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臣真述曰:為學者,謂傳習前王禮法,政令滋章,故曰:日益也。為道者,謂善閉七門,克持三寶,故曰:日損也。夫天之道,損有余補不足,故曰:損之。圣人之道,損有余奉天下,故曰:又損之。能用此道,自然以至于無為矣!夫圣人少思寡欲、偃武修文,自然無所云為也。又天下之利,知無不為,故曰:而無不為也。又圣人為君,常無為無事,以百姓心為心,乃可以取天下之心也。及其有事也,則以賦稅奪人之貨財;及其有為也,則以干戈害人之性命。夫如是,則親離眾叛、國滅人危,何可以取天下之心哉?故曰:“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臣真述曰:“圣人以百姓心為心”者,蓋所謂以欲從人之義也。“人之不善,吾亦善之”者,謂亦以道德教之,使之為善。故經曰:“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是也。又“人之不信,吾亦信之”者言,我信不足使人不信,亦以道德教之,使之有信,故曰:德信又在猶察也。圣人察天下常惵惵然不停不息,而為渾同其心,皆使去惡從善,是以,百姓悉傾注其耳目,而視聽圣人之思意,而圣人咸子愛之,故曰:“皆孩之”。既孩撫天下之人,則為人之父母,明矣!豈有人之父母肯以干戈刑罰,而欲害其子乎!必不然矣!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臣真述曰:動出為生,休入為死,十有三者,所謂四關之與九竅也。夫四關者,性命之源流;九竅者,嗜欲之門戶。源流則動靜存其節,門戶則啟閉有其時;順之所以長生,逆之所以致死。又存生者莫過于養,養過者復傷其生,故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善攝生者,謂圣賢也。伏以道君謙不自言,故曰:蓋聞也。夫圣人之道,利而不害,物豈能傷,故雖之原陸,亦不畋獵而求遇虎兕以殺之;雖入軍中,亦不被帶甲兵而求殺其敵。是以終無角爪鋒刃之患者,以其能和光同塵,調養元氣,存綿綿之道,得生生之理。故曰:“夫何故以其無死地”又末世用兵,置之死欲求不死其可得乎!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臣真述曰:夫干道無情而生,坤德無情而畜,是以物得流形,勢得化成。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尊德貴皆自然受天之爵祿也。其孰能有封建者乎,于是王侯則而象之!言王者,當宜生畜長育成熟養覆萬物而不失,其時仍不有其功、不恃其力,絕其宰割、息其斗爭。夫如是,乃可謂合天之德也。故曰:玄德。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臣真述曰:道始有名,乃為天下母。王在域中,故象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言王者必當守道育物,塞聰蔽明,則永無勤苦危殆之事;又能見其微細之萌,而防杜之,乃可曰明;又能守其柔弱之道,必終得其強大矣!用其光,言耀德于外;歸其明,謂體道于中。治國治軍,無害于物,何殃之有!故曰:襲常!襲,猶密用也。言王者常當密用斯道也已。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臣真述曰:我者,我侯王也。言侯王有能介然獨知,行于大道,唯所施為之事正當,最可畏慎爾。言其大道坦然、甚平易而人不行,但好趨其斜徑以求捷速之幸。蓋欲速必不達,故深戒之!又言朝廷公署,雖甚掃除潔然,而田野亦甚荒蕪,倉廩亦甚空虛,而戎臣武將不限有功、無功,皆被服羅紈、橫帶刀劍,屬厭飲食、多藏貨賄,專取不足之人。奉有余之室,此誠所謂盜賊之矜夸,豈可謂大道也哉。此蓋道君深嘆衰困之時,天下若此之過,故立此章以切戒之也。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臣真述曰:善建者,謂創業之主,以德升聞,故一立而不可拔也。善抱者,謂繼體之君,以仁守位,故一持而不可脫也。此一章蓋明其全用修德行仁,以傳萬祀之福,都不在歷數時運、干戈強力以取之也。故經曰:“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又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且自古天皇以降,至于五帝子孫,承繼其位者,多至數萬年,少亦數千歲,暨于三代,雖有辟王傷之,猶得八九百年,然后分崩離析,以喪其國。由是而言,豈有歷數時運、干戈強力者耶!必不然矣!又文王之《詩》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又曰:“文王孫子,本支百世。”故經曰:“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豈不謂然乎!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臣真述曰:此言德厚之君,必精全氣和,有如赤子之狀;無機無慮,自誠而明,是以物莫能害。夫毒蟲、猛獸、攫鳥者,喻兇惡賊害之人,言兇惡之徒雖有猛銳鴆毒之氣,終亦不能傷于德厚之君也。又引號而不嘎,和之至者;夫五常畢傋,謂之和。故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又生生滋益,乃謂之祥。言君人者,當宜日自損戒其身心,必令柔弱慈哀,不能使氣任力,故為強梁。《傳》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明其使氣者不可久也。又強者為壯,壯者則老。師老為曲,義亦在茲。故戒之早止,令勿復行也。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臣真述曰:夫以道用兵,則知者必不言其機也,言者必不知其要也。故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者,兵之深機也;挫銳解紛,和光同塵者,兵之至要也。并不可得而言也,是以謂之元同。故圣人之師,以戰則勝,以守則固,非天下之所敵也。然而不敢輕天下之敵,是以遠近者不可得而親疏,惠怨者不可得而利害,等夷者不可得而貴賤,故為天下之所貴重也。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

