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好意思背后隱藏的心理暗示(5)
-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 龍湘濤
- 2750字
- 2015-09-28 16:34:58
其二,丟棄負面標簽。
前面我已經舉例說過負面標簽對我們的影響是多么大,現在,你要做的,不僅僅是避免負面標簽被放大,還要做出更決絕的舉動,即將這些負面標簽丟棄。當然,如果我們能夠像扔一袋垃圾那樣將身上的缺點和毛病扔掉,事情就再簡單不過了??上н@只能是一個幻想。讓我們來嘗試一下更實際的方法:否定自己身上負面標簽的存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記得提醒自己不要表現出相應的負面標簽所具備的特征,要表現得就像它們完全不存在你身上一樣。不久以后,這些負面標簽的特征就會真的離你越來越遠,直到消失。
在初始階段,這些方法實施起來會讓你有些不習慣,這時候尤其需要運用意志進行控制。你不妨不斷地暗示自己,你是一個意志力非常強大的人,只要你想做某件事,想戒除某種行為,或養成某種好習慣,就一定能做到。然后,在這樣強大的意志力幫助下,再堅持不懈地重復以上方法,有一天,你會驚訝地發現,你是如此優秀。這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地給自己貼上了積極正面的“標簽”,成為了一個自信、向上的人。我唯一想說的就是:恭喜你!
8.負面情緒的效應
情緒效應
情緒,是人類情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人們情感狀態的外在表現。在心理學上,情緒也會引起一系列的效應,被人們稱為情緒效應,或者情感效應。情緒效應是指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可以影響到對某一個人今后的評價。這個概念十分抽象,有些難以理解,讓我們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解釋一下。
比如說,你第一天上班遲到了,這時候,你恰好被正在生氣的領導看到,于是你的行為讓他更加生氣,你給他的第一印象也十分糟糕。雖然他沒有開除你,但是以后只要看到你,他就會莫名其妙地生氣,無法對你有好感,即使你后來再也沒有遲到過,即使你是一位優秀的員工。
這就是情緒效應在發揮作用,而且不幸的是負面作用。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將一胎所生的兩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另一只羊羔則被拴在一只狼的跟前。雖然狼夠不著小羊羔,但它的存在本身對小羊羔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威脅,小羊羔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驚恐,戰戰兢兢地生活著,吃不下東西,不久就死了。而另一只羊羔,則有幸地隨著羊群快樂地生活下去了。
很顯然,對于小羊羔的死,驚恐的情緒發揮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在這種情緒的控制下,小羊羔不僅僅是心理上感到恐懼,行為也被恐懼控制著,甚至在身體健康方面,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另一個例子來自非洲野馬。在非洲草原上,野馬常受到吸血蝙蝠的侵擾。吸血蝙蝠總是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刺破野馬的腿,從馬身上吸血。其實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對身體健碩的野馬來說,根本微不足道。但野馬卻常常在受到吸血蝙蝠的襲擊后死亡,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在被蝙蝠襲擊后,野馬自己根本夠不著蝙蝠,于是不停地蹦跳、狂奔,直到在暴怒中死去。真正讓野馬死亡的,并不是蝙蝠吸走的那點血,而是野馬內心劇烈的情緒反應。
對于人類來說,也是一樣的。人在心情不好的狀態下,免疫力會下降,行動力會變弱,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影響。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收集了人們在悲痛、悔恨、生氣和心平氣和等不同情緒狀態下呼出的“氣水”。當他把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水”放入有關化驗水中沉淀后,水則無雜無色,清澈透明;當他將悲痛時呼出的“氣水”用同樣的方式處理,則得到了有顏色的水;當他將生氣時呼出的“氣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結果大白鼠在幾分鐘之后就死了。愛爾馬由此得出結論:人在生氣時呼出的氣體具有毒性。這種毒性既然能毒死大白鼠,那么對生氣的人本身也是具有危害的。不僅是生氣,其實,恐懼、焦慮、抑郁、嫉妒、敵意、沖動等負性情緒,都是有破壞性的,這些情緒如果長期影響我們,會導致我們的身心產生疾病。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重視情緒效應對自己的影響。
情緒不僅影響著個人的身心健康,實際上,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在第一印象形成的過程中,主體的情緒狀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們初次接觸時所擁有的喜怒哀樂情緒,對于雙方關系的建立或是對于彼此的評價,有著不可思議的巨大影響力。當交往主體的情緒處于積極正面的狀態時,對與之交往的人的評價會更偏向于好的一面。而當交往主體的情緒處于消極負面的狀態時,對與之交往的人的評價就會偏向于不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這種情緒還會相互傳染。主體情緒不正常,也可以導致對方產生不良態度,影響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避開負面情緒效應的深坑
情緒效應的影響是如此之大,尤其是負面情緒效應,就像一個深坑,給我們帶來不可預測的危險。負面情緒效應還是不好意思的成長搖籃,當人們處于負面情緒狀態,被負面情緒控制的時候,更容易感到不好意思。
但是,情緒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人能夠讓自己完全沒有情緒,也沒有必要使自己成為一個不帶情緒的“木頭人”,于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就成了當代人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之一,學會如何避開負面情緒效應的影響,更是重中之重。
避開負面情緒效應的影響,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雖然不可以將負面情緒消滅,卻可以盡量去控制它們。比如,當你遇到令人生氣的事情時,如果不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你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憤怒情緒正在膨脹。這時候,單純地勸說自己顯然是沒用的,“生氣影響健康”這類理由雖然符合科學,對于正在氣頭上的人卻沒有實際的作用。那么,不妨控制自己的行為,做幾個深呼吸,強行露出笑臉或是做個鬼臉,放松因生氣而變得僵硬的面部肌肉。身體上的變化會引起情緒上的變化,當氣息變得舒緩,面部肌肉也松弛下來,對你的心理都是一個暗示:我并沒有感到氣憤,可能這件事原本也不足以令我生氣。就這樣,你會驚訝地發現,你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憤怒情緒。對于其它的負面情緒控制,這也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情緒效應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情緒會影響事情的發展和人際交往的開展,為了避免負面情緒效應影響到這些方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帶著情緒處理事情和人際關系,尤其是負面情緒,以免失去理智。比如,當你感到悶悶不樂,這時候去做什么事都會難以提起興趣,但你不會意識到是你本身情緒的問題,而會認為是這件事讓你悶悶不樂。在心情郁悶的情況下接觸某個人也是,不僅會讓你感到這個人使你感覺郁悶,你的郁悶情緒還會傳染給對方,使得對方也對你反饋不良的情緒,這樣一來,你們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加糟糕。因此,如果發現自己帶著不良情緒,最好先控制住情緒,再去處理其它事情或是與他人交往,避免你的負面情緒“傷及無辜”。
人在負面情緒的控制下,更容易感到不好意思,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負面情緒效應,如自卑,憤怒,悲傷等情緒,以及選擇錯誤的方法處理問題。在發覺情緒不良的時候,要特別提醒自己不要被不好意思控制。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出現了不好意思的心理,要盡快理清思路,斬斷不良情緒與不好意思之間的聯系,避免走入惡性循環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