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氣時令吃什么
- 王明強
- 1039字
- 2018-12-29 13:45:48
春季選食物有講究
按照五行學說,春應五臟之肝,屬木。《尚書·洪范》中說“木曰曲直”,樹木或曲或直,其生命特征就是逐陽而生,竭盡生命之力舒張自己的枝條,這種生發、條達、舒暢的特性與春氣生發之機相應,所以古人將春季對應于五行當中的木。按照五行五臟的配屬,肝屬木,脾屬土。肝有陰陽,肝陽促動人體氣機的升、動、散,而肝陰則起到降、靜、斂的作用,兩者保持協調平衡,則全身氣機順暢,通達無礙。為適應春季陽氣生發的需要,需要肝功能運轉加快,因而春季要注重養肝護肝。
少酸多甘,顧肝護脾
春季與肝相應,肝屬木,味為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味為酸……酸傷筋,辛勝酸。”因此,肝欲酸,酸味入于肝。酸具有收斂之性,不利于肝氣的疏泄,且春天陽氣初生,食酸也不利于陽氣的生發。春季本就是肝旺之時,按照五行學說,木克土,肝火偏亢就會損傷脾胃。另外,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舒暢,最怕郁滯拘急,而甘味具有緩急之功用,所以春季食甘也可以起到護肝之功效,《素問·臟氣法時論篇》中云:“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明確指出肝最怕拘急,倘若拘急宜食甜味食物或藥物來加以緩和。該篇還明確指出“肝色青,宜食甘,大米、牛肉、棗、葵,皆甘”。因此,春天應少吃酸,如橙子、橘子、柚子、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應多吃一些性平味甘的食物,如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紅棗等,以顧肝養脾。

芋頭是益脾養胃的佳品,但也不宜食用過多,多食易在腸胃積滯。
多食辛溫,補益陽氣
從中醫“春夏養陽”的角度來說,春季應多吃韭菜、大蔥、生姜、大蒜等辛溫之品。人體陰陽二氣各有其用,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陽氣主要起保衛人體的作用,避免人體受到自然界六淫之氣的襲擾。而春季,由于人體陽氣生發浮動,多充實于體表,體內陽氣則顯得不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因此宜多食一些辛甘發散性的食物,以溫補體內之陽氣,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卜、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另外,辛味應肺金,多食辛味亦可防止肝木過旺反侮肺金。
要注意少食生冷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另外,春天干燥,屬于溫熱的氣候,人體很容易上火,且風邪漸增,常見口舌干燥現象,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

陰虛體質的人不宜食生姜。

大蒜生食抗菌作用比熟食強。

每周吃3次大蔥可以壯陽補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