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昭公卷第十七(起元年盡十三年)(1)

  • 春秋谷梁傳
  • 榖梁赤
  • 3488字
  • 2015-10-08 14:32:01

昭公元年

(公元前五百四十一年)

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譯文】

元年,春天,周歷正月,昭公即位。

傳繼正即位,正也。

【譯文】

正常地繼承君位當國君,合于禮。

經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戍、衛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人、曹人于郭。

【譯文】

魯叔孫豹同晉國的趙武、楚公子圍、齊卿國弱、宋卿向戍、衛國的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國的罕虎、許人、曹人在郭地開會。

經三月,取鄆。

【譯文】

三月,魯收回鄆城。

經夏,秦伯之弟針出奔晉。

【譯文】

夏天,秦伯的弟弟逃到晉國。

傳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其弟云者,親之也。親而奔之,惡也。

【譯文】

諸侯最尊貴,即使和親弟也不能兄弟相稱。經文稱弟,表示關系親近。親近還出逃,是秦伯壞。

經六月,丁已,邾子華卒。

【譯文】

六月丁已日,邾國國君去世。

經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原。

【譯文】

晉國的荀吳領兵在太原打敗狄兵。

傳傳曰,中國曰大原,夷狄曰大鹵,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譯文】

中原諸侯國稱它為大原,夷狄國稱它大鹵。地名隨從中原諸侯國的叫法,人名隨從主人的叫法。

經秋,莒去疾自齊入于莒,莒展出奔吳。

【譯文】

秋天,莒國的去疾由齊國回到莒國。莒公子展逃到吳國。

經叔弓帥師疆鄆田。

【譯文】

叔弓領兵修整鄆田的疆介。

傳疆之為言猶竟也。

【譯文】

疆就是邊境的意思。

經葬邾悼公。

【譯文】

安葬邾悼公。

經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卷卒。

【譯文】

冬天,十一月己酉日,楚子去世。

經楚公子比出奔晉。

【譯文】

楚公子比逃到晉國避難。

昭公二年

(公元前五百四十年)

經二年,春,晉侯使韓起來聘。

【譯文】

二年,春天,晉侯派韓起來魯訪問。

經夏,叔弓如晉。

【譯文】

夏天,叔弓到晉國去。

經秋,鄭殺其大夫公孫黑。

【譯文】

秋天,鄭國殺了它的大夫公孫黑。

經冬,公如晉,至河乃復。

【譯文】

冬天,昭公到晉國去,到黃河邊就返回了。

傳恥如晉,故著有疾也。

【譯文】

恥于說到晉國去,所以聲稱有病而返。

經季孫宿如晉。

【譯文】

季孫宿到晉國去。

傳公如晉而不得入,季孫宿如晉而得入,惡季孫宿也。

【譯文】

昭公去晉國沒能進去,季孫宿到晉國就能進去。季孫宿壞。

昭公三年

(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

經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

【譯文】

三年,春天,周歷正月,丁未日,滕成公去世。

經夏,叔弓如滕。

【譯文】

夏天,叔弓去滕國。

經五月,葬滕成公。

【譯文】

五月,安葬滕成公。

經秋,小邾子來朝。

【譯文】

秋天,小邾子國君來魯朝見。

經八月,大雩。

【譯文】

八月,舉行盛大的求雨祭祀。

經冬,大雨雹。

【譯文】

冬天,下大雹子。

經北燕伯款出奔齊。

【譯文】

北燕的國君逃到齊國。

傳其曰北燕,從史文也。

【譯文】

稱北燕國,是沿從史書的叫法。

昭公四年

(公元前五百三十八年)

經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雪。

【譯文】

四年,春天,周歷正月,下大雪。

經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于申。

【譯文】

夏天,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太子佐、淮夷,在申國集會。

經楚人執徐子。

【譯文】

楚國逮捕了徐國國君。

經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吳,執齊慶封,殺之。遂滅厲。

【譯文】

秋天,七月,楚、蔡、陳、許、頓、胡、沈、淮八國君領兵攻打吳國,抓住齊國的慶封,殺死。隨后滅了厲國。

傳此入而殺,其不言入何也?慶封封乎吳鍾離,其不言伐鍾離何也?不與吳封也。慶封其以齊氏何也?為齊討也。靈王使人以慶封令于軍中曰:“有若慶封弒君者乎?”慶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圍弒其兄之子而代之為君者乎?”軍人粲然皆笑。慶封弒其君而不以弒君之罪罪之者,慶封不為靈王服也。不與楚討也。春秋之義,用貴治賤,用賢治不肖,不以亂治亂也。孔子曰:“懷惡而討,雖死不服,其斯之謂與?!彼欤^事也。

【譯文】

這是進入吳國殺的。為什么不說進入吳呢?慶封被封在吳附屬的鍾離。為什么不說攻伐鍾離?不贊同吳國封他呵。為什么稱齊國的慶封?因為齊國討伐他。楚靈王讓人牽著慶封在軍中示眾說:“有像慶封這樣殺自己君王的嗎?”慶封說:“停一下,我只說一句。”說:“有像楚公子圍,殺了侄兒取代君位的嗎?”軍中人都開心地大笑。慶封弒君卻沒以弒君之罪判他。慶封沒服楚靈王,不贊同楚靈王的聲討。春秋的大義是用高貴的治服卑賤的,用有德治服無德的,而不是用亂治亂。孔子說:“自己有壞名聲,去聲討別人。別人即使掉腦袋也不會服的,大概指的就是這件事吧?!彼?,表示緊接著另一事。

