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美國歸來,上下求索成就百度偉業(2)
- 李彥宏傳(傳記袖珍館4)
- 張麗
- 4918字
- 2015-12-16 11:12:40
劉建國多次給李彥宏發電子郵件,都是詢問關于百度發展的一些問題的,其問題非常尖銳、直接,可謂一針見血。而李彥宏每次的回答都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超前的思維,而且每一次解答都會讓劉建國感到滿意乃至驚喜。在一段時間內,這兩位高手不斷地通信,探討關于搜索引擎技術及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幾番探討之后,他們發現與彼此可謂英雄所見略同。盡管如此,劉建國依舊有些擔心,遲遲未作決定。
為解除劉建國的擔憂,李彥宏把自己的簡歷發給了劉建國。劉建國通過各種關系多方調查關于李彥宏的一切——從李彥宏在北大學習到出國留學,再到Infoseek公司,劉建國都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李彥宏人品好,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在全球搜索引擎技術方面享有極高的名望……這些讓劉建國很高興,而到此時,他也知道該是自己作出選擇的時候了。
其實,讓劉建國決定加盟百度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看到了搜索引擎技術的巨大潛力以及北大的局限性,而且他認為,自己只有投入實業,才能真正實現技術的價值,也才能以自己的影響力影響更多的人。
劉建國經過慎重考慮后,在眾人的反對之下遞交了辭職報告。頂著家人和朋友們不理解的目光,劉建國加盟了還一無所有的百度公司,成為了百度公司在國內招聘的第一位員工。后來,在劉建國的介紹下,天網的周利民也加入了百度。
將軍有了,下一步就是招兵了。最初,公司需要的都是技術人才,于是李彥宏選擇到高校招聘。由于互聯網行業是熱門行業,所以想要招技術人才毫不費勁。李彥宏在北大和清華的論壇里發了幾則招聘信息,當天下午,就有一群學生前來面試。最終,李彥宏確定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生崔珊珊、北京交通大學的郭眈、北大研究生雷鳴、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王嘯,他們是百度招聘的第一批實習生。雖然雷鳴現已離開百度,但他在百度時的工作卻讓百度人難以忘記,而李彥宏也稱贊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百度公司的辦公室設在北大資源賓館的1414和1417兩個房間,這兩個房間都是套房,有利于辦公。1417室是李彥宏和徐勇的辦公室,除了辦公桌之外,還有一個小會議室。而1414室則是工程師們辦公的地方,該房間有一個桌子,上面常常放滿了食物。雖然他們的辦公場所極為簡單,卻充滿著生機。
2000年1月3日,是百度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日子——這一天,百度公司在北大資源賓館召開了百度第一次全體員工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七人,其中包括:李彥宏、徐勇、劉建國、郭眈、雷鳴、王嘯、崔珊珊,后來這七個人被稱為百度“七劍客”。在會上,與會者并沒有大談特談,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重點商討了搜索引擎的框架。
用崔珊珊的話說就是,不經意間推開門,不經意間就走入了歷史。從剛開始的七人,到現在的7000多人,從最初的北大資源兩個房間到現在總建筑面積為91500平方米的百度辦公大樓,只用了短短九年的時間,他們就締造了一個關于互聯網的神話。
3.艱難中前進,奏響創業進行曲
百度的創業就這樣開始了。
李彥宏深知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定的紀律約束,就很難有好的發展。所以,李彥宏對百度的第一批員工規定了這樣兩條紀律——不許抽煙、不許帶寵物。而這兩條紀律,可謂是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管理精髓,沒有過多對員工進行束縛,從而讓員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價值。
在美國公司,“不允許吸煙”就像在中國不帶寵物上班一樣不需要特別聲明,美國人絕對不會在辦公室里抽煙。但在中國的很多企業里,辦公室里煙霧繚繞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不抽煙”這一條,是針對中國國情制定的。而在中國公司里,“不許帶寵物”上班就像在美國不許在辦公室里抽煙一樣不需要特別聲明——中國員工會在辦公室里抽煙,卻絕對不會把寵物帶到辦公室里來。這區區九個字,就為百度定了位,即是融合了東西方文明的公司。
