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口才是成功的資本(2)
-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叢書15本)
- 許召元編著
- 4948字
- 2016-03-01 15:46:03
在社交上,缺乏誠心,刻板的客氣話,必不能引起聽者的好感。久仰大名,如雷貫耳,貴號生意一定發達興隆。小弟才疏學淺,一切請閣下多多指教。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維語,若從談話的藝術觀點看來,非加以改正不可。又言之有物是說一切話所必具的條件,與其泛說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不如說閣下上次主持的討論會成績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話,直接提及他的工作成績好。至于恭維別人生意興隆,不如贊美他推銷產品的努力,或贊美他的商業手腕,請人指教一切是不行的,你應該擇其所長,集中某點請他指教,如此他一定高興得多。再說,恭維贊美的話一定要切合實際,到別人家里,與其亂捧一場,不如贊美房子布置的別出心裁,或欣賞壁上的一張好畫,或驚嘆一個盆景的精巧。要主人喜歡,你要一無成見地,同情于別人的興趣,主人愛狗,你應該贊美他養的一只狗,主人養了許多金魚,你應該欣賞那些魚的美麗。贊美別人最近的工作成績,最心愛的寵物,最費心血的設計,這比說上許多無謂的虛偽的客氣話更好。
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鐘子期死后,伯牙終身不再琴鼓,其感恩知己所以如此之甚者,除了二人有相同的愛好外,子期能在他心的深處,給他真摯的贊美。所以喜于說話的人,每因一句贊美的話說得適當,就為他的前途奠下了一個基礎,這并非奇事。從心里發出的敬佩別人的話,才有意思。如果對于對方沒有清楚地研究過,就不可盲目地恭維,不切實際的恭維是容易使人討厭的。至于對一個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則贊美時所用的字眼應當另為研究。首先要想到,一個名人他能夠成為名人,一定是在他某一項工作上有特殊的貢獻,而在他成名之后,恭維他工作的人一定很多,積久生厭,你如果一樣地用別人所用過的話來恭維他,是不會令他高興的,這些話他聽得太多了。
大多成名的人,對于他的工作已成了習慣,你的恭維若不能別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里。對付這種人,最好揀工作以外的另一種事情去贊美他。要欣賞他那些不大為別人所知道的,卻是他自以為得意的事情。
你不要以為既是恭維,不怕會得罪人家,便不妨亂說,那就錯了。不由衷的話,很容易鬧出毛病的。正如你不能隨便看見女人就贊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實在是不漂亮時,心里也許會覺得你浮華。有些女人,你可以贊美她漂亮,或說她活潑,或說她苗條,或說她健美,或贊美她的才智,她的聰明與幽默,或恭維她處理家務的井井有條,教育兒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長處,雖是贊美,也要加以選擇。因此,恭維話一不能亂說,二不能常常用上同一的方法,還有第三要注意的,就是不可多說。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自以為比別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風,即使你真個見識比別人高明,這種態度也是要不得的。你簡直不為對方留一點余地,好像要把他窘迫到無路可走,才覺得滿意似的。這種習慣使你自覺于一切的朋友和同事,沒有人肯提供你一點意見,更不敢向你進一點忠告。
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談論的十有八九沒有絕對是非標準的問題當中,你的意見不一定是對的,而別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是錯的,把雙方的總和再行分配,你至少有一半是對的,那么你為什么每次都要反駁別人呢?有這毛病的卻是聰明人居多數,想從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見解,以為如此可使人佩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實,是不必費心作更高深的研究,至少我們日常談話的目的,是消遣多干研究的,既然不是在嚴肅地討論問題,又何必在瑣碎的事情上執拗呢?所以你要注意在輕松的談話中不可以太認真。在別人和你談話時,他根本沒有準備請你說教,大家說說笑笑便了,你若要硬作聰明,拿出更高超的見解來,對方絕不會樂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隨時擺出像要教導別人的神氣。
在社交上,你的同事向你提出一個意見時,你若不能立刻贊成,你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慮,但不可馬上反駁。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談天,你更要注意,太多的執拗會把一切有趣的生活變成乏味的。遇上別人真的犯了錯誤,又不肯接受批評或勸告時,別急于求成,往后退一步,把時間延長些,隔一兩天或一兩個星期再談吧!
