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言

  • 中國人的德行
  • (美)阿瑟·史密斯
  • 2976字
  • 2015-12-23 14:58:50

對于任何事,人們都希望知情者能夠道出實情。很多人雖然對中國人有所了解,卻很少能說出全部實情。因為,一個人無論有多么豐富的學識,都不可能弄清楚中國人的所有情況。也正因為如此,本書將面臨三種不同觀點的質疑。

第一種觀點認為,努力向人們展示中國人的性格完全是白費力氣。

庫克先生是倫敦《泰晤士報》的一名記者,曾于1857-1858年專程采訪中國。他與所有來中國的作家一樣,見到了生存在各種環境下的中國人,并通過一些學識豐富的人了解了中國人。后來,庫克先生在其所寫的書信集的出版前言中描述了中國人的性格。不過,他坦言自己對這番描述并不滿意,并因此深感歉疚:“說到中國人的性格,有一些與之相關的好文章,可是我在書信中卻沒有采用,真是太疏忽大意了。這樣一個題目,不但非常吸引人,還有很大的伸展空間,能讓人進行巧妙的聯想和深刻的概括,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我呢,卻絲毫沒有從中受到啟發。這事如果被那些挑剔的人知道了,他們肯定會責備我的。其實,我原本已經寫了中國人的幾個好性格,可是在我寫這些書信時,看到的卻全都是中國人粗暴的言行。為了保證真實性,我燒掉了其中的好幾封信。不過,有一點我不得不說。我認識幾位漢學家,他們不但業務出色,而且為人坦誠。我在跟他們談起此事時,表示中國人的性格并不是用一個詞就能概括的,他們竟然也同意我的觀點。當然了,像這類難題,只有那些真正了解中國人的漢學家才會遇到。至于那些‘精明’的作家,他們完全可以繞開主題,用浮華的言辭寫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論調。說實話,中國人在性格方面的確有相互矛盾之處。可是,現在就要我對其進行全面而又準確的分析和評價,我卻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我能做的只有用性格這一恒定因素來描述中國人,而避免給中國人下一個確切的定義。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就已經很滿足了。”

在過去的三十年里,中國人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他們不怕任何壓力,真叫人理解不透。確實,外國人只有在中國,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中國人。外國人普遍承認自己捉摸不透中國人。不過,不管怎么說,我們也跟中國人打了幾百年的交道,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研究中國人與探究其他復雜情況是一樣的。

第二種觀點認為,本書作者根本沒有資格寫這樣一本書。這種反對意見非常強烈。沒錯,我只在中國生活了二十二年,所以要想成功地寫出中國人的性格,在能力方面確實有所欠缺。我這種情況,就像一位只會埋頭苦干的礦工。這位礦工雖然在銀礦里埋頭苦干了二十二年,卻不見得有能力寫出冶金學或金銀復本位制方面的論文來。中國那么大,而我只在其中兩個省份居住過,考察過的省份也不足半數,所以當然沒有資格來評論它。這些書信,原本只是給上海《字林西報》的讀者看的,后來,其中有些話題引起了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國人的興趣,所以我才應他們的強烈要求將這些書信收集起來并出版。

第三種觀點認為,那些討論中國人性格的觀點具有誤導性且有失公允。有一點人們應該很清楚,那就是印象不可能像統計學那樣分毫不差。印象就像膠片,它們顯然不可能完全相同,卻能真實地反映不同的現實。照相所用的膠片、鏡頭、沖洗方法不同,得到的照片自然也不同。

許多人在中國住了很久,所以對中國的了解也比我多。不過,從實質上說,他們對中國的看法跟我并沒有什么差別。還有一些人認為,在單調的畫面上增添一抹亮色,會使他們的觀點更加真實、更加引人注目。考慮到這些中肯的意見,我徹底修訂了原文。由于時間緊迫,我把原文中與中國人性格有關的內容刪掉了三分之一,只保留了最重要的部分,并新增了《知足常樂》這一章。

中國人具有許多好品性,這一點透過他們的言行就能看出來。對于這些好品性,我們自然應該予以贊美。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本書言過其實,認為夸大中國人的好品性,實際上是對中國人的貶損。說到這一點,我不由得想起了英國著名諷刺小說家薩克雷。他筆下的人物,好人一般都很愚蠢,壞人卻聰明透頂。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寫,他回答:“因為好人總是有眼無心。”

