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1)

失敗,對于強者是逗號,是繼續;對于弱者是句號,是放棄。把失敗當成干糧的人,總會有奔向成功的力量。

王小丫的第一份工作

2005年6月6日下午7時,應北京師范大學校團委和學生會的邀請,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和《開心詞典》的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做客北師大英東學術會堂,與師大學子面對面。

她用自己的切身經歷,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或面臨就業選擇的大學生們,講述了精彩的“經驗之談”。關于她第一份工作的往事,令大家受益匪淺。

王小丫在說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記憶猶新,如數家珍。

她就讀于四川大學經濟系,畢業后被分到一家經濟類報社當記者。可她萬萬沒有想到,報社領導把她分配到通聯部去寫信封。整整3個月,她都是在桌案上與信封為伴。

當時她感到很失望,甚至感到挺絕望,大學畢業怎么就干這個誰都能干的寫信封工作啊?!雖說一時有些想不通,可照樣還得好好干。3個月之后,她寫信封寫得又快又好,快到了一個人能完成3個人的工作量。

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堅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領導看她表現十分突出,就主動地問:“想不想干點什么其他工作?”

從此以后,她先后成了文摘版、理論版和副刊的編輯……

只有經歷了,才會更成熟。王小丫回顧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深有感觸地說:

“我并不像現在的許多年輕記者們那樣幸運,一進報社就有機會采稿子,寫文章,我屬于從打雜干起的那種。雖然我事業的起步階段挺不容易的,可收獲也很豐富。這樣的經歷使我感受到,越是容易上手的工作,越容易失去很多寶貴的收獲,所以要特別重視。找到第一份工作時,千萬不要寄予過高的期望,但要學會堅持。

“這么多年的工作經歷,我的切身感受是:如果你擁有一份工作,真的很好;如果你擁有一份工作,而且還很喜歡,那你已經很幸運了;如果你擁有一份工作,它又能讓你生存,而且又是你所喜歡的,那你已經很幸福了。”

即使是天才,生下來的第一次哭聲也不可能成為一首詩或一支歌。如果擁有并保持王小丫那樣對待第一份工作的心態,自強不息,那么還怕沒有成功的機會嗎?

閭丘露薇——帶著自信上路

《鳳凰衛視》著名的戰地記者閭丘露薇,曾經應邀在復旦大學做過一場報告。她的報告吸引了近千名學子,其中大多數同學即將走出校門。他們最想聽到的是,怎樣才能像她一樣告別校園,走向成功。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閭丘露薇報告時并沒有多談自己的成名經歷,也沒有多講那些戰地采訪的故事,而是向大學生們講述了兩次難忘的失敗經歷。

第一次失敗經歷是她剛剛從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后的應聘。

有一天,她看到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急需招聘一名英文翻譯。對于獲得這個職位她非常自信,因為讀大學時她的英文水平在全系是最拔尖的。于是,她按要求發出了應聘的簡歷。對方一看她是名牌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很快就通知她去見面。

筆試時,對方要求她翻譯一份會計報表。雖然可以查字典,但是對那些陌生的專業名詞,她卻根本不知道如何入手。等她把翻譯好的報表交到考官手上時,考官只看了幾眼,就皺起了眉頭。結果可想而知,她沒有得到那份工作。

那次求職的失敗給了她很大的打擊,甚至懷疑起自己的能力。半年之后,她調整心態,重新找回了自信,順利地考進了一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事務所花了大量時間,對新員工進行全面的培訓。幾個月之后,她的財經專業英文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檔次。

第二次失敗經歷是她剛剛進入新聞行業。

她剛開始進入新聞行業時也很自信,覺得自己站在鏡頭前清秀可人。可突然有一天,一個上司直言不諱地對她說:“我覺得你不適合做電視。你臉上的雀斑,在電視上看得一清二楚。”這句話仿佛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她沮喪到了極點。面對鏡頭,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如的感覺。她開始變得很不自信。

這時,一位同事說了一句讓她受益終生的話:“你一定要記住,在鏡頭前面,不要老想著自己漂亮不漂亮。你需要考慮的是,你要告訴觀眾什么,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句話讓她恍然大悟。

她在鏡頭面前不再想著自己的外表如何,而是專注于如何通過自己向觀眾傳達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信息。

慢慢地,她又找回了自信,并形成了深受觀眾歡迎的采訪風格。她多次深入戰地采訪,成為第一位進入阿富汗戰地采訪的華人女記者。

這兩次失敗經歷讓她感到,走出校門、進入職場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

在遭受挫折的時候,如果認定自己根本不行,心灰意冷,不敢再去拼搏,甚至自暴自棄,那么就不可能有日后的發展與成績。

閭丘露薇深有體會地對大學生們說:“埋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埋怨別人天昏地暗,改變自己晴空萬里。要改變自己,就要把被挫折刪除的自信找回來,帶著扭轉乾坤的自信上路。因為,擁有自信常常比擁有才能更重要。有了自信之后就會樂觀地認為,人生沒有失敗。那些所謂的‘失敗’,只不過是暫時沒有成功而已。”