否則大家固執,就不但沒有進取,反而傷害感情。而你,千萬學得謙虛些,隨時考慮別人的意見,不要做一個固執的人,應讓父母妻兒、丈夫或兄弟姐妹,都覺得你是可以說話的人,這才是道理。
有時,談話的目的是想知道一下別人對某一件事情的意見是否和自己相同。希望別人也能和自己一樣地對某一事物有同樣的看法。這時,如果談話雙方的意見一致,他們會感到一種同情的安慰。如果發現有差異,有不同時,也會感到這是一種刺激,引起互相辯論,并有作進一步探討的需要。所以,當你聽見別人的意見和你一樣時,你要立刻表示贊同,不要遲疑。不要以為這樣做,會被別人認為你是隨聲附和,因此就不出聲了。不出聲,雖然不會被別人誤解為隨聲附和,可是卻也容易使人誤以為你并不同意。當你聽到別人的意見和你不一致時,你也要立刻表示你什么地方不同意,不要遲疑。
口才為事業保駕護航
事業的成功和失敗,往往決定于某一次的談話,這話絕不是過分夸張的。在富蘭克林的自傳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在約束我自己的時候,曾有一張美德檢查表的實行,當初那表上只列著12種美德,后來,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我有些驕傲,這種驕傲,常在談話中表現出來,使人覺得盛氣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這位友人給我的忠告,我相信這樣足以影響我的前途,然后我在表上特別列上虛心一項,我決定竭力避免一切直接觸犯別人感情的話,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確定的詞句,像“當然”、“一定”、“不消說”……而以“也許”、“我想”、“仿佛”……來代替。富蘭克林又說:“說話和事業的進行,有很大的關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別人爭辯。那么,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助力。”
這是千真萬確的,一件事業的成敗,常會在一次談話中獲得效果。所以,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能夠應付一切的口才。
在事業上,有些談話是比較嚴肅的。談話的目的,不只是一種社交上的需要,也不只是互相認識一下,互相了解一下。例如你找一位朋友,請他參加一個團體;或是一個社會福利工作者出去調查一個家庭;或者一位醫生,解決一個醫療問題;或是買賣雙方談判生意上的事情,這一類的談話,究竟和一般社交性質的談話有什么不同呢?有些方面,二者是一樣的。例如你要具有一般的談話能力。你要能夠適應對方,盡可能了解對方的特,你要有興趣,態度要友好而又真誠等等。有些地方卻是不同的,這類談話,每次都有一個特殊的目的。
要使別人瞧得起自己,先要自己瞧得起自己。決不可露出乞憐的樣子。你可謙遜,但絕不可諂媚。不可單是唯唯諾諾,使人覺得你毫無動人之處。當你說出你的能力,當你被試探著你的智慧時,簡單作答是必須的條件。發表意見時不可肆意批評別人的營業方法,更不可告訴對方說你的計劃一定成功,如果雇用你,必可使業務改良發展等語。這只能讓對方心里稱許,不應由自己說出的。報告你的能力而不流于自夸,得失仍應該讓對方去評判。這樣,即使你的見解不和他相符,希望仍不會失掉。自夸必連帶著固執,這態度只有使人厭惡,去訪問一個人,把目的簡單地說出之后,你就應該可以走了。即使環境許可你逗留一些時間,也應該立刻把話題轉到別處。
據說有一個人對商業廣告極有研究,曾在無機會中創造機會。他以求職的目的去拜訪一個大公司的經理。
會面以后他始終沒有把謀職的意思說出。他只和經理談天,他在巧妙的談話中盡量地把廣告對于商業的重要和其運用的方法說出,他舉了許多有力的例子,他聰穎的談吐引起了經理的興趣,結果他沒說出謀職,反而由經理主動請他替公司試辦設計廣告事務,他的目的達到了。
這就是僅憑一席話給自己創造機會的人。他有才干,而且懂得怎樣用巧妙的談話去找到他發展才于的職位。另外我還知道有一個青年怎樣應征一間火柴廠職位,他對于此業務是外行,但為了去應征,他預先調查好了國內火柴廠的出品數量和銷售,外國火柴在市場上的地位,各種火柴廠產品的比較,各競爭廠家的營業情形等等。
當他應征時,他對于此業的廣博研究使主持者大感興趣,在幾十個應征者當中他艷如一朵奇葩,結果是不消說的,機會是給他奪去了。所以,預備一些使對方發生深切興趣,同時表現你對此道才干的談話資料,往往能幫助你較易獲得成功。
