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楓給林穎的信
(1942年7月7日)
群:
古人有句話叫做“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緣故是他在不斷地轉變著。這是很合乎辯證法的。看了你的這次來信,證明你在思想上又進了一大步,那就是你的克己功夫,能夠克制自己,而且也不是盲目的或沖動的,而是經過了一夜之間的“矛盾的斗爭”終于勝利了。賢妻有此進步,愚夫理當祝賀的啊!
關于交友——待人接物問題,根據來問,答復如后:你說對待比自己強的同志已毫無妒意,并能以誠敬之心待之。這當然很難得。尚望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古訓中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語。倘我已以誠待人,而人對我仍存戒心者,則首先即應反省自己,看誠得夠不夠,誠之功夫用得到家不到家?誠實是虛偽的反面,為古今中外所共認的美德。我輩應以此二字共勵共勉。一年以來,我在這方面用了不少功夫,最近曾收到了頗大的效果,故我亦為竊以自慰。詳情面敘吧。
至于對比自己差些的人,則應于“誠”字之外,再加上一個“耐”字。這首先要從思想方法上著眼,即不要片面的去認識一個人。任何一件事物均有其短亦有其長,有其惡亦有其善,倘能耐心與之接近、與之暢敘,必可發現其優點長處,而且在共產黨人的立場說,對這些人,更有給予協助地必要,而且在其中亦能學得東西。
你能時刻反省自己,而又能身體力行,這是很好的現象,此亦即裕群之所以為裕群了……
雪楓
一九四二年七月七日
【品讀】
彭雪楓,河南鎮平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起,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第八軍的大隊、縱隊政委,第二軍團二、四師政委,江西軍區政委。長征中曾任紅五師師長,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到陜北后任紅一軍團第四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處長。1938年組建新四軍游擊支隊,任司令員兼政委。1939年任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1941年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莊戰斗中犧牲,時年37歲。他曾被毛主席和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是我黨和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
1941年,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和中共江蘇省淮寶縣縣委婦女部長林穎,通過組織牽線、鴻雁傳書確立了戀愛關系。9月24日,兩人在江蘇省泗洪縣半城鎮大王莊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婚后,由于戰斗和地方工作的需要,兩人聚少離多,只能靠寫信的方式相互聯系、相互鼓勵。這是1942年7月7日,彭雪楓接到妻子林穎的來信后寫給她的回信。在這封信里,彭雪楓對妻子的思想工作和工作情況表示出了極大的關心,并著重講了自己認為應該如何“以誠敬之心”待人的問題。他認為應該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古訓作為為人處世的準則,同志之間要以誠相待,假如對方對自己仍有戒心,就要先反省自己,“看誠得夠不夠”;而對比自己差的人,在“誠”字之外,還要再加一個“耐”字。這樣身體力行,主動去發現他人身上的長處,同志關系就容易處理了。
這封信主要是在說理,講日常待人接物的問題。彭雪楓將軍的觀點與行動,為我們妥善處理同學、同事、朋友關系樹立了榜樣,告誡我們要把“以誠待人”作為處世的準則,誠心誠意與身邊的朋友、同事搞好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