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神經麻木

言語所表達的意思,常常根據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每個國家都是如此。其中“神經質”這個詞從古到今的變化尤為明顯。這個詞的原意是強壯的、堅韌的、有力的,而現在漸漸演變成了“神經衰弱、有病、易激動、軟弱”等負面的意思。很明顯,隨著現代文明的急速發展,人們的神經越來越緊張,神經疾病也變得更加普遍。

“神經過于緊張”幾乎是每個現代人都會出現的狀況。我們所指的是正常的西方人,而不是那些神經疾病患者。前者的身體很健康,也清楚神經系統對人體而言十分重要。

對于盎格魯—撒克遜人而言,不同的時代,人們的神經緊張程度是不同的。而在這個連吃飯的空閑都沒有的,一切都急匆匆的時代,人們的神經一直保持高度緊張。這種“神經過于緊張”導致的結果顯而易見。

每個現代人都急躁地想完成要做的事(不少西方人都是如此),就像是等待決定命運的加急電報一樣,坐立不安,心神不寧。談話時也緊握著鉛筆,生怕錯過了要記錄的東西。每個人的神經都緊繃著,似乎要去完成什么偉大而莊嚴的使命。我們像野獸一樣焦躁不安,左顧右盼,手里忙個不停,生怕有危險的事物被忽略。我們無時無刻都想要做事,想要用最快的時間將要緊的事做完。

神經的過度緊張導致了許多“書寫痙攣”“彈琴痙攣”“按鍵痙攣”等一系列的病。在這種神經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我們的睡眠質量越來越差。鳥的叫聲、風吹動窗戶的聲音、陽光照射進屋子的一絲光線,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我們一旦被驚醒,就再也無法入睡。我們每天的時間都被工作占滿,最后發現自己連休息的時間都失去了。

“銀行家不抱著銀行睡覺,銀行就無法運營。”這句格言表達的意思是,股東在獲利的同時,銀行掌柜正在神經緊繃地支撐著。

對于西方人的生活,我們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與西方人緊張的生活相比,中國人的生活顯得悠閑得多。雖然不能剖開中國人的身體來檢查神經情況,但我們卻清楚地知道中國人的神經同西方人相比是大不相同的。

中國人的一個優點是不知疲倦,他們可以在同一個位置待一天而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可以像機器一樣一整天都重復單調的動作。如果他是個手藝師,他會待在同一處,重復同一種如“編織”“制造”這種單調的工作,從早到晚,每日如此。工作一成不變,意識當然也不需要變化,而中國人可以忍受這種單調。中國的學生也是如此,所學的功課單調重復,受各種各樣的限制,缺乏休息。若是西方的學生,過不了多久就會抓狂,他們無法忍受這種單調。可中國的孩子就像寺廟里的菩薩一樣安靜,與此相比,西方的孩子則像是猴子一樣調皮好動。

中國人不理解外國人為什么喜歡散步,對他們來說體育鍛煉是多余的。至于相互追趕的壘球運動,他們更是難以理解。廣州有一位教師看到外國婦女們在打球,就問隨從:“她這樣跑,一天要付給她多少錢?”隨從說:“不付錢。”教師根本不相信。對中國人來說,能雇苦力去做的事情,自己盡量不做。即使我們反復解釋,這樣做對身體有好處,他們也無法理解。

關于睡眠,中國人與西方人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可以睡在任何地方,用磚塊當枕頭,草當褥子。任何影響西方人睡眠的東西,都不會影響到中國人。不需要很安靜、也不需要很暗的環境。即使是小孩子晝夜啼哭吵鬧,也不會將他吵醒。

中國的一些地方,夏天時有這樣的習慣:午后的兩個小時內,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做什么,都會像冬眠的熊一樣找地方睡覺。他們像蜘蛛一樣垂著頭,張著嘴夢囈,周圍還有一群蒼蠅。

如果征兵的標準是睡覺,那中國的士兵將突破百萬,甚至千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不注意空氣的流通。除非是一陣臺風掀掉屋頂,不然他們的屋子幾乎沒有什么地方可以讓空氣流通。中國人經常一群人住在狹小的空間里,他們對此習以為常,并不覺得擁擠。

如果他們同盎格魯—撒克遜人那樣容易神經緊繃,那么,他們也會感到不幸吧!

