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先管理好你自己,才有資格實施逆反(4)
- 不會管理上司,你還怎么拼職場
- 李宗厚
- 2766字
- 2015-09-18 12:09:20
首先需要明白,不要忽視志向的作用。職場如戰(zhàn)場,只有兩種人,或者是不可或缺的男一號和女一號,或者是誰都能演的跑龍?zhí)捉巧T谵k公室會有一些有志氣,力爭用正當手段往上爬的人,也會有整天庸庸懶懶的小職員。然而,誰都是從新人發(fā)展成老員工的,幾年的時間就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不說能力背景如何,首要的就是志向。如果你有野心,有抱負,有志向,那么你就會朝著那個方向走,總會開辟出一個新天地,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主角。如果你的想法是混日子,時時刻刻想偷懶,那么,你終究會被有野心的人替代,或者是做了別人的墊腳石。
有了志向,就要有所行動。不能將志向停留在只是想一想的階段。那么,如何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呢?首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掌握一門專業(yè),不要指望自己能像孫悟空一樣有七十二般變化,在職場上那是不現(xiàn)實的。領(lǐng)導是需要綜合素質(zhì)高的人才,但是,前提是總要在其中的一個方面無人能敵,這才是可以讓領(lǐng)導重視你的理由,在職場上很忌諱那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所做的事情,誰都可以做,他們可以做一件事,但是卻無法做到專業(yè)。因此,體現(xiàn)不了自己的價值。在領(lǐng)導眼里自然不是不可替代的人。那么,是不是只要掌握一門專業(yè)就可以了呢?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只要有一個精通的領(lǐng)域,就可以永遠從容地在職場上生存得很好了。其實不然,現(xiàn)代社會,瞬息萬變,知識和技能的更新速度之快是無法想象的。就算是掌握了一門專業(yè),很可能幾年的時間,就使熱門變成冷門,你就會由以前的香餑餑變成廉價的咖啡,被老板晾在一旁不再問津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做出努力,時不時要為自己充電,學習新的知識,并且了解你所從事的行業(yè)的一些最新的消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來確定應該學習的內(nèi)容,并且及時做補充。此外,很多因素都可以輔助你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比如電腦能力、英語水平。信息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作為一個有志成為主角的人,應該提升自己在這些方面的能力。
如果你不滿足于現(xiàn)狀,如果你依然是角落里無人重視的小角色,同事對你不夠尊敬,領(lǐng)導對你不言聽計從,那么,不要站在那里抱怨命運的不公平了,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做一個不可替代的人吧。
7.精神狀態(tài)很重要,不要做辦公室“怨婦”
抱怨、牢騷,在職場上是司空見慣的。是啊,職場上的不如意太多了,這讓我們不由得發(fā)出幾聲牢騷,來發(fā)泄一下心中的憤懣:清晨迷迷糊糊的就得掙扎著起床;睡眠不足,兩眼發(fā)黑,努力打起精神卻無濟于事;公交車擁擠不堪,路上堵車,遲到還要罰款;客戶太拽,又得罪不起,還得將其奉為上帝……像這樣的情況誰都會遇到,它們讓身在職場的人們焦躁不安,甚至抓狂,忍不住要抱怨。
一般情況下,抱怨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隨著抱怨聲的消散,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也只有這樣才能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抱怨是不可避免而且十分必要的解壓方式。
然而,凡事都有個度,請你一定不要過度抱怨。
無論在情場還是職場,過度抱怨都是萬惡之源,它可以磨滅你的斗志,斷絕你的人脈,銷毀你的能力,讓你變成一個千人惡心萬人煩的“臭蟲”。一個連自我情緒都管理不好的人,甭指望能很好地向上管理。