臣真述曰:治國者以政;政者,正也。君率以正,孰敢不正?用兵者以奇;奇者,權也。權與道合,庸何傷乎!以無事取天下,無事者,無兵革之事,故曰:“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又曰:“天下多忌諱”者,以其漁獵竭澤,禁止多門,財不足于人、利不流于下,下之彌貧,固其宜矣!又使天下之人,皆得肆其權謀,操其利器,非昏而何?昏,猶亂也。民多伎巧,奇物滋起,必蕩上心也。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人不畏死也。是以,圣人云:“我無為而人自化。”言無為兵戢之事,則人安而從化也。我無事而人自富,言無賦役之事,則人理而日富也。我好靜而人自正,言歸根復命而人自正也。我無欲而民自樸,言不為嗜欲所遷,則自樸矣。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臣真述曰:夫為君之道,必當隱其聰明、寬其教命,常悶悶然,則民自樸素矣!若上有苛察之心,則其下之人必欺違茍免、不誠不信矣。又福倚禍中,禍藏福內,唯人所召,因事而生,往來勝負之場,追隨寵辱之際,將迎或異,休戚必同,自身及家,自家及國,以至于天下,無大無小,所宜畏慎,唯此倚伏爾!又凡人之情,但欣福來,罕憂禍至,且處禍之時,萬慮思福,居福之地,一不防禍,故曰:孰知其極!矧乃以正為邪,以善為祅。故曰:“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自居其方,亦不裁割于人;自守其廉之不穢,鄙其俗,屈己伸人,故曰:直而不肆。藏明用晦,故曰:光而不耀。

《治民事天章》第五十九

臣真述曰:嗇,猶愛也。言王者,治人事天,必當以仁愛為宗,故曰:莫若嗇。夫仁愛之道行焉,則天下早服;天下早服,故謂之重積德;重積德者,以戰則勝,以守則固,故曰: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母,謂道也。謂王者守國有道,自然根蒂深固,以享長生久視之福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普陀区| 托克逊县| 太原市| 通州区| 凤台县| 攀枝花市| 虎林市| 耒阳市| 长武县| 佛坪县| 贵港市| 紫云| 红河县| 宜川县| 兴业县| 吉首市| 五华县| 大邑县| 湄潭县| 孝感市| 凉山| 隆昌县| 汪清县| 卓尼县| 宜良县| 淮南市| 大理市| 金湖县| 沾益县| 武乡县| 清新县| 泰州市| 铜梁县| 隆林| 江西省| 呼玛县| 陆良县| 桃园市| 漠河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