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拉近彼此的距離(1)
- 每天學一點說服心理擒拿術
- 黃顏 北方
- 4887字
- 2015-12-28 12:01:58
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被人信賴是一種福分,信賴他人卻需要莫大的勇氣和信心。
拉近與別人的距離看似十分冒險,但只有獲得了他人的信賴,才能擁有地位,哪怕僅僅是自己的一席之地。試想如果沒有了他人的信賴,還怎么樣做人做事呢?也許從此沒有人肯靠近你,孤獨、傷心、憂郁將伴隨一生!
動以情,誘以利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沒有孩子,又體弱多病,因為需要人照顧,他不得已決定搬到養老院去,并宣布出售他的住宅。
因為房子的地段、戶型都很好,購買者趨之若鶩,房子的價格從20萬美元,攀升到了35萬美元,而且價格還在不斷上漲。
老人坐在沙發上,郁悶地看著這棟陪著他成長的房子——要不是身體欠佳,他絕不會賣掉這棟房子的。
拍賣會正式進行了,就在會場氣氛到達頂峰時,一個衣著樸素的輕人來到老人面前,彎下腰,低聲說:
“先生,我想買這棟住宅,可是我只有3萬美元。”
“但是它的底價就是20萬啊!”老人說,“而且現在已經到35萬了。”
這時年輕人輕聲說了一段話,說完之后,老人突然站起來,示意人們安靜:“朋友們,這棟房子的新主人產生了。”
老人拍著這位年輕人的肩膀說:“就是他。”
令人驚訝的是,年輕人并沒有加價,他就只有那3萬美元,他到底說了什么,竟能讓老人舍棄35萬美元的高價把房子賣給他?
原來,年輕人告訴老人:“先生,如果您把房子賣給我,我保證您可以繼續生活在這里。我會陪您一起喝茶、讀報、散步,讓您每天都過得很快樂。相信我,我會用最多的精力和時間關愛您。”
就這樣,這個年輕人用3萬美元的低價,買下了一棟價值35萬美元的房子。就是因為他細心地觀察到老人真正的內心需求——老人對于這棟房子的不舍與擺脫寂寞的心意。
這位年輕人也許是個有經驗的公關專家,因為他能準確地找準對方的需求,擊中對方的內心,讓人不點頭都很難。
這就是心理擒拿術的重點,一語道破天機,看透對方的需求。話不必多,卻要精準到位,深深打動對方的心。這就像滑輪定理,放對了位置,就可以用最省力的方式拉起重物。
中國國畫名家俞仲林先生畫的牡丹聞名遐邇,有個人慕名買了他親手繪的一副牡丹圖。誰知這個人的朋友來訪看到后,竟大呼不吉利:“你看,這牡丹根本沒有畫完整,缺了一角。你不知道牡丹代表富貴嗎?缺角豈不是富貴不全?”
這個人大吃一驚,連忙把畫拿回去,想請俞大師重畫一幅。大師聽他說完,靈機一動,告訴這個人:“牡丹代表富貴,缺了一邊,不就是富貴無邊嗎?”
這個人一聽,立刻如獲至寶般地把畫捧回家,因為別人的牡丹是富貴雙全,他的牡丹可是富貴無邊啊!
眾所周知,話人人會說,但要把話說“好”并不是件簡單的事,難就難在要掌握“對方在乎的是什么”。掌握住這個要點,再配合語氣、手勢、態度等,說話的成功率便大大增加了。
多年前,美國著名的柯達公司創始人伊士曼,決定在英國的羅切斯特建造幾座大型建筑物。為了承接到這批建筑物內部的座椅訂單,制造商們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但卻沒有一家合伊土曼的意。
就在這時,優美座椅公司的經理亞當森前去拜會了伊士曼。亞當森到達時,伊士曼正低頭處理文件,于是他靜靜地站在門口,仔細打量伊士曼的辦公室。
過了好一會兒,伊士曼才抬起頭并發現了亞當森,問道:“您好,請問有什么事嗎?”
