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 華嚴綱
  • (唐)澄觀
  • 4108字
  • 2015-10-09 16:10:20

佛子。云何為菩薩法王子住。此菩薩善知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善知諸眾生受生。善知諸煩惱現起。善知習氣相續。善知所行方便。善知無量法。善解諸威儀。善知世界差別。善知前際后際事。善知演說世諦。善知演說第一義諦。是為十。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法王處善巧。法王處軌度。法王處宮殿。法王處趣入。法王處觀察。法王灌頂。法王力持。法王無畏。法王宴寢。法王贊嘆。何以故。欲令增進心無障礙。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第九法王子住。初自分十法。初知六趣四生受報差別等。乃至第十知演說第一義者。即如九地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說第一義法。令其調伏也。次勸學十法為勝進。皆言法王者。既言王子。仿佛之儀。合子法度。而言處者。即是位也。次徵釋云。欲令增進。得于后位無礙智故。

佛子。云何為菩薩灌頂住。此菩薩得成就十種智。何者為十。所謂震動無數世界。照耀無數世界。住持無數世界。往詣無數世界。嚴凈無數世界。開示無數眾生。觀察無數眾生。知無數眾生根。令無數眾生趣入。令無數眾生調伏。是為十。佛子。此菩薩身及身業。神通變現。過去智。未來智?,F在智。成就佛土。心境界。智境界。皆不可知。乃至法王子菩薩亦不能知。佛子。此菩薩應勸學諸佛十種智。何者為十。所謂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何以故。欲令增長一切種智。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第十灌頂住。前自分中有二十句。前十句所成德用。后十句贊勝難測。以位終故。加此一段。贊勝皆是神通。后勸學十法。皆言智者。即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以當位滿灌頂成佛。以攝諸位皆此中具故。次徵釋云成十勝智復更學者。為欲成佛種智位故。

上十住位竟。

次證成。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一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所謂動徧動等徧動。起徧起等徧起。踴徧踴等徧踴。震徧震等徧震。吼徧吼等徧吼。擊徧擊等徧擊。雨天妙華天末香天華鬘天雜香天寶衣天寶云天莊嚴具。天諸音樂不鼓自鳴。放天光明及妙音聲。如此四天下須彌山頂帝釋殿上說十住法現諸神變。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又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一萬佛剎微塵數世界。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來詣于此。充滿十方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說此法。我等諸人同名法慧。所從來國同名法云。彼土如來皆名妙法。我等佛所亦說十住。眾會眷屬文句義理悉亦如是。無有增減。佛子。我等承佛神力。來入此會為汝作證。如于此會。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第六顯實證成。先現瑞顯實。地動雨供。言一萬佛剎者行猶劣故。如此下結通十方。次又以佛神力故下菩薩證成。作如是言者發言贊述。次我等下舉同顯證。言同名等者。謂能說人及說處會主。并所說法皆同。以此一會徧一切處故。以皆同故。故表作證。故云如于此會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神。觀察十方暨于法界。而說頌曰。

