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6章

  • 華嚴綱
  • (唐)澄觀
  • 4917字
  • 2015-10-09 16:10:20

爾時善財已受上三神之教。將見天后。而未見其人。乃先見大寶蓮華從地涌出。此華與前十定品中所現同。蓋等覺菩薩將成正覺。必先有大寶蓮華涌出。以為前相。有十六行余經。明蓮華妙寶莊嚴之相。此表所證法界性凈無染。從地涌者。以表性凈萬行之因圓。從法性地而出現故。此乃依報后見天后在蓮華座上而坐。有無量眾圍繞。在彼座上于一切眾生前現凈色身。如此則摩耶非一身矣。當于何身見之耶。羅剎之言有徵矣。次所謂超三界色身已下有四十種身。有二十七行余經。其實所現之身萬類難思。此略舉耳。次下云。行于平等檀波羅蜜等。其明身業。有十九行半經。先明六度之行。次修習一切如來下明二嚴之行。結云為一切菩薩之母。示其本行。次下爾時善財見摩耶夫人所現種種身。善財亦現爾許身。于一切處摩耶前。恭敬禮拜。此羅剎之言又徵矣。善財不唯現爾許身。亦即證得無量三昧。從三昧起。乃繞摩耶合掌而立。乃諮問所以。白言大圣。文殊師利菩薩教我發菩提心。求善知識。漸來至此。愿為我說學菩薩行。而得成就。摩耶答言。佛子。我已成就菩薩大愿智幻解脫門。此正授法界。下顯用云。由此解脫。是故我常為菩薩母。如我于此閻浮提中迦毗羅城凈飯王家而生悉達太子所現神變。乃至盡此世界海。毗盧遮那如來。皆入我身。示現神變。我于凈飯王宮。菩薩將欲出生之時。身諸毛孔咸放光明。光中普現一切菩薩受生神變。及見出家八相成道。轉正法輪。及往昔修行。乃至入般涅盤。靡不皆見。彼菩薩光明入我身時。我身即同虗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宮殿。此上有十六行半經。敘身能容剎海菩薩受生難思議境界。謂身不大而容十方無盡法界。次下正明釋迦入胎自在之相。云爾時菩薩從兜率天將降神時。有十佛剎微塵數同愿同行菩薩。及八部世主宮殿等神變之事。俱來入我腹中。游行自在。或以三千大千世界而為一步。或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而為一步。又念念中十方不可說世界諸如來菩薩諸天海會道場皆入我身。而我腹中悉能容受。亦不迫窄。如此四天下閻浮提中菩薩受生我為其母。三千大千世界閻浮提悉亦如是。結云。皆以大愿智幻莊嚴解脫門故。此上有三十七行半經。敘菩薩受生摩耶腹中廣大之事。以明大愿智幻解脫之業用。次下取摩耶不獨今為佛母。即往昔無量諸佛我皆為母。如此賢劫之中。過去三佛。及釋迦我為其母。即未來彌勒。乃至千佛。我自見身悉為其母。如是有五十行余經。敘為其母。總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為其母。故結云。世界海十方無量諸世界。凡有諸佛皆為其母。此皆乘大愿智幻解脫之大用也。爾時善財童子。聞上所說。乃白摩耶夫人言。大圣。得此解脫經今幾時。此窮法界根源也。摩耶答言。乃往古世過唯佛眼所知劫數。爾時有劫名凈光。有世界名須彌德。時四天下有一王城。有轉輪王名大威德。彼王城北有一道場。其道場神名曰慈德。時有菩薩名離垢幢。坐于道場將成正覺。時有一惡魔。與無量眾俱至菩薩所。欲興破害。時大威德轉輪王。已得神通。化作兵眾。圍繞道場。諸魔惶怖悉自奔散。故彼菩薩得成菩提。時道場神見是事已。歡喜無量。便于彼王而生子想。作是愿言。此轉輪王在在生處。乃至成佛。我愿為母。作是愿已。于此道場復曾供養十那由他佛。善男子。彼道場神我身是也。彼轉輪王今毗盧遮那是。我從發愿已來。此佛世尊。于十方剎處處受生常為我子。我常為母。善男子。過去現在十方世界無量諸佛將成佛時。皆于臍中放光來照我身。最后生身我悉為母。此上敘法界根源。有二十二行經。謂前來為佛生時之母。乃是愿母。此明為佛成道時母。即是智母。足見一念愿力窮劫不昧也。下謙己推勝云。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大愿智幻解脫而已。如諸佛子具大悲藏。教化眾生。常無厭足。乃至一一毛孔示現無量諸佛神變。我何能知。乃指后友云。此世界有三十三天。有王名正念。有女名天主光。汝可往問。當為汝說。時善財頂禮。卻行而退。

