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5章

  • 華嚴綱
  • (唐)澄觀
  • 3989字
  • 2015-10-09 16:10:20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以住法界無量住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身業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語業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意業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色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受想行識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蘊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界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處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內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外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發起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深心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方便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信解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諸根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初中后際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業報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染凈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眾生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佛剎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法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世間光明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諸佛菩薩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行愿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出離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教化調伏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法界無二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如來眾會道場平等回向。

第四回向實際。有二十九句。皆言法界者。理事無礙法界也。皆云住者。智契即事之理。無所住故。住即入義以安住故。法界無二即是等義。初云無量住者一切善根皆是所住。今以無住之住。便同法界無量。他皆仿此。

上八門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身。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語。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心。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諸菩薩清凈行愿。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眾會道場。安住法界無量平等為一切菩薩廣說諸法清凈智。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能入盡法界一切世界身。安住法界無量平等一切法光明清凈無畏。能以一音盡斷一切眾生疑網。隨其根欲皆令歡喜。住于無上一切種智。力無所畏。自在神通。廣大功德出離法中。

大文第三回向成益。文有十句。皆言安住者。由上智契故能得安也。身等即差別事法。今即平等清凈。平等清凈即是法界無盡。法界清凈即是所得智能安住。全同法界。由八安住成后二用。一一音普斷物疑。二上住佛德。佛德雖多略舉其四。謂十力四無畏十自在六神通。名廣大德。對上種智為佛二嚴。是出離法。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住等法界無量回向。

三依釋結名。

上位行竟。

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一切善根如是回向時。成滿普賢無量無邊菩薩行愿。悉能嚴凈盡虗空等法界一切佛剎。令一切眾生亦得如是。具足成就無邊智慧。了一切法。于念念中。見一切佛出興于世。于念念中。見一切佛無量無邊自在力。所謂廣大自在力。無著自在力。無礙自在力。不思議自在力。凈一切眾生自在力。立一切世界自在力。現不可說語言自在力。隨時應現自在力。住不退轉神通智自在力。演說一切無邊法界俾無有余自在力。出生普賢菩薩無邊際眼自在力。以無礙耳識聞持無量諸佛正法自在力。一身結跏趺坐周徧十方無量法界于諸眾生無所迫隘自在力。以圓滿智普入三世無量法自在力。又得無量清凈。所謂一切眾生清凈。一切佛剎清凈。一切法清凈。一切處徧知智清凈。徧虗空界無邊智清凈。得一切差別言音智。以種種言音普應眾生清凈。放無量圓滿光普照一切無邊世界清凈。出生一切三世菩薩行智清凈。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智清凈。入無邊一切世間令一切眾生皆作所應作清凈。如是等皆得具足。皆得成就。皆已修治。皆得平等。皆悉現前。皆悉知見。皆悉悟入。皆已觀察。皆得清凈到于彼岸。

大文第二位果。分三。初標得因。次云成滿普賢下別列所得三種果滿。一因果利益滿。次于念念下見佛自在滿。先標。所謂廣大下別顯。有七行經。皆以體用理量俱無障礙。是佛自在。三又得無量清凈下有六行經。清凈果滿。由凈惑障。見性凈故。亦先標。所謂下列。次云如是等下二行經。結能得之相。平等者離能所知故。

上文通前正說分竟。

下六證成前五科在十回向初。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所謂動徧動等徧動。起徧起等徧起。踴徧踴等徧踴。震徧震等徧震。吼徧吼等徧吼。擊徧擊等徧擊。佛神力故。法如是故。雨眾天華。天鬘。天末香。天諸雜香。天衣服。天珍寶。天莊嚴具。天摩尼寶。天沉水香。天栴檀香。天上妙蓋。天種種幢。天雜色旛。阿僧只諸天身。無量百千億不可說天妙法音。不可思議天贊佛音。阿僧只天歡喜音。咸稱善哉。無量阿僧只百千那由他諸天恭敬禮拜。無數天子常念諸佛。希求如來無量功德。心不舍離。無數天子作眾妓樂。歌詠贊歡供養如來。百千阿僧只諸天放大光明普照盡虗空徧法界一切佛剎。現無量阿僧只諸佛境界。如來化身出過諸天。

