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廣州,白云機場。
白云機場外。
全搜網華南分公司的司機小張在等待總部的三位高管。
華南分公司的總經理謝家平被來討說法的員工們困在辦公室。所以,他只得指派小張去接三位高管。
有三個人出現在小張的視線里。
很像是他要接的三位高管,但他又不敢肯定。
在他看來,三位高管應該是走得很近,并且在一起商量事情。但眼前這三個人,都隔著一米多遠的距離,而且互不搭話。
終于,他認出了衛欣,衛欣經常來華南分公司視察,所以對他比較熟悉。
“衛總,你好!”
小張發現,已經有人搶在他前面和衛總打起了招呼。
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
丁雷看到,已經有十多個人舉著相機、遞過來話筒,對準了他們三個人。
他們剛出機場,就碰到了廣州的記者們。
“衛總,您好!我是《南國都市報》的記者,請問您今天來廣州是處理員工罷工的事情嗎?您將怎么處理這件事情?”
“衛總,您好!我是《職場周刊》的記者,有員工反映貴公司違反了《勞動合同法》,請問您是什么觀點?”
“衛總,您好……”
衛欣有點不耐煩,他對記者們說:“各位,今天我們公司負責人力資源的江總也來到了廣州,這些問題將由他來回答。”
記者們的話筒隨著衛欣眼神的方向,全部轉移到了江浩身上。
“各位,這些問題嘛,我們公司負責對外溝通的丁總也在場,按照公司的規定,是由他接受記者們的采訪。我們公司是家大型上市公司,采訪流程是有嚴格規定的。”
江浩巧妙地把皮球踢到了丁雷這邊。
丁雷知道一件事情,不久前的松下電器中國環境論壇,不僅來了中日兩國的政府高層高官,松下全球的新任社長也首次來華。不過,松下公司的高管不擅長接受采訪在業界也是非常之有名。
接下來的新聞發布會,可就好玩了。
一共來了六個記者,三個是中國記者,另外三個是日本記者。
三個中國記者的提問,完全是主辦方事前安排好的,且被打好招呼——就按紙條上的提示進行提問,不要有任何發揮。
中國記者比較配合,采訪比較順利。
三個日本記者的提問,也被嚴格規定了提問范圍——僅限于與環保相關的問題。
結果,卻在最后出現了小插曲:敬業的日本記者最后一個提問,稍稍偏離了主辦方設定的主題,使得臺上的松下高管,在數十個中外記者眾目睽睽之下,使勁翻著準備好的采訪答案本。
但是,這位高管卻翻不到答案,急得面紅耳赤,只好起身點名讓坐在臺下的下屬代為回答。
丁雷想起這件事情,覺得很好笑。
但是,現在并不是想這件事情的時候。
這時,記者們的話筒,全部對準了丁雷。
丁雷心里暗笑,本來他只是作為一個配角來到廣州,現在卻成了主角。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我們公司對這件事非常重視。現在,我們還沒有到華南分公司,還不了解實際情況,所以,我只能簡單說幾句。”
記者們已經開始拍照。
“都說廣州的記者敬業,今天我是深有體會。如果我們公司的員工都有大家這么敬業,就不用出什么績效考核方案了。”
丁雷巧妙地給這些記者們戴了頂高帽子,人群中已經有了笑聲。
“是這樣的,我打個比方,如果在你們的報社,有這樣一個同事,不肯外出采訪,對工作敷衍了事。而你們卻這么的敬業,能夠在第一時間拿到最有質量的新聞。如果你們兩個人拿同樣的工資,這樣公不公平?”
沒有人回答。
但是人群中傳來了大笑。
“所以說,績效考核是必須的。但是,我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能和員工的溝通做得不夠。我們這次過來,就是要站在員工的立場來對待績效考核方案。我們是來和員工溝通的,并不是來處理什么事情的。”
“但是,現在已經有員工去勞動局上訪,這個事情,你們怎么處理呢?”《南國都市報》的記者又接上了話。
“剛才,我都說了,現在事情我們還沒有搞清楚。等我們和員工溝通過后,歡迎大家來華南分公司采訪。這是我的名片,大家可以隨時和我溝通。”
丁雷說完,從包里拿出一盒名片,分發給大家。
“丁總,您這里全是北京的聯系方式啊,又沒有留手機號碼。”
“大家可以加我的MSN,我可以和大家一對一溝通。”
“您在外面,用MSN也方便嗎?”
“我用的是iPhone,所以上MSN非常方便。而且,我的手機下載了搜狗輸入法,打字速度很快。大家也把名片留給我,這幾天我會邀請大家來公司采訪。”
記者們漸已散去。
“三少爺不愧為三少爺。”衛欣夸獎了一下老同學。
“這些,只是小事。”
丁雷看了看衛欣,再看了看江浩,接著說:“大事,還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