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陳思慈首撰
姜夔字堯章番陽布衣也自號為白石生 【 謝采伯續書譜序】
西江志夔德興人一統志饒州府南山在德興縣東二十里又東十里為箬坑丁山宋姜夔隱居讀書之所續書譜序好學無所不通直齋書錄解題楊誠齋賞其歲除舟行十絕以為有裁云縫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詞源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詞品詩家名流詞尤精妙不減清真其高處有美成所不能及善吹簫多自制曲硯北雜志趙子固目姜堯章為書家申韓煙云過眼錄姜白石有鷹揚周郊鳳儀虞廷印甚奇陳藏一曰白石道人姜堯章氣貌若不勝衣而筆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無立錐而一飯未嘗無食客圖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棟襟期灑落如晉宋閑人意到語工不期于高遠而自高遠居苕溪上與白石洞天為鄰潘德久字曰白石道人夢窗詞三部樂賦姜石帚漁隱晚年又號石帚所著慶元會要大樂議一卷琴瑟考古圖一卷 【 俱見宋史樂志文有刪節】 直齋書錄解題續書譜一卷 【 存】 絳帖平二十卷 【 存六卷】 白石道人集三卷白石詞五卷齊東野語禊帖偏旁考宋史藝文志白石叢藁十卷 【 佚】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白石詩集一卷 【 即江湖集一卷本分體編定中興羣公吟藁戊集卷六白石詩一卷亦從江湖集一卷本錄出】 詩說一卷白石道人歌曲四卷 【 陶南村鈔嘉泰壬戌錢刻六卷本陸鐘輝合為四卷】 別集一卷讀畫齋叢書白石道人集補遺一卷 【 知不足齋輯錄最善】
系出九真唐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輔之裔八世祖泮任饒州教授即家于鄱陽 【 嚴杰白石道人小傳】
新唐書姜公輔傳公輔愛州日南人第進士補校書郎以制策異等授右拾遺為翰林學士敷奏詳亮德宗器之涇師亂帝之奉天擢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帝悼之詔厚其葬公輔諫曰宜從儉以濟軍興帝怒下遷左庶子久不遷陸贄為相公輔數求官上不悅黜泉州別駕順宗立拜吉州刺史未就官卒憲宗時贈禮部尚書宰相世系表九真姜氏本出天水神翊舒州刺史挺公輔相德宗復比部郎中一統志泉州府唐姜公輔墓在南安縣西九日山麓唐書地理志愛州九真郡下縣六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愛唐州嶺南道今安南國交州府地臨桂況周頤香東漫筆乾隆寫本白石道人集靈鶼閣藏余曾迻鈔一本白石自敘后有洪武十年八世孫福四謹志略云公詩一卷歌曲六卷早已板行暮年復加刪竄定為五卷無雕本藏于家經兵火帖軸無只字而是編獨存錄寫兩本一付兒子一詒猶子通世世寶之又萬歷二十一年十六世孫鰲謹書略云此青坡征君手書以遺侍御哦客公者今又二百余年楮雖螙落而字跡猶在因付匠整頓且命鯉弟以側理漿紙照本臨出用時莊誦焉又乾隆甲子二十世孫虬綠謹書略云公詩初本刻于嘉泰閑晚又涂改刪汰錄為定本藏于家五六百年世無知者爰搜取各家刊本彼此讎勘附以累朝詩語 【 語:話】 