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尋找資源,事半功倍

人人都明白人脈關系的重要性,也都知道在公關辦事時有了良好的關系更容易成事。尤其是一些能夠起到關鍵作用的大人物,如果能夠親近他們,事情無疑已經成功了一半。

人自從出生以后,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個交際圈子:父母、兄弟姐妹、親戚、同學、鄰居、老師、同事等等,這些關系都是自己可以利用的資源,更是成功辦事的保障。

(1)父母、兄弟姐妹、(外)祖父母

這些人與你關系最為緊密,他們會竭盡所能地幫助你,這樣的關系通常也是最牢固的、最可靠的。

(2)親戚

親戚一般是指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外)祖父母之外的那些親屬。在辦事的時候,親戚關系往往能產生很大的作用。雖然相對于父母、兄弟姐妹和(外)祖父母而言,親戚之間的血緣關系要遠一些,但是親戚畢竟還是親戚,樹枝分得再遠,也是同一根上生長出來的,如果在辦事中遇到困難,親戚仍然是一筆寶貴的人脈資源。

現代詩人、散文家徐志摩7歲的時候就已表現出了過人的天分,并且對語言及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直到15歲時他還平平無奇,主要是因為他缺乏良師的指點。因此徐志摩迫切希望找到一位能夠幫助他的老師,當他聽說有一位姓梁的先生在語言和文學方面造詣很深時,他便想投入其門下學習,但卻苦于無人從中引薦,不能得其門而入。剛好徐志摩有一個表舅與這位先生是同學,所以,他就找到了這位表舅幫忙。

于是徐志摩的表舅親自出馬,帶著徐志摩來到了梁先生家里。從此,在梁先生的輔導下,再加上徐志摩自身的努力,徐志摩在詩詞上的造詣突飛猛進,終成著名詩人。

徐志摩的成功與這位梁先生的諄諄教誨有著直接的關系,但是徐志摩能夠拜在梁先生的門下學習文學以及語言,又來自于他表舅的牽線搭橋。由此可見,親戚關系對于辦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親戚之間一般都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血緣關系,這也是辦事的基礎。然而就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人際關系,所以利用親戚關系辦事的時候要注意分寸,以免弄巧成拙。

如何才能在交際辦事中利用好親戚關系,使得彼此之間的關系更融洽、更牢固呢?

第一,經濟往來要清楚。親兄弟也要明算賬,親戚之間有錢物往來的時候,更不能糊涂對之。在請求親戚幫助的時候,借錢借物等有關財物方面的往來是常有的事。有時是為了救急,有時是為了幫助,有時是贈送,這些都會因情況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在給予的時候不要經常念叨,以免別人誤會,受益的時候更應該及時道謝,不能將此看作是理所當然。總之,親戚之間的錢物往來,一定要清楚,借用的要及時歸還,否則可能導致雙方產生矛盾,影響到親戚間的關系。

第二,要一視同仁。親戚之間,地位和輩分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不管怎樣復雜,一定要懂得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特別是在地位、職務之間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更應該如此。通常而言,有錢的、有地位的親戚對于沒有這種能力的親戚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家境不好的的親戚得到幫助的期望要遠遠大于地位高的親戚。如果地位高的親戚態(tài)度不夠溫和,有看不起或者歧視對方的意思,極可能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從而造成親戚關系的破裂。此外,地位低或者家境不好的人往往都比較敏感,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可能傷害到對方的感情。

第三,不要一廂情愿。親戚之間由于彼此關系有遠近之分,也會有密切程度上的差別,因此,在相處時要注意把握住適當的分寸,切不可一廂情愿,顯得過于隨便。有些人自以為彼此關系密切,因而不顧別人的感受。

結果不僅容易讓彼此尷尬,引發(fā)矛盾,也不利于親戚關系的鞏固。

(3)同學

同學關系是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共同學習、生活、娛樂,那份純真的感情除了學校之外恐怕很難再有。人從小到大會有很多位同學,有些經常聯絡,彼此來往,而大多由于接觸較少,關系漸漸疏遠。但是作為同學,一般都有數年的交情,彼此同甘共苦的日子很容易沖淡地位或身份的隔閡,即便只有一面之交,只要知道彼此是同學,肯定會馬上涌起一股親切之情,能夠很快成為朋友,這遠比一般人的相識相知要迅捷很多。

同學之間因為相處較多,彼此了解很深,從而更容易在事業(yè)上相互幫助,彼此促進。

姚崇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位高權重。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個叫做張宗全的人深得姚崇的敬佩,在上學期間彼此十分要好。姚崇當了宰相以后,遂向唐玄宗推薦此人。唐玄宗在親自考核張宗全的才華之后,深以為然,便封了他一個正三品官銜,專職外藩事務。

同學是一個非常大的資源,如果能充分搞好同學間的關系,這對于拓展人脈,打造關系是非常有利的。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充分利用同學錄主動聯系。每一個班級的同學都會在畢業(yè)之后留下一個方便以后聯系的同學錄,這將是步入社會以后聯系同學的最好武器。想想看,假如一個人在無聊的時候,有一個久未聯系的老同學邀請你去他那里做客,是一件多么讓人開心的事情。如果你在學生時代不怎么引人注意,那也沒什么關系。每一個人踏入社會之后,都會經歷一番磨礪,也就越能認識到同學的重要性,因而更加注重與同學間的交往。很多人在校時關系一般,畢業(yè)以后反倒顯得親近起來,也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空閑時,多與同學主動聯系,不但顯得你重情重義,更是打造人際關系的好方法。

