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做個有品位的女人(1)
- 女人的智慧與魅力(全集)
- 肖悅
- 4961字
- 2015-12-28 12:04:32
有品位的女人,她的生活一定是優雅、精致、有格調、有情趣的,她們在每件事情中尋找著美的意義,喜愛讀書,喜愛徜徉在高雅音樂里,淡然如天上的云朵,嫻靜如湖中的綠葉。女人需要環境來培養自己的品位,擁有獨特品位的女人才是精致女人。
好女人要有一顆愛人的心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
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
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
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
——莎士比亞
女人如嬌艷欲滴的花,而愛就是滋潤女人的雨露。一個有品位的好女人,無論何時都有一顆愛人的心,因為有愛的女人的心靈才是豐盈的、鮮活的、充實的、無悔的。
“有愛,有生活,有美麗。美麗不止一面,心動不止一刻。”這雖然是一句廣告語,但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有愛的女人會變得美麗,會更懂得生活。
愛是一個女人最美的精髓,是一個女人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
小佳是一個很愛幻想的女孩,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她總是希望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快樂的世界里,但現實世界的喧囂,塵世繁雜的侵擾,常常讓單純的她感到迷惑。
工作讓小佳的生活忙碌了起來,但她總是覺得自己的生命中缺少了某些東西。
表面開朗活潑的她,其實內心因為找不到突破口而常常有些歇斯底里。
因為內心壓力過大,小佳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的她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她反思過去的種種,感到自己對未來茫然無措,毫無把握。就在小佳徘徊在十字路口時,她結識了同病房的病友張妮。
張妮因為盲腸炎住院,她是一名很普通的上班族,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她也是福利院的一名義工。
住院期間,張妮和小佳成了很好的朋友。小佳把張妮看成自己的姐姐,向她訴說心中的苦惱。
后來在張妮的鼓勵和支持下,小佳也成了福利院的一名義工,而且還在福利院交了很多有愛心的義工朋友,這些朋友來自各行各業,年齡也和自己差不多。
小佳覺得自己一顆迷茫浮動的心終于有了停歇的空間,就像孤雁終于找回了自己的雁隊,她從那些對美好和正義有著執著追求的人身上,找到了自己曾失去的東西。
小佳一邊工作,一邊和福利院結識的義工朋友們組織一些愛心活動,文筆出眾的她還主動要求辦一個內部的愛心報刊,文稿校對、資料收集、人物采訪……
她忙碌而又快樂地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小佳說:“我很喜歡和那些義工朋友們在一起,我們就像真正的兄弟姐妹一樣,奉獻著我們的熱情和愛心,當我看到那些因為我們的幫助而重新洋溢出幸福和活力的面龐時,我的心被深深感動。那一件件平凡而微不足道的小事,那一個個簡單美麗的心靈,讓我找到了最真實的存在感。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小小的光亮也能溫暖很多冰冷的心。”
羅曼·羅蘭曾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一個珍愛生命的女人,必定愛著自己也愛著他人,只愛自己不愛他人的女人,臉上也只會出現自私、冷漠和丑陋,而那些時刻關愛他人的女人,即使容貌不是那么美麗,穿著不是那么光鮮,也會為他人帶去光亮和溫暖。
李女士是一名很普通的上班族,普通的相貌,普通的穿著,但是周圍的鄰居都稱贊說,李女士是他們見到過的最漂亮最出色的女人,她一直默默無聞地幫助著周圍的人,做好事從不聲張,是一個有著金子般愛心的美麗女人。
盡管李女士的工作很繁忙,但她依然不忘分出精力和時間去幫助別人,奉獻自己的愛心。
有一次,李女士從丈夫的口中得知同小區的鄰居黃梅的兒子考上了大學,但是5000元的學費讓家庭本就有些困難的黃梅夫婦犯愁不已,于是李女士把5000元及時送到黃梅的家里。
李女士的做法無疑是雪中送炭,解決了黃梅家的燃眉之急,黃梅更是含著熱淚說:“李大姐,謝謝你的慷慨資助,你雖然和我沒有親戚關系,但你就是我的親大姐,你的這份恩情我們一家人永遠不會忘。”黃梅的兒子也堅定地說:“你們大家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努力拿獎學金,將來好好報答你們!”
