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的運動便是一個最明白的例。這個道理很容易解釋。凡社會上成為問題的問題,一定是與許多人有密切關系的。這許多人雖然不能提出什么新解決,但是他們平時對于這個問題自然不能不注意。若有人能把這個問題的各方面都細細分析出來,加上評判的研究,指出不滿意的所在,提出新鮮的救濟方法,自然容易引起許多人的注意。起初自然有許多人反對。但是反對便是注意的證據,便是興趣的表示。試看近日報紙上登的馬克斯的《贏余價值論》,可有反對的嗎?可有討論的嗎?沒有人討論,沒有人反對,便是不能引起人注意的證據。研究問題的文章所以能發生效果,正為所研究的問題一定是社會人生最切要的問題,最能使人注意,也最能使人覺悟。懸空介紹一種專家學說,如《贏余價值論》之類,除了少數專門學者之外,決不會發生什么影響。但是我們可以在研究問題里面做點輸入學理的事業,或用學理來解釋問題的意義,或從學理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用這種方法來輸入學理,能使人于不知不覺之中感受學理的影響。不但如此,研究問題最能使讀者漸漸的養成一種批評的態度,研究的興趣,獨立思想的習慣。十部“純粹理性的評判”,不如一點評判的態度;十篇“贏余價值論”,不如一點研究的興趣;十種“全民政治論”,不如一點獨立思想的習慣。
總起來說:研究問題所以能于短時期中發生很大的效力,正因為研究問題有這幾種好處:(1)研究社會人生切要的問題最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2)因為問題關切人生,故最容易引起反對,但反對是該歡迎的,因為反對便是興趣的表示,況且反對的討論不但給我們許多不要錢的廣告,還可使我們得討論的益處,使真理格外分明;(3)因為問題是逼人的活問題,故容易使人覺悟,容易得人信從;(4)因為從研究問題里面輸入的學理,最容易消除平常人對于學理的抗拒力,最容易使人于不知不覺之中受學理的影響;(5)因為研究問題可以不知不覺的養成一班研究的,評判的,獨立思想的革新人才。
這是這幾年新思潮運動的大教訓!我希望新思潮的領袖人物以后能了解這個教訓,能把全副精力貫注到研究問題上去;能把一切學理不看作天經地義,但看作研究問題的參考材料;能把一切學理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種種切要問題上去;能在研究問題上面做輸入學理的工夫;能用研究問題的工夫來提倡研究問題的態度,來養成研究問題的人才。
這是我對于新思潮運動的解釋。這也是我對于新思潮將來的趨向的希望。
3
以上說新思潮的“評判的精神”在實際上的兩種表現。現在要問:“新思潮的運動對于中國舊有的學術思想,持什么態度呢?”
我的答案是:“也是評判的態度。”
分開來說,我們對于舊有的學術思想有三種態度。第一,反對盲從;第二,反對調和;第三,主張整理國故。
盲從是評判的反面,我們既主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自然要反對盲從。
這是不消說的了。
為什么要反對調和呢?因為評判的態度只認得一個是與不是,一個好與不好,一個適與不適,——不認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調和。調和是社會的一種天然趨勢。人類社會有一種守舊的惰性,少數人只管趨向極端的革新,大多數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這就是調和。調和是人類懶病的天然趨勢,用不著我們來提倡。我們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數人也許勉強走三四十里。我們若先講調和,只走五十里,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責任只是認定“是”
的一個方向走去,不要回頭講調和。社會上自然有無數懶人懦夫出來調和。
我們對于舊有的學術思想,積極的只有一個主張,——就是“整理國故”。
整理就是從亂七八糟里面尋出一個條理脈絡來;從無頭無腦里面尋出一個前因后果來;從胡說謬解里面尋出一個真意義來;從武斷迷信里面尋出一個真價值來。為什么要整理呢?因為古代的學術思想向來沒有條理,沒有頭緒,沒有系統,故第一步是條理系統的整理。因為前人研究古書,很少有歷史進化的眼光的,故從來不講究一種學術的淵源,一種思想的前因后果,所以第二步是要尋出每種學術思想怎樣發生,發生之后有什么影響效果。因為前人讀古書,除極少數學者以外,大都是以訛傳訛的謬說,——如太極圖,爻辰,先天圖,卦氣……之類,——故第三步是要用科學的方法,作精確的考證,把古人的意義弄得明白清楚。因為前人對于古代的學術思想,有種種武斷的成見,有種種可笑的迷信,——如罵楊朱、墨翟為禽獸,卻尊孔丘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故第四步是綜合前三步的研究,各家都還他一個本來真面目,各家都還他一個真價值。
