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開始(2)
- 改變,直到這個世界為你讓步
- 亦然
- 4741字
- 2015-08-20 21:37:29
至1953年之前,瑪麗蓮在影評界雖時獲贊譽,但電影公司總是把她拘囿于演“白癡美人”一類角色,為求發(fā)展,她上邁克爾契訶夫劇院聽戲劇課,排古典劇。這時,有位記者認出“金色之夢”月份牌上的裸體模特兒即為瑪麗蓮,消息透露出來,非但沒有毀掉她的前程,反而引起觀眾好奇,對她更為關(guān)注。1953年是瑪麗蓮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在電影《尼亞加拉》里第一次擔任主角。影片以有名于世的大瀑布為背景,烘托瑪麗蓮優(yōu)美的體態(tài)。該片上映以來,場場爆滿,她不僅一躍成為第一流的明星,而且成了好萊塢一手炮制的最了不起的神話。
1954年瑪麗蓮與棒球健將喬·迪·馬吉奧結(jié)婚,無奈這位球界巨人醋勁不小,對她限制極多,兩人最終分道揚鑣。1956年7月1日她又與劇作家阿瑟米勒另締良緣,他們是在1951年拍《青春常駐》一片時就認識的。婚前瑪麗蓮的每部影片都超乎尋常的賣座,特別是在《七年之癢》這部片中她站在地鐵口的鏤空鐵板上,下面刮上來的風把她的裙子吹得鼓漲起來,成了她影片里最著名的鏡頭。不過夢露已經(jīng)不滿足于傻瓜美人這種角色了,緊接著演出的《公共汽車站》里,她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融匯進人物身上,使演戲才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片中,她出現(xiàn)在小酒吧時,真有光彩華艷、蓬蓽生輝之感。1957年與勞倫斯奧立佛合作的《王子與舞女》遭受從未有過的失敗,淡出兩年后,瑪麗蓮很小心地接下了這部《熱情似火》,影片拍攝很辛苦,她為此兩次小產(chǎn),不過這一切都值得——《熱情似火》成為她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
1960年瑪麗蓮與克拉克·蓋博合演了《不合時宜的人》,誰也不曾料這分別是他們倆的最后一部影片,停機沒幾天,克拉克·蓋博因心臟病猝發(fā)而不治身死。同年11月她與丈夫阿瑟米勒正式分開,這次離異造成的感情創(chuàng)傷始終未能平復。她神經(jīng)衰弱嚴重起來,只得進精神病院做一短期療。一年后神采飛揚的瑪麗蓮接拍新片《瀕于崩潰》,這是她自那張月份牌照片以來,第一次同意在片中拍裸體鏡頭。1962年6月1日,她在劇組攝影棚里,慶祝她36歲的生日。為了證明自己豐腴如初,風韻依然,瑪麗蓮在伯特斯特恩的攝影機前,取一幅透明紗巾略事遮掩,拍下生平最后一組極富魅力的照片。8月4日星期六,是瑪麗蓮悲劇一生的高潮。這一天早晨,人們還看見她臉龐鮮艷。誰也沒有料到,這是臨終前的最后光彩。
那天晚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是自殺還是謀殺?
見過現(xiàn)場的人說:她臉朝下躺著,毯子滑在一旁,全身赤裸而僵硬。死去之際,手還抓著電話。她要找誰,或許是總統(tǒng)的弟弟,或許就是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本人,然而電話的另一頭沒有回音,絕望之下,她服用了過量的安眠藥,于是乎,香消玉殞,便再也沒有醒來……
時光荏苒,作為電影業(yè)的產(chǎn)物,好萊塢的神話,瑪麗蓮·夢露并沒有死,永遠都是生氣勃勃的,她完美的體型,自然彎曲的睫毛,潔白無瑕的牙齒和偶爾挑逗的動作,可謂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形象仍印成千千萬萬份撒向人間。
這位性感女神的辭世絲毫沒有影響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反而更受矚目。她就像是一只蠶蛹經(jīng)過一次次地自我蛻變,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與名聲。蝴蝶縱使美麗,也需要不斷地演變,如果你還沒有那么大的魅力讓周圍的人、讓世界上的人們看到你或者是記住你,不要擔心,你的改變終將讓你自我突破,終將讓你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烙印在某些人的心里,這就是最美的蛻變了。
