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簡投資(簡七理財019)
- 簡七理財
- 3153字
- 2019-01-09 15:34:46
極簡投資第四課:當定投遇到投資組合,配置全攻略!
因為提前了半小時到,小七一個人在咖啡館里翻看著筆記。重溫這些被自己標注出來的基本概念:
1.市場擇時和選股固然重要,但從長期來看,無人能準確擇時,選股正確者更是鳳毛麟角。資產配置是你實現成功投資的唯一有效手段。
2.最重要的理念將你的投資組合分布于幾種不相關的資產,這樣可以在提高收益的同時降低風險。
3.最懶人的組合:固定收益類資產+國內大型公司股票+國內小型公司股票+國外大型公司股票+國外小型公司股票。
回去整理了一下,小七覺得極簡投資的精髓是:
制定一個目標組合結構,然后咬住它不放,跟追男神/女神一個道理。不過,這個組合怎么配置,還是有好多問題要跟B先生問呢!
不一會,B先生也到了,“這是小卡,他一會要跟我一起去打球,不介意一起聊會兒吧!”一位面目清秀的年輕小伙子跟B先生一起到了。“你們先聊,我去買喝的。”
“你好,我是小卡,聽說你在跟B先生學資產配置,挺好的。現在的行情,人人都想著大賺一筆,只不過這錢真不是每個人都有天賦賺的。”小卡很熱情地打招呼。
“是啊,去年我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只股票,最后他賺錢了,我被套牢了。而且上班的時候天天看盤,提心吊膽的,最后工作、投資都沒做好,可郁悶了。”大大咧咧的小七分享起自己的慘痛經歷真是毫不含糊,“你也是做投資的嗎?太好了,我有一堆問題,你們都可以回答我了!”
這時候,B先生也點單回來了。“最近怎么樣,之前聊的都消化了嗎?”
問題1:極簡投資適合定投嗎
“其實我除了關心投資,也一直都有好好理財規劃。我希望30歲的時候能讀一個MBA,所以每個月都會為這個夢想存1000元。之前我都是定投一個醫藥主題的基金,現在知道了資產配置,這筆錢是繼續定投還是分成5份去買您說的那些指數呢?”小七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定投本身就能夠用時間攤平風險,這個概念很好。”B先生首先肯定了小七的好習慣。
小建議:
基金定投建議避開每月1-8日。
因為會碰到元旦、春節、五一、十一假期,這期間基金業務暫停,而假期過后第一天才扣款,且這天股市基本上都是上漲的,基金凈值較高,如此看來,不劃算。另外,要是打算定投2到3只基金,建議不要設在同一天,按每月天數平均分開就行。
“你制定好一個組合,無論是一次性還是定投,都按比例買入,到年末的時候調整一下就可以了。我們下面用2種資產舉例子,這樣比較好理解。”B先生很有耐心,說完以后不忘舉例補充。
“比如你決定按照50%債基、50%股基的比例做資產配置,那么你現在的錢可以先這么投,接下來每個月也是500元買債基,500元買股基。到年末的時候,假設債基的賬面價值變成了12000元,股基的賬面價值是10000元。那么加起來是22000元,就應該賣出1000元債基,拿這個錢去買1000元股基。這就是所謂‘多退少補的填坑投資大法’!”
哈哈哈哈哈哈哈,小七和小卡都被B先生的填坑大法逗樂了。
問題2:之前提到的基金能換嗎
“上次您提到的ETF都要用股票賬戶買,我有的朋友沒開證券賬戶;還有國債指數單位凈值好高啊,按照100股起交易,每次都要一萬多呢!”
B先生擺擺手,輕松地說道,“那是為了給你舉例子,你當然可以選擇其他產品。比如你的朋友可以購買場外的ETF聯接基金,或者其他普通指數基金,主要看看跟蹤誤差和費率就行;
號外:指數基金費率比較

場內指數基金的交易成本最低,ETF聯接次之,場外增強指數型的成本相對較高。
比如國債ETF單位凈值太高,你就換成其他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萬能險、P2P或者銀行理財,都可以;
比如你看好其他的股票指數,像小卡覺得上證50(510050)、上證180(510180)在牛市里也許會有很好的表現,也可以加入你的組合。”
“別提我了,我還買股票呢!不過我覺得這個錢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賺的,我之前從大學專業到畢業后考證,前后花了有五六年吧,現在本職工作也是要看行情,所以還好,每天花十幾個小時在股市上。現在大家看到股市賺錢容易,都浮躁得很,動不動就要炒股,要漲停板,這不現實啊!90%的人估計最后是要虧回去的,都以為自己是股神,你說現在3500點,天天有人問我,算高嗎,能入嗎?這事兒,每個人給你的答案都不同!”小卡像打開了話匣子,一連串的詞兒,“還是你好,每天不用看盤,心中沒有掛念。”小卡羨慕起B先生的自在起來。
問題3:要不要止盈止損
“之前學的東西都說要學會止盈止損,那如果其中某個基金漲了20%,我要不要賣出呢?”