這叫做“整理國故”。現在有許多人自己不懂得國粹是什么東西,卻偏要高談“保存國粹”。林琴南先生做文章論古文之不當廢,他說,“吾知其理而不能言其所以然”!現在許多國粹黨,有幾個不是這樣糊涂懵懂的?這種人如何配談國粹?若要知道什么是國粹,什么是國渣,先須要用評判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國故的工夫。
4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種評判的態度。
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問題與輸入學理。
新思潮的將來趨勢,依我個人的私見看來,應該是注重研究人生社會的切要問題,應該于研究問題之中做介紹學理的事業。
新思潮對于舊文化的態度,在消極一方面是反對盲從,是反對調和;在積極一方面,是用科學的方法來做整理的工夫。
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呢?是再造文明。
文明不是攏統造成的,是一點一滴的造成的。進化不是一晚上攏統進化的,是一點一滴的進化的。現今的人愛談“解放與改造”,須知解放不是攏統解放,改造也不是攏統改造。解放是這個那個制度的解放,這種那種思想的解放,這個那個人的解放,是一點一滴的解放。改造是這個那個制度的改造,這種那種思想的改造,這個那個人的改造,是一點一滴的改造。
再造文明的下手工夫,是這個那個問題的研究。再造文明的進行,是這個那個問題的解決。
中華民國八年十一月一日晨三時
(原載1919年12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1號)
科學的人生觀
今天講的題目,就是“科學的人生觀”,研究人是什么東西?在宇宙中占據什么地位?人生究竟有何意味?因為少年人近來覺得很煩悶,自殺、頹廢的都有,我比較至少多吃了幾斤鹽,幾擔米,所以來計劃計劃,研究自身人的問題。至于人生觀,各人不同,都隨環境而改變,不可以一個人的人生觀去統理一切;因為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我們至少要以科學的立場,去研究它,解決它。“科學的人生觀”有兩個意思:第一拿科學做人生觀的基礎;第二拿科學的態度、精神、方法,做我們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方法。
現在先講第一點,就是人生是什么?人生是啥物事?拿科學的研究結果來講,我在民國十二年發表的十條,這十條就是武昌有一個主教,稱為新的十誡,說我是中華基督教的危險物的。十條內容如下:
一、要知道空間的大
拿天文、物理考察,得著宇宙之大;從前孫行者翻筋斗,一翻翻到南天門,一翻翻到下界,天的觀念,何等的小?現在從地球到銀河中間的最近的一個星,中間距離,照孫行者一秒鐘翻十萬八千里的速率計算,恐怕翻一萬萬年也翻不到,宇宙是何等的大?地球是宇宙間的淪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我們人類,更是小,真是不成東西的東西!以前看得人的地位太重了,以為是萬物之靈,同大地并行,凡是政治不良,就有彗星、地震的征象,這是差的。從前王充很能見得到,說:“一個虱子不能改變那褲子里的空氣,和那人類不能改變皇天一樣。”所以我們眼光要大。
二、時間是無窮的長
從地質學、生物學的研究,曉得時間是無窮的長,以前開口五千年,閉口五千年,以為目空一切;不料世界太陽系的存在,有幾萬萬年的歷史,地球也有幾萬萬年,生物至少有幾千萬年,人類也有二三百萬年,所以五千年占很小的地位。明白了時間之長,就可以看見各種進步的演變,不是上帝一刻可以造成的。
三、宇宙間自然的行動
根據了一切科學,知道宇宙、萬物都有一定不變的自然行動。“自是自己,然是如此”,就是自己自然如此,各物自己如此的行動,并沒有一種背后的指示,或是一個主宰去規范他們。明白了這點,對于月蝕是月亮被天狗所吞的種種迷信,可以打破了。
四、物競天擇的原理
從生物學的智識,可以看到物競天擇的原理,鯽魚下卵有幾百萬個,但是變魚的只有幾個;否則就要變成“魚世界”了!大的吃小的,小的又吃更小的,人類都是如此。從此曉得人生不受安排,是自己如此的行動;否則要安排起來,為什么不安排一個完善的世界呢?