經九月,取繒。

【譯文】

九月,占領了繒邑。

經十有二月,乙卯,叔孫豹卒。

【譯文】

十二月乙卯日,魯卿叔孫豹去世。

昭公五年

(公元前五百三十七年)

經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

【譯文】

五年春,周歷正月,廢除中軍。

傳貴復正也。

【譯文】

貴在恢復正規。

經楚殺其大夫屈申。

【譯文】

楚國殺了它的大夫屈申。

經公如晉。

【譯文】

昭公到晉國去。

經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

【譯文】

夏天,莒國大夫牟夷帶著牟婁和防、茲三處土地投奔魯國。

傳以者,不以者也。來奔者,不言出。及防、茲,以大及小也。莒無大夫,其曰牟夷何也?以其地來也。以其地來,則何以書也?重地也。

【譯文】

拿的,是不能拿的東西。說來奔。不說出奔。經文記“及防、茲”,是由大到小的意思。莒國沒有天子命封的大夫。為什么稱他牟夷?因為他帶著土地逃來魯國。帶著土地來,為什么就記載?重視土地。

經秋,七月,公至自晉。

【譯文】

秋季,七月,昭公從晉回國,告祭祖廟。

經戊辰,叔弓帥師敗莒于賁泉。

【譯文】

戊辰日,叔弓領兵在賁泉打敗莒國。

傳狄人謂賁泉失臺,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譯文】

夷狄人把賁泉叫做失臺。地名隨從中原諸侯國的叫法,人法,人名隨便從主人的叫法。

經秦伯卒。

【譯文】

秦景公去世。

經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吳。

【譯文】

冬天,楚王、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攻伐吳國。

昭公六年

(公元前五百三十六年)

經元年,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

【譯文】

六年,春天,周歷正月,杞文公去世。

經葬秦景公。

【譯文】

安葬秦景公。

經季孫宿如晉。

【譯文】

季孫宿到晉國去。

經葬杞文公。

【譯文】

安葬杞文公。

經宋華合比出奔衛。

【譯文】

宋國的華合比逃到衛國去。

經秋,九月,大雩。

【譯文】

秋季,九月,舉行盛大的求雨祭祀。

經冬,楚薳罷帥師伐吳。

【譯文】

冬天,楚國的薳罷領兵攻伐吳國。

經叔弓如楚。

【譯文】

叔弓到楚國去。

經齊侯伐北燕。

【譯文】

齊國攻打北燕國。

昭公七年

(公元前五百三十五年)

經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

【譯文】

七年春,周歷正月,和齊國講和。

傳平者,成也。暨猶暨暨也。暨者,不得已也。以外及內曰暨。

【譯文】

平,是講和的意思。暨就是堅決果斷之義。而這條經文的暨,是不得已之義。記載外國同魯國如何如何,中間用暨字。

經三月,公如楚。

【譯文】

三月,昭公到楚國去。

經叔孫婼如齊蒞盟。

【譯文】

叔孫婼到齊國簽盟。

傳蒞,位也。內之前定之辭謂之蒞,外之前定之辭謂之來。

【譯文】

蒞,是到位的意思。魯國按先前決定的簽盟叫蒞盟。如果是外國按先前的約定來簽約叫來盟。

經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譯文】

夏季,四月甲辰日,初一,出現日蝕。

經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

【譯文】

秋天,八月戊辰日,衛侯去世。

傳鄉曰衛齊惡,今曰衛侯惡,此何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奪人名,不奪人親之所名,重其所以來也。王父名子也。

【譯文】

先前記載有衛國的齊惡,現在又記載衛侯惡,為什么君臣同名呢?有德的人不奪別人的名,不奪人親人給命的名,重視名字的由來。祖父給孩子命名。

經九月,公至自楚。

【譯文】

九月,昭公從楚國歸來,告祭祖廟。

經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孫宿卒。

【譯文】

冬天,十一月癸未日,魯卿季孫宿去世。經十有二月,葬衛襄公。

【譯文】

十二月安葬衛襄公。

昭公八年

(公元前五百三十四年)

經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

【譯文】

八年春,陳侯的弟弟殺死太子。

傳鄉曰陳公子招,今曰陳侯之弟招何也?曰,盡其親,所以惡招也。兩下相殺不志乎春秋,此其志何也?世子云者,唯君之貳也。云可以重之存焉志之也。諸侯之尊,兄弟不得以屬通。其弟云者,親之也。親而殺之,惡也。

【譯文】

先前稱陳公子招,現在為什么稱陳侯之弟招?是把親屬關系全擺出來,用以表明招很壞。兩下互相殘殺,春秋經不予記載,這次為什么記載?太子,只有他才是君王的繼承人,被殺了應該慎重地加以記載。諸侯是一國之尊,即使是同母弟也不能與之兄弟相稱。稱弟,表明關系親。親還殺太子,說明招太壞。

經夏,四月,辛丑,陳侯溺卒。

【譯文】

夏天,四月辛丑日,陳哀公去世。

經叔弓如晉。

【譯文】

魯叔弓到晉國去。

經楚人執陳行人干徵師,殺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威市| 德州市| 翼城县| 巴林右旗| 桂平市| 正定县| 隆德县| 鹿邑县| 合江县| 库伦旗| 崇明县| 凤山市| 合阳县| 东海县| 杨浦区| 康乐县| 阜新市| 黑水县| 抚州市| 安阳县| 蓬溪县| 云霄县| 马尔康县| 甘德县| 祁阳县| 绍兴县| 怀宁县| 平定县| 玉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永川市| 鄂尔多斯市| 同江市| 阜新市| 喜德县| 大同市| 临高县| 北流市| 嵊泗县| 抚州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