一個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次蛻變,奧巴馬也在演講中提到這樣的故事:
這次選舉有許多第一,許多故事,將會代代相傳。但是,今晚在我腦海的是一個在亞特蘭大投下了她的票的女子。她就像數(shù)以百萬計的在這次大選中排隊發(fā)出自己聲音的人一樣,除了一件事:安-尼克松-庫珀,106歲了。
她出生在奴隸制剛剛廢除后的那一代,一個道路上沒有汽車和天空中沒有飛機的時代;當時像她這樣的人不能參加投票原因有兩個-因為她是一個女子,因為她的皮膚顏色。
今晚,我想她看透了一個世紀的美國——頭疼與希望;掙扎與發(fā)展,多少次我們被告知我們不能,可美國人的自信卻回答:是我們能夠做到。
當時,婦女的聲音被壓制,他們的希望被駁回,可她活著看到他們站起來,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并且投下自己的票。是我們能夠做到。
當饑餓來到,衰退發(fā)生時,她看到了這個國家是如何以新政,新工作,和全新的共同目標來戰(zhàn)勝恐懼的。是我們能夠做到。
當炸彈落到我們的港口,獨裁者威脅世界的時候,她親眼見證了一代人的崛起和民主得以挽救。是我們能夠做到。
她去蒙哥馬利搭乘公共汽車,她去伯明翰面對水龍頭,她去塞爾瑪占橋……她聽來自亞特蘭大的牧師告訴大家:“我們能打破種族障礙”,是我們能夠做到。
一個人踏上了月球,一堵墻在柏林倒下,這個世界因科學和想像而相連。
今年,在這次選舉中,她把她的手指放到屏幕上,投下她的選票,因為106年后的美國,經(jīng)歷了最好的時光與最難的歲月,她知道怎樣可以改變美國。
是我們能夠做到
我們會見證許多奇跡,我們也相信自己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
逝者如斯,讓自己趕快沖破蠶繭,變成蝴蝶飛翔!
無法改變與可以改變
蒲公英的花語:有著充滿朝氣的黃色花朵,花語是“停不了的愛”,而其中還有一種冠之以“飛箭”之名的飛箭蒲公英,它的花語則是“瞄準彈珠”。當然,在這里,我并不是想要告訴大家什么花有什么樣的花語,還是聽聽蒲公英的自白:
我是一顆帶著白色絨毛的蒲公英種子,但我并非是眾人所說的那個傲著頭穿梭在廣漠人海與臨澧的高樓之間而不肯扎根發(fā)芽的驕傲的孩子。我渴望擁入大地的懷抱,渴望抽出我那孤零零的花莖,渴望在碧綠叢中綻開那黃燦燦的花朵,然后再一次乘著風,依附在我那白色的絨毛上,去追求自由,追求光明!
可我只能在這廣漠的人海中迷茫。只能在這臨澧的高樓之間迷茫。我竟然找不到一處可以生根發(fā)芽的地方或許我不應該那么挑剔。昨天,我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一條窄窄的綠化帶。我奔向那兒,可是那令人厭惡的汽車尾氣使我無法呼吸,于是便迅速離去。我敬佩那行樹,他們是怎樣終日守在那里的呀?莫非這也是無奈之舉?
我終于生根在小區(qū)花園的角落里,終日沐浴著溫暖而又浸透人心的陽光,從那肥沃濕潤的土地里汲取快樂的營養(yǎng),與在一起游戲伙伴們一同成長。不要說這是我的夢,光輝而又短暫的夢。
你若向那碧海望去,會看到一朵頂著紅色細條的鮮黃色的舌狀花,再往下瞧,就是倒卵狀披針形的葉片。當然,藏在土里的紡錘形的根你自然是看不見,不過我要告訴你那就是我。我是這片土地上,唯一的帶有紅色細條的蒲公英。或許,這注定我永遠孤獨。
沒過多久,拄著拐杖,提著袋子,帶著一個拿鏟子的孩子,不停咳嗽的老爺爺每天都要來挖“婆婆丁”了。就這樣,我每天都要看著和我一起玩大的伙伴慘遭不幸,每天都要看著其他幸存的伙伴惶恐不堪的樣子,每天都要離孤獨更近一步。
“爺爺,你看角落里的那朵蒲公英多漂亮啊!”“是啊,孩子。喜歡嗎?爺爺挖給你。”“爺爺,不要啊,蒲公英離開土地,就要活不成啦!”“孩子,爺爺把它挖回家,種在花盆里好不好啊?”“爺爺真好,爺爺真好!”