五、人是什么東西
從社會學、生理學、心理學方面去看,人是什么東西?
吳稚暉先生說:“人是兩手一個大腦的動物,與其他的不同,只在程度上的區別罷了。”人類的手,與雞、鴨的掌差不多,實是他們的弟兄輩。
六、人類是演進的
根據了人種學來看,人類是演進的;因為要應付環境,所以要慢慢的變;不變不能生存,要滅亡了。所以從下等的動物,慢慢演進到高等的動物,現在還是演進。
七、心理受因果律的支配
根據了心理學、生物學來講,心理現狀是有因果律的。思想、做夢,都受因果律的支配,是心理、生理的現象,和頭痛一般;所以人的心理說是超過一切,是不對的。
八、道德、禮教的變遷
照生理學、社會學來講,人類道德、禮教也變遷的。以前以為腳小是美觀,但是現在腳小要裝大了。所以道德、禮教的觀念,正在改進。以二十年、二百年或二千年以前的標準,來判斷二十年、二百年、二千年后的狀況,是格格不相入的。
九、各物都有反應
照物理、化學來講,物質是活的,原子分為電子,是動的。石頭倘然加了化學品,就有反應,像人打了一記,就有反動一樣。
不同的,只在程度不同罷了。
十、人的不朽
根據一切科學智識,人是要死的,物質上的腐敗,和貓死狗死一般。但是個人不朽的工作,是功德:在立德,立功,立言。善惡都是不朽。一塊痰中,有微生物,這菌能散布到空間,使空氣都惡化了;人的言語,也是一樣。凡是功業、思想,都能傳之無窮;匹夫匹婦,都有其不朽的存在。
我們要看破人世間,時間之偉大,歷史的無窮,人是最小的動物,處處都在演進,要去掉那小我的主張,但是那小小的人類,居然現在對于制度、政治各種都有進步。
以前都是拿科學去答復一切,現在要用什么方法去解決人生,就是哪樣生活?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是,至少要有那科學的方法、精神、態度去做。
分四點來講:
一、懷疑
第一點是懷疑。三個弗相信的態度,人生問題就很多。有了懷疑的態度,就不會上當。以前我們幼時的智識,都從阿金、阿狗、阿毛等黃包車夫、娘姨處學來;但是現在自己要反省,問問以前的智識是否靠得往?
二、事實
我們要實事求是,現在像貼貼標語,什么打倒田中義一等,都僅務虛名,像豆腐店里生意不好,看看“對我生財”泄悶一樣。又像是以前的畫符,一畫符病就好的思想。貼了打倒帝國主義,帝國主義就真個打倒了么?這不對,我們應做切實的工作,奮力的做去。
三、證據
懷疑以后,相信總要相信,但是相信的條件,就是拿憑據來。
有了這一句,論理學諸書,都可以不讀,赫胥黎的兒子死了以后,宗教家去勸他信教,但是他很堅決的說,“拿有上帝的證據來!”有了這種態度,就不會上當。
四、真理
朝夕的去求真理,不一定要成功,因為真理無窮,宇宙無窮;我們去尋求,是盡一點責任,希望在總分上,加上萬萬分之一。勝固是可喜,敗也不足憂。明知賽跑,只有一個人第一,我們還要跑去,不是為我為私,是為大家。發明不是為發財,是為人類。英國有一個醫生,發明了一種治肺的藥。但是因為自秘,就被醫學會開除了。
所以科學家是為求真理。莊子雖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已”的話頭,但是我們還要向上做去,得一分就是一分,一寸就是一寸,可以有亞基米特氏發現浮力時叫Eureka的快活,有了這種精神,做人就不會失望。
所以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的工作;你要它圓就圓,方就方,是有意味;因為真理無窮,趣味無窮,進步快活也無窮盡。
(本文為1928年5月胡適在蘇州青年會上的演講,原載1928年6月1日至2日上海《民國日報·覺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