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曾被譽為“文學史上的林肯”,他雖然家財不多,卻無損其幽默、機智與名氣。“馬克·吐溫(Mark Twain)”是個筆名,這個筆名的由來也很幽默。英文“Mark Twain”的意思是“兩個標記”,傳說馬克·吐溫在西部流浪時,經常在酒店里買兩杯酒,并要求酒保在帳單上記“Mark Twain(兩個標記)”,時間長了,馬克·吐溫干脆用“Mark Twain”當了自己的筆名。馬克·吐溫的幽默可見一斑。
生活中的馬克·吐溫十分風趣。他常向人講起他小時候的一段傷心往事。據說,馬克·吐溫出生時是雙胞胎,他和他的雙胞胎兄弟長得一模一樣,連他們的母親也很難分辨。一天,保姆為他們洗澡時,其中一個不小心跌入浴缸淹死了,沒人知道淹死的究竟是雙胞胎中的哪一個。“最叫人傷心的地方就在這里。”馬克·吐溫說,“人人都以為我是那個活下來的那個,其實我不是。活下來的是我弟弟。那個淹死的人才是我。”
有一年愚人節,紐約的一家報紙就跟馬克·吐溫開了個玩笑。當天的報紙上報道說:“馬克·吐溫于某年某月辭世。”一時間,馬克·吐溫的親朋好友紛紛來人來函表示吊唁,弄得他應接不暇,大家都對報紙上所開的玩笑十分氣憤,一致要求馬克·吐溫去控告他們。可是馬克·吐溫卻笑著聳了聳肩,說道:“他們只是說出了一個千真萬確的真理,我總是要死的。他們那條報道只不過把日期提前了一點。”聽了他的話,大家便一笑了之。
一次,馬克·吐溫的一個朋友想向他借書。但馬克·吐溫不愿意借,又怕得罪那個朋友,怎么辦呢?他靈機一動,拉著這個朋友的手,故意輕聲地說:“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千萬別借書給你的朋友,我書架上的書都是借來的。因為你是我朋友,我才這樣警告你。”這句話讓這個朋友又好氣又好笑,只得打消了向他借書的念頭。
曾經有一位專門喜歡在細節上吹毛求疵的批評家指責馬克·吐溫喜歡說謊。馬克·吐溫機智的反駁說:“假如你自己不會說謊,沒有說謊的本領,對謊話是怎樣說的一點知識都沒有的話,那你又是怎樣判斷我是說謊呢?只有在這方面經驗豐富的人,才有權這樣明目張膽地武斷指責。”
一位青年人給馬克·吐溫寫信,請教如何成為大作家的訣竅。青年在信中說:“聽說魚含大量的磷質,而磷是有利于腦子的。看來要成為一個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魚吧?但不知道你究竟吃的什么魚,又吃了多少呢?”馬克·吐溫回信說說:“看來,你得吃一條鯨才行。”
有一次,馬克·吐溫到某地旅店投宿,在服務臺登記房間時,一只蚊子正好飛來。馬克·吐溫便對服務員說:“早聽說貴地蚊子十分聰明,果如其然,它竟會預先來看我登記的房間號碼,以便晚上對號光臨,飽餐一頓。”這句話讓服務員哈哈大笑,結果那一夜馬克·吐溫睡得很好,因為服務員也記住了他的房間號碼,提前進房做好了滅蚊防蚊的工作。
還有一次,馬克·吐溫乘車外出,火車開得很慢,這讓車廂里的人都表現的很急躁。當查票員過來查票時,馬克·吐溫特意遞給他一張兒童票。查票員調侃道:“我還真沒看出您還是個孩子呢!”馬克·吐溫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說:“現在我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我買票上車時還是個孩子哩。”一句話引得車廂里的人都笑了起來。
關于馬克·吐溫的諸如此類的幽默故事非常多,我們不難從這些生活中一個個點滴的小幽默中窺見馬克·吐溫的智慧與風趣——那個被人開了涮也只是聳聳肩的馬克·吐溫讓人贊服;那個拒絕朋友的馬克·吐溫令人哭笑不得;那個婉言諷刺的馬克·吐溫更是機智風趣。無怪乎海倫·凱勒說:“我喜歡馬克·吐溫——誰會不喜歡他呢?即使是上帝,亦會鐘愛他,賦予其智慧,并于其心靈里繪畫出一道愛與信仰的彩虹。”
總之,幽默是思想、學識、智慧和靈感在口才運用中的結晶,是瞬間閃現的火花,是瞬間的靈思,所以必須有高度的反應與機智,才能妙語連珠。幽默的語言,話不在多,卻字字珠璣,妙言生花。人們喜歡聽幽默的語言,就像喜歡聽動人的音樂、欣賞美妙的詩篇一樣讓人入迷,和談吐幽默的人在一起,就像置身于蔚藍的大海邊或壯美的大山中一樣讓人陶醉。幽默中的智慧,其實就來源于樂觀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所以也必然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
幽默勿以諷刺他人為樂
真正的幽默是一份莊重而嚴肅的笑料。那些裝傻賣乖、尖酸刻薄的人常常喜歡耍貧嘴,諷刺他人,殊不知諷刺就如梨子發臭,是因為里面爛了。
一群年輕人在一次越野旅行中,決定參觀一下當地的啤酒釀造廠,因為他們都喜歡喝啤酒。
當這群年輕人正興致勃勃地參觀啤酒的生產過程時,有一個極愛喝酒的年輕人悄悄溜掉了,而其他人卻沒有發現。當這群年輕人參觀完畢準備離去時,才發現隊伍里少了一個人。
當啤酒廠的工人在把那個人找到時,這群年輕人已經等候半個多小時了。但他們等到的卻是一個壞消息——工廠的主管告訴他們說那個人已經淹死了。
“他死時是不是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一個年輕人問道。