把羞辱變成鞭策

他當了11年的記者之后,終于有機會站在中央電視臺節目錄制現場的燈光下,成為一名令人羨慕的節目主持人。

在節目錄制開始之前,他一直做著精心的準備:挑選了西服、襯衫、毛衣;站在化妝間的鏡子面前又一次檢查自己的儀表,一切都無可挑剔。

節目錄制馬上就要開始了,他深吸了一口氣,精神抖擻地走向演播大廳。音樂響起來了,燈光追著他出場,嘉賓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他早已將開場白和每一句臺詞都背得滾瓜爛熟,似乎可以胸有成竹地應對一切。

他滿懷信心地一邊跟一些嘉賓握手,一邊說:“你好!你好!歡迎你!”

就在一切都按著他的預想順利進行的時候,突然臺下不知誰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孫子是干什么的?”

這話的聲音雖然不大,在有些嘈雜的現場幾乎難以分辨,但是他卻聽得一清二楚。剎那間,他的腦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聽不見了。

可節目還得繼續錄制下去,他別無選擇,只得硬著頭皮撐著,笨笨嗑嗑地堅持錄完了節目,就連他自己也記不得都說了些什么。這第一次主持節目的尷尬經歷,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生氣不如爭氣。事后,他認真地思考,不但沒有氣餒,而且決心把羞辱變成鞭策,變成不斷強大自己的動力。他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這個演播大廳就一定會成為自己施展才華的舞臺。

從此以后,他更加熱愛和珍惜節目主持人的工作,更加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期節目。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主持風格越來越鮮明,也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所接受。很多人都喜歡他自然、樸實的主持風格,稱他為“平民主持人”。

許多人一定猜到了,他就是中央電視臺的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

多年以后,崔永元在做客《藝術人生》節目時,講到了自己第一次主持節目的尷尬經歷。他微笑著說:“要堅持做一個好的節目主持人還挺難,我真得感謝那句話:‘這孫子是干什么的?’”

微笑地面對羞辱,把羞辱變成鞭策,可以超越自我,令人刮目相看。

牢獄之后的劉曉慶

提起大紅大紫、大起大落的著名影星劉曉慶,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她不但拍了很多令人難忘的電影,還自己做過老板,開過公司。

幾年前,劉曉慶因為“偷稅風波”鋃鐺入獄。她在秦城監獄中被關了400多天之后,被取保候審。

劉曉慶在牢獄中對自己進行了全面的反思,為人處世發生根本的改變。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她感嘆說:“失去自由400多天,苦不苦?苦極了!一出來就面臨1000多萬元的補稅和罰款,難不難?更難!但除了面對困難,重新開始,我別無選擇。”

出獄之后,劉曉慶從零做起。

為了早一天把欠下的稅款還上,她努力拍戲。只要能掙到錢,哪怕報酬不是很高,角色不是很重要,她也照樣接戲,只要能掙到錢。那一年,她接拍了7部影視劇和兩部廣告片。

整整兩年時間,劉曉慶幾乎沒有好好休息過,天天泡在劇組里。她降低了生活標準,每掙到一筆錢,除了留下生活費外,就去稅務部門補交稅款。

每還掉一筆債,她心頭的就仿佛卸掉了一塊重負。

有一天,劉曉慶去杭州參加一部電視劇的開機儀式。飛機起飛后十多分鐘,駕駛艙的擋風玻璃突然碎裂。經歷過許多風浪的她,又遭遇了驚心動魄的生死關頭。直到飛機安全降落,回到候機室時,她還心有余悸。

同行的人勸劉曉慶明天再去杭州,但她堅決不同意:“我是主演,那邊的人都等著我,我怎能缺席?要是這次不講信用,以后還有誰來請我拍戲?這債又怎么還得清?”在她的堅持下,又改乘下一趟航班準時趕到了杭州。

在人生的最低谷,劉曉慶并沒有抱怨,也沒有逃避,而是努力工作,積極還債。

她還完了所有的稅款之后,和朋友到一家最普通的飯店去吃飯,算是慶祝。

出現在眾人面前的劉曉慶,已經再也不是那個曾經張狂的影星,而是一個脫胎換骨的新人。她在一篇名為《重獲自由才知道天有多藍》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出來這一年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過去我飄在空中,生活好像很燦爛,但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而現在我是踏實地站在地上了,這兩年的生活就像鐵制版畫,色彩單調卻很深刻。

“我非常感激這次‘稅務風波’,它讓我有機會重新正視自己,不僅心態變得平和了,而且學會了感恩,尤其是多了很多彼此理解的好朋友。我現在感覺刺骨的嚴寒已漸漸過去,前方正是春暖花開的美景。”