掌故有入近代者并為箋略獨篇什不敢擅為增損閑有捃拾謹以附別之又有姜氏世系白石年譜足資考證九真姜氏世系表略公輔 【 唐上元進士德宗朝宰相謚 【 謚:謚】 忠肅愛州籍家欽州】 忠 【 左拾遺】 誠 【 元貞 【 元貞:貞元】 十六年進士少府太監】 援 【 唐末荊州錄事】 照 【 五季南平高氏辟從事】 靜 【 宋初肇慶府判】 泮 【 饒州教授因家上饒】 岵 【 承信郎】 偁 【 光祿寺簿】 頤 【 太常博士】 俊民 【 紹興八年進士秘閣修撰】 元鬯 【 太學錄】 噩 【 紹興三十年進士知漢陽縣】 夔 【 慶元五年以樂書準解 自鐃 【 鐃:饒】 州徒 【 徒:徙】 湖州】 瓊 【 太廟齋郎】 姜虬綠字秋島有漫游草乾隆元年游霍童二年游武夷紀行詩附日記案虬綠為白石二十世孫靈鶼閣藏寫本白石道人集即虬綠所編定也祠堂本姜序以世表無考為恨亦未見此寫本桂林倪鴻本姜文龍識云今年秋世戚史匯東先生起假來京于黃獲村先生處得公集手自抄錄詳加訂正歲杪以示文龍詩分上下卷歌曲分四卷又有集外詩別集歌曲及詩說續書譜各以類附蓋元人陶南村寫本相沿至今五百年來碩果也乾隆丙子季冬廿二日道光辛巳烏程管以金跋云嘉慶丙子冬十月既望余于郡城觀風巷口購得古人像殘縑尺許題詞剝蝕僅存風情賦芳草五字歸以硯北雜志校之始知是白石道人也時嚴丈修能倪丈米樓嘆為希世珍藏弆經年吾友姜君玉溪見而愛之云道人乃其二十三世祖此像世藏弁山之寥天一碧樓乾隆辛卯樓遭郁攸之災遂遺失人閑今幸落余手因再三乞贈余思道人一代詞宗超前軼后像垂六百年而面目無損謂非天之呵護有不爽耶輒允其請而割愛歸之頃玉溪屬仁和許君玉年臨摹一本壽諸樂石將供奉于孤山林處士祠白石之先世后裔可考見者略具于此世系表出于后裔之手似尤可據惟嚴杰白石小傳云八世祖泮世系表泮為白石七世祖相差一世傳云泮饒州教授即家鄱陽表云泮家上饒案鄱陽屬饒州上饒屬信州同治上饒縣志選舉進士紹興八年戊午黃公度榜徐作則姜俊民表云泮家上饒其以此歟俟求九真姜氏家譜再詳考之德興縣志干道五年己丑鄭僑榜姜廓上饒縣志淳熙十四年丁未王容榜姜嚴德興上饒疆埸 【 埸:場】 相接廓巖當白石之族也白石道人詩詞年譜起孝宗隆興元年癸未訖寧宗嘉泰三年癸亥僅依詩詞編年惜未詳考此五卷寫本據福四志云為白石暮年寫定家藏未刻然以年譜證之為從乾隆癸亥江都陸氏詩詞合刻本所出無疑況氏定為虬綠所編是也福四與鰲題識疑是虬綠依托 【 承燾案姜虬綠鈔本白石集稿是偽托非出白石手定以凄涼犯序句讀及鬲溪海令杏花天影有旁譜諸詞之分卷證之可見予有詳考】
父噩紹興庚午擢進士第以新喻丞知漢陽縣 【 小傳】 饒州府志選舉志紹興三十年庚辰梁克家榜德興姜噩新喻丞嚴杰白石道人小傳作庚午誤同治德興縣志與府志同注云三十二年始賜出身年譜孝宗隆興元年癸未二年甲申公父肅父公宰漢陽時公尚幼隨任在沔注肅父公諱噩紹興庚辰進士按噩三十二年始賜出身為新喻丞當在孝宗干道初譜云隆興癸未甲申宰漢陽似未核
高宗紹興二十八年戊寅九月 白石生
宋張輯宗瑞所著白石小傳久佚白石生年集中可據而考定者惟探春慢序曰予自孩幼從先人宦于古沔按曲禮人生十年曰幼學疏曰幼者自始生至十九時故檀弓云幼名者三月為名稱幼冠禮云棄爾幼志是十九以前為幼喪服傳云子幼鄭康成云十五以下今云十年曰幼學是十歲而就業也序曰孩幼斷非十九以前必十五以下當依十年曰幼之訓以定從宦古沔之年又曰中去復來幾二十年曰幾者十九已滿二十未足之辭加以十年則為二十九年此闋系淳熙十三年丙午冬作自淳熙丙午上推至紹興二十八年戊寅正二十九年白石之生當屬本年又案白石自述稱張平甫曰兄平甫為功甫之弟功甫生于紹興癸酉三月二日平甫生于某年雖不可考然以功甫生年準之其為癸酉以后無疑鷓鴣天序乙卯三月十四日平甫初度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歌以壽之丙辰三月殆平甫四十初度則平甫生于紹興丁丑長白石一年此亦一佳證也又集中壽樸翁詩云與師同月不同年歸墨歸儒各自緣想得山中無壽酒但攜茶到菊花前則生月為九月云