起初,公司的結構十分簡單,只有一個由劉建國領導的研發部,而李彥宏和徐勇則主要負責管理運營及銷售方面的事。這樣可以集中力量進行搜索引擎的研發,盡早把產品推向市場。
但在當時,國內已經有一些比較有名的搜索引擎公司了,如天網、悠游、Find等,但他們都是機器人搜索的搜索引擎,剛開始還比較實用,但當互聯網信息不斷增長之后,機器人搜索引擎就暴露出了許多的缺點,如速度慢、數據量少、用戶耗費太多精力等。而一向追求完美的李彥宏,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創建百度的。
由此看來,百度公司的首要任務就是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軟件,但這在當時卻存在很大困難。因為當時的百度,除了技術人員與技術理念之外什么都沒有,所有的程序都要一行行地寫出來,可謂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這讓百度員工感到有些沉重。
然而,百度的工作氛圍非常好。公司里除了李彥宏和徐勇,其他人都剛從學校出來,思想單純,關系也單純,就是戰友和同事,彼此之間很團結,很友好,沒有鉤心斗角、拉幫結派,所有的人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做專業的搜索引擎,然后賣給門戶網站。
可以說,創業初期沒有不吃苦的,加班熬夜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通常,外面一片漆黑,而那兩間小小的辦公室里卻燈火通明,噼里啪啦的鍵盤聲匯成美妙的音樂,為百度奏出了動人的創業進行曲。
畢竟人不是鐵打的,一個晚上不睡覺可以,兩個晚上還行嗎?困得實在堅持不住了,他們就躺在椅子上瞇一會兒。如果實在太忙,又實在太困,那就用涼水沖沖臉,或者去外面抽根煙,如果大家都感覺太困,那就來個大合唱……
有時候,終于忙完一天的工作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已經進了家門,卻又接到電話:快回來一下,有個問題需要解決。這時,工程師就會馬上趕去公司。而有的工程師在公司一忙就是好幾天,當下樓看到外面的風景時,不禁有一種重回人間的感覺。可以說,百度就像加足汽油的馬達,從一開始就轟隆隆地響個不停,而且從未間斷過。
小小的辦公室里,凝聚著智慧的光芒、奮斗的力量。因為這是一群充滿激情的熱血青年,有著對夢想的狂熱追求,他們更是智慧的超人,不停地耕耘著思想。在這里,處處閃爍著思想碰撞的火花,郭眈曾說過,他最喜歡的就是和這里的一群聰明人說話,并會在不經意間產生靈感。正是這無數個燈火通明的夜晚,無數次思想的交流,承載了百度最初的艱辛和汗水。
然而,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經過四個月的努力,百度第一個中文搜索引擎軟件終于問世了。值得高興的是,這比李彥宏當初承諾投資人的六個月提前了整整兩個月。
產品出來之后就要找市場了,于是李彥宏利用各種機會和資源尋找自己的客戶。經過多方努力,百度找到了第一家客戶,那就是著名的硅谷動力。其實,李彥宏選擇硅谷動力是有一定原因的,就像當初選擇融資一樣,他看中的是企業背后的價值。硅谷動力作為當時最著名的網站,具有一定的實力,李彥宏相信它一定能為百度帶來無形的資產——硅谷動力一旦使用了百度的技術,就相當于為百度作了推廣宣傳。
2000年5月,當硅谷網站即將使用百度的搜索技術時,百度的全部人員都放下手中的工作,眼睛緊盯著顯示器,屏住呼吸,因為他們知道,驗證自己是否向成功邁出第一步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了。當第一個用戶出現時,百度人異常激動,他們的辦公室里發出了一陣陣歡呼聲。至此,經過四個月的緊張勞作,他們終于收獲了果實,即他們有了實實在在的技術。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作產品推廣了,于是李彥宏決定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
2000年6月,也就是百度成立半年后,百度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為了確保本次發會布的萬無一失,百度事先作了充分準備,但誰也沒有想到,網絡方面會出現問題(負責這次發布會的人員沒有親自確認網絡是否暢通,造成了這次新聞發布會的尷尬)——就在新聞發布會即將開始的時候,網絡突然中斷,而失去連接的網絡就等于廢物。
沒有了電腦的演示,僅憑李彥宏的一番介紹,是無法讓原本對搜索引擎一頭霧水的記者們明白的。此刻,百度人員心急如焚,李彥宏更是急得聲音都變了調。在接下來的記者提問時間里,盡管主持人一再提示,還是沒有記者舉手發問,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搜索引擎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李彥宏到底是做什么的。所以,他們也就不知道該問什么,該寫什么。百度召開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就以這種局面結束了,而這一次新聞發布會也被載入了百度的歷史。