遂往天宮見彼天女。禮足圍繞合掌前住。白言圣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圣者善能誘誨。愿為我說。天女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無礙念清凈莊嚴。善男子。我以此解脫力憶念過去有最勝劫名青蓮華。我于彼劫中供養恒河沙數諸佛如來。彼諸如來從初出家。我皆瞻奉守護供養。造僧伽藍營辦什物。又彼諸佛從為菩薩住母胎時。誕生之時。行七步時。大師子吼時。住童子位在宮中時。向菩提樹成正覺時。轉正法輪現佛神變。教化調伏眾生之時。如是一切諸所作事。從初發心乃至法盡。我皆明憶無有遺余。常現在前念持不忘。又憶過去劫名善地。我于彼供養十恒河沙數諸佛如來。又過去劫名為妙德。我于彼供養一佛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又劫名無所得。我于彼供養八十四億百千那由他諸佛如來。又劫名善光。我于彼供養閻浮提微塵數諸佛如來。又劫名無量光。我于彼供養二十恒河沙數諸佛如來。又劫名最勝德。我于彼養一恒河沙數諸佛如來。又劫名善悲。我于彼供養八十恒河沙數諸佛如來。又劫名勝游。我于彼供養六十恒河沙數諸佛如來。又劫名妙月。我于彼供養七十恒河沙數諸佛如來。善男子。如是憶念恒河沙劫。我常不舍諸佛如來應正等覺。從彼一切諸如來所。聞此無礙念清凈莊嚴菩薩解脫。受持修行恒不忘失。如是先劫所有如來。從初菩薩乃至法盡一切所作。我以凈嚴解脫之力。皆隨憶念明了現前。持而順行曾無懈廢。善男子。我唯知此無礙念清凈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出生死夜朗然明徹。永離癡冥未嘗惛寐。心無諸蓋身行輕安。于諸法性清凈覺了。成就十力開悟羣生。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迦毗羅城有童子師名曰徧友。行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時善財童子。以聞法故歡喜踴躍。不思議善根自然增廣。頂禮其足。繞無數帀。辭退而去。

第二善財受摩耶教。直往天宮。參天主光。言天主光者。謂悲智勝用光凈自在。破暗義故。故法門名無礙清凈念。初一句即依教趣求。見天主光下即見敬諮問。陳已發心。問修菩薩行。天主答言。我得菩薩解脫名無礙念清凈莊嚴。此正示法界。言無礙等者。謂以一念無礙智。普觀三世無不明現。而無去來今為無礙念。不離異念為清凈念。念佛功德有益悲智。故曰莊嚴。然善財所參知識。最初德云。即示以念佛法門。是則所歷知識所授法門皆入佛境界之方便。及十地因終。所入等覺乃生佛之母。雖則明證佛由己成。尚有出生不無去來之相。但存出沒去來之見。則念不清凈。今天主明見過恒河沙劫微塵數佛。我皆供養承事。所受法門乃至盡法界一切所作。我皆隨順憶念明了現前。持而順行。如是則佛身常住不滅。時無古今去來。分明了了。現前不昧。此為真實念佛法門。故為無礙念清凈莊嚴解脫。是總會念佛之成功。故此善友法門當等覺初心。為成佛之妙行也。所述憶念多劫多佛。有二十二行經。則已示法門之業用。乃謙己推勝云。我唯知此無礙念清凈解脫而已。如諸菩薩出生死夜朗然明徹。永離癡冥。未嘗惛寐。乃至于諸法性清凈覺了。此示離念清凈朗然大覺之地。我何能知。乃指后友云。迦毗羅城有童子之師名曰徧友。汝可往問。當為汝說。時善財童子以聞法故。不思議善根自然增廣。頂禮瞻仰。辭退而去。

從天宮下漸向彼城。至徧友所禮足圍繞。合掌恭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圣者善能誘誨。愿為我說。徧友答言。善男子。此有童子名善知眾藝。學菩薩字智。汝可問之。當為汝說。爾時善財即至其所。頭頂禮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圣者善能誘誨。愿為我說。時彼童子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善知眾藝。我恒唱持此之字母。