劉洋最近找了一份新工作,在一家外企做白領(lǐng),福利待遇都不錯,朋友們都很羨慕她。劉洋心情很好,逢人就樂呵呵的,周圍的人都很樂意和劉洋交往,感覺她挺可愛的。劉洋的上級覺得她樂觀的心態(tài)難能可貴,而且工作能力也相當不錯,很想培養(yǎng)她進管理層。然而好景不長,像大多數(shù)外資企業(yè)一樣,劉洋所在的公司業(yè)務(wù)繁忙,劉洋在熟悉了工作環(huán)境之后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了。她漸漸感覺到壓力很大,休息時間少得可憐,每天都身心俱疲。她常常找周圍的同事大倒苦水,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一開始,劉洋只是抱怨加班時間太長,搞得她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到后來,劉洋的牢騷越來越多了,她抱怨公司的管理不人性化,工資計算不合理,晉升機會太少……同事漸漸覺得,只要劉洋一開口就沒有好話,本來心情挺不錯的,一見到劉洋,一聽她說話,立刻感覺很壓抑。很多同事都開始躲著劉洋,昔日的好姐妹也和她越來越遠了。以前,當劉洋工作不如意的時候,平時關(guān)系不錯的幾個同事都會跑來幫忙,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可是現(xiàn)在,愿意幫助她的同事越來越少了。有時候劉洋的工作進展不下去,就會向他人抱怨,并尋求幫助,可是她剛一張嘴,就被同事拒絕了。于是,她抱怨周圍的人沒有人情味。劉洋的上司本來將她當做重點培養(yǎng)對象,但是漸漸發(fā)現(xiàn)她整日像個怨婦一樣將整個辦公室的氣氛弄得死氣沉沉,心中不禁對她生出了些反感。原本在年終的時候,公司有一個帶薪到國外進修的名額,上司很想讓劉洋去,最后,掂量再三,改變決定將名額指派給了另一個人。
劉洋原本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深得領(lǐng)導的賞識。但是變成“怨婦”以后,不光失去了同事的關(guān)心,而且還引起領(lǐng)導的反感,失去了寶貴的進修機會。可見,過度的抱怨給她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實不難理解,誰都喜歡和快樂的人在一起,領(lǐng)導喜歡心態(tài)積極樂觀的人,喜歡毫無怨言低頭將自己的活干好的員工;同事們喜歡有趣、開朗、幽默而又干練的人,和這樣的人一起工作,就算是有困難也很容易克服。相反的,滿腹怨言的人讓人感覺到壓抑,時時刻刻散發(fā)著一種消極的磁場。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忍不住避開這樣的“怨婦”。因此,職場中,“怨婦”特別不招人待見。其實那些事業(yè)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由于運氣好,反而只是一些在平凡崗位上辛勤勞動的普通員工,他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有一點是與眾不同的,那就是他們很少抱怨公司,很少抱怨生活,就算有牢騷也會掌握好分寸。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把握分寸呢?
首先,我們要注意發(fā)牢騷的方式,不要對別人大發(fā)雷霆或是用自己的消極情緒影響其他人。可以用贊美或友好的語言作為牢騷的開端;不要逢人就抱怨,抱怨是要分對象的。只有向那些可以解決問題的人抱怨才是明智的,如果對方和你所抱怨的事情毫無關(guān)系,那么這樣的牢騷只停留在發(fā)泄情緒的階段,選不好對象,很容易遭人厭煩。
其次,抱怨也要看場合,最好不要在正式場合大發(fā)牢騷。如果非要采取這樣的方式發(fā)泄情緒,那么就應該私下里和上司或同事交談,這樣就給自己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再次,抱怨也要看時機,不要不分時候的發(fā)牢騷。如果同事正在為了生活瑣事而煩惱,上司正在為搞定一個難纏的客戶而大傷腦筋的話,你的抱怨會使他們更加煩躁,就算你說的都是對的,也無法獲得安慰。
其實,防止自己成為“怨婦”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根本不去抱怨什么,這一點確實很難做到,對此,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來減少抱怨。轉(zhuǎn)移注意力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當工作和生活中有不順心的時候,我們可以暫時給自己放個假,做一做深呼吸,將自己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及時將自己從抱怨中解救出來。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就別抱怨了,抱怨不會解決你的任何問題,只會把你變成一個遭人討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