西江志云紹興閑秦檜當國隱居箬坑之丁山參政張燾累薦不起高宗賜宸翰建御書閣貯之以隱逸終案宋史宰輔表紹興元年八月秦檜自參知政事授通奉大夫守右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二年八月罷紹興八年三月秦檜自樞密使左宣奉大夫守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二十五年十月秦檜自太師左仆射進封建康郡王致仕白石如于秦檜當國時累薦不起其生至晚亦必在崇寧大觀閑則陳直齋書錄解題云千巖識之于年少客游以其兄之子妻之之說已不可通況白石卒于紹定辛卯年七十四世閑安得如 【 如:有】 此長年人哉又案張燾傳紹興八年權吏部尚書力詆拜詔之議秦檜患之亦自知得罪托疾在告十月以寶文閣學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十年三月至成都在蜀四年乞祠自蜀歸臥家凡十有三年二十五年檜死除知建康府孝宗受禪除同知樞密院隆興元年遷參知政事以老病不拜后二年卒張燾參政在隆興初檜當國時非在蜀即臥家烏得有薦士事況檜死后三年白石方生燾縱或薦士烏能薦未生之士西江志存此傳聞饒州府志德興縣志一統志仍襲其說嚴杰據而為傳甚矣考訂之難也
紹興二十九年己卯 二歲
紹興三十年庚辰 三歲
紹興三十一年辛巳 四歲
紹興三十二年壬午 五歲
孝宗隆興元年癸未 六歲
隆興二年甲申 七歲
干道元年乙酉 八歲
干道二年丙戌 九歲
干道三年丁亥 十歲
隨父官于古沔 【 本集】
宋史地理志漢陽軍同下州縣二漢陽緊漢川下敘曰古沔者漢陽縣唐為沔州治也
干道四年戊子 十一歲
女須出嫁約在是年
【 本集】
浣溪紗敘予女須家沔之山陽左白湖右云夢春水方生浸數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與安甥或蕩舟采菱或舉火罝兔或觀魚簺下山行野吟自適其適案丙午系淳熙十三年是年安甥山野追隨蕩舟舉火其己將弱冠可知以安甥之年齡測之女須之嫁當在本年或后一年一統志漢陽府九真山在漢陽縣西南輿地紀勝縣有五藏山在縣西南唐咸通八年改名仙潛山俗呼為九真山相傳有九仙女煉丹于此府志山在縣西南九十里高數百丈九峰相向因名九真下有九泉皆清澈可玩太白湖在漢陽西南接沔陽州東北界水經注沌水南通太白湖輿地紀勝在漢陽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府志太白湖一名九真湖周二百余里潛水自西北來注之西湖李老沙湖泗港諸水匯焉沱水自南來注之直步陽明黃蓬諸水匯焉而東南泄于沌水出江春夏水漲與新灘馬影蒲潭等湖合而為一冬涸始分云杜故城在沔陽州西北漢置縣屬江夏郡后漢及晉因之宋齊屬竟陵郡梁以后省水經注沔水又東南過江夏云杜縣東夏水從西來注之即堵口也為中夏水縣故云囗囗亭左傳若敖娶于云囗囗是也禹貢所謂云土夢作又故縣取名焉縣有云夢城城在東北漢陽縣志僑寓姜夔字堯章鄱陽人姊家居九真山下夔嘗省之愛郎官大別山水因寓焉白石集載漢陽詩甚多詞敘曰女須家沔之山陽者九真山之陽也所以春日書懷二九真何蒼蒼乃在清漢尾衡茅依草木念遠獨伯姊昔游云天寒白馬渡 【 自注漢川縣界】 落日山陽村又云明發見老姊斗酒為招魂世系表注云按姜氏望天水后分上邽九真兩系公系本九真故春日書懷有九真何蒼蒼乃在清漢尾語表注以九真山為九真郡蓋未詳考地志耳
