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2章 何老人示棘闈異兆 安公子占桂苑先聲(4)

  • 兒女英雄傳
  • 文康
  • 3357字
  • 2015-10-09 17:59:22

太太見他來了,說:“你這孩子,怎么又跑出來了?”他笑嘻嘻的回道:“家里這個樣兒大喜的事,奴才就怎么病,也該扎掙著出來。”安太太益發覺得這個丫鬟心腸兒熱,差使兒勤,知機懂事,便道:“很好。老爺要帽子呢。”他答應一聲,興興頭頭的進了屋子,舉著帽子、鏡子出來。出了屋門兒,就奔了大爺跟前去了。大爺只道他要叫自己轉遞給老爺,才接到手里,早見他屈著身子往下就了一就,雙手捧著帽鏡兒,對準了公子那副潘安、宋玉般有紅似白的臉兒,就想伺候著大爺往腦袋上戴。及至看見大爺戴著帽子呢,他才悟出是失了點兒神。幸而公子是個老成少年,更兼老爺是位方正長者,一邊不甚著意,一邊不曾留心。事有湊巧,這個當兒,人回:“張親家老爺進來了。”老爺道:“你就給我罷,又何必轉大爺一個手?”公子趁這句話,便替他把帽子遞過去。老爺忙的也不及鬧那套戴帽子的款兒,急急的戴上,便迎接張親家老爺去。那長姐兒只就這陣忙亂之中,拿著鏡子一溜煙躲進屋里去了。

卻說張親家老爺進來,一面作揖道喜,說道:“親家老爺,親家太太,大喜!這是你二位的德行,我們姑爺的學問,我們這位何姑奶奶的福氣,連我閨女也沾了光了。”安太太道:“這是他們姐兒倆的造化,親家老爺也該喜歡,怎么倒這么說!”安老爺道:“都是你我的兒女,你我彼此共之。”

卻說公子這日要上梓潼廟,原穿著是身便服,因聽見泰山都換了袍褂進來了,自己也忙著回家換衣裳。張姑娘便趕過去打發他穿。這個當兒,張親家老爺見過何小姐,才要找女兒、女婿道喜,不曾說得出口,只聽舅太太從西耳房一路叨叨著就來了,口里只嚷道:“那兒這么巧事!這么件大喜的喜信兒來了,偏偏兒的我這個當兒要上茅廁,才撒了泡溺,聽見,忙的我事也沒完,提上褲子,在那涼水盆里汕了汕手就跑了來了。我快見見我們姑太太。”

安太太在屋里聽見,笑著嚷道:“這是怎么了,樂大發了?這兒有人哪!”說著,早見他拿著條布手巾,一頭走,一頭說,一頭擦手,一頭進門。及至進了門,才想起姑老爺在家里呢,不算外,還有個張親家老爺在這里。那樣個敞快爽利人,也就會把那半老秋娘的臉兒臊了個通紅!也虧他那敞快爽利,便把手里的手巾撂給跟的人,繃著個臉兒給安老爺道了喜,便拉著他們姑太太道:“妹妹,這可是你一輩子第一件可喜可樂的事。你只說我樂大發了,你再不想,你們都是一重喜,我是三重喜:也算得我外外中了,也算得我女婿中了,你們想我這個外外、這個女婿,還不抵我一個兒子嗎?可不是三重喜?你們怎么怪得我樂糊涂了呢!”安老夫妻聽了大樂。

安老爺那等一個不茍言不茍笑的人,今日也樂得會說句趣話兒了,便說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圣門絕無誑語。大姐姐,你可記得那日我說那出起兵來‘臥不安枕,食不甘味’的話,你只道‘不信出兵忙的連茅廁都顧不得上’?你今日遇見這等一件樂事,也就樂得茅廁也顧不得上了。可見性情之地,是一絲假借不來的!”

說得轟堂大笑,他自己也不禁笑得前仰后合。

這陣大樂,大家始終沒得坐下。他才給張親家老爺道喜,正要找張太太道過喜,好招呼他小夫妻三個。滿屋里一找,只不見這位張太太,因問:“張親母呢?我洗手的那個工夫兒他都等不得,就忙著先跑了來了,這會子又那兒去了?”安太太道:“沒見過來,必是到小子屋里去了。”說著,公子換了衣裳,同張姑娘一齊過來。問了問,說:“不曾過去。”張姑娘說:“一定家去了。”張親家老爺說:“我方才從家里來,沒碰見他。”

這一陣查親家太太,鬧得舅太太也沒得給他們小夫妻三個道喜。張姑娘忙著叫人出了二門,繞到他家問了一回,那位詹嫂也說:“沒家來。”舅太太道:“別是他也上茅廁去了罷?”

張姑娘說:“正是,我也想到這里,才叫柳條兒瞧去了,也來不了了。”說道,那柳條兒跑了回來,說:“上上下下三四個茅廁都找到了,也沒有親家太太。”當時大家都納悶詫異。張姑娘急得皺著個眉頭兒干轉,說:“媽這可那兒去了呢?”他父親道:“姑娘,你別著急呀!難道那么大個人會丟了?”張姑娘“喂”了聲,說:“爹,你老人家這是甚么話呢?”說罷,扶了柳條兒,親自又到后頭去找。

何小姐的腿快,早一個人先跑到頭里去了。安太太、舅太太也叫人跟著找。張老同公子只不信他不曾回家,又一同出去找了一蕩,順著連何公祠兩個嬤嬤家都問到了,影響全無。里頭兩位少奶奶帶著一群仆婦丫鬟,上下各屋里甚至茶房、哈什房[哈什房:倉庫,或指貯藏零碎東西的小屋]都找遍了,甚么人兒甚么物兒都不短,只不見了張親家太太。登時上下鼎沸起來。一個花鈴兒,一個柳條兒,是四下里混跑,一直跑到緊后院西北角上一座小樓兒跟前,張姑娘還在后面跟著嚷:“你們別只管瞎跑,太太可到那里作甚么去呢?”一句話沒說完,柳條兒嚷道:“好了!有了!太太的煙袋荷包在這地下扔著呢!”