有一幅用橡木雕成的木刻畫,雕的是拿破侖低頭、抱臂站在英國圣赫勒拿島上的輪廓。一個人就算久久盯著它看,也不一定能看出什么來。可是,如果事先有人指點,看畫者卻能立刻看出拿破侖的輪廓。

這樣的事在中國比比皆是,它們最初并沒有顯現出來,可是一經人指點,它們就變得令人難以忘懷。不過,有一點必須提醒讀者,就是本書只類似于一個限制性從句,所以不能像具有概括性的主句那樣概括整個中國,也不能代表中國所有民眾的特點,只代表一個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大致印象,只反映了中國人的一部分性格。它就像一條光線,只有與其他光線匯聚在一起,才能形成一道光。這些文字來源于我和其他各種人的個別經驗,其中有許多特別的見解和例證,可以作為了解中國人的初級讀物。

在眾多研究中國及其人民的作家中,英國領事官密迪樂算得上是最富有哲學頭腦的。在他看來,一個人如果正確地認識了其他民族的人的性格,并希望與人分享這一認識,最好的辦法就是仔細閱讀大量曾經引人注目的重要事件,并留心當地居民對這些事件的觀點。透過諸多這類事件,可以得出一般性結論。即便結論有可能受到懷疑,也要堅持引用真實的特例。凡是與中國人的性格有關的理論,都應該認真考慮。如果有人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那么他會強烈地感覺到很難將中國人與盎格魯—撒克遜人進行比較,而且會逐漸意識到中國人在性格方面代表了所有的東方人。讀者只需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就可以判斷出這句話的真實程度。

據說,外國人可以通過研究中國的小說、民謠和戲劇來了解中國人的社會生活。這三條途徑無疑都是有價值的,不過好像還有一條途徑更能達到目的,那就是親眼見證中國人的家庭生活。不過,并不是所有想寫中國或中國人的作家都有機會走上這一途徑。一個人要想弄明白一個地區的地形,最好去農村而不是去城市。了解人的性格也一樣——去農村比去城市更容易。一個外國人如果想了解中國人的家庭生活情況,那么他可以去中國的農村待上一年,這么做的效果比他在中國的城市待上十年還好。農村是中國社會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我寫這本書的立足點。這本書體現的并不是一個傳教士的觀點,而是一個觀察者不帶任何主觀情感的見聞。所以,本書沒有說中國人需要基督教,更沒有提倡用基督教改善中國人的性格。不過,如果書中提到中國人的問題,比如性格方面的一些重大缺陷等,那么我們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來彌補這些缺陷。

如今,“中國人的問題”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問題,更是一個國際問題,而且在二十世紀時會變得更為緊張,這一點我們有充分的理由。

在當今世界,中國人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所以,只要是希望人類能夠過上美好生活的人,都會關心怎樣才能改善中國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結論是正確的,那么即便是那些曾經被忽視的證據,也能進一步證明它;可是,如果我們的結論錯了,那么即便有再多的證據來支持它,它也是經不起推敲的。

上海商界曾經就此問題向英國的額爾金勛爵提出疑問,額爾金勛爵做了回答。如今已經好多年過去了,可是他的話還是那么恰當而又具有說服力。他說:“在這個國家獲得自由時,西方基督教會發現它并不野蠻,反而是一個文明古國,只是存在許多缺陷且正在走向衰敗,所以難免會對它產生一絲同情。可是,這個智謀過人的國家對基督教充滿了疑慮之心。所以,基督教要想在即將到來的競爭中取勝,就得讓人們明白基督教在保證公共道德和個人道德方面占有優勢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琼中| 抚松县| 潞城市| 墨竹工卡县| 新乡县| 北辰区| 鄂托克旗| 永安市| 札达县| 庄河市| 海盐县| 武鸣县| 南溪县| 左贡县| 聂荣县| 田阳县| 资阳市| 泸水县| 崇左市| 旌德县| 鄱阳县| 大兴区| 龙州县| 漠河县| 陕西省| 赣州市| 巴彦县| 五寨县| 巫山县| 共和县| 江津市| 呼玛县| 凤台县| 双江| 宜阳县| 吴堡县| 包头市| 屏山县| 威宁|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