李女士認為這是她該做的,圓一個孩子的大學夢比把錢存在銀行里更有價值!像這類的事情,李女士還做了很多,幫助別人之后,從來不要求別人的回報。
她不趕“時髦”,不戴珠寶首飾。周圍的人都說,李女士待人和藹,平易近人,穿著樸素,在大家的心里,她就是一個好心人,一個好女人。
擁有愛心的女人,就是冬日里的陽光,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溫暖;擁有愛心的女人,就是無垠沙漠中的那泓清泉,讓那些身處絕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擁有愛心的女人就是飄蕩在夜空里的悠揚歌聲,使那些孤苦無依的人得到心靈上的慰藉;擁有愛心的女人就是一片肆意灑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那些心靈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潤。
一顆愛人的心就像一粒神奇的種子,你把它栽種在心田,然后精心地呵護澆灌,它就能開出燦爛多姿的花,女人的心靈美了,她的一切都會顯得美起來。
楊麗是一個有些生理缺陷的女人,小時候的一次意外,造成了她左腿比右腿長一些,走起路來一上一下有些難看,但是這并不影響她受到大家的愛戴,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女人。
楊麗在一所小學當美術老師,學生們都很喜歡這個時刻關心別人,為他人著想的美術老師,雖然她不是班主任,但是她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習慣,總是在孩子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出現。每逢周末她還主動去附近的一所聾啞學校當義務美術老師,還拿出自己工資的一大部分,給那些看不見或者聽不到的孩子做治療費。
無論是孩子還是周圍的同事、朋友,大家對楊麗更多的是稱贊和感動,從來沒有人嘲諷她的身體缺陷,大家也都用愛維護著她的心靈世界。
楊麗的老公說:“她比那些身體完整的漂亮女人更易打動我的心,一個對不認識的人都能無私奉獻的女人,又怎么會不深愛我呢?”
當一個女人真正懂得怎樣去關愛他人,感激生命時,她才能真正領悟到愛的真諦。
用一顆真摯的愛心面對生活中出現的逆境和磨難,才能真正弘揚生命的永恒魅力。
女人就要常伴書香
海倫·凱勒曾說過:“一本新書就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而愛讀書的女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獨特的美麗風景,即使她貌不驚人,但優雅的談吐,脫俗的氣質,也依然讓人們的目光無法從她的身上轉移開來。
Alina是那種干練好強的女人,在一家大型的對外貿易公司做經理助理,她的手袋里永遠少不了兩樣東西,第一是化妝品,第二就是叔本華的哲學書。
外人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時尚靚麗的女人,竟然熱愛哲學書,而且隨身攜帶。
公司的一些同事很不解地問她:“為什么你手里拿的不是時尚雜志而是那些晦澀難懂的書呢?”
Alina總是優雅地一笑,淡淡地說:“時尚雜志只教會了我如何穿衣裝扮,而書教會了我如何裝扮自己的心靈,看到生活的真諦。”
這樣的女人讀書,愛書,并且在書中品味生活,她們讀書更多的是為了從中獲取知識,所以她們會選擇那些富有哲理性、思想性強、有深度的書閱讀。書提高了她們看待生活的境界,讓她們的心靈和生活都變得充實起來。
在這優美的文字中,女人能夠修身養性,凈化心靈,淡泊世俗與虛榮,讓自己平靜地在人世間行走。
靜雅人如其名,安寧優雅,一顰一笑之間,都有千般情緒萬般風情,讓見到她的男人們都深深著迷,而這種著迷無關容貌的美麗和衣著的光鮮,僅僅是她全身散發出的那種氣質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而她的書桌上最常見的就是三毛和張愛玲的書,她說:“當我沉浸在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世界中,就像自己見證了這美妙的愛情一般,我從作者的字里行間體味著生活的安寧,體味著真善美,體味著偶爾的悲傷,而這些也都在影響著我的生活。我以前喜歡壓抑自己的情緒,更不喜歡對外人訴說,現在,每當我不開心的時候,就讀一讀那些優美的故事,讓自己擺脫現實的苦惱。”
書帶有神奇的魔法,一個女人想要讓自己變得漂亮可愛,而又有吸引力,那就去讀書吧。書可以改變人的心靈,改變人的氣質,讓一個女人真正地由內而外得到改變。
經常讀書的女人,做事的時候會思考,腦中會有更多的靈感和創意,會在遇到難題時想很多解決的辦法;經常讀書的女人,會用最快的速度抓住事情的要害,在一團亂麻中找到頭緒,然后運用智慧解決問題,她相信科學,拒絕盲目,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扎實;經常讀書的女人,她的眼睛更容易發現美的所在。