見最勝智微妙身

相好端嚴皆具足

如是尊重甚難遇

菩薩勇猛初發心

見無等比大神通

聞說記心及教誡

諸趣眾生無量苦

菩薩以此初發心

聞諸如來普勝尊

一切功德皆成就

譬如虗空不分別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三世因果名為處

我等自性為非處

欲悉了知真實義

菩薩以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現在世

所有一切善惡業

欲悉了知無不盡

菩薩以此初發心

諸禪解脫及三昧

雜染清凈無量種

欲悉了知入住出

菩薩以此初發心

隨諸眾生根利鈍

如是種種精進力

欲悉了達分別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眾生種種解

心所好樂各差別

如是無量欲悉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眾生諸界各差別

一切世間無有量

欲悉了知其體性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有為諸行道

一一皆有所至處

悉欲了知其實性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世界諸眾生

隨業漂流無蹔息

欲得天眼皆明見

菩薩以此初發心

過去世中曾所有

如是體性如是相

欲悉了知其宿住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眾生諸結惑

相續現起及習氣

欲悉了知究竟盡

菩薩以此初發心

隨諸眾生所安立

種種談論語言道

如其世諦悉欲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諸法離言說

性空寂滅無所作

欲悉明達此真義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悉震動十方國

傾覆一切諸大海

具足諸佛大神通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一毛孔放光明

普照十方無量土

一一光中覺一切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難思諸佛剎

悉置掌中而不動

了知一切如幻化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無量剎眾生

置一毛端不迫隘

悉知無人無有我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一毛滴海水

一切大海悉令竭

而悉分別知其數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不可思議諸國土

盡抹為塵無遺者

欲悉分別知其數

菩薩以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無量劫

一切世間成壞相

欲悉了達窮其際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三世所有諸如來

一切獨覺及聲聞

欲知其法盡無余

菩薩以此初發心

無量無邊諸世界

欲以一毛悉稱舉

如其體相悉了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無量無數輪圍山

欲令悉入毛孔中

如其大小皆得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寂靜一妙音

普應十方隨類演

如是皆令凈明了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眾生語言法

一言演說無不盡

悉欲了知其自性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世間言音靡不作

悉令其解證寂滅

欲得如是妙舌根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使十方諸世界

有成壞相皆得見

而悉知從分別生

菩薩以此初發心

一切十方諸世界

無量如來悉充滿

欲悉了知彼佛法

菩薩以此初發心

種種變化無量身

一切世界微塵等

欲悉了達從心起

菩薩以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現在世

無量無數諸如來

欲于一念悉了知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具演說一句法

阿僧只劫無有盡

而令文義各不同

菩薩以此初發心

十方一切諸眾生

隨其流轉生滅相

欲于一念皆明達

菩薩以此初發心

欲以身語及意業

普詣十方無所礙

了知三世皆空寂

菩薩以此初發心

菩薩如是發心已

應令往詣十方國

恭敬供養諸如來

以此使其無退轉

菩薩勇猛求佛道

住于生死不疲厭

為彼稱嘆使順行

如是令其無退轉

十方世界無量剎

悉在其中作尊主

為諸菩薩如是說

以此令其無退轉

最勝最上最第一

甚深微妙清凈法

勸諸菩薩說與人

如是教令離煩惱

一切世間無與等

不可傾動摧伏處

為彼菩薩常稱贊

如是教令不退轉

佛是世間大力主

具足一切諸功德

令諸菩薩住是中

以此教為勝丈夫

無量無邊諸佛所

悉得往詣而親近

常為諸佛所攝受

如是教令不退轉

所有寂靜諸三昧

悉皆演暢無有余

為彼菩薩如是說

以此令其不退轉

摧滅諸有生死輪

轉于清凈妙法輪

一切世間無所著

為諸菩薩如是說

一切眾生墮惡道

無量重苦所纏迫

與作救護歸依處

為諸菩薩如是說

此是菩薩發心住

一向志求無上道

如我所說教誨法

一切諸佛亦如是

第二治地住菩薩

應當發起如是心

十方一切諸眾生

愿使悉順如來教

利益大悲安樂心

安住憐愍攝受心

守護眾生同己心

師心及以導師心

已住如是勝妙心

次令誦習求多聞

常樂寂靜正思惟

親近一切善知識

發言和悅離麤獷

言必知時無所畏

了達于義如法行

遠離愚迷心不動

此是初學菩提行

能行此行真佛子

我今說彼所應行

如是佛子應勤學

第三菩薩修行住

當依佛教勤觀察

諸法無??嗉翱?