工作時間或應征工作的晤談,所需要的是你爽朗和冷靜的一面。謀取工作的關鍵,在于你究竟多想謀取工作。應征工作的晤談,最重要的是表示自己的資格和能力,不過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仍是不宜,只能瞞騙一時,如果應征工作的晤談令你膽戰心寒,那么也許即是你深深地明白自己肚子里究竟有幾滴墨水的緣故。工作晤談不是社交拜會,不宜擺一副安逸的姿態。談話的范圍守在一定的界限,不要談辦公室的陳設,不要談對方的一身裝束。應征晤談時間有一定的限制,你必須把你的資格和能力,濃縮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交代清楚,所以準時就是你所受訓練、教育及能力的最佳證明。
在工作上,要勝任并愉快,不要擺一副冷面孔,盡量減少情緒上的困擾及不切實際的理想,談談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識,談談工作上的經驗,要誠心誠意的,不存任何的成見。在一塊兒工作的人,必須彼此敬重、禮貌、關心,互相道安,語氣溫和。如果誰有不想和人說話的時候,我們必尊重他不想說話的權利。我們要彼此坦誠相對,心中有話,必定直言不諱,我們在團結精神的表現上尤應高昂。當一人略顯慌亂或口吃時,其他的人即要開口為他解圍,適時掩飾他的辭窮。
有些人因害羞,常遭受一種痛苦。當他們在一群同事或與工作有關系的人中,他們的信心就瓦解了。他們懷疑自己是一室人中最不風光也最不機智的人。沮喪布滿他的全身,反應也開始遲鈍。他們只顧喝自己的飲料,甚至連好同事的名字也給忘掉。對待這些害羞的人,我們既不忽視他也不過分注意他。忽視會使他更不自在,過分注意又會使他更難過。如果對他也對大家說個笑話,弄得大家都樂,他居然也會說起笑話來的。
失言是常有的事。此時,不要虛張聲勢,除非你遭遇的情勢,已牽涉到別人情感的問題。你應該立即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你認錯就不致使情況惡化。而且你很可能還有所收獲。現在有勇氣說我錯了的人已經不多。因此,敢說我錯了就能贏得敬重。這種無心的錯誤,還不難讓人理解。更有一種錯誤,幾乎是:不能讓人原諒。
我們最好是不要公開取笑任何人的缺點。如果已犯上了,那么就勇敢地認錯、道歉并請求對方寬恕,然后閉上嘴巴。
不要羞于辭令
古代希臘有位著名的寓言大師叫伊索。相傳,他年輕時在某貴族家當過奴仆。有一次,主人設宴,來者多是哲學家,主人令伊索備辦最好的酒肴待客,伊索便專門收集各種動物的舌頭,辦了個舌頭宴。
開餐時,主人大吃一驚,問道:“這是怎么回事?”
伊索答道:“您吩咐我為這些尊貴的客人辦最好的菜,舌頭是引導各種學問的關鍵,對于這些哲學來家說,舌頭宴不是最好的菜嗎?”
客人聽罷,個個發出贊賞的笑聲。主人又吩咐伊索說:“那我明天要再辦一次酒席,菜要最壞的。”
次日,開席上菜時,依然是舌頭。主人見狀,大發雷霆,斥問伊索緣由。伊索不慌不忙地回答:“難道一切壞事不是從口中出來的嗎?舌頭不僅是最好的東西,同時也是最壞的東西啊!”
主人聽后,雖然惱羞成怒,但也無話可駁。
這則關于伊索的故事,雖然其真實性我們難以考證,但它所揭示的一個道理卻是千真萬確的。那就是:善于言辭對人類來說,具有無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說話,即口頭的語言交際,不但是人類有別于其他動物的主要標志之一,而且是人類數十萬年來得以繁衍生息、生存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特別是在人類發展已經步入21世紀的今天,科技與信息革命所掀起的新浪潮正洶涌澎湃,巨浪滔天,說話不僅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們事業成敗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先決條件。說話的水平和能力,已成了衡量人的整體素質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標準。
可以打一個比較通俗的比喻,在現代社會里,人之離不開說話,猶如魚之離不開水。
國外有位名叫亞諾·本奈的小說家曾說: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沖突都起因于惱人的聲音、語調以及不良的談吐習慣。此話說得頗有道理。何故?只要我們細察生活于自己身邊的人就會發現,談吐的缺陷往往可能導致個人事業的不幸或損及所服務機構的榮譽與利益,可能導致父子不和、夫妻離異乃至國際關系的緊張惡化。
一個人的談吐如何,往往決定別人是否愿意聘他工作、與之交往,或是否愿意投他以信任一票、與之發生商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