聲家內坐應當學。

不笑家內坐應當學。

不覆頭家內坐應當學。

不反抄衣家內坐應當學。

不抱膝家內坐應當學(二十事)

不交腳家內坐應當學。

不叉腰家內坐應當學。

不動手足家內坐應當學。

一心受食應當學。

羹飯等食應當學。

不偏刳食應當學。

不囗中頰食食應當學。

不吐舌食應當學。

不大團飯食應當學。

不張囗待食應當學(三十事)

不挑團食應當學。

不嚙半食應當學。

不含食語應當學。

不指抆針食應當學。

不舐手食應當學。

不[囗  束]指食應當學。

不[囗  專][囗  集]作聲食應當學。

不吸食食應當學。

不全吞食應當學。

不落飯食應當學(四十事)

不振手食應當學。

不嫌心看比坐缽食應當學。

端心視缽食應當學。

不病不得為己索食應當學。

不以飯覆羹上更望得應當學。

不以膩手受飯器應當學。

不以缽中殘食棄地應當學。

已立不為坐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已坐不為臥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已在下不為高床上人說法除病應當學(五十事)

不為著革屣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著屐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覆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纏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抱膝蹲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翹腳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捉刀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捉弓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捉杖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捉蓋人說法除病應當學(六十事)

在后不為在前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騎乘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在道外不為道中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生草上大小便涕唾除病應當學。

不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應當學。

不立大小便除病應當學。

(眾學六十六事竟)

諸大德。已說眾學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諸大德。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是七滅諍法。半月半月次說波羅提木叉。

若隨事隨順人。應與現前比尼人。與現前比尼。

應與憶念比尼人。與憶念比尼。

應與不癡比尼人。與不癡比尼。

應與自言治比尼人。與自言治比尼。

應與覓罪相比尼人。與覓罪相比尼。

應與多覓罪相比尼人。與多覓罪相比尼。

應與如草敷地比尼人。與如草敷地比尼。

諸大德。已說七滅諍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諸大德。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七滅諍竟)

諸大德。是隨順法。半月半月次說波羅提木叉。二部比尼隨順者。隨順行此法。

諸大德。已說隨順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是中清凈不。

諸大德。是中清凈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德。已說戒經序法。已說四波羅夷法。已說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說二不定法。已說三十尼薩耆波夜提法。已說九十二波夜提法。已說四波羅提提舍尼法。已說眾學法。已說七滅諍法。已說法隨順法。是名如來應供正遍知法比尼法。入波羅提木叉經中。是法隨順法。一切學莫犯。

佛言。毗婆尸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略說波羅提木叉。

忍辱第一道  涅槃佛稱最

出家惱他人  不名為沙門

尸棄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略說波羅提木叉。

譬如明眼人  能避崄惡道

世有聰明人  能遠離諸惡

毗葉婆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略說波羅提木叉。

不惱不說過  如戒所說行

飯食知節量  常樂在閑處

心凈樂精進  是名諸佛教

拘留孫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略說波羅提木叉。

譬如蜂采華  不壞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落

不破壞他事  不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  諦視善不善

拘那含牟尼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略說波羅提木叉。

欲得好心莫放逸  圣人善法當勤學

若有智寂一心人  爾乃無復憂愁患

迦葉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略說波羅提木叉。

一切惡莫作  當具足善法

自凈其志意  是則諸佛教

釋迦牟尼佛如來應供正遍知。為寂靜僧。略說波羅提木叉。

護身為善哉  能護囗亦善

護意為善哉  護一切亦善

比丘護一切  便得離眾苦

比丘守囗意  身不犯諸惡

是三業道凈  得圣所得道

若人打罵不還報  于嫌恨人心不恨

于嗔人中心常凈  見人為惡自不作

七佛為世尊  能救護世間

所可說戒經  我已廣說竟

諸佛及弟子  恭敬是戒經

恭敬戒經已  各各相恭敬

慚愧得具足  能得無為道

已說波羅提木叉經竟。僧一心得布薩摩訶僧祇戒。

持戒凈身囗  攝心正憶念

多聞生實智  斯由戒為本

戒為妙寶藏  亦為七財寶

戒為大船師  能渡生死海

戒為清涼池  澡浴諸煩惱

戒為無畏術  消伏邪毒害

戒為究竟伴  能過崄惡道

戒為甘露門  眾圣之所由

持戒心不動  專精不放逸

不毀正戒相  亦無邪命心

是名清凈戒  諸佛之所贊

是故歡喜持  清凈之戒身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红原县| 陆良县| 海盐县| 祁连县| 孟连| 桦甸市| 余江县| 定安县| 内丘县| 睢宁县| 阜康市| 丹东市| 平阴县| 南陵县| 佳木斯市| 远安县| 云阳县| 英德市| 都匀市| 宁远县| 闽侯县| 宁海县| 宁河县| 南江县| 通州市| 民权县| 英吉沙县| 古丈县| 原平市| 海阳市| 甘德县| 丽水市| 社会| 晋江市| 宁强县| 福建省| 永丰县| 遂平县| 大埔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