無有我人無動作

一切諸法不可樂

無如名字無處所

無所分別無真實

如是觀者名菩薩

次令觀察眾生界

及以勸觀于法界

世界差別盡無余

于彼咸應勸觀察

十方世界及虗空

所有地水與火風

欲界色界無色界

悉勸觀察咸令盡

觀察彼界各差別

及其體性咸究竟

得如是教勤修行

此則名為真佛子

第四生貴住菩薩

從諸圣教而出生

了達諸有無所有

超過彼法生法界

信佛堅固不可壞

觀法寂滅心安住

隨諸眾生悉了知

體性虗妄無真實

世間剎土業及報

生死涅盤悉如是

佛子于法如是觀

從佛親生名佛子

過去未來現在世

其中所有諸佛法

了知積集及圓滿

如是修學令究竟

三世一切諸如來

能隨觀察悉平等

種種差別不可得

如是觀者達三世

如我稱揚贊嘆者

此是四住諸功德

若能依法勤修行

速成無上佛菩提

從此第五諸菩薩

說名具足方便住

深入無量巧方便

發生究竟功德業

菩薩所修眾福德

皆為救護諸羣生

專心利益與安樂

一向哀愍令度脫

為一切世除眾難

引出諸有令歡喜

一一調伏無所遺

皆令具德向涅盤

一切眾生無有邊

無量無數不思議

及以不可稱量等

聽受如來如是法

此第五住真佛子

成就方便度眾生

一切功德大智尊

以如是法而開示

第六正心圓滿住

于法自性無迷惑

正念思惟離分別

一切天人莫能動

聞贊毀佛與佛法

菩薩及以所行行

眾生有量若無量

有垢無垢難易度

法界大小及成壞

若有若無心不動

過去未來今現在

諦念思惟恒決定

一切諸法皆無相

無體無性空無實

如幻如夢離分別

常樂聽聞如是義

第七不退轉菩薩

于佛及法菩薩行

若有若無出不出

雖聞是說無退動

過去未來現在世

一切諸佛有以無

佛智有盡或無盡

三世一相種種相

一即是多多即一

文隨于義義隨文

如是一切展轉成

此不退人應為說

若法有相及無相

若法有性及無性

種種差別互相屬

此人聞已得究竟

第八菩薩童真住

身語意行皆具足

一切清凈無諸失

隨意受生得自在

知諸眾生心所樂

種種意解各差別

及其所有一切法

十方國土成壞相

逮得速疾妙神通

一切處中隨念往

于諸佛所聽聞法

贊嘆修行無懈倦

了知一切諸佛國

震動加持亦觀察

超過佛土不可量

游行世界無邊數

阿僧祗法悉諮問

所欲受身皆自在

言音善巧靡不充

諸佛無數咸承事

第九菩薩王子住

能見眾生受生別

煩惱現習靡不知

所行方便皆善了

諸法各異威儀別

世界不同前后際

如其世俗第一義

悉善了知無有余

法王善巧安立處

隨其處所所有法

法王宮殿若趣入

及以于中所觀見

法王所有灌頂法

神力加持無怯畏

宴寢宮室及嘆譽

以此教詔法王子

如是為說靡不盡

而令其心無所著

于此了知修正念

一切諸佛現其前

第十灌頂真佛子

成滿最上第一法

十方無數諸世界

悉能震動光普照

住持往詣亦無余

清凈莊嚴皆具足

開示眾生無有數

觀察知根悉能盡

發心調伏亦無邊

咸令趣向大菩提

一切法界咸觀察

十方國土皆往詣

其中身及身所作

神通變現難可測

三世佛土諸境界

乃至王子無能了

一切見者三世智

于諸佛法明了智

法界無礙無邊智

充滿一切世界智

照耀世界住持智

了知眾生諸法智

及知正覺無邊智

如來為說咸令盡

如是十住諸菩薩

皆從如來法化生

隨其所有功德行

一切天人莫能測

過去未來現在世

發心求佛無有邊

十方國土皆充滿

莫不當成一切智

一切國土無邊際

世界眾生法亦然

惑業心樂各差別

依彼而發菩提意

始求佛道一念心

世間眾生及二乘

斯等尚亦不能知

何況所余功德行

十方所有諸世界

能以一毛悉稱舉

彼人能知此佛子

趣向如來智慧行

十方所有諸大海

悉以毛端滴令盡

彼人能知此佛子

一念所修功德行

一切世界抹為塵

悉能分別知其數

如是之人乃能見

此諸菩薩所行道

去來現在十方佛

一切獨覺及聲聞

悉以種種妙辯才

開示初發菩提心

發心功德不可量

充滿一切眾生界

眾智共說無能盡

何況所余諸妙行

第七重頌分中總有一百頌。分二。初九十一頌正顯前法。后如十住下九頌。結嘆勸修。前中十住即為十段。初有四十一頌頌發心住。于中初二頌發心緣。次三世因果下三十二頌所緣境發心。次菩薩如是發心已下三十頌勝進所學。后一頌結德。后十住名頌文自顯。后如是十住諸菩薩下九頌結嘆勸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阳市| 永平县| 浏阳市| 石首市| 商南县| 黄浦区| 靖安县| 青冈县| 吕梁市| 吉林市| 苏尼特左旗| 舞阳县| 上蔡县| 仁化县| 阳西县| 沂水县| 喀喇沁旗| 远安县| 安庆市| 南乐县| 瓦房店市| 冀州市| 辰溪县| 乌审旗| 弥勒县| 清流县| 保定市| 团风县| 滦南县| 兴业县| 正定县| 博罗县| 阜康市| 鄂托克前旗| 灵台县| 汉川市| 凤翔县| 平陆县| 崇礼县| 潢川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