第三善財聞天主教。增廣善根。漸向迦毗羅城至徧友所。見敬諮問。陳已發心。請問修菩薩行。徧友答言。此有童子名善知眾藝。學菩薩字智。汝可往問。徧友為童子師者楞伽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童蒙。故此善友為童子師。意表等覺已前一往法門未離言語文字相故。徧友不說者。意表言語道斷說本無說故。然自不說而又指眾藝說者。意表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不著無言說故。故下眾藝所說四十二字。皆入般若波羅蜜門。正顯了悟言說。皆不可得。意在離言方入果海。意雖果海離言。要因言以入故也。此義疏未發明。但云徧友不說。略有四義。一與眾藝法門同故。二法有所付顯流通故。三表一切法門體無二故。四表無所得方為得故。四雖正義以當文字師。義應含有故。疏稱眾藝為幻智字母善知識。時彼童子告善財言。我得菩薩解脫。名善知眾藝。言知眾藝者。不但字母。謂世間一切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而與實相不相違背。此即正授法界。下顯業用云。我恒唱持此之字母。謂字母乃眾藝之勝。書說之本故。然四十二字。皆言入般若波羅蜜門者。以從字入于無相之門。字義為門。以語能顯義故。故毗盧經中。皆言不可得智。無所得。即般若故。又文殊五字經云。受持此陀羅尼。即入一切法平等。速得成就摩訶般若。才誦一遍。如持八萬四千法藏。向下具引疏文釋之。以備觀覽。

唱阿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以菩薩威力入無差別境界。

一阿字者。是無生義。以無生之理。統該萬法。故云無差別。而菩薩得此無生。則能達諸法空。斷一切障。故云威力。

唱多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無邊差別門。

二多字者。彼五字經當羅字。是清凈無染離垢義。今云多者。毗盧經釋多云如如解脫。金剛頂云。如如不可得故。謂如即無邊差別故。如不可得。羅多二字。字形相近。聲相濫故。今順多釋。

唱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照法界。

三波字者。五字經云。亦無第一義諦。諸法平等。謂真俗雙亡是真法界。諸法平等即是普照。

唱者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輪斷差別。

四者字者謂諸法無有諸行。謂諸行既空。故徧摧差別。

唱那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得無依無上。

五那字者。謂諸法無有性相。言說文字皆不可得。謂性相雙亡故無所依。能所雙亡是謂無上。此上五字即文殊五字心呪。結歸觀心云。汝知是要當觀是心本來清凈。無染無著。離我我所分別之相。

唱邏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離依止無垢。

六邏字者。悟一切法離世間故。愛支因緣永不現故。離世故無依。愛不現故無垢。

唱柁(音輕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不退轉方便。

七柁字者。悟一切法調伏寂靜。真如平等無分別故。方為不退轉方便。

唱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金剛場。

八婆字者。悟一切法離縛解故方入金剛。

唱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曰普輪。

九荼字者。悟一切法離熱矯穢。得清涼故。是普摧義。

唱沙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為海藏。

十沙字者。悟一切法無罣礙故如海含像。

唱嚩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生安住。

十一嚩字者。悟一切法言語道斷。故能徧安住。

唱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圓滿光。

十二哆字者。悟一切法真不動故。不動則圓滿發光。

唱也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差別積聚。

十三也字者。悟一切法真實不生故。則諸乘差別積聚皆不可得。

唱瑟吒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光明息煩惱。

十四瑟吒字者。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普光明即能制伏。任持煩惱即所制伏。息即伏義。

唱迦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無差別云。

十五迦字者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則作業如云。皆無差別。

唱娑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降霔大雨。

十六娑字者。悟一切法即得平等。性不可得。

唱么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大流湍激眾峰齊峙。

十七么字者。悟一切法我所性不可得。大流等者。謂我慢則生死長流。湍馳奔激。我慢高舉。若眾峰齊峙。皆我所執故。

唱伽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安立。

十八伽字者。即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言安立者。以行取故而能安立。

唱他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真如平等藏。

十九他字者。即是悟一切法處所性不可得。以真如平等。是一切法所依處所故。

唱社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入世間海清凈。

二十社字者。即悟一切法能所生起不可得。以有能有所是世間海故。

唱鎻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念一切佛莊嚴。

二十一鎻字者。即悟安隱性不可得。以念佛莊嚴最安隱故。

唱柁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簡擇一切法聚。

二十二柁字者。別譯為馱字。即悟一切法能持界性不可得。以簡法聚。即能持界性故。

唱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隨順一切佛教輪光明。

二十三奢字者。即悟一切法寂靜性不可得。以寂靜別順佛教故。

唱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因地智慧藏。

二十四佉字者。即悟一切法如虗空性不可得。以智慧如空。故能含藏。

唱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息諸業海藏。

二十五叉字者。即悟一切法盡性不可得。謂業海深廣。無不包含。故名為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长汀县| 南城县| 三河市| 广东省| 拉孜县| 巴中市| 梅州市| 南漳县| 连平县| 江陵县| 柳林县| 天峻县| 仪陇县| 鄢陵县| 武乡县| 道孚县| 嘉兴市| 青海省| 陕西省| 太康县| 环江| 潮安县| 吉木萨尔县| 恩施市| 土默特右旗| 灵武市| 塔河县| 孝昌县| 左云县| 尼玛县| 奉贤区| 岳西县| 白河县| 永泰县| 棋牌| 筠连县| 峨山| 大洼县| 宣汉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