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老板拍腦袋定指標,怎么辦

很多總經理給采購定指標就靠拍腦袋。宮老師曾碰到這樣一件事:到一家公司主管采購,工作很努力,老板給定的年度績效指標為“采購成本降低10%”。結果當年降低了12.5%,老板很高興:“宮先生很能干啊,明年繼續(xù)努力!”我說:“一定努力!”老板說:“那明年再降15%吧!”——鞭打快牛,這是沒有道理的事情。降成本一開始會容易些,越往后越難。當然我也不能直接頂撞領導,就開玩笑說,“領導放心,我繼續(xù)努力,爭取免費”。

其實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最關心的未必是采購具體省了多少錢,他關心的是采購人員的績效到底如何?站在采購人員角度上,問題就變成“用什么指標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績效”。這里宮老師提出一個概念“采購力”,就是采購的競爭力。

比如顯示成本降低多少的指標——采購價格差異(purchase price variance,PPV)。這個指標的基數(shù)怎么定?一種方法是以上年度最后一次購買的價格為基數(shù)。有些企業(yè)是跟供應商一次性鎖定一年的價格,年度中間不談價格;也有企業(yè)是在年度中和供應商談幾次價格,那么就取最后一次購買的價格為基數(shù)。這樣就會有采購員快到年底的時候,能降價也不去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企業(yè)會使用上年度平均價格作為基數(shù),這樣稍好一些。還有的企業(yè)是按照預算價格,但預算價格哪里來的?很多時候是采購人員自己報上來的。采購人員自己報預算,多少都會留點水分。還有企業(yè)使用按照標準成本,由財務人員牽頭,基于市場調研結果得出的理想化的、可實現(xiàn)的成本。

宮老師認為,以上四個方法都沒有什么意義。最有意義的,是和競爭對手去比較,把競爭對手的采購價格作為指標。什么叫作“好”?比上一年降低20%就是好嗎?真降低了20%,很可能說明上一年的價格太高了。而與競爭對手比較,則有意義得多。老板如果質疑采購,怎么今年采購成本才降了3%?采購人員可以反饋說,競爭對手今年一點也沒降,我們降了3%,證明我們的工作很有成效。這是很有說服力的。

與競爭對手對標,不但要參照價格,還要考慮到交貨期、付款周期等。我們拿什么去吸引供應商呢?一定是我們比競爭對手開出的綜合條件更好,供應商才愿意與我們合作。可能是需求量大,付款周期好;可能是我方管理流程順暢,讓供應商感覺合作起來愉快;可能是我們給供應商輸出了管理和技術指導;等等。有了“采購力”這個概念,就可以建立公正衡量采購人員工作績效的框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高雄市| 藁城市| 措勤县| 慈溪市| 酒泉市| 澜沧| 青岛市| 东安县| 孟村| 南通市| 子洲县| 古浪县| 新津县| 靖边县| 德阳市| 芦溪县| 上犹县| 龙泉市| 盐城市| 巍山| 江门市| 翁源县| 南靖县| 四子王旗| 吉林省| 格尔木市| 惠东县| 富阳市| 黄大仙区| 岳阳县| 永顺县| 九台市| 措美县| 临汾市| 大邑县| 栾城县| 文登市| 晋宁县| 射阳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