女人讀不讀書,一眼就能從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分辨出來。讀書的女人,可能她的學歷不高,但是一定有文化修養。這樣的女人大都善解人意,知書達理,處事冷靜,而且在為人處世上也會顯得從容得體,不會亂說話。
詩人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俄國著名的作家赫爾岑也說過:“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不但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思想,也承載著古往今來無數的智慧者對于真理和美的追求。
真正喜愛讀書的女人,或者想要開始與書相伴的女人,首先想要選擇的就是一本好書,一本有營養的好書,對人有益,啟迪靈魂。
一本好書,就像一杯濃香醇厚的清茶,芳香久遠,沁人心脾,品著這樣的一杯茶,和蘇軾一起領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和陶淵明一起欣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風光,和白居易一起等候“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怯女子,并在三毛的文字中看遍大漠黃沙的寂寞,在簡·愛的情感世界中,體會那扯動心弦的愛情……
假如一個女人有十分的美麗,如果沒有了書籍相伴,那她就會失去七分的魅力和韻味。
世界因女人而精彩,女人因書籍而可愛,有了書的滋養和充實,女人會更加聰慧和美麗。
19世紀著名的美國女詩人埃米莉·迪金森寫過這樣一首小詩《他吃喝下寶貴的詞語》:
他吃喝下寶貴的詞語
他的靈魂茁壯成長
他不再知道他曾是窮人
也不知道他的身軀是塵埃
他在昏暗的日子里獨舞
而這個翅膀的饋贈
只是一本書——自由
被一個放松的靈魂帶來
書籍的熏陶使女人宛如山谷中的百合花,吸收著天地之間的精華,開出潔白動人的花,散發出誘人的清香。
常伴書香的女人,顯得更加的端莊、高雅、自信、大方;常伴書香的女人,就像澄凈蔚藍的天空、自在舒展的云朵一樣,透明不做作,溫柔而不軟弱;常伴書香的女人,就像一塊玲瓏剔透的美玉,是男人愿意珍藏胸口、小心呵護的摯愛。
感性和理性,女人的智與力
一個男孩問他的媽媽:“你為什么哭呢?”
媽媽說:“因為我是女人啊。”
男孩說:“我不懂。”
他媽媽抱起他說:“你永遠不會懂得。”
后來小男孩就問他爸爸:“媽媽為什么毫無理由地哭呢?”
“所有女人都這樣。”他爸爸回答。
小男孩長成了一個男人,但仍舊不懂女人為什么哭泣。
最后,他打電話給上帝,當上帝拿起電話時,他問道:“上帝,女人為什么那么容易哭泣呢?”
上帝回答說:“當我創造女人時,讓她很特別,我使她的肩膀能挑起整個世界的重擔,并且又柔情似水。
“我讓她的內心很堅強,能夠承受分娩的痛苦和忍受自己孩子多次的拒絕。
“我賦予她耐心,使她在別人放棄的時候繼續堅持,并且無怨無悔地照顧家人。
“我賦予她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愛孩子的感情,即使她的孩子傷害了她。
“我賦予她包容她丈夫過錯的堅強和用他的肋骨塑成她來保護他的心。
“我賦予她智慧,讓她知道一個好丈夫是絕不會傷害他的妻子的,但有時我也會考驗她支持自己丈夫的決心和堅強。
“最后,我讓她流淚,只要她愿意,這是她所獨有的。
“你看,女人的漂亮不是因為她穿的衣服、她保持的體型或者她梳頭的方式。
“女人的漂亮必須從她的眼睛中去看,因為那是她心靈的窗戶和愛居住的地方。
“每一個女人都漂亮。”
眼淚是女人感性沖破理性的最佳證明,當一個感性的女人,被美好的或者憂傷的事物牽動心扉時,她就會忍不住落下感動或者傷心的淚水,而一個理性的女人,卻不會輕易地被攻破心理防線,她會隱忍住內心一切激蕩的情緒,讓自己保持冷靜。
有人常說,女人很復雜,有時柔情似水,有時讓人望而卻步,一會兒感性,一會兒現實。
就像歌中唱的那樣:“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不知道她為什么鬧喳喳/也不知她為什么又發呆……”男人們似乎永遠掌握不了那些游走在感性和理性之間的女人,女人讓他們猜不透、看不明,可又偏偏欲罷不能地被吸引。
女人太過感性和太過理性都容易被外人看透,也更容易被別人抓住軟肋,特別是那些對你有所目的的男人。男人往往在最開始追求女人時,喜歡“投其所好”,追求感性的女人時,他們會用更多的甜言蜜語、浪漫招數,讓女人應接不暇;而追求理性的女人時,他們會表現得很理性,這方面男人天生就有優勢。所以,女人為了保持愛情和婚姻的新鮮感和長久性,就必須要學會感性和理性的巧妙結合,在感性中透著理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