作為一朵蒲公英,沒有成為人們桌上的美餐,沒有成為人們口中的良藥,或許是一種幸運。但它在那一刻,失去了它的夢,失去了它永遠追求自由,追求光明的夢。雖然它仍然可以終日沐浴著溫暖而又浸透人心的陽光,從那肥沃濕潤的土地里汲取營養(yǎng)。
以往的蒲公英借著風的力量隨處飄舞,落地生根,自由自在;如今的環(huán)境讓它們不再像昨天那般灑脫,在一個小角落里的生根發(fā)芽也只是潛在的幸免于難,可當看著這些蒲公英我們是否覺得就像某個時候的我們:世界在變,我們卻在原地不動,像以往一樣追求曾經(jīng)的快樂,在風中徜徉,在雨中沐浴,而這些過去的美已經(jīng)成為不可能時,我們的留戀實際上就已經(jīng)制約了我們的發(fā)展。
正如上面的蒲公英的自白一樣,這個群體注定是孤獨的,無論是母子亦或是愛人,最終的結(jié)果都是要分離的,這是它們存在的方式,無法改變。那么,在一片無際的海灘和一個小區(qū)的小角落,都會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是當環(huán)境的改變時,我們也得有自己的變化,不再是單純的自然界的一種背景,而是移居于人們的臥室,與人和諧相處。或者是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在慨嘆世界變化太快,早早地便看透了人生,不是厭學就是在追求各種冒險的刺激。停留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里,消耗的不單單是青春,更是自己的意志與信念。蒲公英尚能知道這世界的變化是不可逆轉(zhuǎn)的,還慶幸著生存的希望,而作為有思想、有靈魂的我們是否能夠再多想想,多聽聽,多做做。我們終會有用武之地,就連詩仙李白也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的真理,世界再怎么變,我們也要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下去,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會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想活得更好,占有更多的空間,你就必須明白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
世界自由其變化的規(guī)律,我們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方向,怎么辦?答案就是改變自己。既然你已經(jīng)意識到了自己需要改變,就得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存在著不足,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變的,即使剛開始會跟不上腳步,但是持續(xù)堅持著,終將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讓自己轉(zhuǎn)型成功。
青春何其短暫。當你猛然睜開眼睛,才會發(fā)現(xiàn)它早已溜走。所以,現(xiàn)在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然后才能讓青春不在風中搖曳。
希望大家也能在孤獨地堅持改變時記住:
我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
因為年輕,所以會經(jīng)歷一些事情,比如愛情,友情。
沒有人能夠永遠快樂,幸福地過每一天,
沒有人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已的堅強和軟弱。
讓我們成熟,是經(jīng)歷,是磨難;
讓我們幸福的,是寬容,是愛心;
讓我們心安的,是理解,是信任。
我改變不了事實,但我可以改變態(tài)度。
不知道為何,有些東西就是無法改變,
也許是因為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夢想;
也許,還在追求那永遠不會有的完美;
曾幾何時,我們虛榮過,幻想過,為狹隘的目標奮斗過。
待到重新回頭看待這一切時,覺得很多事情都會云淡風輕了。
我改變不了過去,但我可以改變現(xiàn)在。
過去就讓它過去,會在未來走的更好。
因為拋棄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會更美好。
人生如此短暫,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呢?
有太多的事情要我去做呢,有很重要的人等著我去珍惜。
不要回頭看,前面的世界才更精彩,
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
我要走我自己的路,縱然很崎嶇,縱然很陡峭。
但我依然勇往直前,我是我自己的,誰也沒有控制我命運的權(quán)利,
縱然會困難重重,傷痕累累,但我不會猶豫,不會后悔,
因為在我回首時,我可以指著那條盡是痛苦和淚水的路,
大聲地驕傲地說:看,這就是我自己走出來的路。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
森林有一個分岔口,我愿意選擇腳印少的那一條路,
這樣我的一生會截然不同,
基丁說過這樣的話:
一條路走的人多了,總會弄得泥濘不堪,總會弄得塵土飛揚,
為何不換一條路走走,也許一切將會是另一種樣子。
把握住自己的今天,那么明天絕對會更美好。
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改變心情。
我對生活微笑,那么生活也對我微笑,
讓我的心不再壓抑,讓它解脫吧,
讓自由的心靈飛翔,迎接那絢麗的陽光吧,
讓它在藍天和白云之間翱翔。
我不能選擇容貌,但我可以展現(xiàn)笑容,
和千萬人相遇,和千萬人相離,
生命中尋找一個能夠真實相伴的,可以信任的朋友,就是幸福,
至少,無論在任何時候,無論我做什么事情,無論我面對怎樣的環(huán)境。
我都知道,有這樣一個人,在等我回家,
有這樣一個人,能夠?qū)捜莘窒砦业囊磺锌鞓泛捅瘋軌蚩匆娢业膱詮姾蛙浫酰?
這也是我尋找的心靈慰藉,我想,會幸福的。
一百天的四個改變
1862年9月22日,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63年8月28日,美國人馬丁·路德·金發(fā)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
2009年1月21日,美國誕生了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奧巴馬。
2010年4月29日,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tǒng)100天。五個月前,奧巴馬在勝選演說中宣布:“變革的時代來了。”而在入主白宮的這100天里,他嘗試了兩件事:改變美國和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