且住!這座小樓兒又是個甚么所在呢?原來這樓還在安老爺的太爺手里,經那位風水司馬二爺的老人家看過,說遠遠的有個山峰射著,這邊主房正在白虎尾上,嫌那股金氣太重,叫在這主房的乾位上起起一座樓來鎮住。安太翁便供了一尊魁星,大家都叫作魁星樓。至今安太太初一十五拜佛,總在這里燒香。張太太來的時候也上去過,他見那魁星塑得赤發藍面,鋸齒獠牙,努著一身的筋疙瘩,蹺著條腿,兩只圓眼睛直瞪著他,他有些害怕,輕易不敢上去。落后來聽得人講究魁星是管念書趕考的人中不中的,他為女婿,初一十五必來,望著樓磕個頭,卻依然不敢進那個樓門兒。今日在舅太太屋里聽得姑爺果然中了,便如飛從西過道兒里一直奔到這里來,破死忘生的乍著膽子上去,要當面叩謝魁星的保佑。

便把煙袋荷包扔下,一個人兒爬上樓去了。及至柳條兒看見煙袋荷包,這一嚷,何小姐道:“放心罷,有了東西就不愁沒人了。”他那雙小腳兒,野雞溜子一般飛快跑到樓跟前,摟起裙子來三步兩步跑上樓去。一看,張太太正閉著兩只眼睛沖著魁星把腦袋在那樓板上碰的山響,嘴里可念得是“阿彌陀佛”合“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何小姐不容分說,上前連拉帶拽才把他架下樓來,恰好正遇張姑娘帶著一群人趕了來。張姑娘一見,便說:“媽這是怎么說呢?可跑到這兒作甚么來呢?”

他道:“姑奶奶,你看看,姑爺中了,這不虧人家魁星老爺呀!要不給他老磕個頭,咱心里過得去嗎?”何小姐道:“好老太太,你別攪我了!沒把個妹妹急瘋了!公公婆婆也是急得了不得!快走罷。”

這個當兒,安老夫妻那里也得了信,安太太合舅太太說道:“我這位老姐姐怎么這么個實心眼兒?”安老爺道:“此所謂‘其愚不可及’也。”一時大家簇擁了他來。安老夫妻不好再問他,只說:“親家,你實在是疼女婿的心盛了!”他也樂得不分南北東西,不問張王李趙,進了門兒,兩只手先拉著倆嬤嬤道了陣喜,然后又亂了一陣。這個當兒,外邊后來的報喜的都趕到了,轟的擁進大門來,嚷成一片。嚷得是:“‘秀才宰相之苗’。老爺今年中了舉,過年再中了進士,將來要封公拜相的,轉年四月里報喜的還來呢!求老爺多賞幾百吊罷!”嚷得里面聽得逼清,闔家大樂。

公子這才恭恭敬的放下袍袖兒來,待要給父母行禮。安老爺道:“且慢。你聽我說,這喜信斷不得差,但是恪遵功令,自然仍以明日發榜為準。何況我同你都不曾叩謝過天君佛祠,我兩老怎好便受你的頭?你只給我同你娘道了喜,好見過你舅母、岳父母。”公子便雙腿跪下,給父母道了喜,一樣的給舅太太、張老夫妻道了喜。金、玉姊妹道過喜后,安老爺、安太太又叫他夫妻交賀。一時,里外男女家人丫鬟小廝,黑壓壓跪了一屋子半院子,齊聲叩賀完了,又給爺、奶奶道喜。公子連忙出了屋子,把張進寶拉起來。二位奶奶這里便招呼兩個嬤嬤周旋長姐兒。

一時,舅太太望著公子道:“這你父親可樂了!”張太太又問他說:“我們姑爺今兒個這就算八府巡按了不是呀?”舅太太道:“將來或者也作得到,今兒個還略早些兒。”安老爺聽了這話,便長吁一聲道:“太太,這不當著二位親家、舅太太在這里,我一向有句話,卻從不曾說起。玉格這個孩個,一定說望他到臺閣封疆的地兒,也不敢作此妄想。只我自己讀書一場,不曾給國家出得一分力,不曾給祖宗增得一分光,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卻深望這個兒子完我未竟之志,卻又愁他沒那福命克繼書香。不想今日僥天之幸,也竟中了。且無論他此后的功名富貴何如,只占了這個桂苑先聲,已經不負我十年課子的這番苦心,出了我半載作官的那場惡氣!”這正是:

不須伯道傷無子,生子當生寧馨兒。

要知后事何如,下回書交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巴东县| 原阳县| 稻城县| 祁阳县| 抚远县| 英山县| 富阳市| 松滋市| 天全县| 大港区| 翼城县| 信宜市| 林周县| 高陵县| 武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昌吉市| 大洼县| 萍乡市| 新安县| 资溪县| 远安县| 唐海县| 高邑县| 宝丰县| 南通市| 延长县| 南华县| 永新县| 上犹县| 永寿县| 富阳市| 色达县| 黎城县| 马关县| 大同县| 库车县| 天台县| 迁安市|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