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給董良俊的信
(1952年5月13日)
良俊侄:
你在舊歷三月十八日給我和良灝的信早收到了。我把你這封努力生產的信,要良澤
、良灝、良羽
和良翚
都看過,三嬸母
也看了,他們都認為你對農業生產很認真,種麥種菜,養雞養鴨,拾糞挖草,施肥播種都有成績,都很稱贊你。特別是你愿意自己勞動,辭謝人民政府對你家撥工優待,這是新的好的表現。人民革命的勝利,就是要使勞動人民不受剝削,能享受自己勞動的果實。土地改革使農民從地主的剝削制度下解放出來,不再出地租,而獲得自由處理自己在分得的土地上勞動所得的果實。土地關系完全改變了,農民的生活,特別是無地少地的農民生活可以改好些,但農民還不能完全免除剝削(資本主義的剝削)和脫離貧困。農民要想完全免除剝削和脫離貧困,只有和工人一道奮斗,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后才有可能。世界上有蘇聯的農民在三十幾年前已建立起這樣的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歐許多國家的農民建立著這樣的生活,我國的農民也將要建立這樣的生活。我們工人農民在新民主主義制度下勞動得愈好,過渡到社會主義就愈順利。在人民革命勝利開始,有些人還想不勞而食,甚至不勞的人想比勞動的人享受得更好些,這是大錯而特錯的想法。勞動是光榮的,勞動人民享受自己勞動的果實是應當的。我們大家稱贊你愿意自己勞動,不受別人的幫工就是這個意思。雖然你家收獲的糧食還不夠你一家人吃,生活還苦一點,但你只要努力增產,你家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努力增產,生活可能逐漸改好的。
照你信中所說的情形看,你今年是單干,頂好做到單位面積增產,即每塊田地生產的東西比前多收得一些,這比以前好些。但要更好些,就必須和愿意勞動的人組織起來成為農業勞動互助組。前要良灝寄給你看的一本小冊子(李順達),李順達成為勞動模范,不僅是他個人單干得好,而且是組織互助組,引導其他的農民也干得好?!度嗣袢請蟆飞陷d有川底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調查,這篇文章很長,里面有合作社社員與互助組員和單干戶收入的比較,互助組的組員收入比單干戶的收入多些,合作社社員的收入又比互助組員的收入多些。這事例指明農民的出路只有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我這里不是要你馬上去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而只是介紹和說明中國現在農村中生產組織有這種形式,這種形式又比互助組進了一步而已。你自己考慮一下,在你村子里的或附近村子里的農民有否組織勞動互助組的可能,如果彼此都愿意,彼此家里的人都愿意,你們在鄉人民政府領導下,可以試一下勞動互助組的組織,彼此不愿意,彼此家里有人不愿意,千萬不要勉強干。
我在報上看了幾件事,對于你們住在農村勞動的人我覺得很有教育意義,我留下來寄給你們看。有兩個是農村小學的模范教師,有一位是從抗美援朝前線負傷回家耕田又成為農村的勞動模范。你們看了后可轉給周勝塆王述周看看。王述周是一個想不勞動或少勞動而享受較好的人,使他看看這些不怕辛苦創造自己新生活的事例,對他可能有點幫助。我已開始恢復部分工作,但你嬸母還在醫院治病。其余的人都好。
你母親好!
你家中人都好!
必武
五月十三日
【品讀】
董良俊是董必武的侄子,一直在董必武的家鄉黃安務農。建國初,董必武站在毛主席身邊參加開國典禮的照片在其家鄉瘋傳,人們為黃安出了個開國元勛而奔走相告。
當然,最興奮最激動的要屬董家了。十磨九難,牽腸掛肚幾十年,不容易啊!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懸賞捉拿“共產黨首領董必武”的告示貼得到處都是;警察、鄉丁如狼似虎,四處搜捕董必武的家人。這一大家子人,一邊為董必武的安危懸心,一邊四處逃散,隱姓埋名。可憐七嬸躲藏不及,慘遭殺害。從那以后,董必武的音訊全無。家人聽說有關他的信兒,真真假假,十個信兒倒有八個是兇的。一家人面對孤燈念叨過多少回,流過多少淚??!如今苦難的日子總算有了盡頭了,三爹不只健在,還在天安門城樓上同毛主席站一起呢!這怎能不叫全家人高興?
這時,也有些人在良俊身邊嘀咕:“你三爹出生入死打下江山,坐了天下,也是有功之臣了,該請你三爹在外給你們謀個差使,他斷不會不應許的。”“良俊哪,苦日子熬過了,該享點福??!還不快給你三爹寫封信,讓他安排幾個人出去,找個好點工作,我看準沒問題?!薄?/p>
董良俊覺得自己文化低,還是留在家鄉,可哥哥董良氛是個有文化的人,該讓三爹給他謀個營生,免得他在家中受苦。全國剛解放,像黃安這樣的偏僻鄉鎮,群眾的日子確實還比較苦。于是董良俊給三爹寫了封信,信中報告了家鄉解放的喜訊和聽到開國大典消息后鄉親們的歡樂,問候了三爹的身體,也把家庭生活困難和哥哥良焱有文化,不想在農村生產和教書的事如實說了,要三爹在城中為良焱謀個差使。他覺得憑三爹那么大的領導,給哥哥謀個事做還有什么難的,三爹肯定會答應的。
然而結果卻大出董良俊意料之外。他連續收到三爹的兩封回信,指出他思想認識上的問題以及建國初期百廢待舉,一切事宜應當秉公辦理。董必武教導他們應該盡自己的本分在農村好好做好本職工作,不要有特權思想和優越感,還給他們講了很多道理。三爹的話讓董良俊頗感羞愧,他拋棄了原來的想法,認真從事農業生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52年4月,他給董必武去信,匯報自己幾年來在家鄉從事農業生產的成果,談了自己的認識。不久,董必武回信對此表示贊賞。同時董必武還特別強調勞動光榮的觀念,要求董良俊向先進典型看齊,同時最好能夠帶頭組織勞動互助組,當然是在自愿的前提下。董必武還很細心地將全國各地農村的先進經驗給子侄們分享,推動他們在思想上提高、行動上進步。這些無不體現出老一輩革命家的眼光與胸懷,對我們現在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