大文第六從爾時佛神力下瑞應分。于中二。先動地生信。次云佛神力故法如是故下興供表行。于中三。初二句興供因。二雨眾天華下外事供。次云阿僧只諸天身下六行經。內事三業。

如于此世界兜率陀天宮說如是法。周徧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宮悉亦如是。

大文第七如于此世界下結通十方。以是通方之說。準上諸會。或結瑞應。今此結說故別開章。

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百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而來集會。周徧十方。咸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說此諸大回向。佛子。我等皆同一號名金剛幢。悉從金剛光世界金剛幢佛所來詣此土。彼諸世界悉以佛神力故而說是法眾會眷屬。文辭句義。皆亦如是不增不減。我等皆承佛神力。從彼土來為汝作證。如我來此眾會為汝作證。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兜率天宮寶莊嚴殿諸菩薩眾來為作證亦復如是。

大文第八爾時復以佛神力下證成分。云百萬者。位過前故。

上長行竟。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一切眾會。暨于法界已。善知文義。增廣大心。大悲普覆一切眾生。系心安住三世佛種。善入一切佛功德法。成就諸佛自在之身。觀諸眾生心之所樂。及其所種一切善根悉分別知。隨順法身。為現清凈妙色之身。即于是時而說頌言。

大文第九爾時金剛下偈贊勸修分。于中二。先敘意。

菩薩成就法智慧

悟解無邊正法門

為法光明調御師

了知無礙真實法

菩薩為法大導師

開示甚深難得法

引導十方無量眾

悉令安住正法中

菩薩已飲佛法海

法云普雨十方界

法日出現于世間

闡揚妙法利羣生

常為難遇法施主

了知入法巧方便

法光清凈照其心

于世說法恒無畏

善修于法自在心

悉能悟入諸法門

成就甚深妙法海

普為眾生擊法鼓

宣說甚深希有法

以法長養諸功德

具足清凈法喜心

示現世間佛法藏

諸佛法王所灌頂

成就法性智藏身

悉能解了法實相

安住一切眾善法

菩薩修行第一施

一切如來所贊喜

所作皆蒙佛忍可

以此成就人中尊

菩薩成就妙法身

親從諸佛法化生

為利眾生作法燈

演說無量最勝法

隨所修行妙法施

則亦觀察彼善根

所作眾善為眾生

悉以智慧而回向

所有成佛功德法

悉以回施諸羣生

愿令一切皆清凈

到佛莊嚴之彼岸

十方佛剎無有量

悉具無量大莊嚴

如是莊嚴不可思

盡以莊嚴一國土

如來所有清凈智

愿令眾生皆具足

猶如普賢真佛子

一切功德自莊嚴

成就廣大神通力

往詣世界悉周徧

一切眾生無有余

皆使修行菩薩道

諸佛如來所開悟

十方無量諸眾生

一切皆令如普賢

具足修行最上行

諸佛菩薩所成就

種種差別諸功德

如是功德無有邊

愿使眾生悉圓滿

菩薩具足自在力

所應學處皆往學

示現一切大神通

普詣十方無量土

菩薩能于一念頃

覲等眾生無數佛

又復于一毛端中

盡攝諸法皆明見

世間眾生無有量

菩薩悉能分別知

諸佛無量等眾生

大心供養咸令盡

種種名香上妙華

眾寶衣裳及旛蓋

分布法界咸充滿

發心普供十方佛

一毛孔中悉明見

不思議數無量佛

一切毛孔皆如是

普禮一切世間燈

舉身次第恭敬禮

如是無邊諸最勝

亦以言辭普稱贊

窮盡未來一切劫

一如來所供養具

其數無量等眾生

如是供養一如來

一切如來亦復然

