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游列國孔伋論仁義

孔伋,字子思,是孔子嫡孫。他自幼跟隨孔子的弟子曾參學習儒家經典,長大后滿腹經綸,開始周游列國,宣揚儒家以仁治國的思想。

孔伋曾向衛侯舉薦茍變說:“此人博學多才,精通兵法,可以指揮五百輛戰車。”衛侯搖了搖頭說:“我知道茍變有統帥之才,但他在做小官的時候,有一次征稅卻私自吃了百姓的兩個雞蛋,所以我不能用他。”對于衛侯的這個理由,孔伋不以為然地說:“賢明睿智的君王任用官吏,就如同木匠選用木材一樣,要用其所長而棄其所短。所以,一根合抱粗的優質良木,即便有幾處腐爛的地方,技藝高明的木匠也不會拋棄不用。現在國家正處于戰亂之時,更加需要能征慣戰的武將,怎么能因私吃幾個雞蛋就舍棄一位守衛國家的將領呢?此事千萬不能讓鄰國知道啊!”聽了孔伋這番話,衛侯有點震動,他向孔伋鞠了一躬說:“您說得很有道理,我愿意接受您的指教。”

后來有一次,衛侯提出了一個不合理的計劃,大臣們不去糾正反而隨聲附和。孔伋說:“我看衛國,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呀!”公丘懿不解地問:“為什么會這樣呢?”孔伋解釋說:“君王自以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見。即使事情處理對了卻沒有聽取眾議,也是排斥了眾人的意見,更何況現在眾人都附和錯誤見解而助長邪惡之風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喜歡別人稱贊自己,是無比的昏聵;不判斷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諛奉承,是無比的諂媚。君王昏聵而臣下諂媚,這樣來統治百姓,百姓絕對不會容忍的。如果長期下去,必然會有禍亂發生。那時,國家就不像國家了。”

孔伋對衛侯說:“您的國家正漸漸走向衰敗。”衛侯奇怪地問:“為什么?”孔伋答道:“我這樣說是有原因的。您說話自以為是,朝中官員由于畏懼您的權威而不敢糾正您的錯誤,于是,他們說話也自以為是,百姓也沒有誰敢反駁。國君和大臣都自以為是,下屬官員又同時稱賢,稱贊賢能則和順而有福,指出錯誤則忤逆而有禍。這樣,怎么會有好的結果呢?《詩經》上說:‘都稱頌自己是圣賢,烏鴉雌雄誰能辨?’這難道不像你們君臣嗎?”

鄒地鄒地: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孟軻孟軻:即孟子,著有《孟子》一書,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去拜見魏惠王魏罃,魏惠王熱情地接待了他,說:“老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是要為我的國家帶來利益嗎?”孟軻說:“您何必張口就言利益呢?有仁義美德就足夠了!如果君王只為國謀取利益,大夫只為家謀取利益,天下士民百姓所在乎的也是如何讓自身獲得利益,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那國家就危險了。”魏惠王點頭贊同道:“你說得很對!”

當初,孟軻拜孔伋為師,向他請教治理百姓應以什么為先。孔伋說:“先為他們謀取利益。”孟軻卻不同意孔伋的觀點,他說:“賢能之人教育百姓,只談論仁義就夠了,為何還要說利益?”而孔伋說:“仁義本質上就是利益!上不仁,則下常常欺詐,這就是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經》上說:‘利,就是義的全部體現。’又說:‘用利益安撫人民,以弘揚道德。’這些都說明了利益的重要性。”

古今通鑒

仁義和利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而又相互促進的關系,這也就說明了孔伋和孟子所說的話殊途同歸,說的是相同的道理。只有心懷仁義的人才明白仁義是最大的利益,而心懷不仁的人是意識不到這些的。所以,孟子向魏惠王直接宣揚仁義而對利益避而不談,這是因為談話的對象不同而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商丘市| 涪陵区| 渭源县| 蒙自县| 柳河县| 韶关市| 都安| 安丘市| 科尔| 尚志市| 视频| 鄂州市| 富蕴县| 梧州市| 中宁县| 民乐县| 泰顺县| 双鸭山市| 红原县| 达拉特旗| 宜州市| 武鸣县| 玉屏| 云浮市| 偃师市| 北流市| 那坡县| 平阳县| 莱芜市| 秦皇岛市| 且末县| 宜黄县| 抚宁县| 高平市| 肥西县| 仁布县| 舒兰市| 上思县| 闻喜县|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