干道五年己丑 十二歲
干道六年庚寅 十三歲
丁父憂奉喪歸葬讀書于箬坑丁山 【 參本集一統志】
肅父卒年無文可征以昔游詩敘蚤歲孤貧自述早孤不振證之肅父卒于漢陽縣任當在此一二年中淳熙甲午應秋試服早除也又案春日書懷云春云驛路暗游子渺歸程永懷故山下風雨悲柏庭故山即箬坑丁山也探春慢敘云從先人官于古沔女須因嫁焉中去復來幾二十年中去云者奉喪歸葬讀書故山復來云者甲午以后復來漢陽后雖客古沔甚久而北游江淮南游湘浦時去時來不遑寧處故奉別沔鄂親友云滔滔沔鄂留有靦三宿桑探春慢系丙午冬作本年庚寅至丙午計十七年云幾二十年者謂自從官至沔之年也
干道七年辛卯 十四歲
干道八年壬辰 十五歲
干道九年癸巳 十六歲
是年學書 【 王獻之保母志跋】
嘉泰癸亥跋晉王獻之保母志云予學書三十年晚得筆法于單丙文世無知者諦觀此刻若合一契案嘉泰三年癸亥上推至干道九年癸巳計三十一年學書之始當屬本年
淳熙元年甲午 十七歲
是年秋應州試報罷西游古沔省姊 【 自述】
案自述云平甫念某困躓場屋以甲午至丙午十三年閑行蹤考之必甲午丁酉庚子癸卯四應州試不得意慶元己未又免解不第所以平甫念其困躓又案陪張平甫游禹廟詩一聲何處提壺鳥猛省紅塵二十年此詩系癸卯春游越中之作自紹熙癸卯上推至淳熙甲午正二十年故知是年為出山之始
淳熙二年乙未 十八歲
留古沔與鄭仁舉辛泌楊大昌姚剛中為石友 【 本集】
案春日書懷云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又云老鄭譚絕妙辛楊句敷腴平生子姚子貌古心甚儒又永遇樂次韻辛克清云我與先生夙期已久人閑無此又云東岡記得同來胥宇歲月幾何難計鄭辛楊姚皆沔人也據此足征白石復來古沔即與訂交又以奉別沔鄂親友詩詩人辛國士別墅滄浪曲等句與同來胥宇句互證克清沔人云同來者自九真山之陽同來也辛似女須之族鄭楊單蔡則友也所以奉別曰親曰友
淳熙三年丙申 十九歲
是年客古沔冬下大江日日風雪留鰲背州 【 州:洲】 十日雪霽下揚子至日過維揚北歷楚州西游濠梁 【 本集】
昔游詩揚舲下大江雪霽下揚子蒙梁四無山三首皆記此行韓仲止書昔游詩后江淮歷歷轉湘浦裘馬意氣雄邊風與掦州慢敘淳熙丙申至日過維揚互證不但可征白石游蹤先江淮而后湘浦且足證自揚州經楚州而后至濠梁也雪中六解塞草一首即述此行濠梁逢雪
歌曲 掦 【 掦:揚】 州慢
淳熙四年丁酉 二十歲
是年自淮西歸鄱陽應試內翰梁公愛其詩似唐人謂長短句妙天下冬游古沔 【 本集自述】
昔游詩既離湖口縣一首即述此行舟自東來至湖口折而南行所以程程遠見廬山如自沔東來則未至九江已早見廬山矣
自述首云內翰梁公于某為鄉曲愛其詩似唐人謂長短句妙天下梁內翰名字仕履雖不可考而受知則當為最早以游蹤考之當在本年歸鄱陽應秋試時千巖謂揚州慢有黍離之悲梁公謂長短句妙天下亦必此闋
淳熙六年己亥 二十二歲
是年仍客武陵秋還古沔省姊山陽聞白湖有龍見乘舟往觀無所見而還 【 本集】
昔游詩青草長沙境一首即述此行
淳熙七年庚子 二十三歲
東歸鄱陽應試冬游長沙渡洞庭遇風萬死一生 【 本集】
據昔游詩九山如馬首一首與潭州紅梅虞美人草詩詞互證知南游長沙為本年冬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