但新聞發布會的失敗并沒有動搖李彥宏及百度人前進的決心。雖然百度將這次打擊看做一個小小的插曲,但是從此以后,百度每次召開新聞發布會,李彥宏都會想起讓他難忘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
之后,百度把全部力量都放在了對產品和客戶的拓展上。2000年8月,百度成功拿下了作為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的搜狐網站,緊接著新浪、網易、263等大中型門戶網站都成為了百度的客戶。
至此,百度人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們滿懷信心高唱凱歌,并信心十足地準備迎接最亮最美的明天。
4.在寒冬中綻放春意
在2000年左右,計算機“千年蟲”(Y2K)的出現為各行業帶來了一片恐慌。銀行等金融機構率先提高了對IT的需求,緊接著各個企業對IT的需求也不斷增強。此種狀況引發了一大批網絡公司的成立,從而加速了互聯網泡沫的累積。許多剛剛成立的公司都盡量讓自己和網絡沾上邊,無論企業的真正業務是什么,都要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com”,或者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i”或者“e”。
雖然現在看來這有點幼稚可笑,但在當時,這卻為很多企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樣做能使企業更容易獲得風險投資,而且能夠快速上市,甚至使新股票熱銷,股價不斷上漲。這是因為,新企業成立之后,會加大公司各項支出,并且大量地招聘員工,不惜一切代價地提高公司的營收數字,而有了這些他們就可以申請上市,然后再拋出股票套現,從而套得一筆驚人的財富。正是由于這些所謂的“.com”公司的不斷成立和上市,造成了網絡泡沫的破滅。
2000年,對于互聯網來說是個寒冬之年。從3月開始,納斯達克股市開始急劇下滑,3月超過5000點,6月卻跌到了3000點,到了年底則跌破了2000點。至此,美國股市開始崩潰,各大門戶網站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曾被投資者當成寵兒的網絡股再無人問津,本來計劃有11家互聯網企業上市,但最終上市的只有兩家,其他九家由于銷售額度或資金不夠而無限期延長了上市計劃。中國的新浪、搜狐等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后也遭到狠狠的打擊,而網易的股價也是一跌再跌。許多風險投資商傾家蕩產,輸得慘不忍睹。美國各大互聯網公司也大舉裁員,以致成千上萬的IT人才失業在家。
受國外互聯網的影響,中國互聯網也進入了寒冬季節。一些新開業的中小網站經不起寒冬的摧殘,紛紛關門大吉。中國互聯網業呈現出一片冷清慘淡之象。
然而,此時的百度看起來還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員工們埋頭苦干,認真研究,一切運作正常。但李彥宏知道,這一切都不會太長。由于不停地擴大市場和公司一系列的運作,最初融資的120萬美元快用盡了,如果在此之前融不到第二筆資金,剛有業績的百度無疑會后路斷絕。因此,李彥宏認為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進行第二次融資。
那么,為什么要在錢還沒有用完的時候就準備融資呢?對此李彥宏表示,如果等你把所有的錢花完了,那么在你急需用錢來救命的時候,就很難與投資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那時你的地位、身價等一切都會低人一等。
在當時互聯網市場一片蕭條的情況下,融資無疑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幾乎所有的投資人對互聯網行業都不屑一顧,甚至避而遠之,因為這是個無底洞,誰也不愿意再投錢。前幾個月還一片風光的網站,幾個月下來不是處于半睡狀態就是趁早關門,因為它們沒有多余的錢來支撐。
面對這種情況,李彥宏十分鎮定,他沒有像其他老板一樣不顧一切地一味追求融資金額。他說,百度不能病急亂投醫,不能毫無選擇地融資,否則,最終受傷害的還是百度。因為投資商投錢進來之后,就會擁有一定的股份,從而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運作。所以一定要全方位地慎重考慮,不能僅僅為了取得眼前的融資,而忽略了以后事關公司發展的長遠大計。
每一位投資商都有精明的頭腦,在當時互聯網行業的惡劣環境下,誰也不想讓自己的錢打水漂。因此,想讓他們掏錢投資百度,其艱難程度是難以想象的。但李彥宏還是不斷地向他所選擇的投資商們苦口婆心地介紹、勸說,用各種方式證明百度的潛力及未來的美好,而換來的卻只有投資商們的搖頭擺手。
對此,李彥宏有些失望,他甚至產生過放棄的念頭,但最終他還是咬牙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