亞當森沒談生意,而是說:“先生,您好。我長期從事室內木工裝修,可我從來沒見過裝修得這么精致的辦公室,它真是棒極了。”
一向嚴肅的伊士曼立刻露出微笑:“這間辦公室是我自己設計的,當初剛建好時,我喜歡極了。如今每天都很忙碌,我已經有很久沒有欣賞這個房間了。”
亞當森走到墻邊,輕輕撫摸著木墻:“我想這是英國橡木,對嗎?意大利的橡木質地與這個不一樣。”
“是的。”伊士曼高興地站起來回答,“那是我委托一位朋友專程去英國訂的。”
聽完這些話的伊士曼心情極好,還帶著亞當森仔細參觀了整個辦公室,并且談起他當初設計的經過。亞當森始終微笑地聆聽著。
最后,伊士曼對亞當森說:“我在日本買了幾把椅子,但是脫漆了。我打算把它們重新漆好,您愿意和我一同為椅子上油漆嗎?有時間的話我還想邀請你一起吃午餐。”
就這樣,直到亞當森告辭,兩個人都沒有談及生意。
之后,伊士曼致電亞當森,把價值9萬美元的訂單交給了他。
在接觸一個新客戶、新朋友的時候,除了要觀察對方的興趣和愛好,還應該事先收集一些對方的資料等。這些內容往往可以給我們提供許多和對方進行交流的話題。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著手,不但能輕松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還能立刻給對方以良好的印象。
某個投資顧問公司想要招攬客戶,便召開了“人人可以投資致富”的說明會。主講人一開始絕口不提他們公司有什么產品或如何投資等技術問題,而是先提出很多假設性問題。例如,他會問在座的與會者是否想讓自己的收入提高?是否想需要定期有一筆錢度假?是否想多賺錢建立孩子的教育基金?是否想快速積累財富,讓自己早點退休?
就這樣,主講人說出了每個人心里的愿望,大家頻頻點頭,但又不太確定能否實現。這時,主講人就開始信誓旦旦地保證大家都可以實現愿望。也就是說,開場時所說的那些“假設性”內容,都可以變成事實,只要參加他們公司規劃的投資計劃,每年就可獲利不菲。然后主講人以一些數據和圖表等作進一步說明,并且有公司過去幾年的績效來佐證。
終場,對于投資致富這件事,每個人心中的疑慮都被主講人轉換成“確實可以成真”的肯定句,讓參加會議的人打心底相信都可以實現,而方法很簡單:只要他們參加這個公司精心設計的投資項目。
說明會結束后,臺下的聽眾爭先恐后地報名參加投資項目。
事實上,這個策略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只是沒有人把它系統化或公式化罷了。比如媽媽鼓勵小孩考第一名,就帶他去游樂園;跨國集團董事長承諾業績增長,所有員工都可以拿到大禮包等。這個策略的運用其實無所不在。
以下這個小故事就是運用語言來感化他人的策略。
紐約的著名律師馬丁·里特爾頓以雄辯而聞名。他也十分清楚地解釋過這個原理:“如果不能令與我們交談的人提起興趣,或者不能將其折服,也許就是因為我們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的緣故。”
只要是推銷過商品的人都知道,一個想法是否成功不只由那個想法本身的性質決定,很大程度上還要看你是以怎樣的態度去向他人展示你的想法。
當威爾遜總統為組織國聯而游說歐洲各國時,豪斯上校就用一個小方法使威爾遜說服了法國政府。豪斯在威爾遜與那位綽號叫“法國老虎”的克萊·門索會晤的前10分鐘貢獻了一個盡管很小但卻十分聰明的主意。他建議威爾遜把先談海洋自由問題作為說服法國的方法,因為這是法國急需解決而與國聯又密切相關的事。
果然,克萊·門索對此十分感興趣,后來他終于支持成立國聯。威爾遜之所以能贏得“法國老虎”的支持,完全是因為他告訴后者國聯可以滿足他的某種需要,從而把自己的計劃與克萊·門索的觀點融合在一起。
可是人們總是不能運用這一法寶,因為總是忘記思考問題。
比如,在出席一個集會之前,我們是不是總會考慮自己該說什么呢?
我們是否能順著對方的興趣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呢?是否能顧及他人的最急切的需要呢?在向上級匯報之前,在見一位顧客之前,在與一個同事交談之前,在召見一個下屬之前,有多少人能真正地考慮過這些人的需要呢?
