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通過個人見識發展領導能力
- 領導能力最佳實踐手冊
- 未然
- 1900字
- 2015-08-21 18:30:01
獲取領導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為組織制定一個可行的總體目標,并指明組織的未來發展方向,然而這需要領導者具備超乎以往傳統觀念和經驗的、不尋常的洞察力。一般說來,領導人越有遠見,眼界越高,組織就越有潛能,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對此,一位偉大的領導人說:“眼界告訴我們可能會得到什么東西。眼界召喚我們去行動。心中有了一幅宏圖,我們就從一個成就走向另一個成就,把身邊的物質條件作為跳板,跳向更高、更好、更令人快慰的境界。這樣,我們就擁有了無可衡量的永恒價值。”個人見識帶來巨大的利益,打開不可思議的機會之門。個人見識能增強一個領導者的能力。然而,個人見識與正確思維方式一樣,不是天生的。個人見識是一種可以培養出來的本領。聰明的領導者必須突破對領導者個人見識的種種限制因素,從而去發展和提高領導能力。
1.突破以往經驗,發揮潛能
以往的經驗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能限制領導者的個人見識。人們常常以過去的成敗來看將來的機會,如果你的過去特別艱難困苦、不成功,你必須加倍努力,才能得到將來的光明前途。跳蚤跳高的例子對人的啟示是很大的。這些極小的昆蟲能跳得很高,但不會超出一個預定的限度。每只跳蚤似乎都默認一個看不見的最高限度。這是因為開始訓練時,訓練師把跳蚤放在一個有一定高度的玻璃罩下。開始,這只跳蚤試圖跳出去,但撞在罩上被擋了下來。這樣跳了幾下之后,它們就不再嘗試跳出去了。即使拿走玻璃罩,它們也不會跳出去,因為過去的經驗使跳蚤懂得,它們是跳不出去的。對領導者來講也是如此,如果你認定“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就局限了自己的眼界和見識。領導者要開動腦筋,要敢于有偉大的理想,試一試自己的最大能力。不要自己限制自己的潛能,要突破各種條件的限制和以往的經驗限制,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樣才不會制約高超能力的發揮。
2.加強學識修養,樹立遠見
學識修養對于個人見識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說到底,它就是在人生的巨大畫卷中看到的當前情景與未來的前景,沒有一定的修養和學識,很難有遠見卓識。在19世紀,美國專利局里有人建議關閉專利局,因為他覺得不會再有人能發明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了。想一想自1900年以來的科技進步,我們會說,有人竟提出那樣一個建議,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提出這類想法也確是因為當時該人的學識所限。如果領導者的常識修養不行,一定要努力修煉,刻苦學習。要研究歷史,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然后在分析當前的事物時留意將來。正如弗蘭克·蓋恩所說:“只有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事物,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領導者必須做到寬宏大度,不在小節上與下屬斤斤計較,不對下屬挑三揀四,吹毛求疵,這樣才能團結住下屬的心,使自己成為一個極具遠見的領導者。
劉邦在許多人的眼里是一個地痞無賴,實際上他卻是一個很有氣度的人。《史記》中記載他“為人仁厚,喜歡施予,胸襟豁達開闊,常表現出寬宏大度”。這也是他成就大業的基礎。
劉邦為人豪爽、寬容,對下屬十分大方。具體說來,他從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在下屬身上,而樂意去傾聽下屬的意見。對于“戰利品”,他也絕不會一聲不吭地收入自己的口袋,而是悉數分給下屬。
他與韓信在討論帶兵時,韓信對他說:“您帶兵不能過十萬,而我帶兵多多益善。”對韓信的話,劉邦也笑著同意了。
韓信在打了幾個勝仗后要求加封官爵,劉邦在張良的暗示下立即封他做“齊王”。
當陳平要施反間計時,要求用五萬斤黃金,雖然劉邦手頭不活絡,但他還是如數劃撥,沒有呼天喊地,大驚小怪。
因此,要想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就要學習劉邦這種王者的氣度,做到以下幾點:
(1)對于下屬工作所必需的權力要全面授予,不能抓權不放,大權獨攬。
(2)對于下屬工作所必需的經費要盡量滿足,不要惜金如命,吝錢壞事。
(3)對于下屬正確的意見,要認真聽取,不能因為忠言逆耳就置若罔聞。
領導者只有保持寬宏大度,才能不為小事所糾纏,才會樹立遠見卓識,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3.打破現實處境,著眼未來
一位偉人說:“人生在世,最緊要的不是我們所處的位置,而是我們活動的方向。”領導者無法選擇何時、何地開始,但如何看待現實并預測未來,不同的領導者有不同的選擇。很多人認為目前處境決定了自己的命運,他們向環境屈服,覺得自己好像已沒有別的選擇,其能力作用自然很難發揮。如果我們有要做成一件事的強烈的愿望,并樂意為之付出代價的話,那么,幾乎沒有事情是辦不到的。無論你目前的處境多么復雜、曲折,別讓它剝奪了你的理想。要擁有偉大的理想,僅局限于眼前處境的人是不會取得大成功的。而且要有開拓進取、贏取未來勝利的精神和不安于現狀,藐視任何困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運籌帷幄的雄才大略,這樣才能以果斷的決策力和預測力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