供養贊嘆諸如來

盡彼世間一切劫

世間劫數可終盡

菩薩供養無休懈

一切世間種種劫

于爾所劫修諸行

恭敬供養一如來

盡一切劫無厭足

如無量劫供一佛

供一切佛皆如是

亦不分別是劫數

于所供養生疲厭

法界廣大無邊際

菩薩觀察悉明了

以大蓮華徧布中

施等眾生無量佛

寶華香色皆圓滿

清凈莊嚴甚微妙

一切世間無可喻

持以供養人中尊

眾生數等無量剎

諸妙寶蓋滿其中

悉以供養一如來

供一切佛皆如是

涂香無比最殊勝

一切世間未曾有

以此供養天人師

窮盡眾生數等劫

末香燒香上妙華

眾寶衣服莊嚴具

如是供養諸最勝

歡喜奉事無厭足

等眾生數照世燈

念念成就大菩提

亦以無邊偈稱述

供養人中調御者

如眾生數佛世尊

皆修無上妙供養

如眾生數無量劫

如是贊嘆無窮盡

如是供養諸佛時

以佛神力皆周徧

悉見十方無量佛

安住普賢菩薩行

過去未來及現在

所有一切諸善根

令我常修普賢行

速得安住普賢地

一切如來所知見

世間無量諸眾生

悉愿具足如普賢

為聰慧者所稱贊

此是十方諸大士

共所修治回向行

諸佛如來為我說

此回向行最無上

十方世界無有余

其中一切諸眾生

莫不咸令得開覺

悉使常如普賢行

如其回向行布施

亦復堅持于禁戒

精進長時無退怯

忍辱柔和心不動

禪定持心常一緣

智慧了境同三昧

去來現在皆通達

世間無有得其邊

菩薩身心及語業

如是所作皆清凈

一切修行無有余

悉與普賢菩薩等

譬如法界無分別

戲論染著皆永盡

亦如涅盤無障礙

心常如是離諸取

智者所有回向法

諸佛如來已開示

種種善根悉回向

是故能成菩薩道

佛子善學此回向

無量行愿悉成就

攝取法界盡無余

是故能成善逝力

若欲成就佛所說

菩薩廣大殊勝行

宜應善住此回向

是諸佛子號普賢

正說偈中亦二。先明第十回向。后嘆勝勸修。次七偈頌回向行。分三。初隨所修行下二偈總頌前九段回向。二十方佛剎下一偈頌回向嚴剎。三如來所有下四偈頌回向所為。三菩薩具足下有二十偈頌位果。分三。初一偈頌見佛自在由己自在方見佛自在。二菩薩能于一念下十七偈。頌得清凈中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智清凈。上云入者必在供養。故此廣顯。此是力能不可頌前愿成所為。三過去未來下二偈。總結第十回向。然上且依麤相而分。菩薩縱任辨才。體勢包攝。大旨無異故不委論。

上別頌竟。

下第二結嘆勸修。通于十向。于中九偈。分二。初此是十方下六偈舉人就行以嘆勝。謂是菩薩所行。如來所說。六度隨相等行。法界離相等行。故是超勝。后智者所有下三偈結嘆勸修。

一切眾生猶可數

三世心量亦可知

如是普賢諸佛子

功德邊際無能測

一毛度空可得邊

眾剎為塵可知數

如是大仙諸佛子

所住行愿無能量

大文第十末后二偈較量功德。德既無限。宜可修。行。然此顯德深勝高遠者。一圓融教故。二約殊勝愿力故。登地已上寄位階差故。每結云若以殊勝愿力復過于此不可數知。勿謂此深便言地劣。

上第五會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额敏县| 饶阳县| 丹棱县| 苗栗县| 连平县| 平昌县| 阿拉尔市| 清苑县| 呼玛县| 静海县| 新闻| 云林县| 西林县| 德阳市| 揭西县| 郁南县| 沭阳县| 承德市| 大厂| 东明县| 南投市| 汝阳县| 青龙| 加查县| 互助| 柳江县| 闵行区| 长阳| 沂源县| 察雅县| 九龙坡区| 沁源县| 咸宁市| 东光县| 平原县| 巴马| 汪清县| 确山县| 息烽县|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