“我想沒有吧,”工廠的主管回答,“事實上,有人看見他三次從啤酒桶里爬出來上盥洗室。”
這個主管的回答顯然是對年輕人偷喝啤酒表示不滿,因為那個年輕人如果不是喝了那么多啤酒,也不會淹死在酒桶里,但主管的諷刺話語卻尖酸刻薄,顯然他認為這件事非常好笑,而不是在同情那個被淹死的年輕人,可以想象這句拿別人的死亡開玩笑的說話方式引來的肯定不是笑聲而是聲討。
還有一個故事。美國總統羅斯福年輕的時候身體很弱,體力總是比不上別人。一次,他和同伴們一起到白特蘭伐樹,到晚上休息時,領隊詢問他們各自伐樹的成績,同伴中有人調侃著回答道:“我砍倒53株,塔爾砍倒49株,羅斯福使勁咬斷了17株。”一句話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而羅斯福卻窘紅了臉,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只好和大家一起笑。
這個同伴用了一個詞“咬斷”來嘲笑羅斯福的慢與弱。無非就是為了突出自己長處而夸張羅斯福的短處,因此也給羅斯福年輕的心造成了傷害。
其實,上面所講的例子并不是真正的幽默,真正的幽默是一種優美而健康的品質,它和時下流行的一些例如貧嘴、調侃、賣弄等方式是有根本區別的,在一些電視節目中,我們看到一些主持人通過耍嘴皮子、找噱頭、賣弄、裝傻等方式來制造“笑料”,殊不知,這并不是真正的幽默,而是“笑料”的堆積。拿無知當個性、拿無聊當有趣,這些都是幽默的誤區。
在生活中,你常會發現有的人會莫名其妙地不讓別人高興,例如,他們有時會情不自禁地說一些刻薄的話來諷刺挖苦別人,總愛話中帶刺,挑剔、無情,傷及他人內心。這些人在逞口舌之快時,也以能引來笑聲,引人注目而自滿,殊不知他們的話語已經深深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
比如有幾個同事在飯店里小酌,一位愛說俏皮話的男人夾起一根油亮肥碩的雞腿硬要一位女同事吃,女同事正在謙讓,男人脫口而出:“我認為,只有你配吃這條雞腿,因為你和它一樣。”一句話,頓時把這位體態豐盈的女同事羞得滿臉通紅,氣得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還有,一位女士給兩個登門造訪的老同學端上兩杯咖啡,一個同學對另一個同學開玩笑的說:“禿子跟著月亮走——我是沾你的光。”不料女主人的丈夫卻滿臉不悅地走開了,原來這個丈夫是個中年謝頂的人。
生活里這種使人張口結舌、面紅耳赤的處境,很多人都體驗過。 還有的人甚至做的更絕,他們會在公共場合,突然把你摟住,然后提起一件你諱莫如深的事,當著許多人的面有恃無恐地讓你出丑,或公開你的隱私,或談你干過的傻事和鬧過的笑話,甚至說些黃色段子來打趣你,如果你生了氣,他就會說:“哎呀,只不過跟你開開玩笑嘛,你也太神經過敏、太缺乏幽默感了。”
殊不知,他嘴里的“幽默感”并不是真正的幽默,而是裝傻賣乖、尖酸刻薄的耍貧嘴。這種話語不但不會帶來歡樂,還會讓人反感,降低說話者的魅力值。這種愛諷刺挖苦人的人,常常為人刻薄,能力不足,心胸狹窄,所以他們才想在語言上獲得滿足感,卻反而降低了自己的魅力,讓自己陷入到不幸之中。
真正的幽默是一份莊重而嚴肅的笑料。荀子說過:“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意思就是語言的魅力應該是美好而正大的。而美好正大的語言,必然是光彩照人的。幽默其實是一種優美的健康品質,美國哲學家帕克說:“幽默的目的是審美。”幽默從來不是以諷刺他人為樂的,幽默的存在體現了人們多方面的社會功利需要,如懲惡揚善、調解紛爭、溝通心靈等等,幽默所帶有的善意的諷刺、溫和的嘲笑都是攜帶著感情而發生的,它來源于寬廣的心胸和愛。
所以,幽默不是單純的耍貧嘴。幽默是一種睿智,是熱愛生活的表現,是心靈真善美的反射。而耍貧嘴,耍滑舌,不僅趣味低級,而且內容猥瑣。
真正的幽默往往出自智者之口,它可以出奇制勝,一笑泯恩仇,而對于弱者,幽默可以撫慰心靈的創傷,讓受傷的人保持愜意樂觀積極向上的心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幽默可以在激發人們的朗聲大笑之后,引起人們的反思,讓他們觀照自身的種種缺欠,從而實現反躬自省。
有人說:“諷刺如梨子發臭,是因為里面爛了。”喜歡挖苦人、耍小聰明的人,常常帶著一種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味道,這樣就會在在人際交往中因缺乏自重心態和合作原則,最后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境地。而真正懂幽默的人是與人為善的,他應該擁有強者的磊落胸懷,有一顆包容的心,幽默的人不會貶低別人,而是喜歡貶低自己,給足別人面子,這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豁達的感染力。
總之,幽默是一種無形的人格魅力,它體現的是一個人較高的文化素養。它充滿了機智,飽含了愛與寬容,所以不但可以愉己悅人,更能贏得更多的支持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