“止盈止損沒錯,但別忘了,你每年都會調整一次,這個再平衡的過程中已經做了鎖定盈利攤薄損失的操作啦。也就是說,這一整年,你都不需要去關注某個資產類別所謂的止盈線。除非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像基金停止申購、清盤之類的,那就在同類資產中更換一個咯。”
哇,聽起來好輕松,果然是懶人必備的極簡投資大法。
問題4:要用錢的時候怎么賣
“我如果所有的錢都做資產配置,比如說5年以后讀MBA要用錢的時候,是優先賣掉盈利的資產嗎?”小七已經開始考慮5年以后的事情了。
“跟你說過的哦,資產配置跟追女孩子一樣的,一定要緊追不放,千萬不要三心二意,被一時的收益迷惑住。還是前面的例子,你應該算一下留下的資金,仍然讓債基和股基恢復設置的一比一比例,然后倒算各類資產應該賣出的份額。”
B先生跟小卡相視一笑,是在追女神的事兒上頗有同感嗎...
問題5:如何設置比例?如何看相關性?
“額...B先生,咱們聊了這么久,我還是不知道怎么設置適合自己投資比例,也不知道選擇哪些投資產品,怎樣才算滿足不相關的條件呢?還是就按照你說的那5個,然后等分5份買嗎?”終于來到了最難的一課。
小卡忍不住插話了,“你們聊得太專業了吧,還讓小七算相關性啊!國內的資本市場時間太短,市場化程度有限,很難找到不同資產的相關性的權威性數據啊,美國市場的倒是有。一般人固定收益類配上權益類產品,差不多了呀!”
B先生點點頭,說道:“是的,這個其實你沒必要去算。快速判斷資產組合有效性的方法就是最簡單的就是歷史回測。比如五個標的構成的組合,你拉出過去十年它的每日收盤價數據,假設你十年前買的,用簡單的每日加權平均算出每日的組合市值,然后就能很直觀的看出組合的收益和波動率了。不過對你來說可能還是太復雜了。”看到小七愈發疑惑的臉,B先生趕緊打住了。
“這樣吧,我給你舉個我朋友的例子,他是做營銷的,平時可忙了,所以我也建議他做資產配置。”熱心的小卡來幫忙解釋,“他今年30歲,按照100-年紀的原理,他30%放在固定收益里面,70%放在權益類產品里。
再具體來說:
固定收益的30%:10%的P2P+20%的萬能險;
權益類的70%:30%滬深300+30%中證500%+10%標普。
每個月都按這個比例做定投,年底拿了獎金,就全盤做一次動態平衡。一開始可興奮了,收到一堆定投短信,覺得特別有成就感,還給我看來著。”
“啊,我以前也是按100-年紀來算,可是這樣的話,豈不是每年的比例都不一樣了,說好的至死不渝呢...”聰明的小七馬上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B先生出馬了,“資產配置的比例其實是一門藝術,也是配置的核心。專業的投資顧問一般按照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進行偏離,目前只有兩家做出了資產配置的標準,一個是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做出了全球配置系統;還有就是嘉實的FAS系統,會給出近6個月的股債配置比例,你可以在它的官網的投資者回報研究中心看到:

我建議你呢,去做一個風險測試,最后會給出一個基本的配置比例。但是啊,你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判斷,任性地做一些調整,只是別忘了堅持下去。”
“那要堅持多少年呢?十年以后我會不會變得更有錢風險承受能力更強了呢?”小七真是宇宙第一自信美少女啊,問出這樣的問題居然毫不臉紅。
“哈哈,十年以后再做一次風險測試吧,中間就不要亂動了。決定了,就放手去做吧!下次見面,希望你能定下適合你的資產配置方案,然后別忘了看看這個方案過去5-10年如果堅持資產配置、動態平衡的話,會得到怎樣的收益哦!”B先生告辭前,送上了祝福的笑容。
“小七加油!”熱情滿滿的小卡揮揮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