有一位很能干的推銷員曾經說過一句十分有道理的話:“如果我們在拜訪一個人時,不知道應該對他說什么,也沒想過要觀察他的興趣和思想,沒有考慮他會怎么回答我們的話,就魯莽地沖到他的辦公室,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你不如在他辦公室外考慮兩個小時,然后再去敲人家的門。”
退一步,近十步
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有人見人愛的魅力,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受歡迎的人并不是美女或帥哥,而是說話讓人甜到心里的人。
日本有位作家,曾在雜志上發表一篇“美女無用論”的文章,他說日本酒館里的招待小姐業績最好、最受男性顧客歡迎的,通常不是美女級的,而是有親和力,像鄰家女孩一樣的人。這些招待小姐與客人的配合度很高,EQ也高,懂得顧客的心理,深知來酒館的男人多半是工作壓力大,在同事和家人面前無法傾吐心事的人。因此,她們不會給男客們壓力,有時甚至只是靜靜地傾聽男客人說話而已,然而她們的業績卻“噌噌”地往上沖。
酒館中一些特別選出來的美女招待或許是因為美貌出眾,在客人面前比較高傲,也比較喜歡挑東挑西,不會說話,甚至不愛說話,結果這些美女們的業績反而一落千丈,最終被淘汰出局,離開酒館。
只要是人,都喜歡聽好話,這是千古不變的原則。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過:“一滴蜂蜜比一加侖膽汁能吸引更多的蒼蠅。”
因此,在和人打交道時,如果希望對方的想法和自己一致,那么首先要使他確信你是他真誠的朋友。這就是用一滴蜜(也就是對方想聽的好話),這滴蜜就是用來說服他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美國有個工程師施特勞斯,他希望房東給他降低房租,但是他知道房東既頑固又小氣。因此,施特勞斯寫信給房東,告訴他租期一到他就要搬走。實際上施特勞斯并不想搬。房東收到他的信后,立即來到他的住處。
當房東站在門口,施特勞斯高興地向房東打招呼,友好、熱情地與房東寒暄。他開頭并沒有說房租太高,而是說非常喜歡這個房子,熱情地給予房東贊賞,并一再證明這是真的。此外,他也對房東管理房客的方法表示認同,并對房東說,他是多么想再住一年,只可惜付不起租金了。
這位房東似乎沒有受到過房客的贊美,有點不知所措。房東開始向施特勞斯訴說他的苦處,抱怨房客的無理取鬧。比如:有一個房客寫了14封信來罵他,其中一些信簡直就是侮辱人;另一個房客揚言,如果房東不制止樓上的人打鼾,他就拒絕交付租金。最后這位房東說:“我真的很高興,終于遇到像你這樣通情達理的房客。”
接著,房東沒有等施特勞斯提出減租的要求,便主動把房租降低了。施特勞斯提出要求希望再降一些,因為他收入不高,支付能力有限。房東竟然二話不說就同意了。當房東離開時,他甚至問施特勞斯:“這房子還需要做些什么整修嗎?”
施特勞斯知道,如果他正面地要求降低房租的話,房東肯定不會同意。然而,施特勞斯卻懂得用一些“好話”來讓房東相信并喜歡自己,進而主動降低了房租,看來“好話值千金”的理論是正確的。
在職場和商場上,掌握說話的技巧有很大的好處。做人要善于給他人甜美的“蜜汁”,哪怕只是一滴,至少勝過一加侖膽汁或口水。再者,在所有“蜜汁”中,說好話是成本最低且效果最大、最持久的一種。
美國芝加哥有一座知名的大都會酒店,這座12層高,多達300個房間的大建筑,地處芝加哥市南部,位置非常的好。20世紀20年代的黑手黨頭目卡邦,曾租用其中的兩層,共50個房間共幫會使用,這也讓這間豪華大酒店聞名遐邇。
好景不長,1947年,卡邦死于梅毒。之后美國的黑手黨開始沒落,大都會酒店也一直空置了下來。直到1991年,傳說酒店內藏有若干珠寶,才有人開始挖掘。但經過搜尋,只找到了一堆遺骸尸骨,這更加重了大都會酒店的神秘色彩。
芝加哥市政府先后采取了一連串的措施,例如:查封該樓,不準入內;列為古跡,不準拆除等。最令人吃驚的是,1992年,大都會酒店的所有者宣布出售它,售價僅為1美元。但很長時間內都無人問津。
1美元買下一家豪華大酒店,這絕對不是《天方夜譚》里面的故事。其實,像這樣廉價的房屋在全美國各個州均有出售。這類房屋大都破敗不堪,房子的主人大部分因為無法售出或者抵押等問題,干脆放棄房子而由當地政府進行統一處理。
根據美國的相關法律,購買這類房產是不準拆除重建的,必須由買主在購后一年內將其翻新裝修,并且至少使用五年,才可以轉手出售。據說,美國有一位失業男子花了1美元,在維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上買了一間房子,在收拾屋子的時候,還在一個書桌的抽屜里撿到73美分,實際上,這名男子只花了27美分便得到了這所房子。但是,裝修房子的工程卻花了他足足3 000美元。
大都會酒店也是如此,因為政府規定,盡管它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但是堅決不準拆除,只許翻新,以求重現這座大酒店主樓及其附近景觀的繁榮舊貌。根據預算,把它的修理、翻新需要的資金大概是1億美元。
問題就在這里,只用1美元可以買下大酒店固然超值,而且令人神往,但是,要再花費1億美元,并且要在一年內對酒店進行翻修,就只能讓人望樓興嘆了。這也應了中國的一句諺語:“老鼠拖掃把,大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