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羅榮桓給羅東進的信

(1961年4月14日)

東進:

你四月八日此日期手稿作“八月四日”,誤,校改。來信收到,你所提出的問題,我簡略答復如下:

理論學習必須聯系實踐,因為理論是來自實踐,而又去指導實踐,再為實踐所證明,所補充。如果理論離開實踐,就會成為空談,成為死的東西,學毛主席的著作,亦不要只滿足一些現成的語句或條文,重要的是了解其實質與精神。所謂帶著問題去學毛主席著作。決不能只是從書上找現成的答案。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事物是多樣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要求前人給我們寫成萬應藥方。

你同同志們對問題的看法有些不一致,也是很自然的。各人看問題方法沒有一致的基礎——唯物辯證的基礎,還缺乏實踐生活。因此同志間互相交換意見,交換不同的看法,甚至必須經過爭論,才會有可能求得一致。但不要在同志間無論對誰存在成見用事。

你在引用我的話,“要依靠自己吃飯”,看在什么問題上講的,那不是要把個人與集體存在對立的說法。干部子弟有些不爭氣,須要互相幫助改正自己,不要輕易給人戴上帽子“腐化”。大致上干部子弟中有特殊優越感,在同學中生活中表示突出,不艱苦樸素,應該勸導要保持革命的光榮傳統。

對同志應是互相信任的,是互相聽取不同的意見,決不能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人家,排斥人家意見。同志們有錯誤,不僅要批評,還著重在幫助改正。對基層組織干部,老干部,更應該虛心向他們學習。要經常記著毛主席的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你不要經常關心我的身體,我現在作一點工作,有時也在忙一陣,你媽媽的身體,也是無關重要的一些小毛病。你對個人問題的處理,要不忙于考慮,特別慎重。

羅榮桓

四月十四日

字跡潦草,你仔細看,因我久不寫字,手發抖。


【品讀】

羅榮桓的子女當中,南下和東進是在炮火中出生,戰爭里長大的。羅東進則是1939年2月12日八路軍115師東進山東前夕出生,故名“東進”。由于形勢所迫,東進和南下曾被寄養在群眾家里,和老鄉的孩子一樣吃玉米面糊和紅高粱煎餅。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孩子能活下來,是不容易的。因此,羅帥很疼愛他們。但是,他的“疼愛”卻非溺愛,更非嬌生慣養,對他們的思想作風,一直是嚴格要求,從沒有放松。

有一年冬天,林月琴給羅東進買了頂棉布帽子,東進嫌樣子不好看不愿戴,要買一頂皮的。此事傳到羅榮桓的耳朵里,他把東進喊來狠狠批評了一頓:“小小年紀就講究這講究那的,這還了得,這樣下去,你非忘本不可!”這件事對東進的震動很大。事后,他回憶說:“這件小事,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它告訴我一條最普通也是最根本的道理:艱苦樸素,永不忘本!”

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庫,在中學讀書的羅東進也報名參加勞動。他干活很賣力,在工地上受到了領導的表揚。回家后,羅榮桓很高興,邊詢問東進工地上的情況,邊看了看他被壓破了皮的肩膀,并勉勵他說:“這僅僅是開始。勞動人民的肩膀都磨成死繭了。你不要被艱苦嚇倒,今后還要更積極地參加勞動。”

東進跨入高等學府的門檻后,羅榮桓仍囑咐兒子:上大學“決不是要你當什么官,出來擺威風”,而是為了“將來為我們的國防建設做一點貢獻,為人民做一點有益的事”。他還諄諄告誡東進,“大致上干部子弟中有特殊優越感,在同學中生活中表示突出,不艱苦樸素,應該勸導要保持革命的光榮傳統”。

1959年到1965年,羅東進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導彈工程專業學習。讀書期間,他會給父親寫信匯報自己的生活學習情況,還會請教父親一些問題。這封信即是羅榮桓給兒子的一封回信。他告訴兒子,理論學習要結合實踐,所謂“帶著問題讀毛著”,極富哲學內涵,也是深厚革命修養的體現。其次,還要團結同學,能夠聽取不同意見,相互信任、求同存異、共同提高、共同進步。這些都是正確處理與同學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這些均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為了子女的成長與思想進步不斷加以引導的良苦用心,也是其寬廣胸襟的生動體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巴林左旗| 剑河县| 景谷| 白水县| 遂昌县| 墨脱县| 滦南县| 海城市| 清镇市| 邛崃市| 镇远县| 巴中市| 祥云县| 专栏| 湘阴县| 枝江市| 青神县| 什邡市| 敦化市| 独山县| 彭山县| 民县| 孝义市| 股票| 平利县| 潮安县| 湖南省| 泰顺县| 五台县| 阳朔县| 安庆市| 新营市| 平山县| 思茅市| 达拉特旗| 西昌市| 西宁市| 翁牛特旗| 石门县| 小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