看來,要走好人生路,至少要經得起兩種考驗,一種是在順境和高峰時的考驗,要堅持坐得穩;一種是在逆境和低谷時的考驗,要向上爬得高。

自尊的靈魂令人仰望

他叫謝成重,家在福建省德化縣的貧窮農村,父母都是以種田為生的農民,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他出生不久,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兩歲時,他的腿骨第一次骨折,后來又相繼8次骨折,雙腿不僅殘了,而且極度萎縮,落下了終身殘疾。

殘疾的謝成重,成了媽媽心中永遠的痛。看著別人的孩子活蹦亂跳地滿地跑,自己的兒子就連下床都很困難,她經常偷偷地流淚。

“生個兒子不會走路,只會爬……”村里個別人的這些話,更是刺傷了她的心。她為兒子的前途擔心,無數次自言自語、憂心忡忡地說:“孩子,你今后日子還長,要是媽媽能替你癱了,那就好了……”

謝成重從小就很要強,雙手穿著拖鞋,手腳并用,爬著走路。他每個月要換兩雙拖鞋,時間一長,雙手的手掌都長出了繭。

他以頑強的毅力不僅爬進了小學,爬進了中學,而且爬進了大學……

上中學的時候,學校離家有二十多里山路,謝成重只能住校。媽媽每個周五的下午把他從學校背回家,周日下午再背回去。

山路彎彎,崎嶇不平,又矮又瘦的媽媽背著他,常常問他:“有沒有人欺負你?如果你受了委屈要跟媽媽說,別壓在心里。”可他從來都是微笑著安慰媽媽,請媽媽放心。

2006年8月,謝成重考進了福州的一所大專。在車站時,他對媽媽說:“我在大學會更努力,更爭氣,將來一定要讓媽媽過上好日子。”

在大學的獨立生活,對謝成重來說有許多困難,就連每次打飯都是對他的一次考驗。他身高僅僅12米,雙手摁在地上,磁卡舉不到刷卡機的高度。他必須緊緊地抓住一旁的鐵欄桿,才能“站立”刷卡和遞飯盆。然后,他還要一手端著飯盆,一手著地,慢慢爬走……許多同學主動要幫助謝成重打飯,可他卻堅定說:“我想站起來!將來我要靠自己的努力站起來!”

求學期間,謝成重一邊刻苦學習,一邊勤工儉學。

他擺攤賣過鞋,到一家公司兼職賣過日用品,還開過網店,在網上賣小掛件。他沒有電腦,就去網吧。第一次,他雖然只賺到了5元錢,但卻品嘗到了收獲的喜悅。他對自己說:“要沿著自尊、自強、自立的路走下去,就算爬也要爬出一條路。”

他從學校到打工的地方,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車上人擠的時候,他就“爬”到坐椅邊,一只手抓緊“手套拖鞋”,一只手抓緊坐椅腿,任憑許多人在他身邊擦過,從來沒有任何抱怨。

后來,他求人改造了一雙短拐,長約09米。他架上雙拐慢慢地練習行走,練習爬樓梯。他又累又痛,額頭上全是汗,但那有些彎曲的手臂卻一天比一天粗壯有力。工夫不負有心人,他逐漸改掉了爬行的習慣,步履蹣跚地站了起來,而且越站越穩,越走越自如。后來,他已經可以借助雙拐隨心所欲地行動了。

每當外出打工之前,謝成重總是打上領帶,擦亮皮鞋,盡力給別人展示一個良好的形象。臨出門,他常對著鏡子照一照,笑一笑,鼓勵自己:“鏡子里的這個人是世界上最棒的一個。”

有的朋友問謝成重:“你的臉上為什么總是洋溢著陽光般的微笑?”

他說:“一張百元大鈔,無論是被揉搓成一團,還是被扔進垃圾堆,它仍然有價值。一個人,即使肢體殘疾,也依然有自身的價值。既然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為什么不微笑呢?”

“能受天磨真鐵漢。”2008年,謝成重23歲。在福州,他光榮地走上了寒門學子勵志報告會的講臺,面對上千名聽眾,他說:

“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要想成功,就要多看積極的一面。如果我總抱怨命運如何如何的不公,就永遠走不出大山,就永遠只能在別人憐憫的目光中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渠县| 普安县| 通许县| 栾川县| 公主岭市| 北海市| 迭部县| 潞西市| 绥宁县| 伊春市| 舟山市| 兴安盟| 吉安县| 永顺县| 嘉鱼县| 炎陵县| 陵川县| 民乐县| 九寨沟县| 宁海县| 从江县| 怀安县| 皋兰县| 福清市| 洛川县| 朔州市| 常德市| 千阳县| 临西县| 金寨县| 广南县| 北辰区| 乐平市| 威信县| 光山县| 泽库县| 顺义区| 临夏县| 奇台县| 中西区|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