其次,加深關系。同學之間如果缺乏更深的交往,也只會維持在一個比較淡的層面,和普通人差不多。所以加深彼此之間的關系,尤其是交情一般的同學,才會讓同學之間的關系更親近。

第三,經常聚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需要經常接觸的,即便是關系很深,如果長時間不相往來,也顯得淡了。所以,要想真誠地維持著分開以后的同學關系,就應該經常聚會,這樣才能夠使得彼此之間的關系更近。

同窗之誼,情如手足,在某種程度上猶勝手足之情。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能同窗一回,實是有緣。所以,在打造人際關系的時候,千萬記得一點:不要忽視了你的同學。也許你將因此發(fā)現,你不但擁有了一份濃濃的情,更得到了公關辦事的有力臂助。

(4)老鄉(xiāng)

公元前206年,項羽入了成陽以后,殺秦降王子嬰,火燒阿房宮,而后就要回他的楚國老家。當時有人勸他,說關中有山河作為屏障,四面有要塞,土地肥沃,是建都稱霸天下的好地方。但項羽卻理由十足地說:“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然后就志得意滿地回楚國了,結果項羽為此失掉了大好河山,還被人譏笑為“沐猴而冠”。在今天看來,項羽的想法固然有失遠見,但是從中也能看出家鄉(xiāng)在他心中的地位。

俗話說:“親不親,家鄉(xiāng)人。”中國人一向有著非常強烈的鄉(xiāng)土觀念,對于漂泊在外的人來說,見到老鄉(xiāng)就如同見到親人一樣。如果從人們這種心理出發(fā),將不難搞好與老鄉(xiāng)之間的關系,為積累自己的人脈打下堅實的基礎。

看重家鄉(xiāng)人的情感,不僅是項羽有,很多人都有,比如閻錫山是山西五臺人,就非常重用五臺同鄉(xiāng),使得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被五臺人占據;孔祥熙也是一個山西人,在他的心中“只有山西人才會理財”,因此他身邊的山西人也非常多;因為蔣介石是浙江奉化人的關系,所以他的侍衛(wèi)基本上都是奉化人,而國民黨軍界,光奉化就出過55位將軍,其中擔任中將以上職位的就有20人之多,這恐怕不只是人杰地靈的原因,蔣介石才是造成奉化人才濟濟的根本。

當然像上述的“鄉(xiāng)黨政治”是不可取的,但是長期以來,鄉(xiāng)土觀念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甚至影響到一個人的人際關系和他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打造人際關系的時候應該加以重視。

吉林省某鄉(xiāng)鎮(zhèn),為了發(fā)展經濟,想創(chuàng)辦一個特產品加工廠,雖然多方籌措,還存著較大的資金缺口。考慮再三,當地政府就派遣辦事員張明到山東去找王先生。

王先生出生于吉林,由于年幼的時候東北兵荒馬亂,就跟著父母來到了山東,并在那里定居下來。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王先生如今已經成為了一位成功的商人,無論是企業(yè)規(guī)模還是個人資產,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屬于頂尖水平。年事已高的王先生老想著能夠葉落歸根,然而因為事業(yè)太忙,這個愿望一直未能實現。

張明到了山東以后,就直接請人通報王先生,說家鄉(xiāng)有人來訪。聽到這個消息,王先生頗感意外,因為這么多年來家鄉(xiāng)除了少數幾個親戚朋友之外,很少有人來找過自己,對于張明的突然造訪,不禁有些疑惑,畢竟這個社會中招搖撞騙的人還是不少的。但是出于禮節(jié),王先生還是熱情接待了張明。

善解人意的張明一眼就看出王先生的疑慮,擅長交際的他沒有直接說明自己的來意,只是跟王先生大談特談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以及近幾十年的變化。

多年沒有回家的王先生被張明的話深深打動了,兩個人熱情地聊起來。張明從始至終都沒有向王先生提起請他回家鄉(xiāng)投資的事情,只是在聊天的間隙稍微透露了一點家鄉(xiāng)最近正在集資辦廠。

第二天,王先生就邀請張明再次去他家做客,并主動提出要為家鄉(xiāng)捐款,而且還要求張明幫助他聯絡合資辦廠的事情。

就這樣,張明很輕松的把事情辦成了,之所以能夠如此,關鍵就在于張明很好地借助了跟王先生是老鄉(xiāng)的這一特殊關系。鄉(xiāng)情是一種很好的人際資源,試想一下,如果不是看在老鄉(xiāng)的關系上,張明怎么可能如此順利的得到王先生的捐款和投資呢?

人們常說“有水喝水,靠山吃山。”從身邊的那些關系出發(fā),打造一個廣闊的人際關系網絡,將是你辦事成功的關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沙雅县| 深泽县| 楚雄市| 清原| 佛坪县| 伊吾县| 邻水| 茶陵县| 荣成市| 资溪县| 瑞金市| 白城市| 卓尼县| 邳州市| 中西区| 祁连县| 枝江市| 章丘市| 曲周县| 新化县| 葫芦岛市| 宜兰市| 叙永县| 抚顺市| 雅江县| 扎赉特旗| 易门县| 白城市| 磐安县| 双江| 南华县| 汤阴县| 临西县| 长乐市| 西峡县| 湘乡市| 洛宁县| 阳春市| 遵义市| 鹤峰县|