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中朝 100個對癥穴位方
- 吳中朝
- 864字
- 2018-12-29 12:48:38
打嗝 用棉簽按壓人中穴
打嗝,中醫上指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是一種不能人為控制的病癥。它常常是因為進食吞咽倉促、受涼或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的膈肌暫時性痙攣,其中胃氣上逆是根本原因。
嬰兒打嗝,可將其抱起,用指尖在嬰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搔癢,一般至嬰兒發出笑聲,打嗝就會停止。成年人打嗝難以止住,又沒有什么特殊不適,一般過會兒就會停止。如果長時間連續打嗝,就要請醫生診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連續不斷打嗝,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惡化,需引起注意。
基本治療方
主要癥狀:呃聲不斷,不能自制。
穴位方
①將中脘穴、內關穴配伍,用手指指腹依次按摩,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此方法適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打嗝。
②閉目,大拇指置于眼眶兩側,然后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揉壓眼皮,直到呃逆停止。用力不可太過,可以自行按摩,也可以讓親友幫忙按摩。此方法適合任何打嗝患者,但要注意,心率在60次/分以下的患者禁用,青光眼、高度近視和有心臟病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此法。
實用小偏方
剛開始的輕微打嗝,通常喝些熱水就能止住。

避免水過熱燙傷。
胃寒打嗝、胃火打嗝:分清寒、火很重要
分型癥狀:胃脘不舒,得熱則減,得寒則甚;口臭煩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穴位方
①胃寒患者加按氣海穴,手法要輕柔,每個穴位3~5分鐘。也可以用艾條溫和灸,驅寒的效果尤佳。
②胃火較盛的患者,應多按內庭穴。力度適當加重,每次3~5分鐘,每日按摩1次。
食療方
①突然發作的胃火上逆打嗝患者,可以猛喝冰鎮水,也能止嗝。

心臟不好者不宜用此法。

婦女產后不宜食用。
②患者如感胃中寒冷,可每次取干砂仁2克,不拘時,洗凈后放入嘴中細嚼,余渣吐出。
脾腎陽虛:雙手摩擦腎俞穴
分型癥狀:氣不接續、手足不溫、面色蒼白。
穴位方
用雙手在腎俞穴上摩擦,至溫熱為度。
食療方
脾腎陽虛打嗝患者首選附子理中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感冒發熱患者不宜服用。
胃陰不足:每日溫服瓊玉膏
分型癥狀:渴不思飲、喜冷飲、煩渴不安。
穴位方
按摩三陰交穴時,手法宜輕柔,刺激不宜太大。
食療方
胃陰不足患者首選瓊玉膏,每次15克,每日3次,溫開水或蜂蜜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