中國人神經麻木的另一種表現是對疼痛的忍耐。熟悉中國醫院手術的人都知道,中國病人所面對的疼痛連西方的壯漢都會望而生畏。

有很多文章都談及到這個方面,若是一一舉例,恐怕要浪費太多章節。

這里僅提一下英國小說家喬治·艾略特在一封信中所說的:“中國人的外科手術不給病人服麻藥,但病人坦然自若,實在是令人驚訝。”如果喬治·艾略特說的是正確的,那么中國人的神經實在是麻木而遲鈍。

勃朗寧夫人說:“對于沒同情心的人來說,觀察等于拷問。”這種人無疑就是她這樣的詩人,或是與她性格相近的人。

西方人在工作的時候,尤其是在做一些細致而困難的工作時,不喜歡被別人盯著,而中國人在別人的觀察下會做得更好。我們每次去一些外國人少的地方,都會引來一大群中國人好奇的圍觀,這讓人很反感。雖然這些中國人的觀察并不會給我們造成傷害,但是我們仍然覺得不趕走他們,自己就會“發瘋”。而中國人卻不理解外國人的這種感覺,他們不在乎有人圍觀,看多久都沒關系。如果有人對他的圍觀表示反感,他會覺得那個人肯定有毛病。

西方人喜歡安靜,睡覺時需要安靜,生病時更要安靜。即使他是個好動的人,生病時也希望安心靜養,不被人打擾。所以朋友、護士、醫生都會互相配合,讓病人能夠靜養。病情嚴重的人更需要靜養,而中國人與西方人完全相反。在中國,一旦生病的消息傳出去,探視的人由四面八方接踵而至,病越重,來的人越多。而且對于這些來探視的客人,我們要熱熱鬧鬧地迎接、招待。在這些人中,有擔心病人死掉而痛哭流涕的;有和尚尼姑為了驅鬼而弄得烏煙瘴氣的。沒有人想到病人需要安靜。西方人處在這種環境中反而會覺得死是一種解脫。

有一名法國的夫人,生病時拒絕探視,她說:“我希望安靜地死去。”

對于這位夫人的要求,西方人都抱有同感,而中國則不會有這樣的請求,就算有也沒人會認同。

生活在這樣一個煩亂的世界,處處都讓人感到憂慮和不安。中國人也像其他國家的人一樣被這些深深地影響著,甚至比其他國家的人更甚。很多生活條件低下的地區,人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雨水多了,山洪會讓他們無家可歸;雨水減少了,又會有千百人挨餓。這種事情是無法避免的,所以中國人只能聽天由命。這也是造成他們性格麻木不仁的原因之一。只有那些目睹過這些天災的人才能夠明白。只有親眼去看,才能完全理解。但無論如何,西方人都不能理解,正如中國人無法理解西方人個人自由和社會自由的理念一樣。

在我們眼中,中國人始終是一個謎。比起我們,中國人天生就“麻木不仁”。只有這樣推測,我們才能逐漸理解他們。也許這個推測會影響到我們同中國人之間的關系。最適應二十一世紀生存的,是“神經過分緊繃”的西方人,還是“不知疲倦,任勞任怨”的中國人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城步| 青川县| 陆丰市| 安徽省| 改则县| 禹州市| 德格县| 景东| 衡水市| 鸡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措勤县| 巩留县| 垣曲县| 泰安市| 新和县| 河东区| 中阳县| 神木县| 合江县| 婺源县| 伊春市| 广南县| 西充县| 福建省| 共和县| 禹城市| 广饶县| 桦甸市| 嘉黎县| 湖北省| 南部县| 栾城县| 吉安县| 兴海县| 虎林市| 栾川县| 神木县| 彭阳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